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BoboMall播播LiVE 🔥打造自己的會員經湾被動收入 🔥您只要手機分享領紅包 🔥直播引流客戶源源不絕 🔥1.點擊連結(每週限量) 🔥手機號註冊VIP,享購物點300P(紅包) 🔥2.分享專屬推薦連結 🔥每新增一位VIP享購物點30P,分享越多領得越多 🔥購物點於團購群,直播…購物時,1點等同新台幣1元🤩🤩🤩 🔥🚩跟著東森,再度攀上高峰!

目前分類:財富密碼 (167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吳育宏

「計畫」是一個管理系統的核心元件,也是一位專業經理人的核心能力。從計畫的架構與細節,可以看出管理者思考的廣度與深度。

若是在營運策略上沒有明確方向和嚴謹邏輯,計畫就會像一台支離破碎的多頭馬車,不但資源無法聚焦、團隊戰力難以發揮,最終還不一定朝預期目標前進。

最糟糕的狀況就是,一群人想努力把事情做好(do the things right),但是卻在做錯的事情(do the wrong things)。

除了要能夠擘劃出正確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如何讓計畫被落實執行。經理人的雙手不需要有「事必躬親」的痕跡,但是腦袋一定要有執行細節的清楚畫面。很多管理者單純的只做「計畫」,不管「執行」。
 
一個看似完美的計畫交到執行單位,到底會遇到什麼外部或內部的阻力,隱藏哪些不可抗力的變數,做計畫的人從來沒有真正體驗過、思考過。想當然耳,這樣的計畫連結到執行層面,肯定效果大打折扣。
 
狹義的「銷售計畫」就是業務團隊透過什麼方式、在什麼期間內、達到什麼目標,包括業務活動的計畫(例行性拜訪、策略客戶開發),和行銷策略的規劃(媒體宣傳、廣告文宣)。
 
廣義的「營業計畫」,則是涵蓋跨部門、跨層級的一切營運活動。

在官僚文化盛行的組織中,計畫的擬訂與提交容易流於形式,只為應付層層主管的要求。

但是在中小型企業裡卻又太過簡化,甚至沒有正式的計畫(年/季/月),仰賴少數人的口頭決策。兩種極端過與不及,都不恰當。

其實小自一個人在紙上寫下待辦事項,大至一家公司的10年發展願景,「做計畫」這個動作本身就是很好的管理技能演練。

有人可以寫出很漂亮的「大綱」,但是推展到「子目錄」的細節就不知所云。有些人懂得苦幹實幹,但是拙於表達和歸納,以至於計畫的內容見樹不見林。

而在整個營業管理控制系統中,「計畫」就如同「心臟」一樣扮演關鍵的角色。前端的「預測」是靜脈,把所需的資訊帶入心臟;而後端的「執行」就像把血液輸送出去的動脈。有了健全又強壯的血管連結全身,一家公司就可以像頂尖選手般充滿活力、屢創佳績。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娟瑜

最近有3場演講,讓我重新對「不景氣」有進一步的體會。

其中一場講座是為領失業補助金的人士而辦的,在座的男男女女,從20歲出頭的帥哥美女,到40至50歲家中經濟支柱的中年男士女士,我可以感受到他們正在人生低潮的困頓。

沒有人願意突然被老板解僱,也沒有人喜歡早晨睡到自然醒,卻不知道今天將何去何從,這種失落的感覺是令人不堪的。當我從「想法改變,壓力就消失了」的角度來提昇他們,我盡量做到正面的、陽光的、鼓勵的支持。

1個月存不到1000元?

第2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應邀到勞工界的演講,當和這群「不確定感很重」的上班族朋友分享時,我終於聽到社會最基層的聲音。

一位OL問我:「如何讓自己更有安全感而勇往直前?」我反問她:「妳有自己的存款嗎?」

「沒有!」她回答得很乾脆,但也眉頭深鎖。

「一個月只需要存1000元台幣呢?」我緊追不捨地問。

「不可能!」她又斬釘截鐵地說。

這下考倒了我。

一個月內存下1000元都有困難,那麼,她的人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看起來,她並不是愛揮霍的人,也不像散漫人生的人,怎麼連1000元都存不下來。

「吳老師,我每天都很認真工作,有時還加班到很晚,我的食物都從7-11買,回到家看到爸媽關懷的眼神,我都是能躲則躲,因為要說什麼呢?我每個月賺2萬多元,扣來扣去,什麼都不剩呀!」

「加班費呢?」我突然想到她剛才提到加班的事,那,不就有些額外的收入嗎?

這位OL說:「老板根本不喜歡我們加班,他要我們在份內時間完成,而且暗示公司電費增加會加重開銷……。」

「存1000元?」我仍不放棄地盯住這位OL的眼神,不到1秒,她立刻「秒殺」了我的好意。她,搖搖頭。

接著我問現場各行各業的聽眾朋友,我說:「一個月存1000元真的有困難的,請舉手。」這下我見識到紛紛舉起的手,他們大大地震撼了我。

溝通管理和生涯規劃

第3場令我也是大為驚訝的,這是為一群婦女朋友主講「溝通管理和生涯規劃」,當講到如何開拓人生機會、如何財富管理;一位中年上班族媽媽說:「吳老師,我現在的收入幾乎是左手進、右手出,根本不可能存到錢。」

原來她每天賣命的工作,絕不敢偷懶,然而一個月約4萬元的收入,為了高中的兒子和國中的女兒,繳學費、繳各項雜支,加上娘家的爸爸媽媽,多少要給些零用金,到了月底,就捉襟見肘了。

「至少存1000元就好了啊?」我又提出這個說法,然而只見她,也是搖搖頭。

趁年輕就有機會

就在這段日子裡,我連續碰到「1個月存不到1000元」的震撼後,我沈靜下來了。原來「窮」這個字,它並不是遠在天邊歐美的事,它也不只是媒體上報導的事,它活生生地就發生在我生活的周遭,我親眼看到這些上班族的無奈,我親耳聽到他們是如何縮衣節食……,聽多了,看多了,心情多少受到一些波動和警覺。

幸好近一場壽險公司的演講,當我為客服人員主講「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後,我的感覺得到更好的提振。

也就在晚上6點到8點的講座結束後,大家興高采烈地合影留念,接著,這一群OL和我同搭電梯下樓,在嘻哈聊天之際,我隨口問了一句:「各位可以下班回家休息了吧?」

沒想到,我聽到了另一個答案:「吳老師,我們還沒下班呢!辦公室還有事要做咧!」我訝異地看著這位告訴我的OL,同時望望電梯內其他OL,我問:「大家都是這樣?」只見她們笑著臉,不約而同地點點頭,又有一位OL說:「這是一定要的啦!不景氣才要更爭氣啊!」

年輕的希望 不找藉口

我深受感動了,儘管有的上班族正在為一個月存不到1000元而苦惱,然而也有上班族仍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這不就是我們最棒的人生風景嗎?

我常在演說會場問大家:「你希望趁年輕碰到不景氣?還是7、80歲碰到?」

沒錯,我聽到的答案都是:「趁年輕!」

趁年輕,我們還有體力,還有機會來適應和調適。

趁年輕,我們還希望,還有方向來改進和成長。

趁年輕,就算我們一個月存不到1000元,那麼,就算存個100元、200元…也好。

趁年輕,我們的人生絕不給自己找藉口!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稜

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嗎?儘管認為自己已經三頭六臂的卯起來工作,卻還是永遠覺得時間不夠?工作都做不完了,更別談什麼休息時間,以及下班後的放鬆時間。想要工作之餘還能擁有更多的私人時間可以利用,除了要懂得拿出工作效率外,更要懂得為自己忙碌的工作之中「偷」點時間。

掌握時間 懂得避開人潮

其實所謂的「偷時間」,不外乎就是「學會把自己的時間利用到最極致的境界」。在工作的時候,相信經常都會遇到塞車情況,用心一點的人,懂得記下什麼時候最多人在影印,什麼時候其他的共用器材最多人在使用,避開人潮,就能省下等待的時間。

