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BoboMall播播LiVE 🔥打造自己的會員經湾被動收入 🔥您只要手機分享領紅包 🔥直播引流客戶源源不絕 🔥1.點擊連結(每週限量) 🔥手機號註冊VIP,享購物點300P(紅包) 🔥2.分享專屬推薦連結 🔥每新增一位VIP享購物點30P,分享越多領得越多 🔥購物點於團購群,直播…購物時,1點等同新台幣1元🤩🤩🤩 🔥🚩跟著東森,再度攀上高峰!

目前分類:A.I. 人工智慧 (6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網路流量就像是百貨公司的來客數,來的人越多越有機會做成生意,但網路比起百貨公司年輕許多,缺少長期的經驗法則,於是從業人員需要仰賴監測單位的參考數據,也造就許多取巧的流量創造方式。

不論是靠廣告為生,還是靠訂單營利,所有網站都在追求的「完美三十度角」流量成長曲線。從去年起台灣網路圈出現一個潛力新星,從幾年來緩步起伏的Alexa流量曲線中,突然完美地拔升起來,讓某網站頓時成為廣告主、協力供應廠商注目焦點,但其實成長的背後,有部分來自不甚正派的取巧性流量。

從常被拿來參考引用的美國流量監測網站Alexa來看,因為它能免費提供所有網站的全球排名、地區排名,若是排名在十萬名之內,還能看到各個網站的到達率(Reach)、頁面瀏覽量(Pageviews)、使用時間(Time on site)、搜尋分析(Search Analytics)、點擊流(Clickstream)等細部數據,加上使用方法又簡單,成為網路產業的常用參考數據。

除了最常拿來參考的排名之外,Alexa細部數據也適合了解網站的營運情況,其中點擊流可以看出網友在使用這個網站之前在哪一個網站,以及之後去了哪個網站,可以藉此分析使用者族群和偏好,絕大多數是搜尋引擎或內容相關的同類網站。但是若有心去仔細分析,就可以發現其中弔詭之處。網路業界人士就曾經發現某網站的點擊流特別之處,在於其十二個有上下流關係的網站中,有六個是與某網站內容無關的檔案下載網站或是綜合論壇。

追蹤上下游連結關係難道是這個網站在此購買廣告嗎?可說是,但方法取巧。在論壇網站上,當網友點擊下載連結時,除了開啟欲前往的下載網頁之外,網站的首頁會同時自動彈出,並置於所有視窗之後。如此一來,使用者往往會忽略掉這個廣告的存在,也因此達到了操作流量的目的。

本來彈出式廣告(Pop-up ad)是常見的廣告形式,但因為某網站是將彈出設計在毫無關係的下載連結中,特別是許多含有成人內容與盜版影音,如果使用者未察覺彈出式廣告的存在而將廣告關掉,某網站的流量就會持續地被計算,如此取巧方式是正派網站少見的情況。「以流量監測單位資料蒐集的角度來說,是無法以演算法排除此類非主動瀏覽紀錄的,」台灣監測單位創市際ARO執行長江義宇說明,彈出式廣告由來以久,早期是彈出在最上層,後來發現過於滋擾網友,於是發展出比較不擾人的彈出置底模式,網友可在瀏覽完想瀏覽的網頁之後,再看到彈出廣告。ARO則僅會將瀏覽頁面置於桌面最上層、且停留超過三秒的瀏覽行為,納入計算為有效數據。

根據了解,部分操作這類手法的網站,多半有委外購買網路廣告,所以究竟網站本身是刻意用取巧方式奪取流量,還是委外團隊為了達到效益所做決定,抑或是他們在購買諸多聯播廣告時不小心買到這類廣告,實情已難追查。

有流量、有生意流量高能帶來什麼好處?網友並不會因此常來,它的影響主要是廣告主和供貨廠商。就被發現取巧的某網站來說,就大大影響供貨廠商與網站間的商業行為。本刊詢問幾位供貨商之後,他們都認同網站流量是衡量是否合作的要素,其中女性包包品牌商表示,「有流量才有生意。」流量成長情況佳將吸引他們完成初次合作,在全力擴業務的現在,網站若有漂亮的流量成長曲線,確實帶來實質幫助。

跳脫某網站事件來觀察,網站還有用哪些手法創造流量?例如在發送電子報時,將網頁直接鑲嵌在信件中,網友只要打開電子郵件,就算是到訪該網站;或是甲公司外接乙公司的行銷案,卻將活動網頁架在自家網站內,所以網友雖然瀏覽的是乙公司的活動,其實流量是計算在甲公司。

而發生在二○一○年七月的中國酷6網流量爭議事件,則是遭質疑將網友一次點擊計算兩次的方法衝高流量,讓剛在美國掛牌上市的酷6網備感壓力,不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是為了推前監測單位上的排名,製造蓬勃發展的假象。

除了惡意取巧的情況之外,流量監測還是具有參考價值,特別是每家方法不同,業界人士多半參考多家數據。台灣常見的監測數據主要來自Alexa、創市際ARO、尼爾森Nielsen,其中各有所長與所短。可惜的是,三家監測單位都只能阻擋透過機器人的灌水行為,或是以人力辨識特殊流量,並無法阻擋「誤入」網站的真實網友,像是某網站所採用的取巧方法。因此若要辨識箇中精髓,只能透過其他細項數據才能發現。

單就某網站的案例來看,某網站並不全然因為取巧流量得到絕對好處。因為據了解,某網站其實經營正規流量相當用心,有策略地購買入口網站展示型廣告、關鍵字廣告,但在這些處於灰色地帶的取巧流量逐漸被發現之後,其他正派的努力也就蒙上了不小陰影。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先生視聽室裡收藏了數千張的各式光碟,從當紅的藍光光碟(BD)、DVD、VCD,到早已在市面絕跡多時的古董級雷射光碟(LD),每一張都是他這30多年來的心血累積。

但是就像女人衣櫥裡的衣服永遠少一件,Z先生所收藏的光碟也永遠少一張。

「收藏太多也是個麻煩,想看的片子永遠也找不到。」他告訴我,因為片子實在太多,找起來挺累人,也常常記不得那片子到底買過沒?

我其實也有類似的困擾,即使書架上的藏書量不多,也總是忘了自己曾經買過那些書,因為看書的速度永遠趕不上買書的速度,也因為這樣常常會重覆買書,買到手一陣子之後才發現這本書早已買過。

這些故事提醒我,現在的資訊科技早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只要在網際網路建一個「雲端媒體庫」,讓每個人把自己收藏的光碟、書藉、音樂都數位化之後往這個資料庫一丟,不管何時何地隨時都可以上網去拿下來用,用完甚至不用歸還,直接砍掉檔案就好(因為在雲端還有備份),這樣,方便省時又省空間,而且絕對不會發生重覆購買和找不到的苦惱。

但是,儘管科技已經很成熟了,我理想中的雲端媒體庫卻一直沒有出現,我確信這世界上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急需一個屬於個人的雲端媒體庫,把我們所收藏的好電影、好書、好音樂都放在上面管理,當然,這樣的服務最好免費。

一旦這樣的服務被提供了,我們也可以馬上想到那背後可能的風險,比如那些本來只屬於個人的媒體內容收藏,會不會被刻意或無意地「公有化」和「共享化」,這樣一來還有人會買書、買電影光碟和買音樂嗎?這些內容被數位化而且送上雲端之後,就很容易被無限次地複製且散播,這豈不是在掏空內容產業的地基嗎?

