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攀龍附鳳,攀附權貴,但求之不得。但有人無求無取,無所企盼,卻與權貴成了朋支,這就是緣分。在台北市興隆市場修皮鞋的趙焜榮本來在巷口開鞋店,後來在市場修鞋,就這樣結識了愛運動,常來修鞋的馬英九,馬從擔任總統府翻譯、秘書、法務部長、台北市長,都是趙師傅的客人,誰知馬英九竟然當選了總統,有了這段因緣,趙焜榮成了總統友人,一時傳為佳話。
其實不止馬英九,古代帝王、歷任總統也都有民間友人,先總統蔣經國就有十二民間友人,市農工商,行業不同,卻年年聚會。他們來自不同因緣,也有深淺不同關係,造成不同因果。人與人的緣分很奇妙,有人緣淺情深,有人緣深情淺。有人有情無緣,有人有緣無情。有人情緣兼具,有人情緣皆無。緣有善緣惡緣,攀上善緣,終身受益,攀上惡緣,終身受害。
緣來如風,緣去無蹤。緣分不能強求,緣分不能做作,緣分不能敷衍。緣來了珍惜,緣去了祝福。隨緣即好緣,勉強是惡緣,緣來緣去,緣去緣來,平常心看待。你的人生道上有多少因緣?來了好好把握,去了不必難過。順其自然,勇於開拓。
🔥🔥🔥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目前分類:財富密碼2.0 (1602)
- May 29 Thu 2008 07:20
緣 分
- May 28 Wed 2008 07:09
全民一起節能
| |
- May 27 Tue 2008 07:05
誰養你?
四川大地震,傷亡慘重,中國總理溫家寶赴災區指揮搶救,看到滿目瘡痍,民眾痛苦哀號,非常不忍。但聽到公部門人員說苦道難,猶豫不決,氣急敗壞問「誰養你?」一時成了政治良心的呼聲,政治人物的省思,也成了政壇的經典名言。
溫家寶之所以動怒,主要因傷亡慘重,救命如救火,要與時間競賽,耽誤不得。軍隊與公務人員靠老百姓「繳稅納糧」養活,養兵千日用於一時,民眾有苦有難,公部門就要全力以赴,沒有說困難的理由。
用同樣的話問自己,是誰養我們?父母生我、掬我、養我、育我,我們有否感恩,有否回報?公務員衣食無缺,有無感念百姓繳稅納糧,民脂民膏?企業主賺錢,有否感念員工流血流汗,辛勤努力?
威權時代,主政者高高在上,有了作為總認為「嘉惠百姓」、「德澤廣被」,殊不知這是自己的責任,政府的光環都來自民眾的照耀。同樣企業主能成就賺大錢,也是員工賣命出力的結果。
佛門靠信眾供養,念念不忘取之十方,用之於十方,也念念不忘信眾的布施,感恩之心溢於言表。點滴之恩,湧泉以報,心存感激,自然就會義不容辭,義無反顧,有所回報,有所作為。
- May 26 Mon 2008 07:06
一起提倡儉樸
五二○過去了,大家不但給與新政府滿滿的掌聲,更對一整天的活動鉅細靡遺地討論,如馬總統的「第一講」及國際禮儀表現、政治人物的互動,都逃不過眾人的評頭論足。
媒體也費勁地大篇幅討論官夫人的穿著,特別是周美青的打扮、頭髮、鞋子…,表面上看似在談她所颳起的儉樸風氣;但是,談到最後的結論竟是,時尚界一片哀嚎:「這股風潮如果繼續延續下去,時尚界想在官夫人身上賺到錢,恐怕真的很難。」
令人懷疑媒體到底想傳達什麼理念?是否真心贊同周美青的儉樸風呢?
