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BoboMall播播LiVE 🔥打造自己的會員經湾被動收入 🔥您只要手機分享領紅包 🔥直播引流客戶源源不絕 🔥1.點擊連結(每週限量) 🔥手機號註冊VIP,享購物點300P(紅包) 🔥2.分享專屬推薦連結 🔥每新增一位VIP享購物點30P,分享越多領得越多 🔥購物點於團購群,直播…購物時,1點等同新台幣1元🤩🤩🤩 🔥🚩跟著東森,再度攀上高峰!

目前分類:健康那件小事 (94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睡午覺會更有精神?可是為何我睡午覺起來手麻、腳麻,愈睡愈累?「那不是睡午覺的錯」!專家提醒,睡午覺有助提高午後的學習力、記憶力,不過睡姿及時間該注意。

NG1/吃飽馬上睡 不好啦→呷飽飽先走走 才好消化

「吃飽飯了,該睡午覺囉!」無論小朋友或大朋友都有經驗,午休時間一到,就得聽老師的話乖乖趴在書桌上打個盹。「剛吃飽飯,最好不要馬上趴著睡。」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羅友倫說,剛吃飽或吃太飽就睡,會影響消化吸收的能力,若趴著睡壓迫到胃腸,甚至可能造成胃酸逆流。

台灣養生保健學會秘書長李春興建議,吃飽飯後,應該要動一動、走一走幫助消化,15至30分鐘再入睡。羅友倫提醒,現代上班族午休時間短,若想要睡午覺,最好還是不要吃太撐,以免消化不良。

NG2/一睡一小時 太久啦→超過30分鐘 愈睡愈累

睡覺的時間也很重要,羅友倫說,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若本身沒有失眠問題,適度睡午覺休息,之後無論是精神、記憶、學習或工作表現都會更好。但平時多能睡足8小時、生理時鐘正常者,最好不要在下午3點以後睡覺,以免影響夜間睡眠:睡午覺的時間最好在30分鐘以內,過長進入深睡期,又被迫醒來,則容易愈睡愈累。

NG3/趴在桌上睡 不健康→壓迫器官 易有後遺症

睡姿更重要,國泰醫院資深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能夠午睡是幸福,能夠躺下午睡更幸福。趴睡可能造成的問題有:

1.壓迫眼部:造成眼壓過高。

2.壓迫胸部、肺部:會導致呼吸不順暢。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不建議趴睡,可靠著椅子斜躺,才不會提神不成反窒息。

3.壓迫手腳:會造成麻痺。羅友倫說,趴睡會壓迫手部甚至腿部的血管、神經,壓迫時間過久恐怕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簡文仁說,趴睡壓迫手部造成的傷害,類似所謂的「蜜月期或周末夜麻痺」,即因為喝酒熟睡但手擱放不正常,或以手臂當另一半的枕頭,導致手部麻痺,甚至必須復健多時,才能逐漸恢復正常。

4.壓迫頸部:頭歪一邊,頭頸身軀會變成不正常的扭轉。李春興說,趴睡時很容易造成頸部彎曲,壓迫到頸部前面的頸動脈,嚴重影響循環,而頸後的頸椎甚至可能彎曲至90度,甚至可能提高中風的風險,特別是中老年人。簡文仁說,雖然沒有因午睡中風的案例,但理論上是可能的,曾有案例是在洗頭時,仰頭時間過長壓迫到頸椎動脈,而造成中風。

這樣睡才對/最佳姿勢 找張椅子放鬆靠

躺著睡當然好,不過出門在外要能躺下休息怎麼可能?簡文仁說,趴睡是最不得已的,其實可以找張舒服有靠背的辦公椅或沙發,不趴、不仰且讓背部、大腿完全的依靠椅子放鬆,即使只有10分鐘放鬆,「都有午覺的效果」。

非趴不可 準備午睡小道具

如果想要睡得更好,可以多多利用工具。簡文仁說,最大的原則就是不要壓迫或扭轉頭頸身軀,例如可以準備長途飛航常用支撐頭部的頭枕或頸靠,如果要趴睡時,可以準備一個較大的枕頭,以便減少身體的壓迫及扭曲。另外,市面上有趴睡架等工具,放在桌上維持斜度,讓頭部可以放進特殊設計的洞口,即可輕鬆入睡。

唉唷好糗!睡姿不良 睡神送你一灘口水

簡文仁說,睡覺流口水,往往是睡姿不良時更容易發生,因為睡覺時放鬆,嘴部張開唾液自然分泌,尤其是趴睡時,就算沒有壓迫到臉部,也會因無法自然吞嚥,隨著地心引力往下流。因此只要睡姿維持好,不僅睡得好,口水也流得少。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午覺會更有精神?可是為何我睡午覺起來手麻、腳麻,愈睡愈累?「那不是睡午覺的錯」!專家提醒,睡午覺有助提高午後的學習力、記憶力,不過睡姿及時間該注意。

NG1/吃飽馬上睡 不好啦→呷飽飽先走走 才好消化

「吃飽飯了,該睡午覺囉!」無論小朋友或大朋友都有經驗,午休時間一到,就得聽老師的話乖乖趴在書桌上打個盹。「剛吃飽飯,最好不要馬上趴著睡。」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羅友倫說,剛吃飽或吃太飽就睡,會影響消化吸收的能力,若趴著睡壓迫到胃腸,甚至可能造成胃酸逆流。

台灣養生保健學會秘書長李春興建議,吃飽飯後,應該要動一動、走一走幫助消化,15至30分鐘再入睡。羅友倫提醒,現代上班族午休時間短,若想要睡午覺,最好還是不要吃太撐,以免消化不良。

NG2/一睡一小時 太久啦→超過30分鐘 愈睡愈累

睡覺的時間也很重要,羅友倫說,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若本身沒有失眠問題,適度睡午覺休息,之後無論是精神、記憶、學習或工作表現都會更好。但平時多能睡足8小時、生理時鐘正常者,最好不要在下午3點以後睡覺,以免影響夜間睡眠:睡午覺的時間最好在30分鐘以內,過長進入深睡期,又被迫醒來,則容易愈睡愈累。

NG3/趴在桌上睡 不健康→壓迫器官 易有後遺症

睡姿更重要,國泰醫院資深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能夠午睡是幸福,能夠躺下午睡更幸福。趴睡可能造成的問題有:

1.壓迫眼部:造成眼壓過高。

2.壓迫胸部、肺部:會導致呼吸不順暢。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不建議趴睡,可靠著椅子斜躺,才不會提神不成反窒息。

3.壓迫手腳:會造成麻痺。羅友倫說,趴睡會壓迫手部甚至腿部的血管、神經,壓迫時間過久恐怕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簡文仁說,趴睡壓迫手部造成的傷害,類似所謂的「蜜月期或周末夜麻痺」,即因為喝酒熟睡但手擱放不正常,或以手臂當另一半的枕頭,導致手部麻痺,甚至必須復健多時,才能逐漸恢復正常。