但是只要回想全球媒體產業在過去發生過的故事,像MP3殺了CD唱片,卻造就了音樂的新生命;數位影像殺了底片相紙,卻造就攝影的新生命;影音下載網站搶走了傳統電視市場的眼球,在這些變革中,人類對於媒體的需求卻是更加飢渴,這些過去的經驗也某種程度暗示媒體市場的可能未來。

過去媒體市場經歷過的故事告訴我們,「雲端媒體庫」時代的來臨只是早晚,放眼未來,「Free」將是傳媒產業唯一的關鍵字,那代表「免費」與「自由」,不只不用付一毛錢,還可以隨時隨地便利使用,這些需求其實是過去十年來全球媒體市場一直在發生的事,而媒體的傳統獲利模式,勢必會全面化地軸心翻轉。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網站能否成功,要看的是網站經營者有沒有準確抓到其『核心價值』,如果經營模式正確,會員就會自動去拉其他會員,之後就不需要太擔心」,愛情公寓創辦人之一、台灣區總經理林志銘自信滿滿地說道。

從一開始完全找不到會員,一直到2008年獲得矽谷創投雜誌《紅鯡魚》(Red Herring)選為全球200強企業與亞洲100強企業,成為全世界最值得投資的新興公司之一,到2010年擁有2,723萬名會員(台灣223萬、中國2,500萬),09年營收1.5億、10年營收目標為2.5億;愛情公寓在網站社群行銷上,的確有其過人之處,才能從一個簡單不過的「網上同居」的點子,轉變成現在台灣最大的女性交友網站。

會員定位明確精準

愛情公寓能夠成為台灣少數獲利的交友網站,甚至成為商學院教授們撰寫的網路創業成功案例,知名網站商業模式專家Vista分析認為,除了一開始網站經營模式就非常確定,也是因為他們抓穩了獲利的三個模式,因此能夠穩站市場,立於不敗之地,使得這中間即使有很多網站想要抄襲他們,卻從來沒有人能成功。

愛情公寓網站獲利模式三隻腳的第一隻腳,是會員人數和品質。

愛情公寓在創業的一開始,就非常明確定位目標用戶為18歲到28歲的年輕女性,吸引他們上網開設自己的虛擬房間,然後發表日記、照片,並可以邀請男性會員進駐「虛擬同居」。

他們瞭解年輕女性對於家的憧憬,而設計出類似扮家家酒的遊戲社群,也透過問卷以及不斷和會員互動,不斷改進網站的設計,增加女性網友對於網站的黏性。

有別於過去一般交友網站,以「男性視覺」為主的設計,愛情公寓以女性網友的喜歡分享心情的習性為設計主軸,以張貼心情日記的方式,讓男女雙方可以藉由文字以及虛擬人物的互動,先了解彼此的個性和喜好,因此很受到年輕女性的喜愛,很快地就募集到六十萬的會員。

行銷手法推陳出新

更重要的是,愛情公寓花費很大的心思,在創造網友的互動上。除了套房的佈置之外,他們創造了花園讓網友能夠每天上去灌溉,以及餵養寵物、留言簽到等功能,養成網友每天必定造訪的習慣,徹底讓網友每天都「黏」著網站不放。

募集到六十萬會員之後,愛情公寓網站開始思考如何從VIP會員中收費。他們觀察當時的雅虎奇摩交友網站,每個月以百元低價收費的方式,沒有嚇走會員,反而增加了會員忠誠度。因此他們也以分段計費的方式,讓VIP會員每月支付149元的低價,就可以得到進階版的服務,而成為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從沒有花過大錢打廣告的愛情公寓,卻能讓會員數如同螺旋般不斷上升,除了因徹底瞭解過年輕女性消費者行為上的不同之外,他們也經常能夠成功抓住一些有趣的話題,提供媒體素材報導,而達到宣傳效果。

例如,他們曾在情人節推出男生可以送花給女生的機制,而當年的情人節剛好發生了「毒農藥殘留」事件,正好讓他們可以推薦網站虛擬又環保的「玫瑰花傳情」。

而當日本電影「再見吧!可魯」在台灣當紅之際,他們也特別請繪圖師繪製了拉不拉多犬,並且以「杜絕棄養潮」為主題進行行銷,得到相當多網友的共鳴。

而他們更在大陸拍攝《愛情公寓》偶像劇,在大陸播放造成轟動,成功提高了網站人氣,也讓廣告商更願意在網站上下廣告。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科技或投資界最夯的名詞應該就是雲運算了,有人說這只是一個流行,我卻認為,這不只是流行,而且更是「信雲端者得永生」!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從人口結構與產業需求的角度來看,年輕的工作人口愈來愈少,而網路應用的需求與普及率卻愈來愈高,也就是一個社會網路化需求愈來愈高,而提供網路應用程式的人口卻愈來愈少,這個產業結構勢必要改變,不然更少的人口如何服務更多的需求,而這個改變,就叫做雲端科技,所以我說:信雲端者得永生。

首先,從人口的角度來看,幾年前考聯考的人數約37萬人,那時大學聯考錄取率直逼100%,去年只有19萬人出生,也就是20年後,如果教育產業沒什麼改變的話,大學聯考錄取率就會有200%。去年出生的孩子,將來考大學,隨便考考,最後一個志願可能就是清大交大等一流的學校。

而你的母校若不是這些學校,將來可能會再也找不到你畢業的學校了。現在如果有母校要校友回娘家,還是要多回去看看。

此外,企業對網路的需求與日俱增,如果產業結構沒有改變的話,一般中小型企業將聘不到足夠好的程式與網路工程師了。

譬如,幾年以前還有企業在自己公司內架設電子郵件伺服器,他們認為,電子郵件這麼重要的東西,怎麼可以委外?

當時我就說,如果你的公司規模不大,將來就聘不到夠好的工程師,當你聘的都是一群「芭樂」來幫你寫程式時,這群芭樂寫的電子郵件程式又常常當機之際,你怎麼辦?那時候你就會問,好人才都到哪裡去了? 因為優秀的人才,都被雲端的科技公司高薪挖走了。新的產業結構,一定是一個人服務多家公司的時代。

首先,一流的程式設計師會被Google聘走,所以你將會發現,Gmail的穩定度與多元性一定比你自己聘的芭樂工程師強很多,當你愈來愈受不了自己的芭樂工程師,你就會開始考慮採用Gmail,不是因為你放心,而是你別無選擇。

同樣的,企業內的客戶關係管理等應用程式也找不到人才,因為一流的工程時也被salesforce.com聘走。所以,不是你要不要用雲端服務,而是當你想要用一流程式工程師寫的程式,發現他們都在雲端。

未來,軟體不再自己購買,也不是自己發展與擁有,而是像服務般,要用的時候才由雲端下載,用多少,付多少,這就是一種「軟體即服務(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的概念。

你GDI了沒?

你還在等什麼?

想成為網路直銷業的大老鷹嗎?

♡一步一腳印,呆呆向錢衝,網路圓美夢♡

 

直銷業的最佳選擇 》美商GDI

美商GDI的最佳選擇》呆呆向錢衝團隊

DVD中文影音說明: http://www.stock168.ws/

DVD英文影音說明: http://website.ws/tsaiyingjiun

呆呆向錢衝官網: http://www.gdi-daidai.ws

美商GDI呆呆向錢衝團隊邀請您 共創網路互助事業

咖啡王子蔡大哥熱線(上線時間8:00-24:00)

skype:tsaiyingjiun
msn :
yingjiun_tsai@hotmail.com
即時通 :
tsaiyingjiun@yahoo.com.tw
e-mail:tsaiyingjiun@yahoo.com.tw
手機:0910-999564

GDI  ∣.WS  ∣在家工作  ∣網路創業  ∣網路兼職網路行銷居家創業網賺系統  SOHO在家上網 ∣ 網路賺錢 ∣ 在家創業 ∣ 網路開店 ∣ 用部落格賺錢博客賺錢  網路商機 ∣ 致富 ∣ 夢想  ∣ 百萬年薪 ∣ 找工作 ∣ 幸運好工作 ∣ 網域名稱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到臉書(Facebook),相信很少有人不知道,甚至早已是它的愛用者。據估計,其在全球突破5億名用戶,而這群龐大人口每日共花費超過1百億分鐘在上頭活動,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上班熱衷臉書社交 無心工作丟飯碗

臉書的人氣雖居高不下,卻也引來爭議。許多上班族熱衷於玩遊戲、閒談、看照片或查詢朋友最新動態,工作變得漫不經心,甚至有人為此丟了飯碗。也難怪近來的人力資源調查發現,台灣有9成的雇主視臉書等社群網站為毒藥,認為會影響員工的生產力,強調要嚴格管制。即便如此,上班摸魚玩臉書依然很普遍。

對於那些上班仍要「非死不可」的人,除要小心被老闆盯上外,最好也要注意有無成癮的問題。精神醫學專家認為,沉迷臉書和常見的吸毒、酗酒或病態性飲食、賭博類似,尋求立即滿足而不知節制的衝動表現,對於個人心理健康與社會職業功能會帶來傷害,故早期發現並進行介入很重要。

過度沉迷成病態 小心上癮難戒除

要如何知道自己有無臉書成癮呢?雖然目前並無公認的診斷標準,但美國強迫症基金會(OCF)提供給民眾的簡易篩檢量表,或許可做為參考。填答時請針對使用臉書的實際狀況進行評分(0:從來都沒有;1:很少出現;2:偶而這樣;3:頗常出現;4:經常如此;5:始終都是這樣): 題目 分數