油電、物價蠢蠢欲漲,時尚界鼓勵民眾消費的宣傳可以適可而止了,不然就請給予正確的國際禮儀教育,而不是一味教育民眾崇尚虛擲萬金的打扮、手提限量包才是進入上流圈子的身分認證等奢華觀念。
莎士比亞曾說:「節儉是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大家欣賞馬總統、讚美周美青,是因為看到他們的專業知識及勤勉、誠懇的工作態度,再加上節儉的作風,使得眾人從心底被打動,從而相信「馬總統伉儷在以身作則,帶領大家節儉、創造財富、拚經濟!」因此,新政府是可以被期待、肯定的。
所以,請大家一起實踐儉樸風,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 May 23 Fri 2008 07:16
生活就是學習
在《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書中,作者提到他的寶貝在開學的第一天,帶回級任老師給班上每位同學的牛皮紙袋,內容物有其象徵的訊息:
第一件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圈,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第五件橡皮擦,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第六件口香糖,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第九件面紙,幫別人擦乾眼淚;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第十一件銅板,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第十二件救生圈(救生圈形糖果),當你需要談一談時,可以來找我。
從這些物品中,可以看出這位美國老師的用心,這些東西都是生活中舉目可見的物品,老師希望同學看見這些物品時可想起它所象徵的訊息,這就是說明「生活就是學習」。
大人們不妨也來想想,如:橡皮圈,在工作一段時間後,難免都會有些倦意,要效法橡皮圈,在對面事物時,也要保持彈性,才能讓工作持久;而,口香糖所象徵的訊息也很有意思,甜味在咀嚼中化為泡泡,這就是在享受工作的樂趣。
大家可從生活環境中發掘一些事物,增添生活的趣味。
- May 22 Thu 2008 07:16
善行與愛
四川大地震造成無數家庭家破人亡,山崩地裂的瞬間無數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衛著學生、朋友、兒女。一位偉大的母親拱著身子護子,死前在手機上留言:「孩子你如果還活著,你要記得媽媽永遠愛你。」聞之令人鼻酸,電視播放災民失聲痛哭的畫面,讓不少人熱淚盈眶。
目睹驚心動魄人間煉獄的悲慘,使歷經九二一經驗的台灣人和四川民眾心手相連、感同身受,喚起每人的善念、善行,展現人性的光輝。各界發起一場又一場的募款活動,並在台灣各個角落上演許多溫馨的故事,如歷經九二一災民拭去曾經去失去親人的悲淚,紛紛盡了棉薄之力,也有老太太瞞著先生捐出老本。當台灣救援醫療團隊送達食品、物資時,讓斷糧多日、身陷恐慌的災民們感激涕零。
另外,大陸女警察災區哺乳嬰兒的畫面,成了愛的焦點。二十九歲的蔣小娟是六個月男嬰的母親,地震後,孩子送到鄉下婆婆家照顧,還是每天在災區執勤。蔣小娟看到四名嬰兒,已三天沒有吃奶了,蔣小娟當下撩起衣服,輕輕地將乳頭塞進嬰兒的嘴裡,開始哺育起四名嬰兒。對於媒體的採訪,她只從容的說:「就是很小的一件事兒。」
重建家園的路漫長而艱辛,但發揮善行與愛不但是為自己培植福報,更能撫慰恐懼不知所措的心靈,讓他們的苦難早日過去。
- May 21 Wed 2008 07:12
鬼手佛心
日本人訓練外科醫生,要求「鬼手佛心」。意思是要有「靈活的手,菩薩心腸」。
外科醫生要開刀,手藝好壞關係病人性命安危,手法要快要準,如果沒有靈活的手,很難勝任。手術過程漫長辛苦,又要設身處地,感同身受,處處為病人和家屬設想,沒菩薩心腸,視病如親,很難完成使命。
