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BoboMall播播LiVE 🔥打造自己的會員經湾被動收入 🔥您只要手機分享領紅包 🔥直播引流客戶源源不絕 🔥1.點擊連結(每週限量) 🔥手機號註冊VIP,享購物點300P(紅包) 🔥2.分享專屬推薦連結 🔥每新增一位VIP享購物點30P,分享越多領得越多 🔥購物點於團購群,直播…購物時,1點等同新台幣1元🤩🤩🤩 🔥🚩跟著東森,再度攀上高峰!

目前分類:成功一定是咱的 (28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是意志力使人達成目標?還是目標激發人的意志力?這個問題就像是「雞生蛋?蛋生雞?」一樣見仁見智。如果搭配合宜,意志力與目標會形成互相餵養的正向循環。
        弗蘭克.錢寧.哈德克(Frank Channing Haddock)在《意志力》書中表示,意志力培養的方式應該是,「不斷地向自己證明,自己一定能夠做到想要完成的事,也要一次一次地向自己保證,自己能夠順利完成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起來這兩件事互相矛盾,不過實際上,你想做的事,應當是與你的智力與處境相符的抱負,因為沒有一種意志力能夠使人完成不可能的事。
        哈德克說,「不要為自己設定不可能的目標,因為目標一旦確立,戰鬥已經開始一半。」高遠的理想沒有錯,但需要化為明確的目標。《一個人的執行力》作者博恩.崔西(Brain Tracy)指出,你花在決定目的地與目標的時間愈多,抵達的時間就愈快,也愈容易,因為未來的目標會左右每天的行動。
        你可以先設定最自我、最理想化的目標和最能發揮天賦的工作。然後再問自己,「我該做什麼才能得到這些?」以理智將夢想收斂為具體目標,接下來規畫成為可以執行的行動方案。
        目標不僅要切合實際,最好可以將視覺轉化成為具體的畫面。作家馬克.墨菲(Mark Murphy)在《硬目標》中指出,目標能夠激發意志力的關鍵在於,目標必須和我們產生內在關聯,必須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不是因為社會或家人的期待;其次,你是否能在心中清楚描繪出它的景象,決定了你會從眾多目標中選擇哪一個去追求。
        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時,他說:「我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與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就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如果你的夢想符合你內心熱切的渴望,而且你能確切地看到它實現的景象,它會更容易成真。
        就算你的目標不是種族和平,只是減重5公斤,你也應該在大腦裡清楚看到自己穿著小一號牛仔褲的樣子,讓你每次打開冰箱的時候就浮現這個畫面。如果你無法想像出瘦下來的情景,那你可能根本沒有足夠的意願實現目標。
        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也十分相信目標具體化、實際化的威力,他在《我這樣改造命運》中寫道,「只要是你能預先清楚想像得到的事情,就一定能成功。也就是說,看得到的就辦得到,看不到的也就做不到。」
         不過,具體化的目標不等同於量化的目標。商業領域經常以數字當作目標,但如果你不知道數字在真實世界代表的意義,數字就不具體。墨菲舉例,把目標設為市場占有率加倍,就不如蘋果(Apple)設定iPod的目標:「把1000首歌裝進去」來得具體實際。
 
訂定具體目標的4種方法
        《一個人的執行力》中提出4種設定目標的方法,分別是:文字化(verbalization)、視覺化(visualization)、情緒化(emotion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重點在於,設定目標必須切合實際,如果訂得太遠,連自己都不相信能辦到,很容易就會失去動力。
文字化:寫下明確、特定、可以衡量的目標。
視覺化:描繪出你的理想目標或目的地,目標愈清晰愈好。
情緒化:強化達到目標的欲望,想像達成目標的快樂,讓自己投入更多心力。
合理化:寫下為什麼要達成這個目標,理由愈充分愈好,以及達成之後的好處。
 
覺察願望背後的價值觀,有益堅定意志、採取行動
        達成願望讓你最快樂的部分是什麼?假如想要存錢買房子,也許你想要的不是房子,而是屬於自己的空間。要決定一個能夠充實自己的目標,應該先深思目標背後的動機和價值觀。例如,願望是「考上會計師」,動機或許是「會計師可以賺很多錢」「考不上會辜負家人的期待」。訂定目標時,試著深究願望背後所隱藏的價值觀,深入思考自己的動機,並一一記錄下來,看看是否讓自己不安、矛盾。
        學習釋放掉價值觀,某些負面的觀點像是「不瘦下來沒有人會喜歡我」,光是能夠放掉一些,減重就不那麼辛苦,反而可以順其自然採取行動。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行宜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一書中,曾描述史丹佛大學的「棉花糖小孩」實驗。

研究人員在稚齡兒童面前放一塊棉花糖,告知若能在15分鐘內忍住不吃,就能得到兩塊棉花糖做為獎賞。依據研究結果,為獲致雙倍獎勵,能忍受棉花糖的誘惑,而不在第一時間吃掉眼前的棉花糖者,日後在學業、人際與職涯都表現得較好。

「棉花糖理論」中論述,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在於擁有「延遲享樂」的本事。而我們更能從這個故事與實驗中,看到成功者具備「自制」與「堅持」兩項特質。

有人說,時間是上帝所給予我們最公平的資源,因為不管貧富貴賤,每個人每天同樣有24小時。除此之外,多數人的體能與精力,在幼兒階段,也是相去不遠的。只是,隨著成長的歷程,隨著個人運用這些有限資源的方式,而展現不同的結果。

自制力,是減法之力。在邁向人生特定目標的路途上,將充滿不同的誘惑,故需要自制力,設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慾望與行動,抗拒與克制誘惑。避免在達成預設目標之前,將有限的時間與精力,耗費在不符合既定目標的行為或活動上。

聖經研究學者羅伊‧史密斯曾說:「自制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

許多被譽為天才的傑出者,除了擁有過人的天賦外,更因具備「自制力」的加持。將能量聚焦於特定目標上,才能大放異彩。同樣具有傑出天分,但因放縱自己,最後一事無成者,比比皆是。

堅持力,是加法之力。在前往人生特定目標的過程中,將充滿種種的挫折,故需要堅持力,設法自我砥礪,鼓舞自己重新振作,將有限的時間與精力,灌注於持續前行的力量,一步一腳印地堅定前行。避免在抵達預設目標之前,因過早自我放棄而前功盡棄。

「不是井裡沒有水,而是我們挖得不夠深。不是成功來得慢,而是我們放棄得太快。」這句摘選自卡內基訓練的勵志詞,亦點出成功者與失敗者在「堅持力」上,分出了高下。

動物頻道常見介紹猛獸獵捕過程。猛獸埋伏並設法接近獵物時,需毫無聲息地匍匐前進,若自制力不足過早躁動,獵物一警覺,則突襲活動只好重新來過。一旦發動攻勢,需展現堅持力追逐並扳倒獵物。成功存活的猛獸,都練就了自制與堅持能力。

不管是運動員、藝人、藝術家、科學家或企業主管,檯面上光鮮亮麗的成功人士,在達到特定的成就或人生目標之前,背後亦多有一段自制與堅持的故事。或捨棄與同伴遊樂的時間,或強忍美食的誘惑,或一遍遍枯燥地練習、一次次失敗後再出發。

不必欽羨他人的成就,每個人的人生目標與起跑點均不同。但可學習成功者,鍛練自己的自制力與堅持力。

由個人的小目標做起,不管是戒菸、節食或運動,均可設定一個階段性目標,掌握時間並克制惰性。先有所捨,再享受達標後,專屬於自己的雙倍棉花糖。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潘俊琳