若是有些事不得不等待,那你又該怎麼辦呢?說實在的,工作時每一分鐘都是金錢在跑,那你就該在預計今天什麼時候有可能必須等待,就要安排自己在那段時間看看可以做些什麼事。

積沙成塔 懂得利用時間

對於這樣的等待時間,我們就稱之為時間的碎片,千萬別小看了這些碎片的力量,仔細計算起來的話,有時這樣的三、五分鐘,一個月下來就省了好幾個小時呢!這樣的時間和金錢一樣,也許微小不足道,但積沙成塔。

懂得利用時間碎片,就是省下自己的工作時間。要懂得利用時間碎片的話,首先要學會將自己的工作做分割,將一些事情完整的事切分成小部份,分別塞在不同的時間碎片裡,如此一來在無形之中就能做完不少的事情。

分配時間 找出有條理系統

不過在偷時間的同時,切記千萬不要將不可分割的大件事勉強分割,免得本末倒置事情越分越多,還會亂無章法的將事情搞得很亂,非但不省時還要費時的去統整。

大件事,就要懂得偷時間來將它一次完成,一股作氣的完成一件事,東西才不會被搞亂,做起事才能有條理有系統,速度才會快。小件事分割著做,大件事一股作氣的做,先學會分別工作的重要性,什麼事該怎麼做,就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找出工作最簡短的步伐了。

所謂的工作步伐指的就是工作的排程,也就是工作的流程。除了重要的工作必須先做以外,其他的工作哪樣事該優先做,哪樣事又是可以第二再做會比較順暢,你可曾想過這個問題?還是老闆當初交付給你時,跟你說完一遍後,你就始終死守著舊規呢?

流程安排 有效充分管理時間

就算是做同樣的一件事,就算是每天幾乎都做著差不多的事,但不同的流程安排,不同的手法做法,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這些是如果你不用心去思考或是有心想改變的話,就不會發現這些事情。

高效的管理可用時間,懂得利用時間碎片,工作起來才能無往不利。因為工作是跑馬拉松,不是跑百米,你必須更懂得善用時間,才能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可以休息。除了把事情做完外,還能有時間兼顧品質。一切都OK後,剩下的就是你放鬆的時間了。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聰明的你滿腹經綸、學富五車,每日上班早到晚退,對於老闆交付的事情從不敢拖延、怠惰,也常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創意與巧思,但不知為什麼,你卻很難受到大家的肯定與支持,在公司裡脫穎而出?是否認真想過,可能是服裝穿著上,沒有配合行業別、公司文化與客戶對你的期待值,才受到冷落呢?
 
服裝,是無聲的代表器
        根據國外社會心理學者研究顯示,即使公司的文化或行業的特性並不重視個人的服裝穿著,特別講究穿著且打扮合宜的人,升遷及成功機率還是比其他人來得高。因為,服裝除了蔽體保暖,修飾、美化身材的功能,還能無聲地表現出一個人的個性及處事的態度。
        平日在公司中,有人喜歡穿著輕鬆、舒適的T恤、休閒褲,一方面覺得可以激發巧思創意與應付工作上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認為輕鬆、舒適的穿著表現出不拘小節、平易近人的生活態度,容易與人溝通、協調事情。
        但是,在商職場上,這樣的穿著可能被主管及客戶解讀成無所謂的態度,而失去對其專業能力的信任。
        在公司時,因為老闆深知你的能力與背景,不會太在乎你的穿著,然而,無論什麼行業,當你代表公司出席任何會議時,就算客戶端有你輝煌的學經歷表,仍會對你的外表賦予期待。當你站上台的一瞬間,看起來專不專業?看起來有沒有說服力?
        看起來值不值得信任?會深深影響客戶當下對你專業上的判斷!尤其是有實力相當的競爭者出現時,穿著在客戶心中烙印下的形象,就可能成為決定性的因素之一。
 
重要場合,不能只依個人喜好穿衣
        穿衣服是非常個人的事情,通常老闆不會直接告訴你服裝不得體,因為穿著得體合宜,是融入群體文化的基本常識。另外,除非交情夠,否則老闆提及穿著建議也可能被誤解是對個人的偏見與批評。
        我們應當先建立一個觀念,專業能力是商職場上生存的基本條件。但專業能力好比是千里馬的心臟,別人無法一眼看出。所以想在團體裡發光發熱、展現才華,就必須外表看起來一樣專業才行;必須要有千里馬的健美外表,這樣伯樂才會看得見你。因為在社會層面上,大家對專業的期望是需要表裡一致、內外兼修的。
        在商職場上,穿著得體合宜應該以出席的時間、地點、場合為考量,讓自己內、外在協調一致。藉由得體外在呈現專業內在的表現,也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場合的表現。此外,平日也要睜大眼睛看看老闆及主管們怎麼穿?當公司老闆或主管特別注意服裝穿著時,你與他們站在一起的穿著打扮就非常重要,讓外人看你們就是一個有組織、有效率的團體,又千萬不能穿得比老闆像老闆,以免讓老闆有失威嚴,感覺受到侵犯。相反的,有些老闆或主管穿得很輕鬆、隨意,但絕不表示你可以那樣穿。總之,因應不同狀況而適度調整自己的外表,表現出整體一致性與專業度才是最重要的。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能力是「物超所值」,能夠讓別人欣賞、自我提升、成為他人眼中的創意人,但是面對工作職場,你能夠有什麼不一樣的改變,善於激發創意腦的薄懷武老師,教導大家如何開發全腦,讓創意習慣於自然,腦中創意源源不絕。 
        職人會面臨的最大問題,在於兩個層面,一是你是否產生價值,二是產生何種價值。當然,嚴格來說,每個人進入職場都有其價值,即使是倒個茶、洗個廁所都是;但我想大部分的職人並不想僅僅於此。這裡,所指的價值,是指具有高度增值性與不可替代性的價值。 
        大家都有消費經驗,想想看,如果老闆是個消費者,而你是個消費品,消費者最想做的是什麼?就是物超所值,也就是增值性;但這樣還不夠,物超所值只是便宜貨之間的較量,再想想看,如果你很喜歡一款手機,例如iphone,你會為它討價還價嗎?當然也不會!你會想要它,是因為它的風格與獨特,你甚至會二話不說,花大筆銀子買下它! 
        如果搞懂上面的概念,那我們就要進入現在職人該產生何種價值的層面。因為不同的職掌,每個專業人士,都該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但從上述的角度來說,這根本一點也不夠。我的看法是,現在是一個高度變動與行銷的時代,所以,如何應付變動與行銷就是非常主要的學習目標。 
 
成為老闆眼中的物超所值 
        根據我的經驗來看,創意思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常常是獲得主管信任的根據來源。怎麼說呢?一個員工讓老闆覺得沒有價值,其實很大的原因,是該員工好像只會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與其說是員工,其實比較像老闆的執行工具。真正有企圖心的老板,會希望員工是有想法的,這樣才能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這叫做獨立思考。但如果你不但有想法,而且是創新的想法,能幫助企業脫離困局、解決問題、研發商品、開拓商機,那就更不得了了!這些不但是企業平時就急需要的,而在現今動不動就出現金融海嘯的情況下,用創意生轉機,不但老闆期望獲得,就算不幸離職,也可以擁有自行創業或另闢戰場的思考規模。而且,這種能力是修練得到後,會自動增值,卻又不會被搶走,而且又各領風騷,互不牴觸的能力! 
 