4.壓迫頸部:頭歪一邊,頭頸身軀會變成不正常的扭轉。李春興說,趴睡時很容易造成頸部彎曲,壓迫到頸部前面的頸動脈,嚴重影響循環,而頸後的頸椎甚至可能彎曲至90度,甚至可能提高中風的風險,特別是中老年人。簡文仁說,雖然沒有因午睡中風的案例,但理論上是可能的,曾有案例是在洗頭時,仰頭時間過長壓迫到頸椎動脈,而造成中風。

這樣睡才對/最佳姿勢 找張椅子放鬆靠

躺著睡當然好,不過出門在外要能躺下休息怎麼可能?簡文仁說,趴睡是最不得已的,其實可以找張舒服有靠背的辦公椅或沙發,不趴、不仰且讓背部、大腿完全的依靠椅子放鬆,即使只有10分鐘放鬆,「都有午覺的效果」。

非趴不可 準備午睡小道具

如果想要睡得更好,可以多多利用工具。簡文仁說,最大的原則就是不要壓迫或扭轉頭頸身軀,例如可以準備長途飛航常用支撐頭部的頭枕或頸靠,如果要趴睡時,可以準備一個較大的枕頭,以便減少身體的壓迫及扭曲。另外,市面上有趴睡架等工具,放在桌上維持斜度,讓頭部可以放進特殊設計的洞口,即可輕鬆入睡。

唉唷好糗!睡姿不良 睡神送你一灘口水

簡文仁說,睡覺流口水,往往是睡姿不良時更容易發生,因為睡覺時放鬆,嘴部張開唾液自然分泌,尤其是趴睡時,就算沒有壓迫到臉部,也會因無法自然吞嚥,隨著地心引力往下流。因此只要睡姿維持好,不僅睡得好,口水也流得少。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午已工作半天的上班族、勞工朋友,中午難免會覺疲倦懶散,想小睡片刻。該不該「睡午覺」,一直有正反兩派爭議,贊成者認為,午後烈日酷熱,應小憩片刻儲備體力;反對者則主張,午睡是傳統農業社會習性,現代社會「時間就是金錢」,且歐美國家一般多無午睡習慣。


西醫非生理必須 不必刻意睡


「睡午覺」到底有無必要?中西醫各有看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指出,「午覺」的實際睡眠意義不大,僅可視為個人生理節律的一部份。


李信謙解釋,人類主要深層睡眠時段在夜晚,午覺不是必要的睡眠行為,但對有午休習慣者,適度小睡片刻,的確能幫助體力、精神恢復;但若「刻意午睡」,恐會擾亂生理時鐘,無法有效提振精神。


中醫子時宜小憩 外出損陽氣


站在傳統醫學觀點,夏秋氣候炎熱,中醫師多會建議民眾睡「子午覺」;也就是在半夜11點到1點的「子時」熟睡,中午11點到1點的「午時」午睡小憩。


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指出,不同於子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午時陽氣正盛,外出活動易耗損體內陽氣,若能小睡片刻或稍作休息,守住體內陽氣,可避免體力消耗。


會失眠、有時差 建議別午睡


台中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邱國樑認為,午睡的好處不少,但不建議所有人都養成午睡習慣。他進一步指出,上午工作、行程忙碌者,若夜晚無睡眠障礙問題,中午小睡30分鐘可被接受;但夜間失眠、有睡眠障礙,或剛從國外返台有時差者,為提高夜晚睡眠品質,不建議午睡提神。


呷飽就愛睏 重質不重量


李信謙指出,依照正常人體生理時鐘,夜晚只要有充足睡眠,應足以應付一日活動所需,中午不需額外午睡。不過,邱國樑說,若前一晚睡太少,加上午飯後消化食物,血液集中至腸胃道,腦部血流相對不足,不少人午餐後會覺得「愛睏」。


邱國樑表示,美國睡眠醫學會研究顯示,午睡讓腦部短暫休息,的確有助提升下午活動專注力與工作效率。不過,李信謙說,一個完整睡眠周期需花費90至120分鐘;不同於夜間長時間熟睡,午睡宜「重質不重量」。


午睡好處的研究


國外研究


●美國今年6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上午忙碌工作、學習後,中午小睡片刻,可使原本快速運作的腦波放慢,有助大腦休息並歸於平靜。


●荷蘭今年7月發表的研究指出,白天小睡3分鐘至1小時者,大腦經短暫休息,記憶功能與效率都可獲得改善。


國內研究


●陽明大學睡眠中心及腦科研究所團隊在今年3月,曾針對大學生與研究生進行睡眠行為研究,發現適度午睡可使自律神經功能重整。受試者午睡清醒後,對抗壓力的交感神經重新活化,工作、學習效率跟著提升。

資料提供邱國樑


這些名人愛午睡


●拿破崙:有失眠困擾的法國革命家拿破崙,就常利用午睡補充體力。

●邱吉爾: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二次大戰期間,也會在白天小睡片刻。

●甘迺迪、雷根:不少美國總統據說也都有午睡習慣。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性攝護腺炎是成年男性最常見的攝護腺疾病。大部分的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排尿不適如頻尿、急尿、尿道刺激感、尿道白色分泌物等,有些人會連帶下背痛、鼠蹊部、陰囊或會陰部疼痛等症狀反反覆覆發生。排除了感染、結石或腫瘤,都可能被歸類為慢性攝護腺炎。由於排尿、勃起或射精時常有尿道和陰莖的酸痛,患者容易誤以為自己罹患了性病,也常因惱人的症狀而導致性功能障礙。
 


慢性攝護腺炎因為致病機轉目前並不完全清楚,治療並沒有一定準則,大多給予的抗生素、止痛劑、軟便劑、交感神經阻斷劑等,以控制發炎,緩解症狀。因攝護腺為深部器官,另有血液-攝護腺屏障,許多藥物不容易進入攝護腺內,不容易完全根治,常需要服藥一段較長時間。
 
本病歸屬於中醫「膏淋」、「精濁」、「白濁」、「癃閉」的範圍。其病因主要是由於腎氣虛衰,下元不固,三焦氣化不利,復因濕熱濁邪蘊結下焦,波及精室,導致氣血瘀阻不暢而發病。濕熱為標,腎虛為本,治療是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補虛益腎為基本原則。
 


臨床上清熱利濕常用方劑有八正散、五淋散、導赤散等加減。活血化瘀通常用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湯、失笑散等加減。補虛益腎須分腎陰虛和腎陽虛來論治。腎陰虛是以滋腎陰,瀉相火為主,常以知柏地黃丸加減。腎陽虛則以溫補腎陽,化氣利水為主,通常用八味地黃丸加減。
 