成功是從失敗所堆疊出來的結果。

這句話實在不是什麼大發現,也是典型的老僧常談。

但就因為能夠從失敗中重新再站起來的人,是如此稀少,因此這句具有勵志作用的話語,才能夠歷久不衰。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常有機會訪問成功的企業家,他們曾經歷經的挫折和失敗,實在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沒有因此倒下,反而達成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的成就。

有一部改編自日劇「101次求婚」的電影上映,一個朋友看完的心得是「打不死的蟑螂真可怕」;說這些成功的企業家,就像打不死的蟑螂,實在是太不尊重也太沒有禮貌,但他們的精神真的就像是「偉大的小強」。

人生並非一試定終身,而是一個嘗試錯誤的過程,就算是檯面上的成功人士,幾乎都曾經灰頭土臉失敗過,無法從挫敗中再站起來的人,不是把失敗當結果,自己讓賽局提早結束,就是沒有好好反省為什麼失敗,並從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從失敗中找到成功的方法,真的很重要,因為它意味著你還沒有放棄,以及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讓成功的距離得以縮短。

失敗不放棄,但是仍照著老方法,失敗依舊會再度光臨,但很多人就是沒有辦法從中解脫,這是人的習性或慣性,簡單說來就是沒有徹底檢討反省然後改變。

不要以為永不放棄,埋頭苦幹幸運之神就會降臨,在不論是物質或人力都生產過剩的現代,這實在是「好傻、好天真」,從失敗中學經驗也就是「抬頭苦幹」,才有成就某事的一天。

從失敗中學經驗,要繳出昂貴的學費,這學費不是人人繳得起,因此一旦已經繳了學費,就一定要得到相對的成功代價,讓繳出的學費生出利息,這是一種堅持,也是每個成功人士,都曾經走過的路。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要如何化種種厄運為財富?電影〈貧民百萬富翁〉的主角,受惠於8個連續完美連接的曲折命運,創造美好結局;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位出身紐約東哈林區貧民窟的窮小子——安東尼.貝里,他是靠著街頭學習的生存技巧,搖身一變成為年薪千萬的業務員。

     業務員和貧戶看似不相干,但在與恐懼、緊張、焦慮、錯誤的奮戰中,有著相同邏輯。如何保持警覺、隨時做好危機準備等窮人街頭求生技巧,可作為業務員的一種生存指南。

     安東尼說,多數業務員找不到銷售標的時,會轉往他們能掌握的地方外尋找人與地點;績效最差的業務員則是不停抱怨;但高績效的業務員,會花一段時間審視自己本身及行動策略。

     失敗才是改變的力量

     高績效的業務員跟窮過、苦過的人很類似,會將對失敗的反感,轉為一股驅動改變的力量。

     因為窮人每天至少有一件困難的事要處理,因此也往往是擁有高度創造力、生產力和自我激勵的個體。

     「你的優勢是沒人把你當一回事,輕蔑讓你有更多運作空間。」安東尼說。

     在東哈林區,「希望」就像是貨幣;政客、牧師、毒犯、善心人士……,人人都在販售希望,但希望不能吃、不能買東西。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安東尼從不「在希望上放太多希望」。

     希望是成功的敵人

     這樣的精神放在銷售上也是一樣道理,因為希望往往會是成功的敵人。安東尼拒絕相信客戶空洞的承諾,因為若對這項承諾懷抱希望,相信他「未來」一定會跟你買產品,這可能會讓你這天剩下的時間就在空轉。當你接受了顧客向你兜售「未來」,也意味著你沒有深入了解讓他今天就買下來的動機來源。

     許多貧窮的人常常夢想成為某個人物,有時,「想像」會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武器,前提是你必須在內心深處預先排演。

     每一個高績效的運動員都會預先想像自己打敗對手的樣子,因為心中看到它發生,就能說服自己做的到;演員為完全理解角色,會將所有劇本台詞都背下。而銷售員雖無法跟採購預先排演,但可以設想到每一個情節,在腦海中不停預演。

     正是這種「想像的力量」,讓你在腦中創造圖像,鉅細靡遺模擬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狀況,提出完美應對。而你能在發薪日領到多少獎金,就取決於這些想像的細節了!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芳毓

時間回到2003年3月14日,德國柏林(Berlin)。 在此之前,德國已陷入長達13年的低迷。1990年兩德合併以來,德國經濟成長位居歐洲之末,失業率居高不下,被各國戲稱為「歐洲病夫」,但國內各政黨只是一味交相指責,無法達成改革共識。 總理吉哈德‧施洛德(Gerhard Schroder)決定採取行動──他宣布推出改革法案〈議程2010〉(Agenda 2010)。

「今天所有的問題,不是昨天才發生;今天提出的所有解決方案,也不會明天就見效。但我已經下定決心,絕不會因問題看起來似乎無解,而讓它持續拖延下去……如果每個人都盡力合作,我們將達成目標!」他大幅削減社會福利及退休制度,以挽救經濟,卻因此黯然下台。

但成長曙光出現了──兩年後,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翻倍,失業率開始下降;現在,當歐洲受債務所苦,德國卻以「救世主」姿態引領局勢。它穩坐世界第二大出口國;當西班牙與希臘青年失業率超過50%,德國只有8%,全歐最低。

此時此刻,德國給台灣最珍貴的一堂壓力成功學是:正面思考,採取行動。

2012年的台灣,彷彿10多年前的德國:GDP持續下修一度跌破1%、企業在國際上屢被超越,物價屢創新高。媒體、網路上充斥著各種負面批評,卻少人付諸行動;當有人踏出第一步,往往就引來更多指責。這些行為,都是壓力過大的徵兆。


壓力下,持續的行動與信念

去年底,辦公空間租賃商雷格斯(Regus)調查,59%台灣上班族感覺壓力比去年更大,較全球平均48%高出近一成;精神健康基金會也發現,國人精神健康狀況跌到2008年金融風暴時的水平,甚至有43.4%的人悲觀認為「未來不會更好」。

當世界正從金融海嘯的谷底攀升,台灣人的心靈海嘯卻波濤再起。

儘管活在同樣的時空壓力下,依然有企業與個人交出比以往更出色的成績單: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去年營收、股價皆創歷史新高;當眾好萊塢知名導演都因太過困難而放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本,李安的巧手卻將它拍成獲11項奧斯卡提名的熱門強片;春節假期之際,超馬選手陳彥博在零下53度的風雪中奮戰11天,終於拿著國旗衝過終點,成為第一個完成全球最冷極地賽事的亞洲人。「台灣,你的名字叫勇敢!」他在Facebook上發出勝利的歡呼。

沒有抱怨景氣,沒有指責對手,他們只是持續用行動與信念,擦亮了自己的名字。


培養正面心態,面對挑戰

大至國家改革、企業再造,小到主管領導團隊、個人轉換跑道,正面的思考與行動,都是最佳的抗壓抵抗力。「人們若是培養正面積極的心態,在面臨挑戰時,就會有比較好的績效。」前哈佛研究員、良好思考公司(Good Think)執行長紹恩‧阿克爾(Shawn Achor)說。