培養自己的創意習慣 
        創意不是像讀書考試,學過就會的東西,如果這樣就能做到,創意就不值錢了。創意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是從你立志想要做個與眾不同的人開始。但不要誤會,我並不是鼓勵大家標新立異,因為這與創意是有些距離的。標新立異是:我就想要不一樣,創意則是:我不一樣是有原因與目的的,而創意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提出的方案。 
        因此,儘管許多人前前後後設計出一堆創意方法與工具,都不會是唯一的;每樣創意工具都有長處,也有其缺陷。創意就像運動一樣。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不管是為了減肥、健康或美觀,初次運動都是痛苦的,這也是運動者最後選擇半途而廢的重要原因。但是,度過難關的人都知道,只要熬過去,慢慢就會變輕鬆了。創意的練習也是,剛開始用腦非常痛苦,就是什麼都擠不出來,可是,只要熬過去,自然就比較容易創思泉湧了!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天一如往常,清晨六點多我便起床到公園去遛狗、運動,回到當鋪才七點多。當時天剛微亮,正當我準備開門時,手上的狗鏈突然一緊,只聽到小狗發出陣陣低吠聲,我頓時警覺起來。
        我緊張地四處張望,發現騎樓下的柱子後面竟有個畏畏縮縮的人影,直覺以為是歹徒要來行搶,便大聲喝問:「你要幹嘛?」沒想到對方卻怯生生地回我話:「老闆,我是來當東西的。」
        原來是趕早的客人,看他的樣子、聽他說話也不像是個惡人。於是我鬆了口氣,邊掏鑰匙邊說:「你不要躲在那邊嘛!先生貴姓?請進,請進!」
        我把他迎到鋪子裡,對方自稱姓陳。我問他:「陳先生想當什麼?」他從懷裡掏出一個鐵製的餅乾盒,打開鐵蓋,裡面放著一個手提包,待拉鏈拉開,裡頭竟然滿滿的都是現鈔。          圖/李小光
        我以為自己剛剛聽錯了話,誤聽成陳先生是來典當東西的,沒想到他是來贖當的,因此趕緊改口道:「陳先生,原來你要贖東西啊!麻煩你把當票一起給我。」但陳先生卻搖了搖頭,口氣肯定地說:「不是贖,我是來當東西的。」
        我一時沒反應過來,因為沒看到任何可以當的東西啊!難道要當餅乾盒?於是我又問他:「那你要當什麼?」他指了指餅乾盒說:「我要當這包錢。」
        這可有點意思,我開當鋪這麼久,客人帶著各種寶貝上門,無非是為了換錢,但生平頭一次遇到帶著「錢」來當「錢」的客人。
        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問他:「你都有錢了,為什麼還要當錢?」他聽了一臉尷尬地搓著手說:「唉!這個,總之這筆錢不能用啦!」我聽了更加一頭霧水了:「不能用?難道這些錢是假鈔嗎?如果是假鈔,你趕緊拿走,我絕對不能收。」他急忙解釋:「不是假的啦!我不知道要怎麼跟你講,但是這筆錢我真的不能花掉。」我繼續追問:「如果是真鈔為什麼不能用?錢就是錢啊!」沒想到我這一說竟逼出了他的眼淚,他萬分為難地說:「因為這是…這是我阿嬤給我的手尾錢。」
        在臺灣民間有個風俗習慣:老人家若意識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會像過年包壓歲錢一樣,發給每個晚輩一筆數額不大的錢,除了留給子孫當紀念,還有保佑後輩財源滾滾之意,是謂「手尾錢」。這與現在出殯做法事時,師父發給家屬的一塊兩塊錢不太一樣。
        我被這筆錢的來歷嚇了一跳,示意陳先生繼續往下說。只見他眼眶裡泛著淚水,幽幽道出了塵封已久的往事。一聽之下,才發現原來他與在基隆名號響亮的顏氏有著血親關係。
        臺灣北部的雨都基隆有個望族顏氏,在當地赫赫有名。族中有一位顏老太太,年輕時嫁入豪門,生活優渥,子孫瓜瓞綿綿。雖然兒孫眾多,但她獨獨寵愛身為外孫的陳先生。只可惜陳先生從小不學無術,長大後竟沉迷賭海。
        為了賭博,陳先生將家裡可以變賣的東西全換成了賭本。俗話說「久賭神仙輸」,幾年賭下來,自然落得個負債累累的下場。一開始親戚朋友還會苦口婆心地勸他,但他始終執迷不悟,因此眾叛親離也在意料之中,最後只剩下顏老太太始終護著她的寶貝外孫。
        不論何時,只要陳先生開口,顏老太太一定會給他錢。即使手頭不方便,她也會藉口自己需要花費,設法跟其他兒孫要錢。後生晚輩自然知道顏老太太的目的,每次總會勸她別再理會陳先生,只是阿嬤疼愛外孫的感情大過理智,顏老太太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資助了陳先生。
        任何人都敵不過時間的摧殘,顏老太太也快走到人生的終點了。臨終前,她特地把陳先生叫到病榻前,用布滿皺紋的手撫著他的頭,苦口婆心地說:「乖孫子,別再賭了,阿嬤在世的時候還能照顧你,等我走了,還有誰能護著你?你也不小了,趕緊找一個正經工作,安定下來,好讓我放心。」顏老太太將晚輩給的錢省了下來,包了一份二十萬的手尾錢給陳先生,也就是現在放在餅乾盒裡的這筆錢。
        可惜的是,陳先生當時並未聽從外婆的教誨,加上遊手好閒已久,因此在顏老太太過世後,始終沒有改過自新。
        又過了幾年,陳先生才終於戒了賭,並打算在林森北路擺攤賣小吃,重新步入正軌。可是擺攤需要本錢買攤車和基本食材,由於年輕時惡名昭彰,縱使他拍胸脯保證自己已改過自新,親友們依然認定這只是他再一次騙賭本的表演,最後竟落到連買餐車的基本費用都借不到的窘境。不得已,只能上當鋪周轉。
        他尷尬地告訴我:「這筆錢不能存進銀行,因為存進去再領出來就不是原來的鈔票了!現在我手上沒有創業的資金,也沒人願意借錢給我,這筆手尾錢是阿嬤對我的期待,我絕對不能花。想來想去沒別的辦法,所以想請你幫我保管,借我一筆做生意的本錢。」
        事情的前因後果把我聽傻了,原來這一筆錢不只是鈔票,還包含著阿嬤對孫子最後的囑咐。聽完故事,看著面前的人,再看看眼前的鈔票,我深刻體會到陳先生重新做人的決心,於是暗下決心幫他這個忙。他會找上我,或許也是冥冥之中顏老太太的指引吧。
        我低頭隨意檢查包裡的鈔票,發現裡頭有些已經是現在市面上不再流通的舊鈔了,但我還是問陳先生:「這裡面有多少?」他答:「總共二十萬。」
        一般當鋪收取物品一定都是以低於市價好幾折的價錢支付,而這個「商品」雖然不同於其他,但也不能以原價計算。我一沉吟,最後算了十九萬給他。
        一旦決定收下,問題就來了。一般的典當品通常都要收入庫房,但是手尾錢畢竟代表了陰陽兩隔,意義也不相同,要是入庫似乎不太妥當。左思右想後,我決定把「它」放進冰箱,既不會被蟲咬,也不容易變質。陳先生直說沒關係,只要好好保管就行。
        之後,陳先生帶著創業資金先是開了間海鮮小炒店,因為用心烹調、認真經營,很快就在地方上打出了名號。只過了一個多月,他就來贖回了手尾錢。據說創業成功之後,他還涉足士林的餐飲業,為自己的人生重新燃起了希望。
        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當初我看到陳先生將餅乾盒自懷中拿出來時的眼神,已非昔日那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紈子弟了。過去的荒唐讓他失去了優越的物質生活與親友的信任,但是始終沒放棄他的阿嬤,借著離開人世前的手尾錢,換回了陳先生的大徹大悟和回頭是岸的人生下半場。
        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會受到許多人的照顧,不管是來自親人還是朋友,但我們卻往往不知不覺,甚至習以為常,等到失去時才懂得珍惜。人的一生雖然有許多事情能夠有重來的機會,比如金錢、事業等,但只有情感是一旦失去就無法重來的,尤其是那些來不及回報的情感,這也是人生最珍貴的東西。不要讓這些來不及變成人生的遺憾。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呂政達

幾年前,上輔大語言所洪教授的課,聽他也當上教授的學生提到,洪教授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教養絕招就是,「如果你想要小孩吃番茄,唯一的方法是,吃給他看。」

其實,這項絕招絕對有其盲點,譬如,有個小孩看爸爸吃辣椒,好像很好吃,他自己嘗了一口,卻眼淚鼻涕不聽使喚,從此對爸爸的「食物意見」失去信心,畢竟,每個人的味覺經驗是不一樣的。但是,洪教授這招卻直逼「杜嘉法則」。杜嘉曾任美國疾病防治中心教授,他的這句名言是:「部屬只要看你的動作,就知道你對他們有什麼要求。」