由於慢性攝護腺炎治療期間較長,患者應先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並養成規律的生活起居,避免熬夜、過渡勞累。戒除吸菸、飲酒,少吃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慎用壯陽藥物及補品,節制房事。如此有助於疾病順利康復。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持續原有的治療並了解自己的病況

 

配合專科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不可隨意減藥或停藥,簡單記錄氣喘發作次數,用藥量,以及監測早晚尖峰呼氣流速值,提供醫師作治療的參考。

 

2小心避免引起氣喘的誘發因子

 

在冬季裡,流行感冒(病毒感染)引發或加重氣喘的情況,,應少去人潮擁擠的地方。此外如過敏原(塵蟎、黴菌、花粉、舊棉絮、狗貓毛、蟑螂)及刺激性氣體(香菸、燒香、香水、油漆、污染的空氣)要盡量避免或接觸。
 


3注意保暖

 

室內應增加暖氣設備,到室外活動應注意保暖的措施,衣著應暖和,帽子手套及圍巾應適當使用,避免在未適當保暖之前即走出室外,有早晚運動習慣的人尤其應該特別注意。

 

4 保持良好規律的適當運動習慣

攝取均衡飲食(少吃高脂、寡糖飲料),強健體魄,改善體質。

氣喘患者若能注意以上幾點事項,多一分努力,少一分危害,過個平安的冬天不是難事。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一百多萬人陷於氣喘病的痛苦煎熬。中西廖桂聲表示,氣喘是慢性病當中相當難纏的疾病,除了藥物濫用原因外,罪魁禍首在於空氣汙染,所以,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氣喘的發生率,也相對提高,建議培養抵抗力來適應過敏原,如此才能和過敏原和平共存。
 


廖桂聲醫師指出,氣喘的症狀包括感覺呼吸急促、呼吸有喘鳴的哮吼聲、感覺胸悶、反覆咳嗽、久久不癒,或是在夜間咳嗽,甚至起床時還是咳個不停,或是激烈運動後頻頻咳嗽,呼吸也有明顯的哮吼聲,這謝就是罹患氣喘的徵兆,氣喘是一種慢性的呼吸道疾病。
 


廖桂聲醫師舉例指出,許多因素都會誘發氣喘發作,例如像是過敏性鼻炎,常會導致氣管的發炎反應,當氣管黏膜會分泌含有細菌、病毒及過敏原的黏液時,產生黏稠的痰無法順利藉由咳嗽,將氣管內的痰排出,像這樣就常導致氣喘發作。
 


當氣喘發作時,民眾可用熱的濕毛巾,摀住口鼻,以吸收熱蒸氣,緩解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的不適,如果,鼻炎獲得妥適的治療,對氣喘也會有很大的療效,因為這些都是呼吸道的發炎現象。氣喘的病因,有九成跟遺傳過敏有關,氣喘既然與遺傳過敏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婦女在懷孕的四個月後,應避免接觸過敏原。
 


闢如環境中的'蟑螂及其排泄物或貓、狗、鳥等寵物的毛都應該盡量遠離,以避免產下遺傳性過敏體質的嬰兒,避免接觸過敏原,以免產下遺傳過敏體質的嬰兒,理念上是絕對正確的,但是,在周遭的生活環境上,這些過敏原隨時都存在且是無法絕對避免,這時只能培養抵抗力來適應過敏原,同時和過敏原和平共存才是上上之策。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症是現代重要文明病之一,男性憂鬱症終身盛行率約5至12%,女性約10至25%。憂鬱症復發率高,長期下來造成許多患者失能,但最新研究發現,家人若接受適當心理教育,有助於減少患者復發。
 
如何減少精神疾患復發,一直是精神醫學充滿挑戰的一環,過去認為只要服藥就能改善,後來發現,定期服藥,還是有相當多患者在一年內復發。英國學者George Brown研究發現,家庭中若有「高度情緒表露行為(High expressed emotion)」成員,患者復發率將高出許多。
 
高度情緒表露行為包括三項特色:常對個案過度批判、過度敵意和過度情緒介入。

愛之深、責之切,但若過分表現,就屬此類高度情緒表露行為。過度批判、過度敵意較容易理解、也容易避免,但過度情緒介入,較難察覺,家屬常將患者的精神疾病歸咎於自己,在充滿罪惡感的前提下想彌補一切,凡事過分關心,如出去散步也要打很多次電話,確認患者是否平安,反而給患者莫大壓力。
 
學者已證實,若減少家庭成員的高度情緒表露行為,將降低精神分裂症與躁鬱症患者復發。對於憂鬱症,英國著名精神醫學期刊(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BJP)今年刊出了一篇研究,發現家庭成員的心理教育,有助減少憂鬱症患者復發。
 
研究由FMSS、FAS和Camberwell家庭訪談等三個量表,分析家庭成員是否有高情緒表露行為後,隨機分組對照實驗。結果發現,家庭成員接受過四期心理教育的患者,9個月內憂鬱症復發率8%,家人未接受心理教育的組別,患者復發率50%,相差近6倍。由此可知,預防憂鬱症復發,單靠藥物並不夠,合併家庭成員心理教育,效果將大為提升。
 
家人要如何幫助憂鬱症患者?除了盡量避免高度情緒表露行為,也應瞭解憂鬱症病因、症狀、病程與治療方法,並適當的與患者互動。適當的互動,指盡量以正面字眼鼓勵患者、協助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加強患者服藥順從性、提早注意復發症狀等。
 
如果情況允許,藉由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心理教育,可較有系統和完整學習。目前國內大部分精神專科醫院、或大型綜合醫院都該有這類醫療服務或轉介管道,提供諮詢或學習服務。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憂鬱症吃抗憂鬱劑這件事,國外近來有一些新的觀點。於2010年1月6日出刊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研究結果指出,抗憂鬱劑只有對於病情最嚴重的患者效果顯著,也就是說,對較輕的憂鬱症而言,抗憂鬱劑只有安慰劑的效果,對此,我有另行為文討論過相關議題。然而,再來要探討的是,針對輕型的憂鬱症要怎麼辦?
 