1988年漢城奧運游泳金牌得主選手馬特‧白歐迪(Matt Biondi),便是「樂觀贏得成功」的例子。當時他報名7項競賽,前兩項只奪下銅牌與銀牌,被媒體大加抨擊。然而,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賽立格曼(Martin Seligman)卻對白歐迪的表現充滿信心,「他對失敗的解釋很樂觀。」原來在比賽前的實驗中,教練故意把他的成績報差,白歐迪儘管對當時的成績失望,卻沒有被失敗的壓力打垮──他更賣力地,在下一次游出更好的成績。

正如賽立格曼所料,白歐迪一舉囊括剩下5面金牌。


更快樂,才會更成功

可惜的是,多數人尋找出口時卻走錯方向,導致壓力愈來愈大。

2009年到2012年間,美國企業也籠罩在後金融風暴時期的低迷中。阿克爾發現,員工不快樂的原因,通常是因為他們假設:「如果更努力,就會更成功;如果更成功,就會更快樂!」

這麼做會產生兩個迷思:第一,當我們每經歷一次成功,大腦就會更改對成功的定義和目標,好還要更好、有錢還要更有錢,所以這麼做不管用。第二,無止境地追求更好,會使人陷入不斷加班的「疲累漏斗」。

《正念》解釋,忙碌時我們會放棄一些事,把火力集中在「重要」任務上。最先被放棄的往往是最能滋養心靈的活動如運動、朋友聚會;如果壓力仍在,我們就會放棄更多,使生活圈進一步縮小。當你一圈圈放棄有趣的事,生活就一圈圈被工作占滿,最後導致身心俱疲。糟的是,最努力工作的人,最容易一路掉到漏斗底部。

阿克爾主張,順序其實正好相反,是「更快樂,才會更成功」:快樂的工作者,業績比平均高出37%、生產力高出31%、創意高出3倍、判斷準確度也高出19%。

研究證明,樂觀就像騎自行車,無論你是20歲或50歲,都可以透過持續而短暫的練習,改變大腦的壓力迴路,累積成永久而巨大的影響,把自己推向壓力最低、快樂最高的頂點。儘管有25%的工作成就取決於IQ,卻有75%的成就則取決如何與人相處、怎麼看待失敗、以及從挫折中反彈的速度──負面的時代,更需要正面的思考,這就是你的樂觀競爭力!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書豪上季(2011-12)在紐約尼克有了爆炸性的演出,好比真人版的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如今轉戰休士頓火箭,少了大咖球星撐腰,且表現不如林來瘋時期,近日他拍攝一支感人肺腑的勵志短片,希望告訴每個追夢人,「你還年輕,還會成長,只要記得每天都要更進步。」

火箭先前吞下七連敗,林書豪的手感降到冰點,且再度陷入失誤魔咒,讓外界質疑「林來瘋」的戲碼很難再上演,似乎面臨籃球之路的新瓶頸,近日他拍攝一支名為「最後順位」(The Last Pick)的短片,不僅激勵自己更進步,也勉勵所有的追夢人。

這部短片將林書豪的遭遇投射到一個叫克里斯(Chris)的小男孩身上,從早上起來抱著籃球到球場打球,但因為年紀太小,身材、技巧都不如已經發育的大哥哥,所以每次在選擇隊友的時候,他總是會被排擠,只能在場邊看著哥哥們打球。

從這個片段是在影射林書豪在NBA選秀會上成為遺珠的故事,當時他並未受到30支球隊的青睞,在選秀會上落選,而將自己難過的心情,投射在片中克里斯的身上。

接著場景移到球場外,克里斯難過的坐在路邊,林書豪慢跑剛好路過,便安慰他,「你還年輕,還會成長、長大,只要記得每天都要更進步。」然後他們開始密集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克里斯面臨很多瓶頸,像是不斷被抄球,不過林書豪不斷鼓勵他,「你不是為你哥哥打球,是為自己打球,來吧!繼續嘗試!」

下一個場景又回到克里斯希望加入大哥哥的行列裡打球,一如往常被拒絕,但這時候林書豪突然出現表示要一起打球,甚至選了克里斯當隊友,比賽開始林書豪搶下籃板推進前場,助攻給克里斯投進一顆2分中距離,只見他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不過影片的最後是林書豪面對波特蘭拓荒者的比賽,因為手感不佳,且連續發生失誤,轉播的球評甚至毒蛇的說,「林書豪這場比賽真令人失望,他可能失去了在紐約城的魔法。」同時在家觀看比賽的克里斯也面露失落,希望能鼓勵當初也安慰自己的林書豪。

於是克里斯發了一則簡訊,上面寫著當時阿豪勉勵他的那句話,「你還年輕,還會成長,只要記得每天都要更進步。」感人的勵志故事,不僅希望能激勵自己,也希望感染其他一同追夢的朋友。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郭特利

看了由真人真事改編的法國電影「逆轉人生」,故事講述一位剛出獄、生活窮困的黑人青年,到因車禍而癱瘓的富豪家中做看護,這對黑白老少配從互不理解、衝突,到最後建立起真摯的友誼,並重新找回各自追尋夢想的力量。
 
生命中有時不免出現不可預測的轉彎,運氣好時〈當然也加上必要的努力〉,我們會有「轉個彎,遇見美好」的驚喜;運氣不好時,也有可能會碰上「轉過頭,碰上困境」的災難。主角菲利普的全身不遂,確實是令人灰心喪志,但其後來善用財富,改善生活方式,也不失為突破逆境的一種方式。當然,也許有朋友會認為,我們沒有過人的財富,難以突破逆境;別忘了,多數人擁有菲利普夢寐以求的健康身體;重點不在是否有過人財富,而是我們能否多看看自己擁有的,而非只專注我們所欠缺的。
 
生命當中總有富足之處,也難免遇到不足之時,可以確定的是,心不死,就有機會!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雜誌

工作x愛情x價值觀大改造

「我會成功嗎?」幾乎每個20 幾歲的人都曾用不同方式問過同樣問題,問題背後的不確定感, 讓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過得很辛苦。然而,正因這樣的不確定感,這個世代更應該、也更有必要採取行動。


20 到29 歲,是成年生涯的關鍵時期。這10 年,是最容易開始自己理想人生的關鍵期。不論我們做了什麼,20 到29 歲就是個轉捩點,一個大重整的機會; 這段期間經歷的所有事,將大大影響我們未來的生活。


全球有上億人口正值20 到29 歲,但是這個世代必須面對的問題,一是全球經濟面臨結構性的崩解,時代變了,許多行業不見了,一切說得出標準作業流程的工作不值錢了,以往成功的行業不復見,100 分的高材生反而是高失業群,轉型的陣痛期,讓這個世代有著史無前例的強烈不確定感,他們多半不知道未來自己可以做什麼、會往哪裡去?


他們不知道該做攝影師、律師、設計師還是銀行家?他們無法確知要多久才能找到真命天子(女)? 他們擔心自己成不了家、擔心自己不會有美好人生?


不確定感使人焦慮,但是擔心不能解決問題,一晃眼就到了30 歲。


美國知名的臨床心理醫師梅格‧潔伊(Meg Jay), 最近有一本新的論著《20 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分別從工作、愛情、大腦與價值觀分析,在這麼混沌的時代,你可以做什麼。


除了景氣不可逆之外,其實每個人的20 到29 歲關鍵期,不確定焦慮感是正常的,但是不代表你就可以什麼事都不做,藉口只會讓你更心慌。梅格‧潔伊分析20 幾歲正是我們大腦額葉發展的第2 次關鍵期, 主控時間感、規畫力、前瞻性思考,影響人生的工作、愛情、價值觀都在這個階段建立,它會幫你進行人生決定性的思考,如果這時還以為可以有大把時間揮霍, 30 歲後,全新的中年危機又在等你。


你的人生卡住了嗎?


