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BoboMall播播LiVE 🔥打造自己的會員經湾被動收入 🔥您只要手機分享領紅包 🔥直播引流客戶源源不絕 🔥1.點擊連結(每週限量) 🔥手機號註冊VIP,享購物點300P(紅包) 🔥2.分享專屬推薦連結 🔥每新增一位VIP享購物點30P,分享越多領得越多 🔥購物點於團購群,直播…購物時,1點等同新台幣1元🤩🤩🤩 🔥🚩跟著東森,再度攀上高峰!

目前分類:財富密碼 (167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拜谷歌、亞馬遜等上季財報優異所賜,帶動美科技股上周大漲,這使美國一些億萬富翁一覺醒來後更加富有,也讓比爾蓋茲(Bill Gates)拿回短暫失去的全球首富頭銜。

根據富比世(Forbes)即時追蹤工具和報導上周四指出,西班牙零售業大亨奧蒂嘉(Amancio Ortega)身價798億美元,超越比爾蓋茲。

 

奧蒂嘉是歐洲服飾巨擘Zara共同創辦人,持有Zara母公司Inditex 60%股份。隨著Inditex股價不斷上揚,奧蒂嘉的身價在過去幾年也低調且穩定地攀升。

儘管奧蒂嘉的財富上周四增加40億美元,超越蓋茲成為全球首富,但時間相當短暫,因微軟當日盤後公布財報優於預期,帶動股價大漲,蓋茲的身價也隨之揚升。

富比世資料顯示,上周五蓋茲持有的微軟股票價值增加逾11億美元,意味他目前身價793億美元。奧蒂嘉的財富則下滑至785億美元。

不過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才是此次科技股飆漲的最大贏家。由於亞馬遜獲利超乎預期,該公司股價應聲上揚,貝佐斯單日財富暴增約30億美元。

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貝佐斯目前身價約532億美元,意味他擠下柯氏工業集團的柯氏兄弟,在美國富豪榜躍升至第3。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查爾斯與大衛.柯克(Charles and David Koch)身價各達517億美元。

谷歌共同創辦人也同樣受惠。佩吉(Larry Page)持有的股票價值上周五躍升11億美元,布林(Sergey Brin)股票價值增加逾10億美元。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桃園擔任近20年音樂老師,只因為想找塊地一圓「田園夢」,看上南投水里上安村,卻被當地人力拱成為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謝雅情回顧這段往事笑著說「上當了」,卻也感激這個意外,為她個人和社區帶來新的契機。

無論是投入農村再生還是社區營造,對謝雅情來說,都不在人生規畫之中,政戰學校畢業的她,任職國防部女青年工作大隊,退伍後擔任音樂老師,因為自小在父親的果園裡玩耍,在都會長年工作後很想找塊地種種蔬菜水果,於是和姐姐參加農委會舉辦的培根計畫,並到處找地,最後看上位於水里的上安村,成立「謝謝農場」。

 

落腳不到1年,謝雅情就被當地人「黃袍加身」,拱她接任上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謝雅情開玩笑的說,「他們看我是外地人搞不清狀況,就告訴我,這種鄉下地方的社區總幹事很閒,沒什麼事做」,等真正接手她才發現「上當受騙了」,從此忙得不亦樂乎。

當時農委會正推動農村再生,希望各農村找出自己的特色活化改造,謝雅情說,社區再造最困難的部分就是觀念上的改變,還好長年在都會區的她,很清楚「都市人要的是什麼,如何吸引他們進來」。

水里以產梅聞名,過去擔任過音樂老師的謝雅情,開始教當地的大小朋友、阿公阿嬤簡單的歌舞和樂器,以及傳統醃梅方法,讓遊客來到這裡可以醃梅DIY,還能欣賞和參與歌舞表演、品嘗當地的風味餐。

許多當地老人家,過去只能悶坐在家裡,現在可以藉著歌舞,開心的和遊客互動,還能賺取一些零用金,更重要的是找回自信,「這些老人家非常愛唱歌跳舞,還很愛表演」,每次活動結束,還會挽著她的手「撒嬌」的問什麼時候還有活動。