有許多研究指出適當的運動、均衡的飲食與規律的生活習慣對身心健康都有益處,不管是輕度的或重度的憂鬱症,治療上都不該忽略這些重點。馬先生(化名)的例子,可以作為輕型憂鬱症的參考。
 


馬先生六十幾歲了,仍然在從商。因為生意的起起伏伏,他到現在還無法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經濟上以及生活上的壓力,讓他的心情也隨之起起伏伏,那天,帶著滿臉愁容地來帶我的門診。
 


「工作壓力太大了,我一身老骨頭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交棒…」馬先生對我大嘆一口氣。看著他臉上的Ω記號(omega sign,在情緒低落時於前額與眉頭間皺縮所形成的臉部表情),大概知道他目前不太開心,於是我問:「馬先生,怎麼了,說來聽聽。」
 


「你想聽嗎?」

 

「既然來了,就說說看,看我幫不幫的上忙。」我是醫師,當然不太懂生意上的事情,但倒是可以聽他談談他的生活。現在不都在強調「全人的醫療」嗎?一個來看病的人,不只有病症而已,應該還有其它的層面,那一部份的需要,如果病人願意談,醫師應該以其適合的方式去照顧他這種需要───一種被了解與重視的需要。
 


在他娓娓道出生活壓力的同時,我也順著他陳述的脈絡去確認相關的病情,一方面必須初步排除其他生理疾病或藥物毒物的影響並評估憂鬱的嚴重度,一方面也得找出他目前最需要幫忙的部份。
 


「我也知道您沒有辦法解決我生意上的事情,但是可不可以讓我好睡一點?」當我聽他說完,問他希望我做些什麼時,他很明確說出對治療的期待。

 

馬先生並不屬於重度憂鬱,也沒有其他明顯的生理病徵,像這種以長期環境適應障礙為主的憂鬱狀態,以抗憂鬱藥物治療的效果可能會很有限。所以我把重點放在如何維持好的睡眠習慣,並提醒如何依照他的工作型態,去安排適當的運動、均衡的飲食與規律的生活習慣。
 


藥物要不要給?我開了,但是不是開專門治療憂鬱的藥物,而是運用一些低成癮性的抗焦慮藥物,並教導正確的睡眠衛生習慣。此時,這些藥物只是暫時扮演協助馬先生調整時差,恢復作息的角色而已。一旦睡眠與生活作息的狀況改善,他的負擔會少一些,憂鬱也可以少一些。
 


經過三次的治療,馬先生臉上已經沒有Ω,他告訴我:「鐘醫師,下次我應該可以不用來了。而且藥物我已經照你的建議慢慢調整下來,感覺也很OK。」

 

我跟他確認了他的改變是什麼,他如何確保自己的好習慣,並囑咐後續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對他給予一些肯定與祝福。

 

精神科的藥物,需要妥善的運用,並搭配其他非藥物的治療建議。沒有抗憂鬱藥物,其實也可以讓輕型憂鬱症逐漸痊癒。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少餵母乳媽媽有錯誤觀念,產後自認乳汁不夠,擔心寶寶吃不飽,越緊張越分泌不出乳汁,陷入惡性循環,醫師提醒產後第3天才開始大量分泌乳汁,放鬆心情有助製造母乳。

根據衛生署統計產後兩個月的母乳哺育率,原中市為82%、原中縣為67%,雖然比例逐年提升,但仍有進步空間,台中榮總昨舉辦「國際母乳周」活動,宣導餵母乳好處多多,有利嬰兒健康。
 
醫院發現不少媽媽有錯誤觀念,產後自覺乳汁不多,緊張之下反而影響乳汁分泌量,急著向醫師詢問。

中榮婦產科醫師陳威志說,真正大量分泌乳汁是生產後第3、4天,剛開始乳汁不多很正常,「不代表乳汁不夠」,寶寶出生前幾天依賴身體儲存能量,不用太擔心。

他說,放鬆心情最重要,可促進體內賀爾蒙分泌,讓人體更容易製造母乳,媽媽可想著「寶寶好可愛,好想餵他!」另外,不少媽媽進入職場就停止餵乳,建議餵母乳至少到孩子6個月,最好到兩歲。
 
至於如何讓乳汁變多,很多產婦詢問可否吃花生豬腳、青木瓜燉排骨,雖然食補有部分營養作用,不過最主要是持之以恆,陳威志舉例說,若乳房準備50毫升奶水,寶寶只要全部喝完,下次人體會自動增量,反之沒喝完或一次清空,乳量也會下降。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哭」是寶寶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造成寶寶哭鬧的原因有很多,對新手父母而言,學會辨別寶寶哭鬧的原因,對進一步輕鬆安撫寶寶哭鬧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1 寶寶餓了


如果能了解寶寶想吃東西的信號例如:尋乳反射、哭鬧、發出各種聲音,你就能在寶寶開始大哭之前餵奶,避免寶寶哭鬧。

 

2 寶寶需要換尿布

 

有些寶寶如果需要換尿布,會藉由哭鬧馬上讓父母知道。有些寶寶尿布髒了,反而覺得挺暖和、挺舒服的。不管寶寶屬於那一種類型,增加寶寶的舒適感是重要的。

 

3 寶寶感到太熱或太冷

 

剛出生的寶寶喜歡被暖和地包起來。原則上,寶寶需要比父母多穿一層衣服,這樣寶寶才會覺得舒服。另外,還得適時調整室內溫度,因為如果寶寶覺得太冷或太熱,都會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舒適,照顧者可利用觸摸寶寶的末梢,例如手、腳、鼻尖及耳朵,來辨別是否需調整衣物。
 


4 寶寶想要抱抱

 

如果寶寶已經吃飽了、拍了嗝,也換了尿布,可能只是想讓人抱抱。也許父母擔心總是抱寶寶,會把寶寶「寵壞」,但不同的寶寶對抱的需求不一樣。如果你的寶寶需要父母的關注,可藉由擁抱或把寶寶放在前置式嬰兒背帶裡,讓寶寶有安全感而停止哭泣。
 


5 外界環境過度刺激

 

剛出生的寶寶通常喜歡別人的關注,但是也很容易因受刺激過量而「哭鬧」。剛出生的寶寶不能完全接受每天受到的外界過度的刺激,例如光線、聲音、被人抱來抱去。如果活動太多,寶寶可能會受不了。通常就會用哭來表達「累了」。父母可以試著把寶寶帶到安靜的地方,讓寶寶休息一會兒,並試著把寶寶哄睡著。
 


6 萌牙疼痛

 

寶寶長牙時,牙齦會癢癢的,且變得喜歡咬人或咬東西;除此之外,有些寶寶在牙齒萌出牙齦的邊緣會有一圈紅紅的發炎現象,稱為「萌牙性齒齦炎」,寶寶會感覺疼痛不適,因此,容易煩躁哭鬧。父母可以提供「固齒器」讓寶寶咬,增加寶寶的舒適感,並避免寶寶咬不乾淨的東西。
 


7 腸絞痛

 

腸絞痛的發作,寶寶常以「高分貝」的哭聲及握拳踢腿的肢體動作表達,父母可以先用「薄荷油」塗抹腹部進行按摩,使其排氣;也可「輕揉」寶寶的腹部,緩和腸痙攣的情形。此外,在飲食上,建議喝母奶。據研究統計,喝母奶的寶寶較不易有腸絞痛,因為牛奶蛋白可能會促使寶寶腸道不適應而加重症狀,當然哺餵母奶的母親也應注意不要攝取刺激性或易過敏性食物,如含咖啡因之飲料、牛奶及堅果類食物。
 