1 花在臉書上的時間超出預期。

2 花在臉書上的時間太多而忽略該做的家事。

3 覺得玩臉書比和伴侶在一起還要來得開心。

4 在臉書上交新朋友。

5 親友抱怨你花太多時間在臉書上。

6 學業成績因花太多時間在臉書上而受到影響。

7 頻繁檢查電子郵件,看臉書有無傳來新訊息。

8 工作表現或生產力因玩臉書而受到影響。

9 當有人詢問在臉書上做什麼時,馬上就顯得防衛或神秘。

10 以玩臉書來排解現實生活中的不愉快。

11 下線後一直在想什麼時候還要上去玩。

12 害怕沒有臉書可以玩,生活會變得空虛、無聊。

13 玩臉書時被干擾或打斷會生氣,甚至大聲怒罵。

14 整晚都在玩臉書而不睡覺。

15 下線後心思仍在臉書上,或幻想自己還在玩。

16 玩臉書時總告訴自己玩一會兒就好。

17 試圖隱藏花在臉書上的真正時間。

18 想減少使用的時間,最後還是失敗。

19 寧願花很多時間在臉書上,而不願和親友外出活動。

20 下線後心情變得浮躁,全身不對勁,但只要一上線,不適感

全都消失。

總分

當總分落在20至49分間,顯示臉書的使用程度大致正常,雖偶爾會玩較久,但尚在合理範圍內。50至79分間意謂玩臉書有過度的傾向,開始要有危機意識,嘗試自我管理,回歸正常使用方式。80至100分則代表你可能已有成癮問題,最好儘快尋求心理衛生專業(如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的協助,以免積重難返。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我們享受臉書帶來的便利與樂趣時,也要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倘若心靈反被其束縛或控制,弄得正經事沒法做,連頭路最後都不保,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慢的,臉書(Facebook)偷走了你愈來愈多的時間。那些時間原來是用來看報紙、讀雜誌甚至看電視,但是現在這些你一直以來對媒體的需求,都可以在臉書上得到滿足了,甚至,臉書上還給你更多媒體從來沒給過你的。

每次打開臉書首頁,可以發現又多了許多朋友們分享的精彩文圖影片,有愈來愈多重要新聞都在臉書上第一時間讀到,我也常常就這樣按一下滑鼠,把這些朋友們給我的分享,再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是的,我們都是臉書這本超級大書的作者與行銷人員,不管我們在臉書上做了什麼,都是在幫這本書打工,我們用自己的經驗知識和智慧幫這本書選擇內容,甚至動手去「借用」那些傳統媒體最重要的內容資產。

地球上每14個人就有一個人在用臉書,全世界有5億人口在為這本超級大書工作,這些人把它變得龐大無敵,而且不拿一毛薪水,如以使用人口總數來看,臉書已經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全球第三大國」。

每每想到這個情境,就讓人百感交集,換個角度來看臉書,臉書根本不只是個科技人和行銷人眼中的「社群網路(Social Network)」,它更是個史無前例的超級大媒體(想想看,人類史上何曾出現過擁有5億工作人員和讀者的媒體)?把地球上每個使用者都變成它的記者和編輯,24小時全年無休為它做牛做馬製作內容,而且,不用付一毛錢薪水,更不可思議的,臉書自己並沒有生產任何一丁點的內容,它所有的內容都來自全世界的各大媒體,當然,臉書也絕不會付這些媒體一毛錢。

如果任何媒體膽敢對臉書指控自己的內容被盜用,臉書只要一句話就會讓這家媒體傷筋斷骨,比如直接向5億臉書使用者喊話,請大家不要再轉貼這家媒體的內容了,那這家媒體在地球上還會有行情嗎?

現在情勢已很明顯,就是媒體要靠臉書吃飯了,歷經網路狂潮20多年,全世界的主流媒體還是沒有學會網路這門功課,就像昨天的臉書本來只是個違法經營的小路邊攤,現在卻好像成了全球最大的媒體控股公司那樣,這些都是血淋淋的現實,但我們不禁要問:傳統媒體的機會何在?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當市場有太多的選擇,情報就會變成一種有價值的知識,資訊市場也是一樣,就像當年的Yahoo到後來的Google到今天的臉書,賣的都是選擇資訊的「情報」,臉書上所有的資訊內容都是我們所信任的朋友們挑過的,這些人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當然比傳統媒體辦公室裡那些人知道我們要什麼。

所以,我們不難想見,一個人類史上僅見的「另類媒體王國」馬上會在臉書上出現。這個王國,也許是由另一個馬克薩克柏(Mark Zuckerbe,臉書創辦人,年僅26歲,個人資產約69億美元,為全球排名第35鉅富)想出更酷的點子所造就,也可能是某大傳媒集團終於想到從谷底翻身的辦法。總之,可以確定,一個全新的媒體的紀元已在眼前了。

 

你GDI了沒?

你還在等什麼?

想成為網路直銷業的大老鷹嗎?

♡一步一腳印,呆呆向錢衝,網路圓美夢♡

 

直銷業的最佳選擇 》美商GDI

美商GDI的最佳選擇》呆呆向錢衝團隊

DVD中文影音說明: http://www.stock168.ws/

DVD英文影音說明: http://website.ws/tsaiyingjiun

呆呆向錢衝官網: http://www.gdi-daidai.ws

美商GDI呆呆向錢衝團隊邀請您 共創網路互助事業

咖啡王子蔡大哥熱線(上線時間8:00-24:00)

skype:tsaiyingjiun
msn :
yingjiun_tsai@hotmail.com
即時通 :
tsaiyingjiun@yahoo.com.tw
e-mail:tsaiyingjiun@yahoo.com.tw
手機:0910-999564

GDI  ∣.WS  ∣在家工作  ∣網路創業  ∣網路兼職網路行銷居家創業網賺系統  SOHO在家上網 ∣ 網路賺錢 ∣ 在家創業 ∣ 網路開店 ∣ 用部落格賺錢博客賺錢  網路商機 ∣ 致富 ∣ 夢想  ∣ 百萬年薪 ∣ 找工作 ∣ 幸運好工作 ∣ 網域名稱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宏碁去年首度奪下台灣國際品牌價值第一名,今年又以新台幣447.06億元的品牌價值,蟬聯冠軍寶座。為了突破自我,宏碁啟動「類再造」,積極發展智慧型手機,更租下方正科技的品牌使用權,向PC產業投下一顆震撼彈!

五月二十七日,北京國際記者會上,宏碁全球執行長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與方正集團首席執行官李友簽下一紙「合作意向書」。兩個月後,宏碁發布新聞稿公告,未來七年內,將以六千九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十二億元)「租」下「Founder PC」的品牌使用權。

「今天,我們將更向前邁進一步!」在一封向員工致敬的信中,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興蘭奇共同宣布合作協議,宏碁將兼併方正集團旗下PC業務子公司方正科技的業務團隊,而方正集團也將成為宏碁在中國的主要銷售通路和售後服務夥伴,「這將是一個雙贏互補的合作關係。」

王振堂表示,過去在中國市場排名第六的宏碁,今年在中國營收目標將挑戰十五億美元,市占率站上一○%,明年營收目標提升至二十五億美元,成為中國前三大PC品牌。

機會一:搭上中國成長動能「未來PC市場成長動能,主要來自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終端運算市場資深分析師蔡惠芬表示,二○○九年中國PC市場規模約五千六百四十萬台,到了一○年將成長到六千八百九十萬台,年成長率高達二二%,遠高於西歐、美國等成熟市場。

「宏方配」之後,宏碁掌握了方正在四到六級城市的通路,以及在桌上型電腦的優勢,等於是打通中國市場的任督二脈。

蔡惠芬解釋,過去宏碁在中國的代理商是英邁(Ingram Micro)和聯強,通路主要在一到三級城市,現在加入了方正四到六級城市的通路,布局更加完整。再來,中國的桌上型電腦(DT)銷售表現優於筆記型電腦(NB),而方正的銷售強項就是桌上型電腦,剛好補強了宏碁NB強、DT弱的缺陷。根據顧能調查,宏碁○九年全球銷售量是三千九百七十萬台,加上方正的三百五十萬台,只達到四千三百二十萬台的規模,距離惠普(HP)的五千八百九十萬台還有一段差距。
 
