綠茵
妳從小就是個愛看書的孩子,成天往圖書館這座海洋裡頭鑽。妳悠游著,像是追尋著什麼,又或像是逃避著什麼。我不只一次的向妳提出疑問,而妳總是微笑。很多事情的自身並沒有什麼目的,妳說,完成它們的本身就是一場追尋。
我偏著頭,表示不明白妳的含義。妳依舊微笑,旋即又埋首書中。
國中的時候,妳從導師手中接下一本《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那本書的作者是保羅‧科爾賀。一翻開書頁的同時,妳聽見了羊群咩咩的叫聲,少年正要離開他的羊群,而妳,卻理解了羊群不想離開主人的心。
但少年不明白,他以為羊群需要的只是一個牧羊人,一個帶牠們到一片又一片的水草豐美之地的人;他以為他和其他人對羊群來說並沒有什麼分別。但是,妳知道,那群羊只想和那個少年在一起。
於是妳的心隱隱地痛了起來,在少年離開羊群的時候。妳和少年一起聞到海風鹹鹹的滋味。離開和啟程是一體兩面的事,就像是句點不僅代表著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句子的開始。妳想,妳和他一起踏上了船的甲板。
船身開始搖晃起來,妳感到胃中的不適。登陸後,沙漠開始起了風。風颳起的細沙刺刺癢癢的在皮膚上,少年笑了起來。
每一本書都有它的啟示。在這個故事裡妳學到的是:「害怕比起傷害本身更糟,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因為追尋的過程中的每一片刻,都是和神與永恆的邂逅。」
所以少年和少女法蒂瑪相遇了。他們分開,但最後又會重聚。每件事都是Maktub(註定)。
其實我是因為有些話想和妳說才跑來圖書館的,此時手上的雜誌只是遮掩的道具,我一直注視著妳,看著妳聚精會神地啃食著沙沙的書頁,真專心啊,都沒發現我在盯著妳。閱讀中的妳就像是不可褻瀆的神,我想,我不能也無法干擾妳。原本想吐露的話語像是鯁在喉嚨,一會兒又消失不見,我些為懊惱著:我究竟是為了什麼來到這裡呢?
闔上書後,妳不禁一遍又一遍的嘆息。妳始終如一的微笑就此消失了蹤跡。是故事不好看嗎?我問。
妳搖頭。只是心中的某一部分好像消失了一樣。妳總是可惜妳不是牧羊少年的法蒂瑪。但妳總該是宇宙中某個人的法蒂瑪。
我說,妳從來就不是屬於誰的法蒂瑪。一開始妳就是隻羊,一隻一直咩咩叫,等待著牧羊人的羊。妳望著我,帶著疑惑的神情,於是我笑了。
是以,我在等待,等待某個人被一個荒謬的夢引導至我的身邊;等待風輕輕地將我的呢喃送到他的耳裡;等待那個人翩翩的出現,帶著我熟悉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