8 發燒

 

當寶寶肛溫超過38℃或耳溫超過37.5℃,就表示寶寶體溫偏高了。造成寶寶發燒的原因很多,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肺炎等都有可能。發燒處理方式建議1.減少衣物或被蓋讓體熱散發2.給寶寶多攝取液體3洗溫水澡。若寶寶出現寒顫、發抖的情況,則應穿著適度的衣服,添加被蓋,並留意體溫的變化。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位媽媽,替女兒看相親的對象:一位內科醫生。於是就去掛了他的號,可是看診時,醫師問她有什麼症狀,只好胡扯了一些,結果影像學檢查早期發現胰臟癌,而得以手術切除。這是運氣很好的一個例子。

由於檢查技術的進步,許多癌症可以早期發現,而得以治癒,可是檢查方法很多,各有各的特長,如何選擇,才最經濟實惠呢?

 

此外,一些不是癌症的慢性病又要如何發現呢?現在很多健康檢查中心,會以價目來分類,例如比較昂貴的會做到正子攝影和冠狀動脈攝影,也就是64切,或更快速的256切。但是不是每一位病人都需要這麼做呢?
 


其實,客製化的項目選擇才是比較理想的方式,也就是對家族史、受檢者的個人生活習慣,先做詳細的瞭解,以及徹底的身體檢查,才做選擇,是最經濟實惠的。

 

否則就像亂槍打鳥,是會得到一些結果,但並無法命中目標。而且許多檢查具有放射線,對人體也有妨礙,如果檢查呈現陽性,還算有獲得檢查的目的,否則可是白白受到輻射線照射。因此美國就常在呼籲,許多檢查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作的。
 


例如我最近就前後遇到兩位病人,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他們兩位都是在一年多前,在不同的地方做健康檢查,結果都是發現腫瘤指標CEA高,也就是癌胚胎抗原上升,這時會先考慮到大腸癌,然後是肺癌等。
 


可是住院時甲狀腺觸診卻都沒有好好做,甚至連便宜、不到一千元的甲狀腺超音波檢查也沒做,結果拖了一年,在接受了大腸鏡檢查、高解析度胸部電腦斷層攝影後,大腸和肺部都是正常。而在做高解析度胸部電腦斷層攝影時,意外發現有甲狀腺結節,進一步檢查才得知是甲狀腺髓質癌,這樣已經拖了一年的時間。
 


其實如果將測血清抑鈣素也列入腫瘤指標,當然也是診斷甲狀腺髓質癌的另一種辦法,不過很少人這麼做。說來說去,還是詳細做好身體檢查,才是重要的第一步,而非事事都要靠儀器。
 


現代的社會,癌症的分布和以前有很明顯的不同,而且許多癌症也有年輕化的趨勢。例如來勢洶洶的肺腺癌、女性常見的乳癌。而且肺腺癌生長速度又快,並非這一次檢查正常,就可以保證幾年內都會沒事。就癌症的篩檢而言,還真是防不勝防。不過政府提供的成人健檢,對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倒很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最近大力推廣的癌症篩檢,也是一樣。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腰痠背痛,不一定是現代文明病。有患者全身痠痛,最近至醫院作例行健檢時,加作了3T磁振造影(MRI),意外發現自己有脊髓動靜脈畸形情形,另名病患甚至確診為攝護腺癌末期。
 
高雄榮總放射醫學部主任吳銘庭表示,一名50歲工程師因工作忙碌,經常肩頸痠痛,卻以為是現代文明病而習以為常,但透過3T MRI檢查發現,他除了頸椎椎間盤退化,脊椎血管也出現動靜脈畸形,導致脊椎血液循環不良,甚至已造成局部水腫壓迫,萬一晚三個月才發現,可能導致脊椎、下半身癱瘓。
 
另名65歲男性,經常抽菸喝酒、又有高血壓及痛風等毛病,即使全身痠痛,也當作是生活作息不正常的後果,日前同樣在家人堅持下到醫院接受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竟是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
 
吳銘庭說,3T磁振造影是高雄榮總最新引進的檢驗技術,與正子和電腦斷層最大差別,在於前者無輻射線,又能減少顯影劑施打傷害,對於腦神經組織、全身血管病變及潛在惡性腫瘤的檢測敏感度很高。除了上述血管及癌細胞病變患者,今年2月這台機器啟用後,已有一百多名病患接受健檢,有4%被驗出有癌細胞。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衛生署2009年最新公告,台灣十大死因中,癌症居首。而十大致死癌症中,肺癌仍居榜首。肺癌每年約奪走六至七千條人命,平均每天就有20人命喪於此病。不只吸煙者為主要的危險族群,即使是非吸煙者也都會因外在環境等其他因素而身陷癌症的威脅之中。
 


台灣一年罹患肺癌人數約八千多人,能進行開刀手術的僅3成左右。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切除體內所有的癌瘤,提高根治的機率,通常適用於早期肺癌(如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第二期以前的患者)。不過由於肺癌早期幾乎無症狀,加上因腫瘤大小、生長的位置,有些患者甚至到晚期都無法發現到,即使檢查出肺癌,還要依腫瘤的位置、患者的身體狀況來判斷是否可以進行手術。對於沒辦法開刀的患者,目前有化療、放療和標靶可做選擇,待腫瘤縮小之後,再評估是否可進行手術。其中,化療一直是肺癌治療上的一大要角,不只可與手術合併使用,以降低癌症復發的危險,亦可做為無法手術的優先選擇。
 


然而大多數的病人對於傳統化療常停留在刻板印象,認為長期打針很痛苦、藥效強,易產生掉髮及手腳麻的副作用,因此對化療有一定程度的抗拒和恐懼。但在口服劑型的藥物相繼研發後,不但增加服用的便利性,其藥物副作用相對也較小,可減少到病人醫院就診次數及時間,降低對日常生活的干擾。另外,標靶藥物也有口服劑型可供患者選擇,不過並不是每個患者都適用,必須要先進行基因檢測,才可針對特定的癌細胞,進行有效的抑制。
 


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協會的官方雜誌(JCO)-臨床腫瘤雜誌公佈2008年9月第二期人體實驗的結果顯示,第一線使用化療用藥和口服標靶用藥的存活率差不多,臨床上有許多單獨或合併使用口服抗癌藥物也有不錯效果的案例,而對於不適用健保給付,也不考慮自費使用口服標靶用藥的病人,口服化療也是治療方式的選擇之一。即便健保即將給付某些標靶藥物作為第一線之治療方式,但是化學治療仍扮演肺癌治療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特別是考量治療後腫瘤縮小可以開刀的預期目標時,化學治療的角色更為重要。
 