儘管「宏方配」短期內不會直接動搖到惠普的一哥地位,「但是宏碁抓到成長幅度最大的中國市場,並且靠著方正補足它的弱點、強化它的強項,後面的效果會慢慢顯現出來,」蔡惠芬說。

場景一換,來到宏碁在台北的智慧型手機發表會,這是宏碁全球副總裁暨台灣營運總部總經理林顯郎接下手機業務後,第一場的記者會處女秀。

機會二:擁抱開放陣營宏碁進軍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策略,就是擁抱以Google為首的「開放陣營」,力抗蘋果(Apple)大軍。「選擇Android作業系統是站對邊!宏碁要繼續搭順風車,才能跑得更快,」林顯郎分析,雖然iPhone銷售表現亮眼,但是市場不可能被單一作業系統獨占,Android平台雖然起步較慢,可是投入廠商最多,集結眾人的智慧,未來成長力道可期。

「你叫宏碁賣牛肉麵,一定沒有生意,但是做這種小小筆電(智慧型手機),我們肯定有機會!」林顯郎表示,雖然宏碁較晚切入手機市場,但是累積三十多年電腦銷售經驗,擁有集團採購優勢,成本具有競爭力。今年宏碁全球手機出貨目標將挑戰兩百到三百萬支,明年還要上看五百萬大關。

顧能行動通訊資深分析師呂俊寬肯定押寶Android平台的策略,但是也點出目前產品「沒亮點」的問題。「如果拿PC的觀念來做手機,就會比較辛苦,」呂俊寬表示,在高階手機市場只強調「功能」是不夠的,必須找出「應用」,告訴消費者:「我們的產品能提供什麼使用經驗?」

機會三:啟動「類再造」蘋果不只席捲智慧型手機市場,也刺激PC產業發生質變。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形容蘋果是「變種病毒」,跳脫傳統PC格局,走的是「革命」路線,而宏碁則是採取「演化」方式。
回顧一九九二年、二○○○年的企業再造,換來宏碁業績大步邁進。施振榮建議,距離上次企業再造已經十年,宏碁應該啟動第三波的「類再造」,在現今的硬體規模優勢之下,增添更多附加價值,才能突破自我極限,「未來三十年的努力,今天必須做決定!」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能將同一個地方發生的故事、寫在同一本日記上,就像是大家在這個城市共同編織故事;每個人寫出自己的那一段小品、匯集後一看居然已完成了一個長篇,這將會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啊!渥奇數位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郭書齊說,就是這麼個有趣的想法,「地圖日記」(atlaspost)誕生了!

 2007年4月渥奇以「地圖+部落格」的社群溝通平台做為創業的起點,透過地圖的元素讓原本就在同一個「生活圈」但可能素不相識的人,有了鄰居一般的真實感、親切感。創業之初,適逢經濟部舉辦第一屆「Web 2.0創新服務大募集」活動,要從中挖掘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並進一步予以扶植。「地圖日記」創新的點子從193件徵選作品中脫穎而出,知名度、曝光率雙雙提高,會員數、人流量也快速成長!

 創業時3坪的辦公室,對想要趕快長大的渥奇來說顯然是不夠的。2008年初,資策會科技服務育成中心完善的軟硬體設備、優惠的承租條件吸引了渥奇;而像渥奇這樣具有前瞻性與發展潛力、提供科技化創新服務的中小企業,也正是科技服務育成中心主要培育的對象,於是一拍即合渥奇順利進駐到育成中心。

 2008年1月,渥奇在資策會的帶領下赴美參加「DEMO Show網路科技選秀會」。這一屆來自世界各地的遞件團體共有700多個,渥奇以地圖結合日記的創意一路過關斬將,奪得最佳人氣獎!這是DEMO第一次把這樣的大獎頒給美國以外的公司,歡喜榮耀自不在話下。2008年6月渥奇再接再厲挑戰國內的「IDEAS Show網路創意展」,這次新推出的是手機版的地圖日記,引領潮流的創意又從60個參展團隊勝出,再贏得一座最佳人氣獎!

 經過國內外大展的洗禮,再加上育成中心的資源,渥奇已經能運用自身的經驗與能量爭取各類的獎助,並將得獎與入選做為自我挑戰的功課。根據《數位時代》2010年3月的報導指出,地圖日記已是台灣市場排名第21大的網站,也是華人世界最大的地圖社群網站。育成中心將繼續以完整的科技化服務輔導機制與國際行銷推廣策略,將「地圖日記」打造為台灣新創網路事業的代表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聽網路賣家說「買廣告很貴,不買流量就會往下掉」,真的沒有免費的宣傳管道嗎?其實經營網路社群就是一個免錢宣傳術。

「社群」是近三年最流行的網路服務,從討論區、部落格,一直到Facebook、噗浪(Plurk),促使成萬上億的網友聚集,其所帶動的行銷潛質,不只是實體企業重視,網路賣家也同樣趨之若鶩。

根據資策會MIC線上購物市場報告指出,部落格網站、社群網站合作,名列網路賣家常使用的宣傳方式前十名,分別為第八名、第九名。值得玩味的是,占據前幾名的關鍵字廣告、線上廣告、大眾媒體、電子報廣告,都需要費用不等的行銷經費,而電子郵件行銷需要搜集或購買寄送名單。至於與網路購物網站合作,需要先在該網站開賣場,而實體店面宣傳則需要先有實體店面。

反觀利用部落格與社群網站的模式,初期不需要投入資金,且立即就能開始運用,進入門檻最低。使用社群行銷作為主要宣傳方式的網路賣家amai、雨傘王,創辦人廖曉雯與陳慶鴻不約而同地表示,開始做社群行銷「是因為我們沒有錢」,但卻為兩位賣家帶來流量、知名度,甚至是營收。

減緩對開店平台的依賴

另外,根據資策會MIC統計,網路賣家有八八%將賣場架設在開店平台,雖然享有購物市集所帶來的人潮,但也同樣需要承擔對平台或多或少的依賴。而經營外部網路社群,正好可以藉此擁有消費者資訊,減緩對平台的依賴。

在幾種模式中,比較熟練的賣家,除了開設部落格,作為商品或品牌故事的經營點,越來越多賣家也利用Facebook或微博,這類內容短小但互動快的管道,快速發布消息。也有賣家透過MSN這類即時通訊軟體,進行客服管理。

然而,在操作社群時,許多賣家都提到,初期一定要創辦人親力親為,廖曉雯與陳慶鴻就是如此。廖曉雯表示,「直接與消費者溝通是最重要的,既可以自己做售後服務,又可以了解他們對商品的看法。」一方面是讓消費者感受到店家對社群的重視,每天親力回應網友們五花八門的問題,除了掌握賣場經營方向外,也幫助店家可以構思更多容易引發回應的網路話題,這的確需要花費不少精力,成效卻是令人滿意的。網路平台看似虛擬,但交易互動卻再真實不過,有付出,就會有收穫。

 

你GDI了沒?

你還在等什麼?

想成為網路直銷業的大老鷹嗎?

♡一步一腳印,呆呆向錢衝,網路圓美夢♡

 

直銷業的最佳選擇 》美商GDI

美商GDI的最佳選擇》呆呆向錢衝團隊

DVD中文影音說明: http://www.stock168.ws/

DVD英文影音說明: http://website.ws/tsaiyingjiun

呆呆向錢衝官網: http://www.gdi-daidai.ws

美商GDI呆呆向錢衝團隊邀請您 共創網路互助事業

咖啡王子蔡大哥熱線(上線時間8:00-24:00)

skype:tsaiyingjiun
msn :
yingjiun_tsai@hotmail.com
即時通 :
tsaiyingjiun@yahoo.com.tw
e-mail:tsaiyingjiun@yahoo.com.tw
手機:0910-999564

GDI  ∣.WS  ∣在家工作  ∣網路創業  ∣網路兼職網路行銷居家創業網賺系統  SOHO在家上網 ∣ 網路賺錢 ∣ 在家創業 ∣ 網路開店 ∣ 用部落格賺錢博客賺錢  網路商機 ∣ 致富 ∣ 夢想  ∣ 百萬年薪 ∣ 找工作 ∣ 幸運好工作 ∣ 網域名稱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蘋果的Apple TV機上盒、谷歌的Google TV相繼瞄準消費者家中的客廳後,宏碁的Clear.fi也加入行列,新一輪的「客廳大戰」一觸即發。