多年前南部有位醫生,留學國外,經過名師指導,加上手法俐落,成了權威外科醫生,也是一家教學醫院的明星醫生,獲得「鬼手」名號。有一天與家人嘔氣,用手拍打玻璃窗,結果玻璃刺斷手掌肌腱,因延誤無法完全接回,從此失去「鬼手」,黯然告別手術台,成了終身遺憾。
提起鬼,大多是負面連想,「鬼頭鬼腦」、「鬼迷心竅」、「鬼魅附身」、「心中有鬼」、「鬼話連篇」,幾乎沒有一句好話,其實有惡鬼,也有善鬼,有的鬼是被冤枉,所謂「冤鬼」,所謂「鬼靈精」,鬼都是精靈的,鬼頭鬼腦,手腳靈活,「鬼手」就是取其靈敏。
有了鬼手,沒有佛菩薩的慈悲心,就無法「眾生平等」、「視病猶親」,也難平等對待每個病人,所以菩薩心腸是良醫必備。醫生最高的境界是「神醫」,有了「鬼手」,又有「佛心」,就離神醫不遠。
其實不止醫師,任何人如有「鬼手佛心」,一定是個中翹楚,行業頂尖。
- May 20 Tue 2008 07:12
震
五一二大地震,造成中國四川重創,滿目瘡痍,傷亡慘重。天災人禍可探討的層面很廣,角度也多,但大多是負面。不過,地震也震出人性,震出善良。
中國近年經濟崛起,雖然政治談不上民主,但社會也漸開放,一般人的印象,認為大陸有中國人的通病,各掃門前雪,一片散沙,不夠團結。對社會關懷不夠,官腔官調,自私自利,道德不強,隨地吐痰,不守秩序。尤其近年經濟起飛,功利當道,有錢人財大氣粗,窮人憤世嫉俗,社會對立愈來愈嚴重。
「人性本惡」、「人性本善」始終爭論不休,但五一二大地震讓人看到人性本善的一面,外人對中國人民的觀感改變了。許多人放下工作,到災區搶救災民,捐款捐物捐鮮血,出錢出力出時間,爭相認養孤兒,不眠不休,夜以繼日,為的就是搶在第一時間,讓傷亡減到最低,也讓災民受到最好照顧與關懷。
九年前台灣九二一大地震,也曾震得福爾摩莎路毀屋倒,人傷人亡,元氣大傷,不過也震出島民的善良與耐力,也震出國際友人、對岸同胞的熱情,更震出金錢難買的救災經驗,與善後復建的寶貴道路,如今正是回饋的最佳時機。
人饑己饑,人溺己溺,患難最可見真情,互助更是人類最高的情操,救災如救火,時間就是金錢,把握時機,趕快行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即使無錢無力,捎去關懷與友情,都能給災民些許溫暖與力量。
- May 19 Mon 2008 08:01
心情?事情?
漢朝開國元勛之一的張良,在《史記》上有一段相當著名的典故,即黃石老人給張良授書,所謂「圯橋三進履」的故事:當張良在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時,老人故意把鞋甩到橋下,要張良撿起來,並跪著幫他穿上,如此反覆三試張良,張良沒有氣憤、沒有不耐,黃石老人很滿意,認為他「孺子可教」,而約日後再相見。但前兩次會面,皆因張良比老人晚到而被喝責,第三次張良終於提早在夜半赴約,所以老人很高興,送他一部《太公兵法》,張良日夜熟讀深研,因而輔佐劉邦成就漢朝帝業。
其實黃石老人如此大費周章和張良一來一往,乃在考驗張良是否具有大勇能忍、不壞事的性格,看他是否具有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耐性?畢竟要成就輔國大業,「不衝動行事」是先決條件。
同樣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碰到許多好好壞壞、合理不合理的事情,我們是否能像張良一樣通過重重考驗,先處理好心情,再處理事情,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過不去的心情。」能夠成為情緒的主人,解決事情的成功率才可能提升。
- May 16 Fri 2008 07:07
讓陽光灑進心田
一位年輕的媽媽育有二子一女,卻不幸罹癌往生。三天後,先生懷著憂傷的心情,在臥房整理愛妻遺物時,在衣櫃的角落,看到一本小冊子,原來是愛妻在入院前,斷斷續續寫的一些文字:
「我一直想做我們家的太陽,讓我們家四季都有陽光。太陽雖然生病了,我希望你們每天仍能有太陽的心情。有很多事是我們不能掌握的,我們能做的就是面對自己的心,讓陽光灑進心田。如果我好不起來,你也放心,我會永遠做你心裏的太陽,而你也得好好做孩子們的太陽哦!」
看完妻子的手稿,他哭紅了雙眼,他打起精神走出臥房,看到坐在客廳的三個孩子,以略帶欣喜的聲調說:「孩子們,太陽來了!」
面對親人的永別,一般人往往無法走出傷痛,也連帶影響兒女心情,還有人因此走上絕路,如果能將深情與思念埋在心底,用陽光的心情面對一切,定能使你更有勇氣走下去,生活也會漸漸充滿歡樂。
世事難料,要時時讓陽光灑進心田,用開朗、包容來關照周遭人事物,倘若不能成為家庭的陽光,至少做自己的陽光,相信你將會擁有快樂豐富的人生。
- May 15 Thu 2008 06:57
人生道路選擇權
很多人都有過身陷劣境的時候,不論面臨的是生活或是生命,有人選擇向命運低頭,走向不歸路;有人則無奈地撐一分鐘是一分鐘;但有人樂觀積極面對人生,並相信只要努力、有信心,必能尋找到生命的出口。
三隻青蛙玩躲貓貓,一不小心掉進鮮奶桶中,游不動,也跳不出,甲青蛙有信心地說:「我一定可以跳出去。」於是拚命跳,拚命跳。
乙青蛙則氣餒地說:「這桶這麼深,憑我們的跳躍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說完就一動也不動,等著死亡的降臨。
丙青蛙也跳了幾下,體會到乙說的是實情—永遠也出不去,於是在絕望之中,一頭栽進桶底,結束自己的生命。
時間一分鐘一分鐘過去,甲青蛙一次又一次地蹬起後腿,不放棄一絲希望,漸漸的,牠感到牛奶愈來愈稠,粘稠的牛奶成了凝塊狀。原來,甲的反覆跳動、攪拌下,鮮奶變成了奶酪。在奶酪的支撐下,甲和乙奮力一躍,終於跳出牛奶桶,重新回到池塘裡。
《佛光菜根譚》說:「逆境,是磨練意志的大洪爐;困苦,是完成人格的增上緣;信心,是到達目標的原動力;理想,是建設人生的指南針。」是的,人生道路選擇權在我們手中,我們要視逆境、困苦為大冶爐,化壓力為動力,不但要有信心通過考驗,更要對周遭陷入困境的人多加關心與鼓勵,陪他共度難關。
- May 14 Wed 2008 07:00
錯怪
先說二則近來在網路流傳的故事:
五○年代經濟正待開發,中部一名青年到處找工作,有天中午艷陽高照,他走得口乾舌燥肚子餓,看到路邊菜園種有黃瓜,摘了一條就往嘴裡送,青脆爽口,正想再摘一條,聽到有人大喊「少年仔」,他拔腿就跑,但終究跑不過莊稼漢,一把就被抓住,對方像老鷹捉小雞,抓住他的衣領,他一面求饒,一面掙脫,對方卻把他抓回家,給了他一碗黑糖水說:「少年趕快喝下去,小黃瓜灑了農藥,喝了可解毒。」這時青年才知原來農人不是追究他偷竊,而是擔心他中毒。
另一則故事:有位小姐搭飛機,她拿一本小說,在候機室打開一包餅乾,一面看小說,一面伸手拿餅乾吃,卻發現坐在旁邊一名男生也一面看小說,一面伸手拿她的餅乾吃。這名女子非常生氣,心想這個男生怎麼這麼沒水準,但她忍著未發作,一直到最後一塊餅乾,男子還很有風度把餅乾掰成二半,留一半給她,小姐氣沖沖走上飛機,就座後才發現餅乾還在手提袋中。
人往往憑直覺,憑想像,憑幻覺。錯怪別人,曲解別人,冤枉別人。「先入為主」卻讓自己尷尬不已,萬一有不理智行為還可能惹禍上身。
以後你如果感覺不對勁時,不妨冷靜想一想,沉澱一下思緒,也許人生會圓滿得多。
- May 13 Tue 2008 07:18
幽默感
幽默感能化解僵局,去除尷尬,有助人與人互動,潤滑人際關係。僵硬場合,往往一個幽默動作,一句幽默話語,化解於無形。幽默感需要智慧,也需要修養。有人說幽默感來自先天心性,有說來自後天歷練。無論如何,幽默感是美德,也是胸懷。
幽默感應自然不做作,有人故作幽默,卻呈流俗,弄巧成拙,呈反效果。一項職場調查,最讓人難以忍受是主管自以為幽默,說了不好笑的笑話,還要部屬「強顏歡笑」最受不了。
幽默不是耍嘴皮,幽默不是扮鬼臉,幽默需要功力,需要感染力,需要別人感受,不是自以為是。
講幾則網路流傳笑話:有位媽媽氣沖沖跑到何嘉仁補習班質問工作人員,為何打著何嘉仁名號,未見何嘉仁上課?工作人員幽默說,對面長頸鹿補習班也未請長頸鹿上課呀!