一般而言,肺癌的治療不會只有單一種方法,大都要合併多種藥物及進行不同的療程。最重要的是,患者應多與醫師溝通,並遵守醫囑,假以時日癌症的治療方式也可如控制慢性疾病一般簡單。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日來臨,加強防曬是免不了的,但是防曬不只美白,更重要的是避免陽光中紫外線對皮膚造成的傷害,像是曬傷、斑點、老化和皮膚癌。

紫外線可分為長波UVA、中波UVB及短波UVC,其中UVA為讓皮膚老化、變黑、皺紋的原兇,UVB則會讓皮膚曬傷、變紅及暗沉,且具致癌性,UVC大部分可被臭氧層阻隔。
 
目前市面上的防曬產品大多都具有同時防護UVA及UVB的功能,防護能力則以防曬係數表示,常見有SPF (Sun Protection Factor)和PA (Protection Grade of UVA)兩種。SPF值代表阻隔UVB的能力,數值愈大代表阻隔能力愈好,一般認為SPF數值愈大代表防曬效果可維持的時間愈長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在理想的狀態下,SPF30的防曬品可以阻隔96.7%UVB。PA值是日本針對UVA防護效果所訂定的係數,以+號表示,PA+可延緩2到4倍的曬黑時間,PA++為4到8倍,PA+++為8倍以上。
 
平常室內工作者使用SPF30的防曬產品已很足夠,防曬產品需提前三十分鐘使用效果較佳;若是會長時間曬太陽或防曬流失情況下(如流汗、戲水、洗臉),可選用較高防曬係數的產品,並每二至三小時補充一次;另外也應考慮膚況,選擇適當成分與質地的防曬產品。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約有七成的民眾每日都會使用保養品,可見保養品在國人生活中占有極大的部分,但你可能不知道,市面上許多保養品都添加防腐劑。皮膚科門診最常見的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主要過敏原即為「香料和防腐劑」。
 


添加防腐劑 保養品不易生細菌

 

事實上,保養品中有很多原料是微生物營養的來源,若不添加防腐劑會滋生細菌而產生毒素,汙染保養品,所以添加防腐劑是必要的,能避免保養品受到微生物侵襲,確保品質與延長使用壽命。
 


注意添加量 適量使用無大礙

 

目前使用在保養品中的防腐劑有哪些?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為市面上最常添加的防腐劑,種類包括Ethyl paraben、Methyl paraben及Propyl paraben,成本低,抗菌範圍廣,防腐效果佳,可以和各種形式的ph值相容,對皮膚刺激也較小,因此普遍被使用。
 


近年來有許多天然成分的防腐劑漸漸取代以往的化學防腐劑,如蜂膠、茶樹、迷迭香等,然而,天然成分的防腐劑並不一定是最好的。以茶樹精油而言,添加的比例至少要高於5%才能發揮效果,不但會影響整體的氣味,也提高了製作成本,因此天然防腐劑大多只能輔助,不建議單獨使用。另外最新研究發現,奈米銀、甲酫衍生物、從椰子萃取出來的磷酯類及偏向化工型態的模仿人體酵素系統,都可替代防腐劑。
 


目前尚未有足夠證據顯示,化妝品與保養品添加於安全濃度之下的防腐劑,會危害人體健康。衛生署也明文規定各行各業在選擇與使用防腐劑時的規範,經核准的保養品與化妝品,均經過一整套國際衛生安全嚴格把關,因此,不必過度恐慌。雖然防腐劑對人體還是有一定的顧慮,只要在安全範圍內使用,並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應注意產品使用的防腐劑是否符合衛生署認可,並注意劑量是否超過標準。
 


收納5技巧 延長保養品壽命

 

除了靠防腐劑,妥善收納與使用保養品,也有助於穩定品質。提供幾點建議:

1.一般保養品未開封可保存3~5年,開封後建議在一年內使用完畢,半年內最佳。

2.盡量選擇壓瓶形式的包裝、避免用沾的,以免滋生細菌和黴菌。

3.可將保養品以分裝的方式保存。

4.保養品應放在陰涼處避免日曬變質,室溫攝氏10~30度為佳。

5.如需冷藏,建議不要低於4oC,容易結顆粒的保養品尤其不適合放冰箱,以免改變其成分而有害肌膚。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3歲長壽義工許哲女士與本地老人科專家於「2011中老年人保健日」 揭開健康長壽之秘

隨著現今科學越來越發達,人類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在今天舉行的「2011中老年人保健日」中,專家指出想「長命百歲」原來不是單靠基因。

雀巢香港有限公司乾貨業務地區經理梁珮君小姐,江明熙醫生,張巨森先生,薛興華會長,盧文偉醫生,Sharana弟兄,劉兆銘先生。(前排左起):王允祈小妹妹,全球最年長華人許哲女士。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內科顧問暨香港老人科醫學會會長江明熙醫生指出:「其實人的結構是足可支持大家活到一百二十歲的,但人因為在生活上包括不良的飲食習慣、吸煙、少運動等等的問題,從而直接影響他們壽命的長短。」長壽與否少數在於基因、天災、傳染病,但江醫生表示?究指出,大部分其實在於生活習慣。故健康長壽之關鍵在於及早在中年時就保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不吸煙、吸收補充所需的營養,活到一百歲就不再是夢。


香港大學醫學院臨床助理榮譽教授香港大學醫學院臨床助理榮譽教授暨腦神經專科盧文偉醫生一起參與活動。 盧文偉醫生指出:「吸收足夠的營養及所需的維他命可以抵抗老人癡呆症的形成,並可以廷長腦部的壽命。」他續指:「我們到了中老年的時候,如果想腦部好好繼續運作,要多吸收足夠Omega 3, Calcium, Vitamin B12 等營養,更要透過經常積極接觸四周的事物,多參與社區活動,多建立社交網,例如開立Facebook。多閱讀便是一個對預防腦部退化的最佳養生方法。」


香港老年保健協會主辦「2011中老年人保健日」目的是希望透過專家和嘉賓講解,去宣揚保健養生、認識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大會更邀請了全球最年長華人義工、新加坡國寶已屆113歲許哲女士到場支持活動。


許哲的人生充滿傳奇。她於1898年出生於中國廣東省汕頭市一個務農的窮苦家庭。正正是因為小時候的貧窮,令她長大後決心助人脫貧和做義工去幫助一些社會上的弱勢社群。被稱為「現代德蘭修女」的她於1945年以四十七歲之齡入讀護士學校。今天,她是新加坡「心連心」服務以及「老弱之家」的創辦人,並於2003年獲新加坡政府頒發‚新加坡最活躍樂齡人士獎,以表揚她一直以來對社會的貢獻。許哲女士現身支持今次的活動,並會各大家分享養生保健的訊息。