觀察新一波的客廳大戰,重點不在於搞出新科技,而是要抓住消費者。宏碁台灣區總經理林顯郎即點出這個趨勢,Clear.fi所做的不是偉大發明、卻是實用發明。

Clear.fi的類似概念早在四、五年前就已提出,包括微軟、英特爾等科技大廠為了「從書房跨足客廳」,共同組成DLNA(數位家庭聯盟),希望把書房內的電腦資料,透過Wi-Fi 無線網路,傳送到客廳電視。

林顯郎引述市場調查,消費者平常在家最常用的就是電視,但過去電視採取類比技術,與數位技術的電腦互不認識,彼此無法Talk(交流);如今隨著液晶電視走向數位化,宏碁試圖透過Clear.fi,把電腦、電視、手機全部連結起來。

未來市場走向匯流之路,除了手機、電腦之外,客廳中的電視成為新的兵家必爭之地,目前看來Google與蘋果都各自擁有利基,Google以開放式系統,創造出更多應用服務,蘋果則以獨有的系統吸引愈來愈多蘋果迷加入,宏碁加入市場後,要找出獨有的利基,才能在這場客廳大戰中勝出。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動電話市場規模擴大,行動電話網路涵蓋區域可說是無遠弗屆,除了語音通信外,數據通訊也十分盛行,使用者可在任何地點、時間,透過行動電話網路連接上網,達成無所不在地無線上網的目的。與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比較,行動電話網路訊號涵蓋範圍可達一個國家區域,而無線區域網路僅能達100公尺左右,因此用來作數據通訊的行動電話網路,屬於無線廣域網路(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的範疇。電信商積極推展各種加值服務,推出眾多新設備,無線廣域網路的通訊技術,除在手機無線上網外,開始被應用到機對機(Machine to Machine)模組上,使機器有強大通訊功能。在導入機對機通訊能力的過程中,新創意及產品應用到不同垂直整合產業,像醫療照顧和電力等產業等,已開始使用無線廣域網路機對機模組來提供新服務。預估今年無線廣域網路機對機模組的市場營收將達10億美元(306億台幣),比2009年的8.13億美元(248.7億台幣)成長26.4%。

機對機市場年年增52%
目前無線廣域網路機對機模組的市場分散,從電表、水表等,到醫療照顧中的病人監控,及汽車設備無線通訊連接等。與手機市場相較,無線廣域網路機對機模組尚在剛開始階段,將來成長機會大,預估2014年市場營收將成長到65億美元(1989億台幣),2009~2014年複合年成長率達52%。
目前無線廣域網路機對機模組的最大應用市場,為無線閘道器(Wireless Gateway)及遠端監控,其中醫療照顧將成長最快速。預估2014年醫療照顧將使用1650萬套無線廣域網路機對機模組,較2009年成長155%。車輛動態追蹤汽車資訊娛樂、安全監控、付款等,也可利用到無線廣域網路機對機模組提供的通訊功能。
無線廣域網路機對機模組,讓機器能與其他的機器互通,機器功能有革命性變化。以醫療照顧為例來說,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帶上監測設備後,可從事日常工作,醫院可透過無線網路蒐集到病人的血壓、心跳等即時資料。有了這種無線通訊器材,病人不用整天待在醫院內檢測,遠程量取病人健康資訊,節省資源,提供即時資訊。


醫療照顧水電表均適用
公用事業方面,無線廣域網路機對機模組也有很大潛力,電表、水表、瓦斯表等皆可利用無線通訊功能,不僅可將讀表自動化,且透過對用電資料即時監控,可進一步達成智慧電網(Smart Grid)建構。
無線廣域網路機對機模組處於初始階段,許多產品規格沒統一,加上應用分散,產品發展的過程遭遇很多問題。醫療照顧、汽車,及電、水表等用途快速發展,讓無線廣域網路機對機模組應用產品發展有了基本市場規模,對產業茁壯有很大作用。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銷售不是只有B2C(business to consumer,企業對個人),過去三十年,台灣廠商最在行的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對企業)國際貿易,也可在網路實現。

根據艾瑞咨詢iResearch預估,二○一○年全球B2B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二十六兆美元(約新台幣八百一十五兆元),其中主要市場美國將達到十三.五兆美元,中國市場交易總額則為七.五兆美元。這塊全球大餅,對以無限創意勇闖全球市場的台灣製造業廠商來說,無疑是不用再拉著皮箱跑遍全球展場的新興通路。

可同時加入多個貿易平台

目前台灣廠商多半同時加入多個平台,透過多管道銷售。從最常用的三個B2B網路外銷平台來看,由外貿協會所經營的台灣經貿網最多人使用。外貿協會定期舉辦免費講座課程,另有型錄、雜誌等通路資源做整合,幾乎是台灣中小企業開始網路外銷的第一個平台。

其二是從拍賣起家的美國網站eBay。一九九五年創立的eBay隨著全球業務擴張,目前已有三十個地區分站,站內跨國交易占有二○%,讓它成為國際貿易平台,也是B2B的銷售平台。目前台灣eBay團隊也以協助台商經營B2B跨國交易為主要業務。

最後則是於一九九九年創立、近五年快速崛起的中國B2B網站阿里巴巴。目前阿里巴巴共有四個B2B平台:國際站、中國站、日本站、全球速賣通,前三者站內賣家多半以公告商家資訊為主,並沒有直接下單購買的金流機制,畢竟大量批發訂購的單筆金額大。台灣商家進駐國際站最多,約有四萬九千人加入。至於今年才正式上線的全球速賣通,主打小量批發,因此設有直接購買的線上付款系統。

但隨著B2B跨國交易的熱潮發燒,阿里巴巴與eBay看似競爭,卻也成為合作夥伴。從今年五月全球速賣通串接eBay旗下的支付系統PayPal開始,到九月eBay總裁暨執行長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出席阿里巴巴網商大會,都可看出和樂的合作氛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指出,「我們可以幫助阿里巴巴的用戶和中小企業,透過eBay的支持和幫助,直接向歐美賣家銷售。」多納霍進一步表示,雙方有兩個機會,第一是eBay賣家可以向阿里巴巴的B2C賣家批貨,第二則是透過PayPal幫助中國賣家賣東西到全世界。兩強合作,不僅可看出B2B市場受到很大關注,顯然也將會為B2B網路銷售帶來更多利多。

中國內需市場不容小覷

此外,從台灣廠商參與B2B平台的情況來看,中國市場似乎有受到更多重視的空間。

以青島賣家適之寶枕工坊為例,它們光是在中國B2B網站銷售枕頭,年營收就能突破億元新台幣,可見中國內需市場有多大規模。而且它們的實體小賣家、網路小商舖,對於好商品求「貨」若渴,正是以品質與創意見長的台灣廠商,得以發揮實力的領域。

早幾年還曾聽聞「台商外移」的新聞,近幾年卻已鮮少聽聞,有人說是因為留下來的都隱退了,可見台灣本地製造商的困境。但網路銷售越來越蓬勃,敏銳的台商則趁勢轉型,找出重生的軌道。位於台中的五金家具廠商青天點子,創辦人李茂添表示,跑國外展覽效果逐漸變差,網路B2B外銷反倒挹注新血,「我現在才知道網路的威力、世界有多大。」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久前仍瀕臨危機的音樂影帶產業,現已鹹魚翻生,線上觀賞音樂影帶更成為網路用戶的重要活動之一。

主辦年度音樂影帶大獎(VMA)的MTV電視台之前逐漸減少播出音樂影帶,改播實況節目或其他收視率較高的節目。

流行音樂產業也同時受到重創,大幅削減支出,無法負擔製作精緻的音樂影帶。

但最近音樂影帶已浴火重生。音樂部落格與社群網路使音樂影帶能輕易而迅速傳播,尤其是畫面聳動或引發爭議的影帶;用戶甚至會在iTunes購買音樂影帶。

女神卡卡將近10分鐘的音樂影帶「Telephone」、靈魂樂歌手艾莉卡芭朵(Erykah Badu)的「Window Seat」等音樂影帶都在網路上爆紅,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焦點。

撰寫音樂影帶歷史的作家奧斯特利茲(Saul Austerlitz)說:「我們正進入另一個音樂影帶的黃金時期,音樂影帶已再度成為文化論述的一部份,令人想起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中音樂影帶的高峰。」