20 到29 歲很多人以為時間還早,人生才開始,有什麼好緊張的?但是梅格‧潔伊認為,20 到29 歲在人生上絕對不是過渡期,有很多前瞻性的訓練,包括選工作、談戀愛、交朋友、決定自己要成為誰,都是這個時期人格成長的重要訓練。

這個世代常卡在以下4個情況:

◎大海焦慮症:充滿選擇反而不會選擇,該如何下決定。

◎時間冷感症:人生很長,現在才開始,有什麼好緊張。

◎情緒波動症:非黑即白,對負面情緒、批評反應激烈。

◎浪漫幻想症:相愛才是一切,婚姻是很久以後的事。


現在的世界,充滿選擇,但是過多的選擇,反而像落入大海中,看似可以游向任何地方、做任何事,但是久了也會因不知道該做哪些「任何事」才會成功,變成原地打轉,最後乾脆不做選擇,久了就習慣繼續隨波漂流,這就是大海焦慮症。

第二個就是時間冷感症。「你還年輕,人生還很漫長,時間多到你虛度每一天;然後,有一天你會發現,10年光陰就這樣離你而去,卻沒有人告訴你何時該出發,你錯過了鳴槍起跑的時機??」,這是Pink Floyd的《時光》歌詞,也是典型的時間冷感症。

血氣方剛是20世代另一個人生關卡。因為這時比較容易記住負面資訊,一旦能力受到批評,往往變得焦躁憤怒。「為什麼老闆會這樣說?為什麼老闆不喜歡我?」高度情緒波動讓1週44小時工作更顯漫長。

過度晚熟的性格也讓20世代在戀愛及婚姻上顯得不成熟,相似才相愛、相異才相吸都是情緒腦作祟,卻對如何處理彼此性格及相處差異,毫無所悉。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一名男大生高中起就幫人代寫網路小說,上大學後還自辦一間工作室,如今旗下已有600多個「槍手」員工,最高1個月能賺進26萬人民幣,約120萬新台幣。寫網路小說致富後,他還出錢幫家裡裝修新房。未來目標打算考公務員,一邊打理工作室。

     陳廣東是四川廣元人,目前就讀青島科技大學資訊學院3年級。陳廣東從高中就迷網路小說,後來發現很多網路小說其實是由無數個工作室、眾多「槍手」代筆完成。2010年,陳廣東以一篇近萬字的中篇小說,通過某網路小說招募「槍手」的驗稿,之後接的第一份工作,花了1周時間完成6萬字的小說,得到720元報酬(人民幣,下同)。上大學後,陳廣東仍利用課餘時間繼續做「槍手」。「每天寫3萬多字,除了正常學業,幾乎每晚熬夜到凌晨。」他說,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他的寫作速度大為提升。

     據悉,網路小說的操作方法,一般是網站下設有工作室,工作室下面是寫手。而寫手又分「分成型」和「買斷型」。「分成」寫手根據銷量獲得報酬;「買斷」寫手則是高級「槍手」,只需向工作室提交大綱審核,一次性領取稿酬。「我是給買斷寫手當槍手,屬於最底層的。」陳廣東說。

     幾經思考,陳廣東決定創辦工作室。目前,工作室已經有600多個員工,每月進帳至少3萬元,最高一月進帳26萬元。除了自己當老闆賺錢,他也銷售筆名。「今年5月,我打造的一個筆名賣了13萬。」陳廣東說。

     「從大二起就沒再花家裡的錢了。」陳廣東語氣中透著自豪。2011年大二下學期,家裡重新買了房子,陳廣東也拿出6萬元,作為裝修基金。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芳毓


From:45歲的自己

To:35歲的自己:記得,沒有遺憾

 

 

親愛的35歲的我: 現在是周五晚上9點03分,你還坐在燈火通明的辦公室,盯著寫到一半的提案報告發呆。 今天,是你本周第三次超過9點下班。1歲的兒子,應該已經進入夢鄉。早上出門前老婆才提醒,已經2個月沒一起好好吃頓飯。你原本訂好了明天的餐廳,但爭取了半年的客戶終於有空一起打高爾夫球……唉,客戶削減預算,菜鳥又還沒上手,團隊已經3個月拿不到績效獎金。最資深的老王說,再這樣下去,他真的要回家賣早餐了。 我明白,現在的你,壓力大到只想回到二十多歲,騎上機車就直衝北海岸,對著空無一人的海邊大喊。當時的你一定沒想到,年過30,人生的遙控器彷彿就落到別人手裡,被推著當主管、為人夫、為人父,怕業績不夠好、薪水不夠用、時間不夠多,你不確定能否勝任這些新角色,也擔心失去做自己的自由,更害怕未來30年,日子都要這樣過。
 
心理學家說這叫「中年危機」──有人整形、外遇、買跑車,想證明對人生還有一丁點主導權;但我稱它為「中年轉機」──40歲前,我也做了一些改變,使我對現在的工作、家庭、財務與生活,都感到踏實而滿足。 要走向幸福的人生下半場,就一定得先穿越這段充滿混亂與困惑的隧道。因此,我希望給你一些建議:
 


一、做擅長、喜歡的工作,並持續學習。

你每天早上都迫不及待地想去上班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很好,你可能已經找到自己的天職。許多人在工作20年後,才突然發現「我一點都不喜歡這個工作!」到那時候再想換跑道,就太遲了。
 
你一直都很認真、負責,當公司拔擢主管時,自然非你莫屬。但當主管之後,你逐漸發現自己不喜歡處理行政事務,也對教導菜鳥同事覺得有點不耐煩。起床上班,漸漸變成一件苦差事。
 
我希望你給自己一段時間,請教業界的前輩、報名溝通領導課程,學習如何當個領導者。身為中階主管,公司期待你不只績效好,也能領導團隊一起貢獻。如果還是沒有興趣,你可能要請調回歸專業職,畢竟,做自己擅長而且有興趣的事,工作才會快樂。
 
儘管已經工作10年了,但我希望你要持續學習。大前研一說,35歲後如果不刻意、強制自己學習,就會陷入只求安穩、不求進步的「魔之15年」, 落得在牢騷中退休。所以,多和其他部門的同事互動,這可以使你了解如何透過合作,幫助同事和公司更成功。
 


二、培養工作以外的興趣或生活重心。

現代人工作年限長,65歲才能退休。但30歲時覺得很有挑戰的工作,做到50歲可能就索然無味了。要避免這個狀況,你要在第一個事業達到高峰前,就開始發展第二項事業。 喜歡喝紅酒嗎?明天就參加品酒會!從小就想當作家?現在就去開個部落格吧!幫助別人使你快樂?何不試試周末去醫院當義工!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漫長的人生中,你隨時可能因為失去工作、婚姻失和而遭受挫敗;但有了這些活動,你就能從中找到重新站起來的力量,甚至可以在退休後,再造事業第二春。
 
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也說,「人最自然的發展狀態,不是緊抓夢想不放,而是不斷放棄原來的夢想,並在不同時期產生新的夢想。」所以,請不要用「連賺錢都沒時間,哪有空培養興趣」這個理由敷衍自己,你已經花了十多年追求地位與財富,但成功的下一步是什麼?什麼能展現你的專長、知識和價值? 每周找個下午和自己喝杯咖啡,好好思考下個十年的夢想吧!
 