這裡的「你」盡可置換,換成「老闆、家長、老師或任何家人」,也都通。有位教養專家就說,只要觀察父母本身的言行舉止、聊天的內容,或者平常報紙看哪幾版,大概就知道他們對孩子有什麼要求了。有位媽媽也是理財專家,她女兒從小學起就負責在班上管理「共同基金」,實在不會讓人覺得意外。

「杜嘉法則」最直接引申的意義就是「以身作則」,這始終是親子關係裡,最難解的習題,其實還有項潛規則──要讓對方接受你對他們的要求,你必須先成為對方在意的人。這裡的「在意」也可置換成「想要模仿、學習、聆聽、學習了就能得到某種好處」等等含意。

潛規則裡其實大有權力流動的意味,那個被我們觀看的人,會讓我們對他的要求感到在意的,其實當然是「權力」。所以,他的一顰一笑,一聲咳嗽、一個不經意的眼神或皺起眉頭,都會成為被放大觀察、評量的標的。但我建議,所有擁有這種權力位置的人,重新為自己的權力設定一個目標,就像父母不要一天到晚掛著:「孩子是我生的,當然要聽我的。」或「孩子要聽我的話,我才給他獎勵」這類的想法;放下權力,心中不再有權力之招,方為高招,成為對方在意的人。

在所有「在意」裡,我最推薦的是「喜歡」,勝過了「害怕」也勝過「模仿」。譬如說,一個在孩子童年時曾解開領帶蹲在地上玩到全身泥巴的爸爸,或者一個從菜市場回家不忘帶份小點心的媽媽,在回憶的版圖裡,終於顛覆了杜嘉法則,豎立了另一種「在意」的典範。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一位朋友離職,離職的理由是「不為五斗米折腰」,這讓我想起曾經在臉書上看到一則很有哲理的圖文分享。
        這條分享文是這麼說的,「人生有兩杯水一定要喝,那就是苦水與甜水,這兩杯水每一個人都會喝到,但是不同的人喝的順序不一樣,不願吃苦、不能吃苦、不敢吃苦的人,往往一輩子吃苦」。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個離職的理由聽起來「高風亮節」,但實際上還不比「辭職回家帶小孩」來得有意義。
        說自己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為自己辯解時,同時也打翻一船人,好像在組織裡,只有自己是清高的,別人都是卑微地在折腰,都是為了五斗米在趨炎附勢。
        一位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曾說,一個人在職涯中最多只能換5次工作,不論是公司沒有前景、和上司不合、不認同公司文化、和自己的志趣不同、沒有學習的空間,都可以是離職的正當理由。但是頻頻換工作,終結起來不外乎「個人的抗壓性太差」。
        不為五斗米折腰,其實就是挫折忍受度低,且自我感覺良好下的傲慢,那是無法自我突破還自命清高。而為五斗米折腰,不但不卑微,同時也是對自己和家庭負責任的表現。
        在現代生活中,工作通常占去個人每天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和同事相處有時比和家人來得久;不論是對工作的看法,或是和同事相處,實在不可能沒有歧見和摩擦,這些差異需要高度的智慧,和個人修養去化解。
        職場可說是強迫個人成長最有力的環境,每個人都可以從同事或是工作中獲得成長,並培養自己的抗壓性和挫折忍受度,讓自己更成熟,處事更有智慧;更重要的還有養活自己和家庭,不拖累別人和社會的承擔。
        這就像是苦水和甜水,不能吃苦或不願吃苦的人,往往理由最多,最後卻一事無成,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通常最早在生活中「夭折」,因為沒有喝過苦水的人,怎會知道甜水的滋味,進而懂得把握和珍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一個人的薪資不是錯在多,就是錯在少,主管不是聖賢,又如何能絕對精準與絕對公平?暫時的不公平與長期的動態公平,才是真相,因此薪資絕對不應公開,都只能是每個人心中的機密。
        在年終的策略校準會議之後,我決定把兩個不同的團隊合而為一,由其中一位主管領導。
        這位主管在知道兩個團隊的薪水之後,不知如何處理,因為雙方的薪水有明顯的差距,原來分屬不同的單位,薪資水平有落差,可以理解,一旦合而為一,大家理應要在相同的水平之下,這變成棘手的問題。
        我要人資主管協同處理,他們提出的方法是,以薪資低的單位為基準,要求薪資高的單位減薪。這兩個單位之所以合併,就是因為經營處境艱難,自然無法再負擔高薪。
        我原則同意,但略加修正:薪資低的單位,表現傑出者酌量加薪,其餘不動;薪資高的單位,人員優先裁汰,只留下傑出者,留下者酌減薪資,或者不減。
        主管問我,為何有人可以不減薪?我回答,其中如果有特別優秀的員工,又是團隊中的核心戰力,這種人要珍惜,可以不減薪。這種不公平,只能暫時忍耐,不可強行拉齊。
        這個案例,解答了我心中一個長期的疑惑:「外商公司薪水為何不能公開?」公開自己的薪資與打聽別人的薪資,為何都會被列入重大過失?
        我經營公司,一向公開透明,就連財務報表都不保密,唯獨薪資保密,這是從外商公司學來的習慣,但用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從這次合併兩個不同團隊的經驗中,我知道組織會發生各種情境,導致薪資無法絕對公平,合併、合資、關鍵人才的引入,都可能使薪資無法一次到位。絕對公平,需要有各種權宜措施,容許暫時性的不公平,然後靠時間慢慢拉近不公平。
        公平其實是一個動態的現象,每一個時間點,如果放大檢視每一個人的薪資與績效,一定不是絕對公平,但每過一段時間重新校準,過則減、少則加,又回到公平。 每一個人的薪資不是錯在多,就是錯在少,主管不是聖賢,又如何能絕對精準與絕對公平?暫時的不公平與長期的動態公平,才是真相,因此薪資絕對不應公開,都只能是每個人心中的機密。
        另外,每一個人心中的比較之心與自我感覺良好,常常放大自己的功能與貢獻,不能心平氣和的面對自己的薪水,這也是薪資不能公開的原因。
        我直言拒絕員工比較式的加薪請求,因為他不該知道別人的薪資,但歡迎陳述自己的貢獻來要求加薪,這樣才能理性的討論績效。
        薪資是組織中最敏感的議題,人性有各種自以為是的弱點,組織也有各種不可抗力的為難,這是薪資不可公開的原因。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丁菱娟

一位工作了3年多的優秀員工跟我說,他開始會對自己工作產生質疑,不知自己是否選對行業,覺得每天這麼辛苦的工作到底對不對。 
       我知道通常工作個三、五年的人或將近30歲的人很容易遇到這個在十字路口徬徨的時刻,有時也沒甚麼特別理由,就是一顆驛動的心蠢蠢欲動,不知自己該要留,還是要走?
       這個時期的人剛好在職場上工作一段時間,對於手上的工作駕輕就熟,可以學習的速度開始緩慢了,以為自己沒有成長空間,或只是想換換不一樣的生活、呼吸不同的空氣。
       其實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會遇到這種撞牆期,尤其是工作時間長、壓力大的時候,很容易就想放棄。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情況不同。
       但與其太感性地做決定,倒不如好好沉澱,我哪裡遇到瓶頸?這樣的瓶頸可否在原來的公司獲得解決?還是得換一份工作才能解決?
       譬如說,我討厭現在的主管,那我曾經努力去改善過嗎?是否換了下一個工作可以保證碰不到類似的主管?這樣想才有可能看清事情的真相,才能冷靜決定該留或該走。
       我無法給答案,但我知道你一定要「愛你所做」的,最後你才能「做你所愛」的。很多人離開是因為討厭壓力、逃避壓力。你這次逃開了,下一個工作同樣壓力還是會找上你,除非你瞭解那壓力來源,也克服了,否則你只是一昧的重覆職場上無奈的輪迴。
       我前兩份上班族工作都是在公司及個人最佳的狀態下離開。這樣我更清楚自己的無憾與無怨。把現在手上的事情做好了,再移往下一個目標,才能證明你的完成。
        職場的升遷或更上一層樓是需要時間或經驗的累積。千萬不要選擇在自己無法承擔或是公司最需要你時離開,有一天你會懊悔自己沒有完成。
        先愛自己手上的這份工作,把它做好,你才有選擇的餘地。倘若最後決定離開,也要清楚知道自己缺什麼、要什麼,這樣才能在下一個工作找到成長的途徑。否則你的來去並沒有留下好的紀錄。
        找工作不易,找到好工作更不易。手上這件事沒做好,別希望下一份工作會更好。寫下好的紀錄才是下一個機會的跳板。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年新希望,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2013 年? 大環境變動,前景看似渾沌不明,但,你的2013 年,其實是掌握在你自己手裡。迎接新的一年,要給自己新年新氣象,不妨靜下心來,為自己準備3 個小時時間,重新梳理好內外身心。
       新年新希望,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2013年?
       大環境變動,前景看似渾沌不明,但,你的2013 年,其實是掌握在你自己手裡。
       迎接新的一年,要給自己新年新氣象,不妨靜下心來,為自己準備3 個小時時間,重新梳理好內外身心。
 