現今的音樂影帶可能有數量龐大的觀眾。拉丁女歌手夏奇拉去年首度在Facebook上推出音樂影帶時,她所演唱的世足賽主題曲「Waka Waka」音樂影帶便已在YouTube網站創下1億觀賞人次,至今累計更超過1.7億人次,是YouTube歷來觀賞人次第四多的影片。

事實上,YouTube最多觀賞人次影片的前五名中,有四個是去年推出的音樂影帶。

儘管這個排名有部分是由於推出影片的音樂網站Vevo合併計算自家網站與YouTube的點閱人次所致,但仍顯示音樂影帶正迅速地捲土重來。

Vevo銷售與客戶營運執行副總裁柯爾(David Kohl)說:「如果沒有YouTube,線上音樂影帶達不到今天的規模。」

上周搖滾樂團Arcade Fire推出的音樂影帶「The Wilderness Downtown」是Google為展示HTML5程式語言所推出的互動式作品,特別適合透過網路媒介播放。以該作品為名的網站在數日內獲得2,000萬人次點閱,有效點閱數達300 萬次。

負責製作這支音樂影帶的米爾克(Chris Milk)說:「我們正處於轉型期,以往製作的音樂影帶都像是為電視播放所製作,但網路是與電視完全不一樣的媒介,適用完全不同的規則。」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一份全球最新調查報告,馬來西亞人的社群網站朋友最多,日本最少,而電子郵件的魅力也逐漸不敵Facebook等社群網站。

英國市調機構TNS調查全球46個國家的5萬名民眾後發現,馬來西亞人平均擁有233位社群網友,高居各國之冠。排名第二的是巴西人,擁有231位朋友,而挪威人以217位朋友排名第三。

日本的排名在全球敬陪末座,平均只有29位社群網友,坦尚尼亞和南韓各以38位和58位朋友名列倒數二、三名。中國人雖然是社群網站的重度使用者,但平均只擁有68位朋友。

TNS發展長佛洛加(Matthew Froggatt)指出,上述調查結果反映日本和中國「較少但較親近的交友文化」。相較於日本人選擇網友的態度謹慎,他認為馬來西亞人更能敞開心胸建立線上友誼。

馬來西亞也是花最多時間使用社群網路的國家,平均每周9小時,其次是俄羅斯的8.1小時,土耳其則以7.7小時排名第三。

這份調查也發現,網友花在社群網站的時間已超過電子郵件,一部分要歸因於行動上網日益普及。以區域來看,拉丁美洲、中東與中國等新興市場的網友平均每周花5.2小時使用社群網站,但只花4小時收發電郵。

TNS預測,未來12個月美國有三分之一的網友會用手機來連結社群網站,只有四分之一打算用電腦登入。而瑞典也有一半網友將使用行動裝置連上社群網站,只有四分之一會透過電腦。

調查也發現,以部落格與社群網路活動來看,新興數位市場已超越成熟市場。中國網友有88%會經營部落格或參與線上論壇,巴西則有51%,都高於美國的32%。

佛洛加指出,網際網路在亞洲較能帶來重大變革,在西方已開發國家則以實用性為主;網路打破了文化、社會與政治藩籬,讓人表現自我。

TNS的調查還發現,網友最常使用的媒體也是網路,有61%的網友每天上網,54%的網友每天看電視,36%的網友聽廣播,32%閱讀報紙。東倫敦大學教授普雷斯頓表示,隨著科技持續擴張,電視與廣播等傳統媒體傳遞訊息的影響力也可能日漸式微。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最大社群網站Facebook 產品副總裁考克斯(Chris Cox)指出,推動Facebook持續成長的關鍵將是人際互動,電腦演算技術則退居其次。

考克斯2005年加入Facebook團隊,負責管理Facebook程式設計師和設計師團隊,這位個性外向的軟體工程師向來採用社群途徑設計產品。他堅持,讓Facebook和網路更有助益的關鍵應該是人際互動,而非電腦公式,儼然成為Facebook的「社交長」。

考克斯說:「面對問題時,找到電腦演算的解決方案很容易,但社群網站的關鍵是人,不是電腦。」他也把Facebook 這種喜愛開發社群功能甚於技術功能的偏好取名為「社群設計」(social design)。

考克斯認為,這種途徑能否成功,將是Facebook的成長關鍵。考克斯也擔任執行長查克柏格的幕僚長角色,協助Facebook塑造使用者經驗,以避免用戶琵琶別抱。Facebook擁有逾5億名用戶;市場研究業者eMarketer公司估計,該公司去年廣告營收約12.8億美元,線上廣告占大部分。

考克斯和其團隊今年春季來也應用其社群設計理論,開發最新推出的「群組」(Groups)功能,以修正Facebook面臨的一大問題:未必總是能忠實反映現實世界與朋友相遇的情況。

考克斯說:「Facebook解決了讓所有朋友齊聚一堂的問題,卻也創造了所有朋友齊聚一堂所衍生的問題。」

他指出,我們可能會和所有人分享某些事情,但也會只想和某些人分享其他事物。群組功能可讓用戶自行區分朋友、家人或同事等不同小組,選擇性分享資訊。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的興起,重新定義了網路行銷的概念,大量的人潮讓業者彷彿看到滾滾錢潮,但臉書「開放平台」的模式,讓習慣有規則可循的行銷業者,必須開始學習全新的社群行銷,試著擁抱這項利器並串連消費者。

根據美國comScore的統計,美國網友8月分共花了1,140萬分鐘在臉書上,首次超越停留在Google旗下網站的時間,而臉書全球已經有超過5億的使用者,其中有35%的人每天登入。

快速分享 即時知道顧客反應

聖洋科技執行長邱繼弘表示,台灣臉書每個月約有700萬的累計使用人次,以60%每天上臉書的人口來算,就有420 萬人天天上線。

邱繼弘指出,臉書最大的行銷價值在於「開放平台」,只要符合它的基本規範,任何人、任何公司都可以在上面「免費」發揮自己的行銷創意。過去想要利用網路行銷,企業必須自己架站,林林總總的後台建設非常繁瑣,有多少人會來也是個問號?

但臉書幫企業解決了後台建設以及人潮,不論是企業或個人,只要成立自己的「粉絲專頁」,然後發揮行銷創意,回收可能比自己架站還更豐碩。因為臉書玩家只要在粉絲專頁按「讚」,就成為「粉絲團」的一員,往後企業發布在粉絲專頁的訊息,所有粉絲團成員都會收到,如果粉絲團的成員覺得某個行銷訊息不錯,只要按「分享」這個訊息就會出現在粉絲個人的臉書上,他所有的朋友就會看到這則行銷訊息,這是目前最高明的病毒式行銷。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講師楊迺仁表示,臉書的商業行銷模式,就是把日常親友間的口耳相傳搬上網路,網友不見得會相信廠商廣告,但比較會相信親友推薦,臉書上的「分享」就形同推薦,在親友的臉書上看到某項推薦,其心理抗拒相對較小。

實力媒體策略研究主任黃介然認為,臉書行銷對於業者的價值,在於可以立即知道消費者的反應,使用傳統媒體通常要等到活動結束,才知道這檔活動算不算成功,得到的回函或聯絡方式,也不見得可以移轉到下一次。但臉書上的粉絲專頁留言,讓廠商可以立即知道活動哪裡有缺失,能夠快速回應和彌補,最有價值的是粉絲團裡每個人,都是自己主動加入,其忠誠度會較其他媒體來得高。

拉攏粉絲 時時更新品牌訊息

誠品商場行銷資深管理師湯冠群指出,創意的行銷活動加上時時更新品牌訊息,是增加粉絲忠誠度的關鍵因素,在臉書上業者要提供消費者想要知道的訊息,而非業者自己想要曝光的內容,過於繁瑣的折扣促銷,會讓粉絲感覺被「洗版」,進而退出粉絲團。

因此經營粉絲團,不只要有創意懂得消費者要什麼,連貼文的時機都要經過推敲。在巔峰時間貼文,可能粉絲還沒看到,就被擠出版面,最理想時間是在下午1點到2點,及晚上9點到11點。