三、修復家庭關係,使它成為後盾。

當為了照顧半夜發燒的孩子而黑著眼圈去上班、當妻子為「房子該買在哪」與你冷戰3天,夜深人靜,你也忍不住懷疑:婚姻真是愛情的墳墓?我選的是對的人嗎?

壞消息是,沒錯,婚姻滿意度會在40歲降到谷底;好消息則是,幸好,多數人的結婚對象都沒錯,只是工作壓力使你忘了,家人才是你最長期的「客戶」,他們也需要「售後服務」──上次和家人一起旅行是什麼時候?知道另一半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嗎?多久沒說出你對他 / 她為家庭付出的感激?
 
還記得嗎?年輕時,你曾被「老伴,明天吃素」那支廣告裡,一對七老八十的夫妻還牽手散步的背影,感動得不能自己。想走到那樣幸福的老年,那麼,現在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常常和家人聊一聊。親職關係專家楊俐容說,「家庭關係好,就會成為職場關係的助力,否則就會變成阻力。」別再說什麼「溝通重質不重量」了,不先有「量」,哪來的「質」呢?
 


四、學習理財,不再為下半輩子擔憂。

有人說「大富靠命,小富靠拚」,也有人說「小富靠節約,大富靠理財」。有沒有加薪、能不能中樂透,常常不是自己可以決定;但要把錢放定存還是報酬率更高的標的,是你可以決定的。
 
我聽說,金融風暴那一役,你虧了幾十萬,隔壁部門主管甚至連房子頭期款都賠進去了。但這個教訓告訴你的,不是「錢放銀行最安全」,而是「分散風險,只投資自己懂的金融商品」。想想看,以前,你是不是把一半積蓄壓在朋友報的名牌上?發現基金淨值下跌10%,就急著贖回?還是當理專推薦某檔「高收益連動債」,你還沒弄懂這六個字的意思就急著掏錢?
 
或許周刊那些「小販變大戶」的淘金故事看得你心癢,但每天看盤、殺進殺出,只會使你工作分心、睡不安穩。全世界只有一位「股神」,平凡如你,還是找一檔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或投資級債券基金,用定期定額和複利,耐心地滾出下半生的財富自由。
 
最後,和你分享我很喜歡的一段祈禱文,「求祢賜給我平靜的心,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賜給我勇氣,去做我能改變的事;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不同。」我想說的是,無論你心底還藏著什麼懊悔、憤怒或羞愧,請接受現況,原諒自己吧。就算是放棄的獎學金、失去的升遷、無緣的前女友、差10萬元沒買到的房子,所有來不及的、追不到的,都讓它過去吧。但是現在,從這一刻起,你要把為了追求成功而放棄的那些美好,像是為孩子說個床邊故事、陪另一伴在秋夜散步、讀一本心愛的小說……,一樣一樣加回人生裡去。因為,當此生最後那一天來臨時,你要回答的問題不是「我有多少錢?」而是「我有沒有遺憾?」 沒有遺憾的人生,就從那台擺在玄關、已經積了一層灰的自行車開始好了。現在的你,缺少的不再是買一台捷安特的現金,而是開始環島冒險的勇氣。但當你決心啟程的那一刻,也是找出人生下半場方向的關鍵瞬間。
 
記得,沒有遺憾。

 

45歲的你 留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書榕


人之所以會豪情壯志地訂下目標,最後卻落得虎頭蛇尾、一事無成的下場,原因在於人們往往會認為,朝著目標前進的路途是很辛苦的,因而在無形之中帶給自己莫大的壓力。《未來記憶成功術》的作者池田貴將認為,想要更靠近成功,一定要先改變自己對於目標的看法,找出「現在就想行動」的動力與充實感。他提出4個要點,帶領讀者重新定義「目標」。
 


1.訂定目標不是為了改變未來,而是影響現在!

 「一年後我要瘦10公斤」「30歲我要存到兩千萬」……我們都會幻想達成目標後,就可以有更好的未來!但事實上,池田貴將認為,訂定目標並非為了遙不可及的以後,而是為了讓你當下的行動更明確。有了明確的目標,每天的行動就不會失焦,才能讓自己更扎實地做好每件事。
 


2.面對目標不要還沒開始行動,心態就先投降!

 大多數人在接受新挑戰、新目標的時候,心裡總會浮現「我沒有經驗」「要是失敗了怎麼辦」等負面想法。這種杞人憂天的心情,很容易就會讓自己掉入無法行動的窘境裡,於是選擇繼續留在舒適圈裡安然度過,永遠無法超越自己。 為避免掉入這樣的思考陷阱,就要轉個念頭,往「這個目標有沒有努力的價值」前進;就像是「如果我存下30萬,不僅能改變我現在的消費習慣,更有旅遊基金,那這樣就很有價值了!」這樣一來,看似艱難的目標,也能成為激發現在行動的動機,讓自己走向成長之途。
 


3.無法達成目標的自己很窩囊嗎?

 許多人在制定目標的時候,都會將「達成目標」視為最高原則,也因此,一旦未能達成目標,就會深陷在「我怎麼這麼沒用」的心態裡,導致行動或思想癱瘓,讓情況愈來愈糟。 對此,池田貴將提醒,人生最大的目標,並不是完成什麼事,而是變成什麼樣的人,目標只是促進你達成的手段,成長才是目的。只要現況有所改變,往更好的地方走去,就是一種自我成長。
 


4.漸進式訂定目標,促進自己不斷成長!

 訂定目標的初衷,就是要「改變現狀」,只要能夠專心一致地朝著目標前進,4個月後就會脫胎換骨,看見不同的世界、格局跟風景。而當你確實成長之後,就應該著手設定更遠大的目標,讓自己有不斷看到新風景的動力。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盧希鵬

凡是達不到的都是夢想,達得到的才叫目標。當我夢想變年輕時,就表示我不再年輕了。夢想,讓人認識真實的自己。


不過,夢想之所以美麗,是因為你明知達不到,你還想。目標之所以有壓力,是因為你再怎麼想,還是達不到。人生因為有夢想而美麗,是因為你可以一輩子想下去,沒有人在乎你是否達得到,因為達不到也是一種美麗與勇敢。如果有一天,你沒有夢想了,生活圍繞你的只有目標,周圍人們評價你的,是目標的達成與失敗,你的生活,將會因為失去夢想而少了光彩。


那麼,你還有夢想嗎?


年輕人有什麼夢想? 吳靜吉教授在20多年前出版了一本暢銷書《青年的四個大夢》,分別是「尋求人生的價值」、「尋求一位良師益友」、「尋求終身的職業或事業」,以及「愛的尋求」。這本書主要是寫給大學生的,對當時的大學生也起了很大的影響。但是我要問當時的青年,在追求你的夢想20年後,你追到了嗎?你現在還有夢想嗎?


年輕人,可以把一個個的夢想變目標。中年人,則是讓一個個的目標變夢想。如果你追求到了,恭喜你,因為你把夢想變目標。如果你仍在尋找,也很不錯,因為你把一個個的目標都變成了夢想。


我常常想,年輕人體力較好,需要目標,所以年輕人常說:「只要我願意,沒什麼不可以」。不過,老年人體力漸衰,重視思考,反而要培養夢想,所以老年人常說:「只要我可以,沒甚麼不願意」。


年輕人「只要我願意,沒什麼不可以」,重點在「願意」。在教養年輕人時,做他願意做的事,就會事半功倍。所以年輕人的市場,需要市場調查,調查他們的意願在哪裡?