一位小姐開車上街,車子拋錨堵車,後面砂石車司機猛按喇叭,小姐不疾不徐下車對著卡車司機說,先生!我們換個位子,你幫我開車,我幫你按喇叭。
一名年輕人闖紅燈,被警察攔住,警察怒問沒看見紅燈嗎?這名青年說有啦!可是我沒看見警察。
好笑嗎?如果答案肯定,保證你今天心情大好,如果否定,可能是我功力不夠,或許是你欠缺幽默感,讓我們共同努力。
- May 09 Fri 2008 06:55
心靈不滅
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曾發生過輪迴轉世、前世記憶與還陽的事情,科學的理論是無解的。科學家們發現,成千上萬的人經歷過「瀕死體驗」。有的人離開自己的身體後看到醫生在搶救自己;有的人飄起來浮在天花板下,看見房間的頂燈;也有人看到了其他生命等等。
英國醫生山姆‧帕尼爾是世界上第一個用科學實驗證明靈魂真實存在的人。他的實驗前提是這樣的:如果人死後靈魂能飄起來,還能看到自己的身體,看到醫生在搶救他,看到天花板上的燈,那麼,如果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塊板子,板子的上面放一些小物體,那麼靈魂就應該能看到這些小物體。一旦病人被搶救過來,能夠說出板上的小物體是什麼,就能區分出靈魂到底是否真實存在。
山姆對一百多個病人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有七個病人醒來後能說出靈魂離體時看到的景象,特別是板子上的小物體,說得全都對。山姆的實驗獲得了成功。
歐美國家研究心靈團隊發展蓬勃,他們甚至架設網站發表研究成果。心靈研究團隊成員涵蓋了科學家、心靈學家、精神物理學家及社會中堅人士,他們利用特殊攝影,拍攝肉眼所看不見的異象,也使用精密器材錄得許多人類耳朵聽不到的聲音。科學愈發達愈能印證心靈不滅,生命輪迴的真理。
- May 08 Thu 2008 06:51
習以為常
看過病的人都有經驗,病人早早抵達醫院,醫生姍姍來遲,病患等幾小時,換來醫生幾分鐘的關懷。雖然不滿,卻敢怒不敢言,看一次病耗掉一上午,許多人因而不敢看病,也不願看病。
病人不滿,醫生卻習以為常,醫生遲到也許有不得已的苦衷,比如查房、開會,但有人認為病人等醫生是「常態」,醫生遲到理所當然,因此慢吞吞,甚至放著苦候的病人,先去做自己的事,有的還先在自家診所看完病,再到醫院上班。
遲到不是好習慣,也是職業道德的缺失,已有醫院自覺,對醫師道德勸說,也有下通牒,甚至明訂處罰規定,包括罰錢、扣獎金等,要求醫師準時看診。
其實不止醫生,許多人都有遲到的習慣,甚至連開會、喝喜酒從不準時。遲到原因不一,理由一大堆,主要是心態問題,有人認為官位愈高、愈大牌,愈有遲到的理由,衍生為「愈晚到官愈大」的官場氣習。其實許多坐大位的人,仍有守時的良好習慣,不但以身作則,不惜祭出嚴罰要求所屬準時,開會時間一到就關門,不准遲到者進門。
遲到對自己形象有損,對別人不尊重,試想一大堆人等著開會,每個人遲到以十分鐘計,損失時間有多少?
如果你有守時習慣,請繼續保持,如果有遲到習慣,不能習以為常,請立即改進,利己利人,何樂不為!