網路超連結 搶占新商機動作要快

網路超連結的特性,也能將粉絲牽引至企業的官方網站、部落格或是微網誌,將所有的訊息依照深淺度的不同,分開曝光,讓網友不至於有被騷擾的感覺。

粉絲專頁的訊息因為即時,讓業者能夠獲得寶貴的修正經驗,好比粉絲因為臉書行銷,已經臨櫃詢問但卻不消費,就算是這種失敗的互動,都是往後行銷的寶貴經驗。

邱繼弘表示,臉書行銷現在還算是很新的概念,所有人都可以免費成立自己的粉絲專頁,而要買它的廣告,是直接線上刷卡,中間沒有代理商,這樣的創新模式,讓大家都還在瞭解,如何在臉書上「有效」行銷?就算興趣濃厚,在同業沒有動作前,彼此都還在觀望。

臉書行銷如果以成本和回饋速度來看,投資報酬率相對較高,大約花10萬元,就可以請專業公司代操,包括創意、遊戲、心理測驗和粉絲專頁,在臉書尚未從藍海變成紅海之前贏得先機。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無遠弗屆的網路特性,未來將有更多上班族在家中工作;但是,這也表示 再也沒有所謂的上下班之分。即使在辦公室上班,回家後也得打開電腦收發電子郵件。

錢在口袋會燒?美國匹茲堡的PNC 銀行,最近在網路上YouTube 和自己的官網(http://www.pnc.com)貼上一個推廣「虛擬錢包」(Virtual Wallet)的短片來推廣年輕人的理財市場業務,竟然出現和台灣人俗話說的「錢在口袋會燒」一模一樣的畫面,令人莞爾。

年輕人缺錢,錢總是不夠用,這已經是全球30 歲世代共同的煩惱。除了拚命兼差,想辦法開源節流之外,其實更重要的是要能有智慧的理財,才是釜底抽薪之計。

而這一個美國中西部大城匹茲堡的PNC 銀行最近卻異軍突起,成功打入所謂「Y世代」,而被美國的「BusinessWeek」(英文版美國【商業週刊】)報導,標題直接就稱呼PNC 銀行為「Y世代的銀行」。

薪光幫 銀行幫幫忙

容易操作,使用便利,是PNC 銀行贏得20 多歲青年青睞的主因。

24 歲的匹茲堡特殊教育教師柯琳.羅芙就非常肯定PNC 銀行,因為她先前打交道的銀行,提供的存提款紀錄﹐讓她覺得不方便,她總是無法及時掌握自己到底可以花多少錢?

事實上,年輕人之所以犯下很多理財錯誤,成為「月光族」或「薪光幫」,就是因為經常搞不清楚自己有多少錢該花。

很多到手的錢,事實上必須存下來,靜待下星期帳單來時可以支付,可是年輕人沒有一目了然的清單,經常「錢在口袋燒」,寅吃卯糧,陷入財務的惡性循環。

「Y世代」是指現年18 歲到34 歲的青年,PNC 銀行目前平均每天有130 位Y世代客戶,到PNC 銀行的官網開戶,成為該銀行的忠實客戶,他們都使用官網上的「虛擬錢包」方式來理財,發現簡單好用,且真的能轉虧為盈,為自己開始有效儲蓄,所以口碑開始傳開,目前在YouTube 點閱率也逐日增高。

銀行的「虛擬錢包」業務開辦才2 年,就如此廣受歡迎,關鍵就是為沒有耐心、容易忘記幾天後有應付帳單的青年設計的網路理財工具。
 

虛擬錢包 三管齊下

網路銀行已經到處都是,那麼,「虛擬錢包」業務有何特別?

「虛擬錢包」(Virtual Wallet)的理財設計方法,成功地幫助年輕人分成花費(Spend)、保留(Reserve)、儲蓄成長(Growth)3 個不同虛擬口袋﹐讓3 個口袋專袋專用。根據理財專家的說法,這非常符合正確理財的基本動作,例如要長期儲蓄的退休專戶,不可與要出國旅行的消費專戶混淆,且用一個月份的網路付款月曆,設定青年顧客每月固定消費的繳款日,例如信用卡帳單、汽油費、餐飲電影休閒費用,然後在為青年個人量身訂製的月曆上,標註繳款日,電腦會不斷用iPhone 或是Email 提醒年輕人哪一天有哪筆款項要交,切切不可因為一時貪圖爽快,而過度消費。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外銷搶攻B2B商機

當談及電子商務,最多討論的莫過於B2C網路內銷市場,但另一條B2B外銷體系,則更適合過去以國際貿易為主的台灣廠商轉型,因為只要連上網就好,不用再拉著皮箱,踏遍國際展場了。

網路銷售不是只有B2C(business to consumer,企業對個人),過去三十年,台灣廠商最在行的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對企業)國際貿易,也可在網路實現。

根據艾瑞咨詢iResearch預估,二○一○年全球B2B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二十六兆美元(約新台幣八百一十五兆元),其中主要市場美國將達到十三.五兆美元,中國市場交易總額則為七.五兆美元。這塊全球大餅,對以無限創意勇闖全球市場的台灣製造業廠商來說,無疑是不用再拉著皮箱跑遍全球展場的新興通路。

可同時加入多個貿易平台目前台灣廠商多半同時加入多個平台,透過多管道銷售。從最常用的三個B2B網路外銷平台來看,由外貿協會所經營的台灣經貿網最多人使用。外貿協會定期舉辦免費講座課程,另有型錄、雜誌等通路資源做整合,幾乎是台灣中小企業開始網路外銷的第一個平台。

其二是從拍賣起家的美國網站eBay。一九九五年創立的eBay隨著全球業務擴張,目前已有三十個地區分站,站內跨國交易占有二○%,讓它成為國際貿易平台,也是B2B的銷售平台。目前台灣eBay團隊也以協助台商經營B2B跨國交易為主要業務。

最後則是於一九九九年創立、近五年快速崛起的中國B2B網站阿里巴巴。目前阿里巴巴共有四個B2B平台:國際站、中國站、日本站、全球速賣通,前三者站內賣家多半以公告商家資訊為主,並沒有直接下單購買的金流機制,畢竟大量批發訂購的單筆金額大。台灣商家進駐國際站最多,約有四萬九千人加入。至於今年才正式上線的全球速賣通,主打小量批發,因此設有直接購買的線上付款系統。

但隨著B2B跨國交易的熱潮發燒,阿里巴巴與eBay看似競爭,卻也成為合作夥伴。從今年五月全球速賣通串接eBay旗下的支付系統PayPal開始,到九月eBay總裁暨執行長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出席阿里巴巴網商大會,都可看出和樂的合作氛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指出,「我們可以幫助阿里巴巴的用戶和中小企業,透過eBay的支持和幫助,直接向歐美賣家銷售。」多納霍進一步表示,雙方有兩個機會,第一是eBay賣家可以向阿里巴巴的B2C賣家批貨,第二則是透過PayPal幫助中國賣家賣東西到全世界。兩強合作,不僅可看出B2B市場受到很大關注,顯然也將會為B2B網路銷售帶來更多利多。

中國內需市場不容小覷此外,從台灣廠商參與B2B平台的情況來看,中國市場似乎有受到更多重視的空間。
 
以青島賣家適之寶枕工坊為例,它們光是在中國B2B網站銷售枕頭,年營收就能突破億元新台幣,可見中國內需市場有多大規模。而且它們的實體小賣家、網路小商舖,對於好商品求「貨」若渴,正是以品質與創意見長的台灣廠商,得以發揮實力的領域。

早幾年還曾聽聞「台商外移」的新聞,近幾年卻已鮮少聽聞,有人說是因為留下來的都隱退了,可見台灣本地製造商的困境。但網路銷售越來越蓬勃,敏銳的台商則趁勢轉型,找出重生的軌道。位於台中的五金家具廠商青天點子,創辦人李茂添表示,跑國外展覽效果逐漸變差,網路B2B外銷反倒挹注新血,「我現在才知道網路的威力、世界有多大。」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大心法讓品牌擁抱社群媒體

台灣品牌經營社群媒體(social media)該從何下手?社群媒體經營者的觀念要如何改變?與網友互動時,應該要注意哪些事情?長期關注社群媒體的知世.安索帕數位傳播行銷總經理邵懿文,以及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盧希鵬,分享6大社群經營心法,幫助台灣品牌打造令人愛不釋手的社群媒體。

心法1品牌定義權在網友身上

「網路時代的品牌定義權,不再掌握在企業手上,而是在網友身上,」台科大管理學院院長盧希鵬開宗明義剖析,現在是網友說你的品牌是什麼屬性,才代表品牌真正的屬性,企業自己的聲音已經沒有這麼重要了。