老年人「只要我可以,沒什麼不願意」,重點在「可以」。所以我跟自己與學生說,要學習陪伴父母做一些他們可以的事,通常沒有什麼是他們不願意的。所以銀髮族的商機,需要市場觀察,觀察他們可以做的事。


社群網路(如臉書)是一實踐夢想的地方,「人生的價值」最後成了今天獲得了幾個「讚」、「良師益友」大多是未曾謀面的專頁、「終身的事業」在於不斷地分享貼文與照片,「愛的尋求」讓自己的生日來了許多道賀的陌生人。這種夢想的實踐方式怪怪的,但肯定是比較簡單。


不管是網路或實體,無論是能達成或達不到,去做吧!說與做的差別在於前者是一種想像,後者是一種實踐。再想吧…青春就是這樣想掉的。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在世,功敗垂成,皆在取捨之間。

發揮永不言敗的精神 :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侶,是戰勝困難的利劍,

是到達理想的彼岸;

有了自信,就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也就走上義無反顧的追求路。

思想昇華,也可以開啟心智;

做事考慮周到是可取的,盲目行事是不可取的。

適當給予自己一些壓力,不可固步自封;

切記 :

人要有風險意識,還要有承受的能力,

人生有輸有贏,沒有絕對的輸贏;

昂首挺胸,即使努力後失敗了也要坦然接受,

不要因此一蹶不振、躊躇不前,

也才不會消磨掉自己寶貴的年華,空留遺憾 !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成功是一種心理素質、一種道德情操;

人的一生總有訴不盡的失敗,

成功者需要的閱歷,是用千金財富也不能買來的。

在沉沉浮浮間尋找,是為求是精神而習坎示教;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業有所成、學有所就;

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心甘情願去接受平凡呢?

理想主義,應當說:

社需其才,才適其社,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是不變的真理。

當然,

成功讓人快樂、快樂是成功之母;

想成功,就要先學習快樂,

因為快樂是學習的基石;

快樂的努力付出,完成目標、收獲成果。

快樂的理由有很多,它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感悟,

不是任何有價值的物品可以與它相提並論,

快樂屬於我們自己,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在生活周圍快樂無處不在,只要找到自己的快樂起點,

快樂將會在人生路上一直伴隨到永遠!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成功像是一段旅程,

需要全力以赴去拼搏和努力。

每一次心跳、每一種愉悅、

每一次的認真,都需要用心去感受。

借鑒別人的經驗,走遠自己的路,

成功就是在反敗為勝中謀劃應變的智慧。

應時而動,抓住瞬間的機會,

變他人之長為自己之長、吸收他人之短、

補自己之短,讓借鏡成為前行路的指引明燈。

總而言之 :

踏實的實踐理想,心堅石穿、

志在必得,相信,成功不會是夢。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成功學大師」博恩‧崔西(BRIAN TRACY)

恐懼失敗,是追求成功人生的最大障礙。

>>假如你想快一點成功,必須讓你的失敗率加倍,因為成功就等在失敗的彼端,現今全球具有經濟成就者,有超過90%的人,都是從破產或瀕臨破產的情況下開始起步的。

 

根據統計,白手起家的富翁一般都曾破產或幾近破產約3.2次,多數的富人在他們最終能達到經濟成就的正確機會之前,都曾多次失敗過。

賺錢只是一種「技巧」,任何想致富者都可以學得會

>> 每一個人要賺到第1個100萬,人生第一桶金並不容易,但是賺第2個100萬就容易多了,因為當你已經建立起賺錢致富的心態模式與思考模式,就算人生破產或跌倒,一樣能夠有本事能把錢賺回來。

其實,賺錢最重要就是紀律與耐心,只是一種「技巧」,就像騎腳踏車或是玩電腦一樣,正因為是一種技巧,任何一個想致富的人都可以學得會。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潛能開發大師博恩‧崔西(Brian Tracy)認為,成功從「人生有夢」開始。所有成功者都是「夢想家」,因為成功起於心念,成於行動;而懷抱夢想與願景,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生動想像夢想成真的快樂

 博恩.崔西認為,要培養夢想能力,就要練習「投射未來」的思考遊戲,想像幾年後自己成功實現夢想時,人生會是什麼樣貌。根據心理學的「內外相映定律」(law of correspondence),一個人的內心清楚顯現什麼景象,外在世界早晚也會得到同樣的結果,因為你的潛能會被喚醒,去實現那幅景象。所以,把未來想像得愈生動逼真愈好,想像的次數也愈頻繁愈好。

 你需要從現實抽離出來,允許自己去做「人生大夢」,想像自己變得有錢有閒,擁有想要的人際關係,有很棒的工作與收入,住在令人嚮往的地方……,盡可能想像未來美好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博恩.崔西認為,想像未來願景要遵守生動、專注、頻繁、持久這4個要訣,「直到可以在腦海中清楚地看到、聽到、聞到、感受到夢境裡那種真實的味道、聲音和興奮的情緒,」這時你的潛力就會被激發出來。緊接著再把思緒拉回到現實生活,思考在達成夢想的路上,有哪些事情是應該做的?

 博恩.崔西說,把你渴望的事物、理想中的未來,變成生動逼真的心理影像,全心去感受目標達成後的快樂,這會帶給你很大的心靈力量。例如你想賺很多錢過好生活,那就用心去「看」你想要的豪宅、名車、高級餐廳,想像擁有財富後,所能享受的生活,就像泡熱水澡一般,沉浸於夢想成真的快樂,這將會激發你努力追求目標的強烈欲望。

列出一份不設限的「夢想清單」

 博恩.崔西說,人們常會受限於習慣與既有信念而裹足不前,突破心理障礙的最佳方法,就是清楚列出「夢想清單」。他認為,每件被寫下來的夢想,其實你已經擁有實現它的能力。你可以不設限地去想:「如果保證不會失敗,我最大膽的夢想是什麼?」「如果能任意選擇工作與公司,我要選什麼公司、做什麼職位?」

 韓國最近有一本暢銷書《每天都是最後一天:拒絕遺憾的73個人生計畫》(中文譯名),一上市就大賣16萬本,作者金壽映是個30歲的女性,本身就是「夢想清單」的實踐者。而她寫下夢想清單的機緣很殘酷:大學畢業後,才剛被眾人稱羨的高盛集團錄用,同時就被醫院宣判得了癌症。突如其來的人生打擊,讓她對生命有新的體悟,不希望平凡平淡過完一生,於是寫下夢想清單,洋洋灑灑列出70幾項,將現在到死亡前的夢想,依照重要性與時間順序排列,傾全力去實踐。

 5年來,金壽映已陸續完成30幾項夢想,包括海外就職、幫家鄉父母買房子、寫一本書、演出舞台劇等,現在她是知名的演說家,透過出書和演講,分享實現夢想的經驗。

時間視野放遠 從未來回看現在

 大膽作夢的人,通常會有較長遠的「時間視野」,能夠從未來的角度,思考現在該做什麼,或者不該做什麼。

 哈佛大學的班費德博士曾做過一個研究,他想知道如何預測一個小孩或家庭能否進入上流階級?結果發現,「時間視野」或者所謂「人生遠見」,這才是最關鍵的因素,也就是為了確保未來有更美好的結果,願意做短程的犧牲。博恩.崔西說,當你延長「時間視野」,去思考長遠的未來時,整個人都會跟著改變。

 許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質,就是對未來有清楚的願景。青年世代在做職涯規劃時,不妨想想自己希望10年後成為什麼樣子,而創業者也可以想想公司10年後是什麼樣子。

 「從未來回看現在」是很有力的思考技巧,作法是把自己投射到若干年後,想像人生與工作各方面都已達到完美,然後從未來那個時間點,往現在的方向看,問自己「我現在該做什麼,才能從現在這個地方,走到未來我想要去的那個地方?」

 藉由從未來向現在看,你馬上就能看清自己應開始做些什麼、有哪些事情需要改變、又有哪些事情該多做一點或少做一點,人生前景頓時豁然開朗。

◎夢想實戰演練

‧ 如果確信一定會成功,你會設下什麼偉大目標?