- May 07 Wed 2008 07:11
心的力量
賀伯‧班森博士是美國哈佛醫學院的教授,也是身心醫學機構的發起人,他鑽研身心醫學達三十多年,曾出版《鬆弛反應》一書,並且在西元一九八一年和達賴喇嘛合作,共同展開「靜坐的內在控制作用和信心效應」實驗。這項實驗成果,使班森博士確定宗教信仰和鬆弛技巧的結合,確能激發潛在治療能量。靜坐可以引發一種解消壓力的鬆弛反應。
當人進入禪定狀態,才會出現鬆弛反應現象。班森博士針對印度多處閉關修行的僧侶作實驗,他發現某些奇特的現象,包括僧侶體溫升高了攝氏十度,使得接受測試的僧侶們能烘乾那些先泡在水裡再覆蓋在他們身上的床單,即使當時的氣溫是在零度以下。班森博士也親眼看到,並且以同樣方法測試了赤身坐在雪地中的僧侶,用來鑒定僧侶發熱的功力。
他發現僧侶能端坐整夜而沒有失溫,他也注意到在這些時間裡,僧侶的呼吸次數減低到一分鐘七次左右。有些僧侶心跳高到兩百多下,依然在禪定當中。經過一段時間以後,血壓開始慢慢下降,到最後,舒張壓、收縮壓和心跳,三條線都變成零。可是僧侶只是在禪定當中。最後,再慢慢回復到正常。
心的力量蘊藏無限潛能,運用適當的靜坐與修持,對於身、心有潛在治療功能,可以超脫身、心苦境的約制。心識狀態會左右我們的健康,如果一個人保持心智安靜、清明與平和,外界的環境與狀況很少能擾亂他。心理態度,亦是決定我們感受快樂幸福以至於身體健康的極重要因素。
- May 07 Wed 2008 07:07
新遊牧民族
三G產品問世,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因而有了「新遊牧民族」的誕生,最近還有國際性雜誌,以「新遊牧民族」為封面故事。
三G產品使人行動更具彈性,不受場地限制,比如行動電話走到那說到那,上課、開會、求診、買賣、辦事、信件都可透過網路,不必趕路奔波。
網路語言也顛覆傳統,愛說啥就說啥,愛怎說就怎麼說,不必顧文法,不必考慮用詞,圖案符號並用,「三條線」、「滿天星」,沒有章法,email反映強烈直接,不像從前信件往來考慮再三,用詞謹慎。
人的個性有前衛有保守,有人對三G現象非常排斥,憂心忡忡,擔心社會解構,文化失傳,價值紊亂,倫理喪失。科學家試驗證實,網路數位化來臨,已在溫暖世代孩子的大腦留下痕跡,科學家已看到大腦神經迴路改變,而大腦神經迴路改變會影響人的思考、行為和觀念。物種演化很慢,但個體改變卻看得見。
其實也不必太驚奇、太害怕、太悲觀、太抗拒,人類一直都在改變,受環境、受天候、受思想,只是演化過程有快有慢,比如蒸汽機發明、電話產生、工業革命、電腦問世都帶給人們生活改變,而人類也是由單細胞、雙細胞、到細胞分裂,由水中到陸地,由四肢到兩腳進化而來,不必擔心環境改變,應該去面對它,適應它。人類如果一成不變,就無法進步。
- May 06 Tue 2008 07:13
使生命綻放光彩
殘而不廢,向逆境挑戰,生命定會激出火花。中國大陸廣東省,有位奇特名人劉鴻志,雖然雙眼於七歲時全盲,但他通曉一、二十種「中西樂器」,也教授「少林拳」,同時更是一位懸壺濟世的醫生。
劉鴻志身懷絕技是如何做到的呢?原來他的父親怕他眼睛瞎了,日子會很困苦潦倒就教他月琴,希望他有一技之長得以謀生餬口;沒想到劉鴻志陸續學會多種「中西樂器」。他父親又擔心失明的他會被壞人欺負,就帶他去學武功健身;他透過聽覺,學會洪家拳、蔡家拳等一百多種的拳腳功夫,成為「拳腳師父」。
迄今七十多歲的劉鴻志,以行醫為樂,常為病人把脈、抓藥、診斷。劉鴻志說:「這也是我父親怕我眼睛瞎了,無法過日,所以就教我一些謀生技能,父愛造就了我的一切。」
另外,國內知名模特兒王曉書,是一位聽障人,從小經常被嘲笑、欺負、排擠;但她從未被挫折打倒,反而以一句座右銘「生氣不如爭氣」來鼓勵自己;還有北京奧運會第三棒聖火選手金晶,在火炬接力巴黎站的傳遞活動中,曾有藏獨支持者試圖從她手中搶奪聖火,坐在輪椅上的金晶用身體守護聖火,獲得大眾的激賞,他們堪稱人間的勇者。
反觀很多人遭到挫折或不如人時,就唉聲嘆氣、怨聲載道,甚至自甘墮落;相較下,有些人則是自立自強,比別人花十倍、二十倍的功夫努力,不斷上進,因他們知道—只要願意,生命的花朵仍然可以美麗綻放!