第1小時:投資自己計畫
        前景不明更要儲備能量,從9 大趨勢盤點2013 年學習方向,在硬技術與軟實力兩大主流中,汲取你的新年新能量。
 
第2小時:管好你的情緒
      命運不應等於情緒,360°學做自己的情緒總管,以10個情緒方程式察覺、 解讀、 控制及疏通情緒,讓你的新年更順暢。
 
第3小時:建立好習慣
       要脫離「 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的窘境, 你必須找出習慣迴路,用新慣性行為取代壞習慣,讓你在新年度進入好的循環。
 
       做好年度3 計畫,新的一年就不會在手忙腳亂中度過,藉由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新的一年,你更能自信大步向前新年新計畫,減肥、存錢投資、學好英文,卻只停留在嘴巴說?還是3分鐘熱度,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剛開始都充滿熱情,卻往往後繼無力?
        到底問題在哪裡?其實不是你沒毅力,也不是熱情消退得快,而是你根本沒搞清楚自己的意志力強度。明明是一個意志力薄弱的人,卻找一個你根本沒有興趣或無法帶給你成就感的遠大目標,當然很難在短時間完成,自然容易放棄。
        2012 的你,正咬牙領數年不動的低薪,修練職場耐性?經常陷入加班迴圈,糾結工作與生活難以取得平衡?原有升遷機會,卻留下擦身而過的遺憾?原為職場熱門科技人才,一轉眼產業卻已見凋零?還是工作之餘,不時需要反覆思考如何找到人生小確幸?
      「工作到底為了什麼?我該做什麼樣的工作?過什麼樣的生活?」這樣的疑問,是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猛然跳出來襲擊你?在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的時代裡,很多人都失去了做夢的能力,為了生活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過著自己不滿意的生活,即使一帆風順,也會因為一成不變讓人逐漸失去熱情。
       其實,愈是困頓環境,人能夠發揮的潛能就愈大!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不如去想,你可以做什麼?」Google 台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在參與《30》闖世代系列論壇時這樣建 議,他說,面對未來競爭,大家都很擔心被邊緣化,但是他看見的是,「擁有自我優勢,你就會是核心。」2013 年,你希望將自己的人生帶往哪一個方向?點燃哪一種生命火花?一年之
初,不妨花1 小時,從擬定自我投資計畫開始!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丁菱娟

一位工作了3年多的優秀員工跟我說,他開始會對自己工作產生質疑,不知自己是否選對行業,覺得每天這麼辛苦的工作到底對不對。

我知道通常工作個三、五年的人或將近30歲的人很容易遇到這個在十字路口徬徨的時刻,有時也沒甚麼特別理由,就是一顆驛動的心蠢蠢欲動,不知自己該要留,還是要走?

這個時期的人剛好在職場上工作一段時間,對於手上的工作駕輕就熟,可以學習的速度開始緩慢了,以為自己沒有成長空間,或只是想換換不一樣的生活、呼吸不同的空氣。

其實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會遇到這種撞牆期,尤其是工作時間長、壓力大的時候,很容易就想放棄。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情況不同。

但與其太感性地做決定,倒不如好好沉澱,我哪裡遇到瓶頸?這樣的瓶頸可否在原來的公司獲得解決?還是得換一份工作才能解決?

譬如說,我討厭現在的主管,那我曾經努力去改善過嗎?是否換了下一個工作可以保證碰不到類似的主管?這樣想才有可能看清事情的真相,才能冷靜決定該留或該走。

我無法給答案,但我知道你一定要「愛你所做」的,最後你才能「做你所愛」的。很多人離開是因為討厭壓力、逃避壓力。你這次逃開了,下一個工作同樣壓力還是會找上你,除非你瞭解那壓力來源,也克服了,否則你只是一昧的重覆職場上無奈的輪迴。

我前兩份上班族工作都是在公司及個人最佳的狀態下離開。這樣我更清楚自己的無憾與無怨。把現在手上的事情做好了,再移往下一個目標,才能證明你的完成。

職場的升遷或更上一層樓是需要時間或經驗的累積。千萬不要選擇在自己無法承擔或是公司最需要你時離開,有一天你會懊悔自己沒有完成。

先愛自己手上的這份工作,把它做好,你才有選擇的餘地。倘若最後決定離開,也要清楚知道自己缺什麼、要什麼,這樣才能在下一個工作找到成長的途徑。否則你的來去並沒有留下好的紀錄。

找工作不易,找到好工作更不易。手上這件事沒做好,別希望下一份工作會更好。寫下好的紀錄才是下一個機會的跳板。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萃芬

Q:當調整同仁的工作內容,或是臨時交辦新的任務時,大部分同仁都努力跟上公司的步調,但就是有同仁非常固執,每次分派任務,這位同仁就會推說:「這不屬於我的工作範圍,我不知道怎麼做,你找懂的人去做。」

既然他不肯接新工作,只好請他去支援別的同仁,此時他又會表示:「我只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其他人的事情我無法幫忙。」

更叫人生氣的是,他還會特別強調:「當我有困難的時候誰來幫我。」想請問諮商師,碰到這種既固執又不合群的同仁,該如何讓他懂得變通一點?

A:固執己見的人常常是以不合群來掩飾內心的焦慮感。

一般而言,他們剛到新環境,或是初接新工作都會比較難以適應,如果可以先了解他們過往的工作習慣,從重複性、結構性的工作開始入手,然後再給他們適度的學習空間,比較可以讓固執的同仁進入狀況。

想想看:當我們發覺自己走入一條死巷,會如何反應呢?有些人會呆立原地,等著善心人士來拯救自己。有些人會努力尋找原路,再慢慢摸索出來。有些人會詢問別人自己所在的方位,一步步走出死胡同。

有多少人找不到路的時候會留在原地,等著別人來解圍?而當工作遇到瓶頸時,又有多少人會擺著不管,任由問題愈滾愈棘手?

「變通」就是處理與判斷事情的能力,這裡提供幾個培養同仁應變的方向,或許可以幫助固執的同仁找到更好的做事方法。

下面這幾個問句,能夠引領固執型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

1、假設這件事情必須重做一遍,會有什麼不同的做法嗎?

2、若是其他同事負責這件事情,會給別人什麼建議呢?

3、如何確保事情順利進行?可能會發生哪些狀況?

4、萬一發生意外狀況,有哪些因應方法?或是求救單位?