‧ 製作夢想清單:在沒有任何條件限制下,你希望在有生之年達成的事。

‧ 想像理想的生活模式:若無財務限制,你想過怎樣的生活?

‧ 寫下你「明年」想完成的10件事,從中找出一件最重要的,訂下達成標準與完成的期限。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1個月,全台灣乃至全美國都捲入一股「林書豪旋風」,即使您不看籃球,也都知道「豪小子」這號人物,事實上「林書豪旋風」帶來的啟示,絕對不只是在運動場上而已,無論是在職場還是人生戰場上,林書豪的言行都做了一個優質的示範。


TVBS資深記者蔡祐吉、潘郁文,特別製作了「林書豪這門課」專題報導,要帶您看林書豪,究竟教會了我們什麼樣的事?

一個漂亮的切入、一記精彩的灌籃、一次完美的助攻,再來個出其不意的三分長射砲,短短幾天之內,林書豪已經從1名15天被迫換3個球隊的板凳球員,一躍而成風靡國際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人物的NBA焦點球星。NBA尼克隊球員林書豪:「大家好,我是林書豪。」


記者:「這陣子NBA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精彩故事,你對未來的預期是什麼?你覺得你可以在NBA長久下去嗎?」林書豪:「我現在就是耐心地等待,努力打球當菜鳥,實在是很不容易,不是什麼時候你想打球就讓你打,我只能持續走下去。」


林書豪魅力,再一次在麥迪遜花園廣場發威,職業生涯新高38分,來自哈佛的年輕控衛。記者:「你在NBA現在這樣的情況,跟你以前的夢想有什麼不同?」林書豪:「就是這樣了,這就是我的夢想成真,我實在很感激。」


板凳變先發,B咖變SuperStar,13天7連勝,得分、助攻動輒兩位數,亞裔背景又是哈佛名校出身,林書豪的傳奇符合了傳統好萊塢成功電影所需具備的戲劇要素,但是讓這齣戲能夠真實上演的關鍵,其實還是林書豪自己。


1111人力銀行執行長李紹唐:「我想林書豪最主要的成功因素,是他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也就是他喜歡打籃球。」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他最大的特色,他是最會動腦筋的,整個打球是用智慧在打球。」


從企業經營者和CEO的角度觀察林書豪,施振榮和李紹唐點出了專注興趣和運用智慧思考的重要性,因為在任何一個行業想要出人頭地,沒有興趣作為後盾就很難執著地精進自己的基本功。李紹唐:「從林書豪的身上,我看到他是不斷地努力,而且他非常有策略,如果你注意看他打球,他可以360度旋轉,也可以180度馬上轉過來,其實這些功夫都不是一下子練出來的。」


除此之外,懂得動腦筋也很重要,最近經常舉林書豪為例,鼓勵6萬多位團隊成員的新北市長朱立倫分析,小至場上的任何一個供輸,大到個人生涯的整體規劃,這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如果不能智慧以對,就算懂得苦熬,也不容易有出頭天。


朱立倫:「因為林書豪以他先天的條件,我相信他幾乎沒有辦法成為NBA最好的一個選手,但是他靠他的努力,包括他肯鍛鍊自己的體力,讓自己長得更高、變得更壯、球技變得更好,還有他怎麼樣運用他的頭腦,怎麼樣來運用整個團隊的一個默契,或者是怎麼樣運用任何一個傳球的技巧,都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有智慧的球員。」


李紹唐:「最主要是努力加上他的練習,還有他有策略、他自己有行動計畫,去讓他完成,今天這麼樣的成功。」


當然,成功除了依靠努力練習與策略計畫,不可否認機會扮演了另一個絕對重要的角色,也可以說是互為因果。林書豪(2011.3.2):「很多時候只有5、6分鐘的上場機會,我只能盡全力享受比賽,一次比一次好,這是我的方法。」


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雖然他有機會,但是那個機會如果他沒有準備好,他有機會嗎?所以他一定非常努力,非常認真,像是這種毅力跟耐力跟忍辱負重,這都是一種品德對不對。」


長期觀注NBA的哲學教授林火旺,提出品德決勝論,他認為林書豪的與眾不同在於他的態度。林火旺:「以他的體能、以他的速度,都有太多的,美國NBA球場上比他強太多了,我為什麼強調品德,這是他跟所有球員最大不一樣的地方,其實事實上其他球隊,尤其美國那樣的社會,絕大多數的球員都是個人英雄主義,因為他表現良好就有薪水的增加,你知道在球隊地位的肯定,只有像林書豪這樣,每場出來都是把光芒給隊友,這是他最大的不同,所以隊友是被激勵的,所以他們的士氣,你知道林書豪最大的力量就是一個激勵者,他激勵所有人把自己潛能都發揮出來,所以連那個板凳球員,主將受傷那段期間,所有板凳球員都可以得分耶。」


業餘愛打美式足球、主管整個酒店集團的CEO沈方正也強調,林書豪的謙虛,是讓他得以整合團隊發揮更大戰力的核心原因。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如果他沒有這樣的精神,沒有像他這樣子很謙虛特質的話,他打得好反而促進了團體的破裂,那尼克隊不可能像今天一樣,那薪水比他高、成就比他大、比他更有名的人,不可能在他的指揮之下,把一個團隊做得這麼好。」


林書豪的謙卑,不只把表現歸功隊友,也經常榮耀於上帝。林書豪(2010.9.27):「我認為我的成功是來自上帝的奇蹟,這是我所能想到的,因為大家都沒預料到我會這樣,我在賽前賽中賽後都會禱告,這是我必做的事,我打得很開心,過去2、3天太神奇了。」


林書豪(2012.2.16):「不到1星期,林書豪旋風崛起,我們希望可以持續下去。」


身為牧師,卻因為受邀演出電影「賽德克巴萊」,而經歷一段將近1年苦背全然陌生的賽德克語跟日語劇本,挫折到身心近乎崩潰的林慶台,揣摩林書豪在不斷被球隊釋出,身心一再受挫時的心情,強調信仰在這時候發揮了安定的力量。


牧師、演員林慶台:「謙卑應該是他最大的能量,當你真的確認了你這個信仰,或是說你的上帝是你真是,不管無時無刻是我們所依靠的上帝的時候,你完全自己把自己完全交給祂的時候,那種能量是無可限量的。」


不只是信仰,更重要的還包括信念與自信。林書豪(2012.2.16):「NBA以往從來沒有華裔美籍球員,我都要對抗刻板印象,我心知肚明,也接受這一點,我會盡力去破除刻板印象,也樂意這麼做。」