- May 02 Fri 2008 07:24
抽 屜
找東西,第一個想到就是抽屜,打開抽屜,東翻翻,西找找,也許就找到了。
幾乎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擁有抽屜。有時在辦公室、在工作場所也有抽屜。抽屜用來藏東西、放文件,從前的、現在的;及時的、過時的;有用的、無用的。幾乎都往抽屜塞,讓「眼不見為淨」,讓辦公桌清爽。有人抽屜有條不紊,有人抽屜雜亂無章;有人抽屜藏汙納垢,有人抽屜乾乾淨淨,潔淨邋遢,個性顯現。
每個人心中也有抽屜,裝過去,裝現在,裝未來;裝喜悅,裝悲苦,裝笑淚;裝成功,裝失敗,裝挫折;裝親情,裝愛情,裝友情;裝愛恨,裝悲歡,裝苦樂;裝希望、裝失望,裝渴望;裝詩詞,裝文章,裝嘉言。
有人抽屜滿滿,有人空空如也;有人抽屜細細密密,有人粗粗糙糙;有人抽屜寓意深遠,有人抽屜膚膚淺淺;有人抽屜文質彬彬,有人抽屜毛毛躁躁;有人抽屜用來藏情書,有人用來存家信
;有人抽屜用來擺圖表,有人用來藏相片。
抽屜要時時清理,抽屜不要塵封。找不到東西事小,讓記憶消失事大。抽屜不要藏汙納垢,讓心緒糾纏不清,讓思路懵懂。不愉快、不喜歡的事物早丟棄,免得煩心,免得焦慮。
- May 01 Thu 2008 08:45
全力以赴
美國前國務卿鮑爾是美國史上第一位黑人國務卿,也是官位最高的非裔美國人。鮑爾出生於貧民區,父親是碼頭的搬運工,母親是縫紉工,他雖然出身貧微,但性格堅毅,做事深思熟慮,一步一步開創出非凡的成就。
鮑爾年輕時,曾在汽水廠做擦地板的工作,有人對他講了三個掘溝人的故事,對他產生很大的影響。第一個掘溝人握著鏟子說他將來一定會當老闆;第二個則抱怨工作時間長,薪資又低;第三個人默不作聲,只是低頭挖溝。許多年以後,第一個掘溝人仍握著鏟子;第二個虛報工傷,找了個藉口退休;第三個默默工作的人,成了那家公司的老闆。
鮑爾聽了這個故事後,學到一個教訓,那就是:不管你做什麼,總有人在意你。所以,他打定主意,就算是擦地板,他也要做個最好的擦地板工人。
有一次,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五十箱汽水,弄得滿地都是糖水泡沫。鮑爾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忍著性子,逐一把地板抹乾淨。工頭知道後,大表讚許說:「你的地板抹得真是乾淨。」第二年,鮑爾就被調往裝瓶部門,再過一年,又晉升為副工頭。
不管做什麼事,全力以赴,不馬虎、不苟且,努力不懈,就算是再不起眼的工作,都會有人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