只要事前把「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況」先想一遍,並且掌握「不會處理的問題就開口問別人」的原則,相信再固執的同仁都可以找到變通之道。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盧希鵬

最近與企業界與資策會的朋友到王品iKKi用餐,因幾周前聽戴勝益董事長說,他們有固定比例的營收會按薪資比例發放給員工,而且獎金不是年底發,也不是月底發,而是「每周」發。我們向當日的射手座領班詢問是這樣的嗎?他們笑得好開心的說,對啊。看得出來,他們的笑容是從心裡發出的,而且工作愈忙,笑容愈燦爛,因為過個周末,就可以領到獎金了。
        我想起暢銷書《我在黑道學會的88堂商管課》(費倫特著),作者原來是混黑手黨的,改邪歸正後去讀MBA,發現商學院老師教的跟他以前大哥教的很像,其中有一課就是「分紅」,只是白道企業都是年底統一分紅,擅長規畫與延遲賞罰;而黑道,是每一次行動後,立即分紅。還是黑道比較懂人性。
        還有,黑道的人很少像白道一樣,凡事都要抄筆記。你看過哪一個黑道大哥在交代事情時,小弟們在抄筆記?因為黑道小弟要訓練記憶力,因為記在腦子裡的反應最快,也不會留下證據 (但常常砍錯人,不知跟不抄筆記是否有關?)。
        還有一點,如果聽了馬上去辦,也是不用抄筆記的。許多時候我不明白,學生們抄了那麼多的筆記,考試之外會常看嗎?還有幾件事是馬上去辦?有時抄了筆記反而懶於去記憶,考完試就忘了。因為學生們都是白道,喜歡讀書,不擅長執行。
        此外,黑道通常只針對特定對象與目的出任務,他們被交代要與社區維持好的關係,像是看到有老太太過街就要上前攙扶,看見有人跌倒,就要主動前去看看,或是看見有人在搬重物,也要主動幫忙。他們知道要維持良好社會關係與社區責任,免得在社區中被排擠。
        社會責任的課題在白道中討論了好久,講了很多理論,大家總是裹足不去執行。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跟你所在的社區維持良好關係,做生意嘛,被人喜歡與不被排擠很重要,這麼簡單的道理,白道還是喜歡開會討論,而且還僅只於開會討論,不去執行。
        更有趣的是,作者說他們的大哥很少真正退休,因為他們都樂於工作,反而白道想太多,常常抱怨工作。還有,他們很少在背後說大哥的壞話,大概是因為會被砍,反而白道比較會在後面批評老闆。或許,知識分子愛說話,而黑道分子擅於行動。
        當然,我們以詼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黑道當然不好,但是黑道以「執行為主」的精神,值得以「開會為主」的白道多學習。許多機會與契機,不是計畫出來,而是靠執行發現的。
        開會很重要,只是不要忘了,要留更多的時間去執行。原來,我也是白道。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孟潔

你是否覺得提案老是不易通過,說了很多意見卻沒人贊同,貼心準備卻沒人理解,辛苦加班沒人看見?或者,懊惱自己跟不上同事們的對話,在下班聚會、呼朋引伴時總是被忽略,甚至懷疑自己早已在辦公桌前消失不見?
        此時,你需要增加「存在感」。
        沒有存在的感覺往往開始於一些小事件,這些小事件會逐漸點點滴滴地在心口累積串聯,侵蝕了自己在職場上的信心與展望,一旦在職場上失去了的信心與展望,也就更難有存在感了。
穿錯衣服,讓你失去存在感!
        我們都知道,必要的服飾裝扮能讓穿的人更出色、並幫助個人形象加分;但是你是否想過,服飾裝扮也可能會喧賓奪主呢?
       沒錯!當服飾變成個人形象呈現的主角時,本人反而「不被看見!」影響了你在職場中的存在感。
        職場上有很多人,明明非常注重服飾裝扮,時常注意著流行時尚的訊息,上班前也精心裝扮自己,論新潮、時髦絕不輸人,晚上聯誼交際時也會受到異性的青睞與恭維,但是在職場上卻無法像生活上順遂而平步青雲。原因何在?
        個人在職場上的穿著必須顧及心理層面、生理層面及社會層面三面向。心理層面包含個人內在,如個性、喜好、美感與價值觀;生理層面包含個人外在,如身型及五官特徵、個人色彩;社會層面包含社會期望值,如公眾場合與職場環境、業別、文化、階層等因素;在職場上唯有這三層面完成整合,才可能擁有被看見的存在感。
        所以在職場上,存在感的建立並不只是單純的個人認知與喜好。如果只顧及到心理層面的部分,以為依照自己的個性與喜好做好服飾裝扮,就會受到大家的青睞與老闆的肯定,結果經常事與願違。
        我們知道可以利用服飾裝扮展現自己的專業和自信,但必須避免自己所喜愛的服飾裝扮反客為主,凌駕在「人的存在價值」上,且能夠與自己的個性、職場目標及環境相容,成為建立良好形象的助力!
        通常女性在職場上的穿著較重視心理層面及生理層面,喜好看起來具有美感並有身型修飾效果的服飾。
        社會新鮮人及輕熟男女,因為沒有社經地位的壓力,個性、喜好尚在學習穩定,自然而然偏重心理層面及生理層面的修飾部分。
       若缺少顧慮社會層面的考量,過度強調個人喜好及服飾的美感主張,這樣對職場上的成就並無太大助益,也會因為不符合職場的環境與文化,顯得缺少專業度,在職場上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經常發生只見其衣,不見其人的窘境。
        而男性在職場上的穿著通常偏向重視社會層面;成熟男、女也比較重視社會層面,期望在商職場上有更高、更好的成就發展。
       但相對的是對時尚的敏感度不高,缺少美學的修飾,所以在裝扮上缺乏質感、品味與精緻度。殊不知,缺少個人特色的服裝儀容,其辨識度相對也會降低。
        所以想在職場上穿出存在感,唯有將心理層面、生理層面及社會層面全方位顧及,才能正確有效地對外傳遞出想表達的訊息,穿出自信自在並建立良好的專業形象,並讓他人對你的存在留下深刻的印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潘俊琳

領導人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表示,智慧、抗壓、公正和自律,是領導人應該要具備的特質;而企業挑選領導人必須審慎評估,是否具備這些特質。而非將他升職後再來改變他,因為人要改變「天性」很難,企業是廝殺戰場,如果沒有挑對領導人,那將會害慘很多人。


智慧


戴勝益指出,智慧是當領導人的最重要條件,沒有智慧的人不能當領導人,而所謂的智慧包括EQ(情緒商數)和IQ(智慧商數),領導人對事情必須要有過人的思考力和想法,光是智慧這一條件,大概就淘汰了九成的人。


好人和值得尊敬的人,不見得就是有智慧的人。像是在家庭中,母親通常是全家人的生活重心,也是大家最尊敬的對象,但要是發生大事,大家通常不會找媽媽出來當領導人。


職場也是一樣,有些人是大家樂意傾訴的對象,但這個人不見得可以當領導人,而有些人平常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勝任有餘,卻不見得有當領導人的智慧和容人的氣度。


抗壓

抗壓性同樣是領導人必須具備的能力,戴勝益表示,一般人遇到困難通常就會退縮,然後還會找到一個很好的理由,來說服自己放棄。像是公司的前景不看好,離職是為了不浪費自己的青春。或是用選錯行業,老闆太差來當理由。


戴勝益認為,不管是什麼理由,一個人一輩子最多只能換5次工作,因為自覺選錯行業,跟老闆處不來,感覺公司沒有前景,都可以是換工作的正當理由。但若是一個人什麼工作都做不久,總結起來,不脫是抗壓性太差,和意志力不夠堅強。


抗壓力和意志力,是可以磨練的能力,但也必須這個人願意接受考驗,和有能「撐得過去」的耐力,而這正是領導人必須具備的特質。


公正

此外,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也是領導人應有的認知,但卻是很多人的盲點。戴勝益表示「大丈夫無私交」,職場上不應該有特別好的朋友,領導人更應該只和同仁聊公事,而不談私事,這樣大家才會覺得這個領導人很公正,可以放心跟隨。


如果領導人對某位部屬特別好,整天「出雙入對」走得特別近,大家在心裡就會認定主管偏心,萬一這位部屬和其他的同事發生摩擦,不管領導人的調停是否公正,大家在心裡還是會覺得主管偏袒他的自己人,這樣的領導人,怎麼可能得到部屬的認同。


因此,戴勝益提出「等距政策」,就是和每個人都保持一樣的距離,以及儘量做到同樣的對待,像是領導人有去某位同仁的家裡作客,那就同樣要到所有的人家裡。或是在公司活動中,一群人玩得很高興,領導人可以跟大家同樂,但也別忘了照顧在一旁坐冷板凳的人。