「我的養生方法其實很簡單:經常保持開心、正面的態度,多些付出;健康飲食,並每天做舒緩的運動如瑜珈。」 許哲女士說:「我覺得飲食營養是很重要的。我日常都盡量避免把食物過份烹調,因為這樣會把食物中的維他命破壞。我亦不吸煙, 避免吸取咖啡因。總括來說,我每天的飲食也很簡單 -- 很多時候都是蔬果,例如牛油果、豆類、奶類、及生雞蛋等等,其實都是一些很普通但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它們當中含有蛋白質、奧美加3都是對身體非常有益的。我生命最重要的其一個習慣就是『靜坐』。我每天也會花一至多個小時去『靜坐』,去令我的腦袋保持清醒,以及準備新一天的來臨。而且,我本著『哈哈哈』的正面態度,從不將時間花費在憂慮上。我的時間全部只會用於閱讀及每天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其他到場的嘉賓有首位於法國編舞的華人舞蹈家、81歲的資深藝術家劉兆銘先生;52歲的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律師;以及人見人愛、7歲的王允祈小妹妹。


劉兆銘先生表示:「我很少回首,相反,我喜歡靜思,每天對於我來說都是新的一頁,我喜歡看很多書及作多方面的嘗試,去不斷豐盛我既遊歷。直至現在,我亦繼續在演藝舞台上不斷努力。因為我相信繼續工作會令我既生活更加豐盛、更加有意義。當然,認識到許哲女士後,我覺得她簡直是位世外高人,喜歡冥想,閱讀和遊歷,希望香港的年青人也以她作為榜樣,最重要的是,不要60歲便以為自己好老,好似今日,我想不到我81歲在許哲女士旁竟會比她年輕三十二年;所以在未來,我原來還有很多的時間去為藝術作出貢獻。」


謝偉俊律師表示:「到了五十歲的年紀,我想是時候著手為下一個五十年去計劃。今次的活動令我得到了一個很好的經驗,去認識中老年時是一個最重要的時間,怎樣去注意生活習慣、飲食、多做運動、定時做身體檢查等等,好像許哲女士般活得精彩和長壽。」


「2011中老年人保健日」於西九龍中心舉行。除了有許哲女士和專家、嘉賓到場分享外,大會還為超過2000名中老年人派發老人高鈣奶粉並提供超音波骨質密度測試及免費血壓評估,為公眾人士提供營養咨詢服務。


香港老年保健協會會長薜興華先生特別多謝各單位及徐美琪爵士支持是次活動。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大腦中的一種化學物質,會減緩神經元活動,它是造成老年人記憶喪失的原因,在找到老年性失憶的兇手之後,說不定有一天科學家可以找出逆轉這個過程的辦法,研究團隊已經在規劃人體實驗。


研究顯示,老化的大腦,神經元之間的聯繫較弱,神經原本身發送訊號的速度也會愈來愈慢,這是老人容易忘記事情的原因。


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首次針對大腦皮質額葉的神經細胞,因為歲月引發的變化,進行研究。大腦的這個區域專門負責認知功能,透過神經元不停的發送脈衝,維持記憶的鮮活,這樣你才能記住諸如你把車鑰匙放在哪裡這類的事情。


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隨著年紀增長,大腦發送神經脈衝的頻率會降低,因為老年人的大腦裡,會出現一種阻礙神經元活動的物質,只要找出防堵這種物質的辦法,就可以扭轉記憶喪失。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佑生

我們一生都在問問題,從小最常問「我從哪裡來」,長大後開始問各種「這是怎麼一回事」、「那又是怎麼一回事」?

從一個人發問的問題,逆向推回去,大概便可測試發問者了解事情到什麼程度。

青少年是人生求知慾最旺盛的時期,尤其對身體、性充滿了好奇,一大堆生理問題期待被滿足。一個大型網路知識庫「about.com」青少年專區,最近總整理歷來提出的問題,發現很多「傻」問題令大人們心裡發毛,因為這些問題顯示出青春期性教育有嚴重漏洞,就像練武術的人連「基本功」的馬步都還站不穩一樣。

譬如,以女生最關心的懷孕問題,略舉一些提問:「從什麼年紀起,當我跟男生發生性行為時,就必須使用保險套避孕?」「一個還是處男的男生會使我懷孕嗎?」「我只是第一次跟人上床,那樣就會懷孕嗎?」「假如一個女孩沒達到高潮,她還是會懷孕嗎?」「我幫男孩子口交,會讓我懷孕嗎?」「倘若我們是在水裡進行性行為,是否就不必擔心懷孕?」「如我性交後馬上沖洗,是不是就能防止懷孕?」「是不是有一種體位,可以保障我不會受孕?」等等。

不過,把以上這些青少女提出的問題稱作「傻問題」,似乎也不盡公平。不然,把同樣的問題拿去問一位大學女生,很有可能她也會答錯不少題。

學習性知識、性安全,當用在生活中時,必須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如果答案好像是這樣,又好像是那樣,心生躊躇,那肯定結果不妙。

比方,很多青少年在不確定性知識時,都會以邏輯去推演,但邏輯不見得在性這塊領域裡都通行無阻。一般人知道戴保險套是一種安全性措施,基於安全,有人可能覺得「套兩只比套一只還安全」,是加倍保護,這看似符合邏輯,其實不然。

戴上兩層保險套,反而會造成兩只套子互相摩擦,易於破損,不安全性遠比只套一只高。

不好好學,只靠邏輯,這種邏輯遊戲,你玩得起嗎?(作者為性學博士)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靜芸

肉毒桿菌及玻尿酸已經成為微整形的代名詞,常有人問我:「抬頭紋打肉毒桿菌,還是玻尿酸呢?」也有人說:「肉毒桿菌會讓臉變僵,我只要玻尿酸,不要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及玻尿酸的效果一樣嗎?

以皺眉紋為例,肉毒桿菌是將皺眉肌麻痺,使人不會皺眉,玻尿酸是將皺紋填平(還是會皺眉),兩者機轉不同。

◎如果只想撫平皺紋,肉毒桿菌或玻尿酸,哪一個比較好呢?

皺紋以嚴重度來區分定義為細紋、皺褶以及凹溝,細紋(例如手背)與皮膚的老化有關,皺褶(例如法令紋)與表情肌有關,凹溝(例如淚溝)與臉部消風有關。

細紋與凹溝的治療以玻尿酸填充為主,皺褶的治療需要肉毒桿菌縮減表情肌,再以玻尿酸填補皮膚的印痕。

◎肉毒桿菌與玻尿酸的費用一樣嗎?