境遇跟林書豪類似,為了站上歌唱舞台的夢想,從14歲努力到24歲,四處參賽忍受孤獨,直到一夕成名,終於被外界熟知的小胖林育羣,感觸也特別深。歌手林育羣:「他的挫折容忍力真的讓我覺得滿佩服的,因為其實像我覺得他又是哈佛的,其實並不一定要靠打籃球這件事來維生,我覺得他能夠這麼堅持,真的是因為他有一個很堅定的信念,還有這真的是他非常喜歡的事情,所以我覺得非常了不起。」


不過林育羣也說從有夢想到實現夢想,是一段漫長的路,就像林書豪從5歲開始打球,向著同樣的目標,不斷努力且不放棄,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


林育羣:「當一件事情真的是你的夢想,真的是你想要做的事情的時候,你可以為它做很多的犧牲,但我覺得夢想之所以是夢想,而不是空想,就是建築在於你必須要有一個築夢的過程,你必須要一磚一瓦慢慢去堆疊,然後可能會遇到很多的,不管是身邊的人不看好,或者是有些人有針對你在做一些唱衰。」


在菜鳥中總是有一個英雄,成名的那一刻,英雄將會崛起,崛起至顛峰,下一個NBA冠軍林書豪,新北市長朱立倫則認為,林書豪的故事告訴世人求學把書念好,跟追求夢想沒有必然的關係,你可以把日常工作做得很好,也可以把興趣表現得同樣出色。


林書豪(2012.2.17):「父母對我鼓勵有加,我非常感激,在我家一定是功課優先,先做完作業把書唸完,之後想打多久籃球都可以。」


朱立倫:「以前很多小朋友也找這個藉口,說可能兩者(唸書打球)不可兼得,但是林書豪告訴很多的爸爸媽媽、很多的小朋友,你喜歡打球可以,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同時即便打球也可以把書念好,兩者兼顧都可以。」


從另一個角度看,林書豪的成功也有一種觀點是,尼克隊教練戴東尼的善於用人。


沈方正:「有的時候不一樣的組合,會有不一樣的化學效果,那不一定呢,你看衰的人就不行,或者是說你覺得他不行的人,他就一定沒有潛力,我覺得每個人,只要是認真的人他都值得一個機會,那尼克隊教練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不是看到林書豪厲不厲害,而是他給認真的人一個機會,這是一個做領導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特質。」


朱立倫:「其實每一位都有機會成為林書豪教練,要讓他有機會一樣的在團隊裡面,我們要讓我們同仁、同事有機會,然後1、2次錯誤沒有關係,但是要讓他有機會來發揮。」


林書豪成功的例子,也為許多經常在聘用人才的企業領導人,上了寶貴的一課。」李紹唐:「這一次很好的就是說,讓我們學到說亞洲人也是可以的,所以我們在適才的時候,不能因為他的年紀、身高、膚色、種族,我想在企業裡面經營也是一樣,要適才適用,然後大家互補,不是每個人都強在某一點,那這個企業不會傑出。」


施振榮:「你要給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去表現,所以塑造一個舞台,像我以前經營企業,就是希望提供舞台,替員工交學費,盡量地授權,讓他做中學,從這個過程裡面讓他能夠成長,更重要地可以看到他的潛力,否則你並不會知道。」


林來瘋的旋風帶來的影響,不僅只是在球場,事實上,不論在職場上還是在人生戰場上,林書豪的表現跟態度都做了優質的示範,這一位23歲NBA哈佛小子的人生,是所有旁觀者的一面鏡子,它反射出的價值,早已經超越體育、超越種族,更超越國界。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比世(Forbes)專欄作家歐康納(Shawn O'Connor)從林書豪經驗整理出給企業的四堂課,包括注重工作環境和團隊、預先為爆紅做好準備、堅持不懈,以及把握良機。
第一,工作環境和團隊對成功非常重要。加入紐約尼克前,林書豪先後被金州勇士和休士頓火箭釋出,雖然林書豪的成功可歸因為好運或時機點正確,顯然尼克隊還是有某些因素幫助林書豪完全發揮潛能。

必須要有一名經驗老到的領袖,激勵員工並培養尊重、團隊合作和決心等心態,才能化衝突為成就。

第二,為一夕成功做好準備。所有商人都希望產品或服務一夜爆紅,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營運上的挑戰和更棘手的公共關係,競爭對手也會有所反應。

成功也會帶來紛爭和嫉妒。如果事業突然擴大,得要特別注意形象。

第三,堅持不懈是關鍵。加入尼克前,林書豪一再被球隊釋出,也曾遇到種族歧視,他其實可以放棄夢想,選擇一條較安全的人生道路。

他沒有這麼做,反而和很多成功企業家一樣堅持不懈,終於獲得豐碩回報。

企業家必須持續努力,保持樂觀,才能把事業成功的可能性發揮到最大。

第四,機會出現在眼前時要好好把握。林書豪本人因爆紅受益,明年可望加薪,其他人也善加利用林來瘋勢頭大賺一筆。愛迪達公司的林來瘋球衣在全球狂銷,預計透過中國大陸6700家分店海撈一票。

當發現一股新趨勢,盡量發揮創意,搶在競爭對手之前將效益發揮到最大。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疤痕也許還在,但勇於面對傷痛,不向命運低頭,這條人生的路才會走的更強壯!」五歲那年鄭蕙蓮因一起火災造成顏面嚴重損傷,歷經手術、復健,父母的愛讓她重新站起,投入關懷燒燙傷行列,十年來走訪六百多個地方舉辦生命教育講座,以燦爛的笑容面對大家,許多同是顏面損傷的民眾也因此走出自卑邁向坦途。

目前在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中區中心擔任社教專員的鄭蕙蓮,昨天來到彰化市格林托兒所,為上百名學童進行生命教育講座,所方也捐出四萬元給基金會,幫助更多的燒燙傷患者。

她還特地帶來電線、打火機等物品,以及瓦斯爐、熱水壺等圖片,要小朋友們注意居家防火、防爆的安全,她燦爛、親切的笑容,以及詳細的解說,引起小朋友們的共鳴,不過有小朋友注意到她的臉部表情「異於常人」。

三十多歲的鄭蕙蓮說,依稀記得她在五歲的時候,因為住家失火,在屋內的她因無法及時逃離火場而被火吻,雖然最後被救出撿回一條命,但臉部及身上多處嚴重損傷,動了將近三十次手術,以及不斷的復健,她一度氣餒、沮喪甚至自卑,所幸在家人完整的愛與照顧下讓她走出陰霾,後來並加入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擔任社教專員。

投入心理輔導與預防宣導的鄭蕙蓮,十年來在彰化、台中、南投及苗栗等縣市走訪各級學校、幼教單位及私人機構,至今已在六百多個地方舉辦生命教育講座,以切身經驗來幫助燒燙傷的民眾,並進行預防宣導。

她說,有許多人和她有同樣的遭遇,因為身體上的損傷需要復健,加上心靈上的痛苦,以及要面對社會上異樣眼光,一路走來相當艱辛,她的任務就是協助這些人走出陰霾,疤痕也許還在,但不要向命運低頭,讓他們未來的路,走的更強壯!

鄭蕙蓮並呼籲,燒燙傷者需面臨社會上異樣的眼光,她相信一般人投注到他們身上的眼光是出自好奇,並沒有其他惡意,不過也請社會大眾理解顏面損傷內心的脆弱,收起好奇的眼光,給一個微笑或說聲「加油」來替代,這樣的支持,將增添他們為明天奮鬥的勇氣。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