自律

還有領導人也必須嚴格自律,什麼事情不能做,又什麼事情必須怎樣做,領導人心中要有一把嚴格的尺,儘管是枝微末節的小事,領導人都必須自律。


像是戴勝益絕對不會將西堤的筆在陶板屋的員工面前拿出來用,這是很小的細節,但為了公正,領導人就是連這麼細節的事情,都必須自律。


戴勝益表示,要在王品當領導人,除了智慧、抗壓、公正和自律,還必須有領導力、決策力和執行力。


同樣的事情,為什麼大家願意跟這個人,卻對那個人避之唯恐不及,領導力就是主要原因。戴勝益說,在辦活動的時候,有時候大家看到某個領導人就很高興,但對另外的人態度就不一樣,這是領導人自己要檢討的地方。


領導人要有容人的氣度,不要讓同仁感覺口無遮攔,每次都在挖人家的瘡疤,或是做人處事讓人感覺到刻薄。領導力要站在客人和同仁的立場想事情,並且管得住自己的情緒。


再來就是決策力,戴勝益表示,領導人在做決定時,應該要徹底思考,這件事為什麼要去做?做了有什麼好處?可能有什麼壞處?這是站在個人本位做決策?還是以客戶和同仁的角度在思考?


決策通常都是領導人做,同仁只好遵從,領導人在做了決策之後,就要勇於承擔各種可能的結果。領導人如果做了決策之後,好的都歸功自己,失敗都歸咎部屬,這樣的領導只會盡失人心。


領導人還必須要有執行力,決策必須透過執行才可能實踐,有的領導人在領導或決策上,或許不是那麼完美,但卻可以透過執行,在過程中不斷修正,以彌補領導力和決策力的不足。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明彧

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提出了成功者的7個習慣:「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和「不斷更新」,這7個習慣中,你覺得哪一個最難做到?
 
很多人都以為是必須與他人協同合作的「統合綜效」,或是必須持之以恆的「不斷更新」,然而睿仕管理顧問大中華區總裁陸強表示,在針對所有上過柯維成功7習慣課程學員所做的問卷回收中,大家認為最難做到的,其實是「要事第一」。
 
「先做重要的事」這麼理所當然而且能夠操之在己的事,為什麼卻被所有人公認難以達成?因為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變動、忙亂、突發狀況層出不窮,當這些緊急的事情(但多數卻是瑣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人們就會被「趕著處理」的緊張情緒牽著走,想說先完成緊急的小事,再來處理重要的大事,於是那些要事就被迫一延再延,最後落得完成無期。
 


寫好行事曆,創造工作的充實感

當生活中充滿了無法完成的大事,挫敗感也就油然而生,正如許多人都曾感嘆,自己忙了一天,卻覺得一事無成。想要擺脫這種忙碌卻無成的狀態,日本記事本達人佐佐木香在《活用記事本設定工作目標》中表示,其實有一個超簡單的脫困良方,那就是「寫行事曆」。
 
佐佐木香指出,忙或不忙其實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你知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忙?」如果忙碌可以達成預定的目標,忙就會變成「生活充實」;反之,若是漫無目的、毫無目標的忙,只會讓人身心俱疲。
 
透過「寫行事曆」,能讓一個人思考自己為何要在某個時間做某件事,一旦釐清每個時段的工作目標與進程,即便還是同樣的工作,做起來的心情也將完全不同,因為你會明確感受到,自己的開始與終點在哪,而且正從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情中,累積生活的成就感。
 
「光是好好寫下行事曆,人生就會完全不同,」佐佐木香表示,很多人都以為,時間管理就是要將時間運用得更精確,但其實光是完成「訂立行動計畫」,就已經是實踐時間管理術的最好方式。只要每天早上花上10分鐘,就能掌握讓生活更幸福的祕訣,「一切改變,都在一瞬之間」。
 


無法數據化的目標,就無法執行

要讓擬定行事曆帶來幸福,關鍵就是改變「有什麼填上什麼」的被動做法,從主動的角度出發,先找出自己真正要完成的目標,排定後,再將其餘小事放入剩餘的空檔中。這就是柯維「要事第一,小事其次」的關鍵概念,也是幾乎所有時間管理專家所推薦的行事曆必備技巧。
 
「對於非做不可的事,先確保時間是很重要的。先向自己預約時間,遠比與別人約定的事來得重要,」佐佐木香強調,①將想做的事一個個明確列出,然後②化成具體數字,接著③決定先後順序,並④具體算出可用天數,最後⑤寫在行事曆上,這5步驟就是行事曆撰寫的基本原則。 在這5步驟中,步驟2是許多人行事曆規畫會失敗的主因,列出了目標、決定了順序,就放進行事曆中,結果低估了完成所需的時間,事情超過預期時限還做不完,內心煩躁不堪,計畫排程也隨之大亂。
 
所謂的「數據化」,《記事本圓夢計畫》作者熊谷正壽表示,其實就是「工作拆解」,將想做的要事拆分成一個一個可以明確化為時間數字的小事,當行動分量數值化後,才能知道得花多少時間來做,做到什麼程度算是完成一個段落,也才能明確掌握工作的成就感。
 
熊谷正壽強調,「無法數據化的目標,根本就稱不上是目標。」唯有透過數據化,才能逐一體會階段性達成目標的喜悅,進而轉化為朝下一個目標前進的動力,工作也才會快樂。

 

紙本、數位或並用?找出你的最適模式

了解了寫好行事曆的原理原則,那該採用什麼做法呢?過往,都是使用紙本手帳,透過塗寫,把生活的紀律、創意與感動都收納進去。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愈來愈多人感受到數位工具的便利性,開始遲疑「我是不是也要改用數位工具呢?」
 
針對這個疑問,《日經Trendy》2012年11月號「最強手帳選拔2013」專題中做了普查。在日本,目前有20.9%的人是紙本派,19.1%的人是數位派,而有高達59%的人是兩種皆用;展望明年,紙本與數位的擁護者旗鼓相當,各約18%,然而有62%的人決定走向兩者皆用的模式。
 
「紙本與數位其實沒有孰優孰劣,兩者只是介面的不同,背後行事曆的寫法和原理都相同,」從紙本用數位、長期鑽研行事曆各種用法的PCuSER主編黃鐘毅說道,紙本塗寫方便、便於附加實物的特性,是許多人累積點子時不可或缺的好幫手;然而雲端技術的無所不在,以及數位資料的高度整合性,也讓需要使用大量資料的人倍覺方便。
 
「分析自己慣常的工作模式,哪種模式能讓你感到『記錄真好』的熱情,就是最適合你的行事曆做法!」黃鐘毅強調,不用局限自己一定要使用哪一種方法,單用一種、不同情境用不同種,或是兩種都用都可以,但先決條件,就是必須先知道哪一種能帶給你最大的利益。
 
又到了年底,一起來了解紙本、數位與並用的技巧,2013年,就從寫行事曆開始,讓自己更成功吧! 能讓你感到『記錄真好』的熱情,

就是最適合你的行事曆做法!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潘俊琳

企業領導人必須具備智慧、抗壓、公正、自律四大特質,以及領導力、決策力和執行力三項能力…
 

領導人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表示,智慧、抗壓、公正和自律,是領導人應該要具備的特質;而企業挑選領導人必須審慎評估,是否具備這些特質。而非將他升職後再來改變他,因為人要改變「天性」很難,企業是廝殺戰場,如果沒有挑對領導人,那將會害慘很多人。
 
智慧 〉〉〉
 
戴勝益指出,智慧是當領導人的最重要條件,沒有智慧的人不能當領導人,而所謂的智慧包括EQ(情緒商數)和IQ(智慧商數),領導人對事情必須要有過人的思考力和想法,光是智慧這一條件,大概就淘汰了九成的人。
 
好人和值得尊敬的人,不見得就是有智慧的人。像是在家庭中,母親通常是全家人的生活重心,也是大家最尊敬的對象,但要是發生大事,大家通常不會找媽媽出來當領導人。

職場也是一樣,有些人是大家樂意傾訴的對象,但這個人不見得可以當領導人,而有些人平常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勝任有餘,卻不見得有當領導人的智慧和容人的氣度。
 