以部位來計算,肉毒桿菌相對便宜,例如皺眉紋約4000至8000元,玻尿酸相對較貴,例如皺眉紋約需1萬5000至2萬元,但是肉毒桿菌效期6個月,玻尿酸可能有18個月,如果考慮效期,兩種產品的花費類似。

◎肉毒桿菌與玻尿酸的其他區別:

●疼痛度:如果螞蟻叮的疼痛是1,生病打針的疼痛是5,肉毒桿菌的疼痛大約是2,玻尿酸大約是6。

●效果:肉毒桿菌7天才顯現效果,玻尿酸立即有效。

●恢復期:肉毒桿菌幾乎沒有恢復期,玻尿酸會有2至7天的恢復期。

●可逆性:肉毒桿菌沒有解藥,需等6個月療效過去才能恢復,玻尿酸有降解?可以溶解,因而可以修飾或隨時恢復。

◎為了參加同學會或喜宴,什麼時候接受治療比較好呢?

建議至少一星期前接受治療,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

◎中高年失業,求職前,想花最少的錢讓臉看起來年輕,可以做什麼治療呢?

低劑量肉毒桿菌可以減少臉部煩躁、鬱悶的表情,給人年輕,活力的印象。

◎想要有最好的效果該選用肉毒桿菌還是玻尿酸呢?

肉毒桿菌及玻尿酸併用一方面加強效果,一方面延長療效,魚幫水,水幫魚,整體效果最好。

(作者為台北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醫師)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素卿

網路上持續有人流傳「咖啡減肥法」,聲稱「早餐前30分鐘,喝一杯黑咖啡,不僅可以抑制食慾,減少攝取食物達1/4,還能增加5%的脂肪燃燒」。現在市面上,還出現不少所謂「瘦身咖啡」,宣稱喝咖啡可以減重,但真的這麼神奇嗎?

咖啡因可增加新陳代謝率

醫師表示,咖啡所含的咖啡因,的確可以增加新陳代謝,但攝取過量卻可能導致心悸、失眠或是加重胃潰瘍等副作用,能否有效減重?仍值得商榷。

過去小規模研究認為,黑咖啡可以減重的主要理論有三種:其一是食慾抑制;其二是增加熱量燃燒,藉由咖啡因刺激體內的產熱(thermogenesis)作用;第三則是利尿作用。

過量恐心悸、失眠、胃潰瘍

過去國內最著名的黑咖啡減重者就是藝人吳奇隆,當時他一天狂喝13杯黑咖啡,雖然快速瘦下7公斤,卻差點因此送命。

開業醫師劉伯恩指出,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會加快心跳、流汗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這也是咖啡能減重的主要藥理作用之一,但若要說咖啡因可以抑制食慾,實在看不出其機制為何?他表示,門診中確實有不少病人曾嘗試黑咖啡減重。有人一天喝超過10杯咖啡,結果不只出現胃潰瘍,連失眠、焦慮症狀都跑出來。也因此,依據衛生署建議,一天不要攝取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

劉伯恩認為,喝黑咖啡減重並不健康,若真的要把黑咖啡當作減重輔助,除了不能過量,也應配合肥胖成因。例如,新陳代謝慢、平時不太流汗,又有便秘問題者,搭配適量黑咖啡,除了提升新陳代謝,因為咖啡因也能興奮內臟交感神經,提升腸子蠕動,有時能促進排便。但原本就有潰瘍、失眠或是心臟問題者,則不適合喝黑咖啡。

台灣肥胖醫學會蕭敦仁醫師強調,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過去研究,最佳減重飲品第一名是白開水,第二名是無糖茶,第三名才是黑咖啡。減重期間適度喝水最好,除非是本來有喝可樂等飲料習慣,想要轉換成喝黑咖啡,但一天不要超過3杯。

咖啡因之所以能夠減重,主要是因為可以促進代謝。但要提升自身的代謝率,除了咖啡因,還有更健康的選擇。例如,提高身體裡面的瘦肌肉,就是讓身體代謝率增加的不二法門。

目前已知,1公斤的脂肪每小時只消耗5到10大卡,但同重量的肌肉最高能消耗到100大卡,當適度提升身體的肌肉組成,就能提高代謝率。

該如何讓肌肉增加?肥胖醫學會蕭敦仁醫師建議,到減重中後期可以做一些無氧運動,包括舉啞鈴、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都可以適度增加肌肉量。

除了運動之外,想要提升新陳代謝率的另一個小秘方就是泡澡。蕭敦仁指出,包括三溫暖的蒸箱,或是在家以40度水溫泡澡、泡個10到20分鐘,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提升代謝。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興耀

近20年來,科學家進行的睡眠相關研究眾多,最值得注意的新發現是「不補眠」有助改善睡眠品質,例如可以讓人入睡較快,且處於熟睡的狀態。

補眠常是淺睡 只會更加倦怠

美國、德國睡眠醫學會出版的「睡眠準則」一致強調「定時、準時起床」的重要,才能保住「生物時鐘」的正常運作。

以下舉兩個常見的補眠時段案例說明如下:

●早晨補眠

張先生失眠多日後,在晚間12點上床,翻來覆去到凌晨4點才入睡。

由於他堅持一天要睡足6小時,因此他改變以往清晨7點起床的習慣,補眠到10點才起床,甚至拖到11至12點才吃「早午」餐。

其實張先生補眠3到4小時,全是淺睡、睡眠效率不佳、醒來,只會更加倦怠。

研究也發現,這樣做會使得體內發炎細胞激素多,細胞粒腺體酵素受損。

假日睡到中午 只會惡化失眠

●週六、週日補眠

美國上班族偏愛在週六、週日上午補眠,台灣上班族也有類似傾向。

這類補眠者通常睡眠品質不佳,「生物時鐘」早已部分受到破壞,如果延遲起床時間,只會惡化失眠現象。

研究顯示,在週六、週日上午補眠不僅會造成細胞的發炎反應,也會產生更多激發氧化作用(oxidative stress)。

臨床上,常見失眠者會用運動、曬太陽、按摩、服藥等方式改善失眠,但效果普遍不彰。

定時準時起床 強化熟睡效果

建議失眠者採取下列「不補眠」策略,能部分強化熟睡效果:

●定時、準時起床

用鬧鐘叫醒自己,初期或許整日疲倦,但絕對不要睡回籠覺,可藉由洗溫水澡、穴位按摩、散步、靜坐及營養攝取等方式改善。

●週六、週日不補眠

按照非假日的時間起床,夜間有睡意時,立即上床,不再刻意保持清醒。遠離電腦、電視,因為螢幕閃光會破壞生物時鐘。

●營養攝取

攝取適量魚油(內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他命礦物質、SOD、Q10等保健食品,能改善失眠所破壞的酵素,以及緩和激發氧化作用。

●減重

肥胖常合併失眠,也容易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食道逆流、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症等。

若能有效減重,有科學報告,可一併改善上述疾病及失眠。

(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精神科醫師)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