當品牌定義權在消費者手中時,品牌也就擁有口碑行銷的機會。盧希鵬表示,過去是品牌要自己花錢打廣告、做行銷,現在有了網路媒體,反而變成是網友在幫你定義品牌。如果產品做得好、有特色,網友就會幫品牌做行銷。

心法2決定社群媒體經營目的

「經營者首先要問:品牌運用社群媒體目的是什麼?」邵懿文提到,經營社群媒體大致上可以分成「傾聽消費者心聲」、「協助行銷策略」和「帶動銷售」三種目的。

品牌可以透過社群媒體來傾聽消費者的意見,但是要接受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正反意見。再者,社群媒體還能拿來判斷哪個產品消費者的反應和討論熱烈,喜愛程度最高,藉此來協助行銷策略。另外,也有品牌經由社群媒體,提供產品訊息和促銷方案,提升品牌的銷售表現。

像是統一超商(7-ELEVEn)的Facebook粉絲團,曾經舉辦「小天使」網路活動,提供免費商品兌換與折價券,在這一天當中,網友可以介紹他的好友早餐、午餐吃什麼,不僅提升品牌知名度,也實際帶動了銷售業績。
 
 

心法3區分強、弱連結客戶

接下來,「經營者要判斷品牌跟網友的關係,是屬於強連結(strong tie)或弱連結(weak tie)?」盧希鵬分析,所謂強連結指的是某一群網友本來就是品牌的老客戶,是社群的支持者,而弱連結則是指一群潛在客戶。

如何維繫強連結的老客戶?盧希鵬提到,過去的傳統媒體時代,看的是「市場占有率」,希望產品服務能賣給越多人越好;在網路媒體時代,品牌要看的是「個人占有率」,也就是「錢包占有率」。像是某個人一旦買了HTC品牌的手機,就要在社群網站上努力經營,再賣給他第二、第三、第四件產品。

而對於弱連結的客戶來說,則要透過社群網站與他們建立關係。盧希鵬表示,台灣品牌可以利用社群網站的擴散能力,把產品賣給遠在東歐、南美等遙遠國家的消費者,找到更多新的客戶。

心法4用內容激發網友互動

如果消費者到一個社群媒體,卻只看官方訊息,底下沒有任何網友回應,那麼這個社群網站只做到了一半。邵懿文強調,社群媒體上網友之間的交流,跟品牌張貼的資訊一樣重要,「消費者更想看其他網友對於訊息的回應。」

「經營社群媒體是跟消費者交朋友,而不是給消費者看另一個官網,」邵懿文強調,品牌要針對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給他們能夠互動的內容。

為什麼有些品牌經營的社群網站,只看到企業主張貼產品訊息,卻不見網友主動分享意見?「很多網友不求名、不求利,只求爽!」盧希鵬提到,當網友有熱情的時候,就會主動在社群網站上當義工,成功關鍵在於,話題是否能激發網友熱情。

因此盧希鵬建議,品牌要先知道網友對什麼感到有興趣?哪些產品和話題能激發網友熱情?經營者不能只是一味地張貼資訊,如果商業氣息太重,反而會澆熄網友的熱情。

心法5熟知社群媒體規則

儘管台灣品牌都知道社群媒體的力量,卻有很多人抱持著「我能在上面做任何事情」的錯誤觀念。邵懿文表示,其實社群的使用者(例如Facebook粉絲)是屬於社群媒體,並非屬於企業本身,如果企業違反社群媒體的規則,一旦遭人檢舉,很可能發生被停權的情況,好不容易經營出來的社群就會付之一炬,相當可惜。舉例而言,如果要透過Facebook舉辦行銷活動,就要遵守Facebook制定的行銷推廣規範(Facebook Promotion Guidelines)。像是禁止直接在塗鴉牆上舉辦贈獎活動、不能自動幫粉絲加入行銷活動、不可以直接透過Facebook站內信或聊天室等功能通知中獎者消息等。

心法6安排網站的媒體計畫

過去的「媒體計畫」(media planning)著重在電視、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現在當品牌把社群網站視為一種媒體時,也要開始為社群網站安排媒體規劃。

邵懿文說明,現在網路上資訊氾濫,品牌若不能持續經營社群媒體,消費者很容易被更新奇的刺激吸引,而忘了品牌的存在。因此品牌要有屬於社群網站的媒體計畫和排程,不只要安排在短期之內,張貼內容、舉辦活動的時刻表,還要有對於社群媒體的長遠計畫。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都選戰進入倒數階段,相較於過往,今年的候選人不只忙著掃街拜票,更組織了專門的網路團隊,運用各種數位工具搜集民意、形塑輿論。在藍、綠兩大陣營中,北市候選人蘇貞昌及新北市候選人朱立倫,堪稱其中最積極的兩位,一起來看看他們今年透過哪些創新應用打選戰吧!

隨著各式各樣的數位工具加入,傳統選戰的單向傳播模式已經翻轉。 過去,乏人問津的競選官網,今年進化成虛實整合的「選戰中心」。台北市候選人蘇貞昌的「台北超越台北」官網,整合了Facebook、Plurk、Twitter、YouTube、Flickr等社群網站,透過社群力量來散播資訊,還發起實體活動。

應用一:由虛轉實的動員力

像是由網友主動揪團發起的「客廳會」,至今已經舉辦超過一百場,八月初的「重返大河岸,噗友見面會」也邀請到兩百五十名噗友參加,把網路上的虛擬能量,成功轉換為實體動員的力量。

八月十三日,蘇貞昌透過競選網站宣傳,在二十八小時內獲得九十七名網友支持,快速募集到十萬元,將「小額募款廣告」推上YouTube首頁,完成全台首場的即時主題性小額募款活動。

「跟過去不同的是,這次小額募款活動強調專款專用、指定用途的概念,」蘇貞昌新媒體部負責人駱呈義表示,網友可以決定要將哪一部網路影片放在YouTube首頁,把選舉的部分決策權交給網友。網友還能透過「募款溫度計」的設計,即時看到捐款者人數、目標金額、累積金額、完成百分比等數據,提升小額募款的資訊透明度。

他們也把小額募款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概念結合,找來百元鈔上的國父為蘇貞昌助陣!新媒體部負責人蘇巧純說,只要拿起百元鈔票,對準電腦的視訊鏡頭,螢幕上的國父就會比出「衝衝衝」手勢,呼籲選民「把手上的鈔票捐出來」。

應用二:善用免費Google工具

活用免費的Google工具,也是今年選戰的特色之一。像是蘇貞昌競選官網的「市政好問」功能,一開始是由兩位網友主動在「Google好問」發起新主題,至今已有一千兩百位網友參與。透過發言和評選的機制,集合群眾智慧,為候選人搜集民意、整理問題,並且選出最被關注的幾項問題,候選人再藉由影片來回答。

新北市候選人朱立倫的競選官網上,也看到了Google Maps和Google日曆的蹤影。朱立倫網路團隊負責人金志聿表示,八月底正式上線的「倫轉新北市」網站,以「大富翁」遊戲為設計概念,在Google Maps上秀出朱立倫的鐵馬路線圖,每個Q版人像都是他造訪過的地方,並且嵌入文字、照片和影片等資訊。同時在Google Maps上呈現參照後的每日行程,方便選民追蹤候選人動向。

應用三:手機App隨時掌握選情

競選團隊也透過了手機應用程式(application),延伸選民與候選人的接觸面。金志聿表示,網友可以在蘋果App Store下載「朱立倫.新北市」應用程式,裡面不只有朱立倫小檔案、部落格內容彙整,還搜集了新北市好吃、好玩的景點,提高實用性。

蘇貞昌的「台北超越台北」Android應用程式,則整合了候選人選情資訊、程式分享和互動加油地圖功能。支持者只要握著手機,用力做出蘇貞昌的「衝衝衝」招牌動作,電子地圖上就會增加一個「衝」字。另外蘇巧純透露,九月還會發表iPhone應用程式,結合適地性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 LBS)概念,市民用手機拍下台北市需要改善的角落,應用程式就會集結照片,呈現在電子地圖上。

此外,競選團隊也把科技加到既有的宣傳車內,拉近候選人與選民的距離。金志聿說,朱立倫四處拜票,常會遇到與民眾合照的情況,因此把二手麵包車改裝成「行動寫真車」,可以直接在車上列印照片。此外,車上也配備藍牙簡訊AP發射器,方圓一百公尺之內的民眾,只要打開手機藍牙功能,就能收到競選活動的多媒體動畫簡訊。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