抗壓 〉〉〉
 
抗壓性同樣是領導人必須具備的能力,戴勝益表示,一般人遇到困難通常就會退縮,然後還會找到一個很好的理由,來說服自己放棄。像是公司的前景不看好,離職是為了不浪費自己的青春。或是用選錯行業,老闆太差來當理由。
 
戴勝益認為,不管是什麼理由,一個人一輩子最多只能換5次工作,因為自覺選錯行業,跟老闆處不來,感覺公司沒有前景,都可以是換工作的正當理由。但若是一個人什麼工作都做不久,總結起來,不脫是抗壓性太差,和意志力不夠堅強。
 
抗壓力和意志力,是可以磨練的能力,但也必須這個人願意接受考驗,和有能「撐得過去」的耐力,而這正是領導人必須具備的特質。
 
公正 〉〉〉
 
此外,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也是領導人應有的認知,但卻是很多人的盲點。戴勝益表示「大丈夫無私交」,職場上不應該有特別好的朋友,領導人更應該只和同仁聊公事,而不談私事,這樣大家才會覺得這個領導人很公正,可以放心跟隨。
 
如果領導人對某位部屬特別好,整天「出雙入對」走得特別近,大家在心裡就會認定主管偏心,萬一這位部屬和其他的同事發生摩擦,不管領導人的調停是否公正,大家在心裡還是會覺得主管偏袒他的自己人,這樣的領導人,怎麼可能得到部屬的認同。
 
因此,戴勝益提出「等距政策」,就是和每個人都保持一樣的距離,以及儘量做到同樣的對待,像是領導人有去某位同仁的家裡作客,那就同樣要到所有的人家裡。或是在公司活動中,一群人玩得很高興,領導人可以跟大家同樂,但也別忘了照顧在一旁坐冷板凳的人。
 
自律 〉〉〉
 
還有領導人也必須嚴格自律,什麼事情不能做,又什麼事情必須怎樣做,領導人心中要有一把嚴格的尺,儘管是枝微末節的小事,領導人都必須自律。

像是戴勝益絕對不會將西堤的筆在陶板屋的員工面前拿出來用,這是很小的細節,但為了公正,領導人就是連這麼細節的事情,都必須自律。
 
戴勝益表示,要在王品當領導人,除了智慧、抗壓、公正和自律,還必須有領導力、決策力和執行力。
 
同樣的事情,為什麼大家願意跟這個人,卻對那個人避之唯恐不及,領導力就是主要原因。戴勝益說,在辦活動的時候,有時候大家看到某個領導人就很高興,但對另外的人態度就不一樣,這是領導人自己要檢討的地方。
 
領導人要有容人的氣度,不要讓同仁感覺口無遮攔,每次都在挖人家的瘡疤,或是做人處事讓人感覺到刻薄。領導力要站在客人和同仁的立場想事情,並且管得住自己的情緒。
 
再來就是決策力,戴勝益表示,領導人在做決定時,應該要徹底思考,這件事為什麼要去做?做了有什麼好處?可能有什麼壞處?這是站在個人本位做決策?還是以客戶和同仁的角度在思考?
 
決策通常都是領導人做,同仁只好遵從,領導人在做了決策之後,就要勇於承擔各種可能的結果。領導人如果做了決策之後,好的都歸功自己,失敗都歸咎部屬,這樣的領導只會盡失人心。
 
領導人還必須要有執行力,決策必須透過執行才可能實踐,有的領導人在領導或決策上,或許不是那麼完美,但卻可以透過執行,在過程中不斷修正,以彌補領導力和決策力的不足。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丁菱娟

現代的人太ㄍㄧㄥ,凡事要面子。能力做不到,也要勉強答應,直到事情出狀況為止。因此能適當地承認自己的不足, 就像脫掉頭上緊箍咒一樣輕鬆,別人才能適當補位,讓任務完成。

但是要承認自己的不足,需要很大的勇氣。尤其是在自己的同事或長官前面,告訴他們我不行,這是何等的丟臉,所以無論如何也要撐下去。
 
很多年輕人告訴我因為別人的期望加上自己的承諾在先,所以不敢承認自己能力不足,所以事到臨頭只能眼睜睜看事情變大條了。
 
還有些年輕人是因為不知自己的能力到哪裡,以為自己可以,後來發現其實不行,卻羞怯承認,於是壓力愈來愈大,大到自己無法承受,只好選擇逃避一途。
 
有的因此生病不去上班、有的辭職了事,總之,沒能超越的,還是有一天會來找你。
 
所以我們只有二途,一是快快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但時間可能來不及,另外一途,就是承認自己的不足!
 
我也想起年輕時候剛開始創業時承接的一個案子,遇到某個環節須要拍企業影片以及戲劇表演來配合,雖然這不是我的專長,但是我以為找有經驗的朋友幫個忙就可以,所以承諾客戶沒問題。
 
後來在協調溝通的過程當中發現那是另外一種專業,影片需要企畫、文案、導演、攝影、後製作等環節一氣呵成。戲劇表演同樣需要企畫、劇本、演員、舞台設計等專業。
 
由於自己的經驗不足,找到的夥伴也不夠專業,以至於令客戶失望。還好後來適時承認自己的不足,放棄堅持,讓客戶儘速找到對的合作廠商一起完成,才讓整個活動順利達標。

這個教訓讓我學習到術業有專攻,自知也是有限的,以自己有限的「知」去侵犯無限的「不知」是多麼自大的行為。自己不會的還是得放下「通吃」的野心,所謂全方位的代理商除非人才、資源到位,否則還是「膨風」居多。
 
當你承認不足,反而是一種自信、負責任的表現。在當下或許會覺得難過或自責,但是只要我們的心態是正向的、勇於承認反而讓人覺得踏實。不過度吹噓的行為在行銷氾濫的時代,令人耳目一新。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樵一

吉姆.柯林斯說,基業長青的企業,總是會尋找對的人才來放在對的位置上!只要找對人才,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然而,對的人才究竟該具備哪些特質?

柯林斯認為,對的人才必定能

1.認同公司的核心價值:每一個公司都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對的人才一定能夠打從心裡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公司與人才之間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契合感。人才進到公司,甚至不需教導他關於公司的企業文化,自己就能發現,並且感到如魚得水。

2.不需要嚴格管理:對的人才,會自動自發地去找工作來做,他會自我激勵,自我管理,擁有良好的工作紀律與工作能力,不需要上司花時間激勵與管理,頂多只需要提點關於特殊專業的訣竅。

3.為了責任感、榮譽心而工作:對的人才面對工作時,更看重的是自己應該負起的責任,他知道自己所身處的位置該做哪些事情,該承擔哪些工作與責任,勇於承擔責任與工作,絕對不會逃避,也無需人逼迫。

4.懷抱熱情:不看重頭銜等虛名,甚至不是很在意眼前工作的收入與福利,更在乎的是能否透過工作自我實現,完成自己的理想目標。

5.能夠履行承諾:說出口的事情一定做到,承諾對於對的人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絕對不會亂承諾,但承諾了絕對全力以赴,誓言達成目標。

6.承擔所有責任:把功勞歸於外在因素(天時地利人和),絕對不敢居功;把責任與過錯歸於自己,勇於承擔責任。

把事情做好 不會逃避

光是懂得努力為公司賣命工作,並不一定就是對的人才,那也可能只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奴才,更別說出了事情可能會逃跑。

對的人才,平日不一定會賣命工作,甚至還會開小差、偷懶,但是,該承擔的工作絕對不會逃避,承擔了工作絕對不會馬虎打混,一定做到最好。

自動自發 擁有絕佳責任感

不過,別以為對的人才是傻子,如果讓他發現公司只是要他賣命卻不肯給予相對應的報酬,對的人才在完成該完成的工作之後,還是會選擇另謀高就,投靠能夠賞識自己的價值的真正明主,不會笨到被「責任感」三個字綁死,傻傻地替公司賣命卻不介意能否拿到屬於自己的報酬。

先小人後君子,對的人才絕對願意負責、賣命,只要公司以國士之禮待之,此後對的人才就再也不需要公司傷腦筋,會自動自發的把所有該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