推動農村再生,讓上安村的居民動了起來,彼此借力使力激盪出創意,村子裡有棵老龍眼樹,樹下就是大夥辦桌的地方,每回有團客上門,大家搶著煮麵、煎粿、洗碗,因為可以用勞力換食物,不僅老人家有事做,餐廳盈餘也會撥出一部分作為薪水。

推動觀光不只是為了賺錢,更讓社區成為大家庭,居民們就像一家人,彼此照顧、相互通報,上安社區的經驗也成為政府推動農村再生的「範本」,不但屢屢獲獎,還吸引大陸、東南亞、非洲等地業者來台觀摩。

現在的她不只要種有機蔬果、教當地人歌舞樂器,還要教更多人如何推動農村再生和社區營造,圓了自己的田園夢,更為別人編織美夢,謝雅情笑著說「我只是在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而已」!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多頭氣勢再起,上周五(23日)又以8,673點再創今年7月27日以來新高,期貨市場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為市場目光關注的焦點。而永豐期貨副總廖祿民,這陣子無論在平面或者電視台的節目上,也搏下不少版面。

廖祿民能夠在期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掌握了「123理論」,也就是擁有一個願意提拔自己的上司、兩個能夠合作良好的同事,以及三個願意跟隨自己腳步的下屬。

 

廖祿民表示,自己在6年前進入永豐期貨,當時擔任協理,因為懷抱熱誠,又常上電視磨練口才,才能在短短兩年內就升上副總。

所謂的123理論,就是上面要有一個提拔你的人,兩個與你能夠支持你的同事,以及三個願意為你賣命的下屬。這也是所謂的職場管理,在向上管理這部分,他說,適時的「狗腿」是必要的,而所謂的狗腿,就是老闆交辦的事情,提前幫他完成,像狗一樣奔勞賣命;至於平行管理則是要跟其他部門分享工作成果;最後向下管理,就是要提供下屬職場發展機會,讓他們也可以繼續往前進。廖祿民指出,只要抱持這樣的精神,久而久之,應該不出三年就可以有相當不錯的發展成果。

而除了職場的小撇步外,更重要的,還是自己實力的累積,大學就讀商學院的廖祿民就對金融圈有興趣,因此在民國86年一畢業就進入期貨業界工作。正巧,台灣期貨市場正要開始起飛,也讓他搭上了這波成長。

廖祿民解釋,當初金融圈最熱門的就是投信、證券等公司,但是跨入門檻較高,所以剛畢業的時候才會想說挑一些冷門,畢竟人少的地方比較有機會表現,所以機會來的時候,就更容易抓住。

至於他的工作哲學,廖祿民認為,自己總是挑別人不做的,喜歡「燒冷灶」。否則太熱的地方早就已經人才濟濟,自己很容易被淹沒。幸運的是,期貨專業也真的越來越被市場重視,觀察到這幾年上市櫃的期貨公司,都發展的相當有聲有色,有些獲利甚至超越券商。

另外一個影響他職場人生重要的關鍵,就是與電視節目的合作。廖祿民回想,由於從92年開始,開始有證券分析師、期貨分析師的專業執照出現,而官方也規定,若想要上電視分析的話,就必須擁有相關的執照才能講盤勢。這樣的政策一宣布後,原本許多原本知名的、老牌的分析師都因此引退,電視圈極需大量的擁有分析師執照的人,便紛紛轉向證券、期貨公司詢問是否有人願意上節目、連線。

「當時公司都沒有人願意去做啊,電視台來問好幾次了,所以我就主動說我可以。」廖祿民認為,這是一個新的工作機會,所以會想要去接受、挑戰,並且展現自己。後來也發現,上節目,可以多學到許多不同的東西,並且對自己在業界的知名度也很有幫助。

不過最大的幫助,還是前幾年大陸期貨市場逐漸開放時,公司在那邊相關的工作,需要有人到大陸做演講、授課,而老闆因為知道平常廖祿民有在上財經節目,懂得如何面對群眾和鏡頭,所以便派他去,也很放心交給他去做。

很多東西都是一環扣一環的,正因為廖祿民先接受電視台的連線,培養了相關的知名度與能力,所以後來才有機會去大陸做演講與課程,進而讓老闆認為可以交付重任,並且器重。廖祿民提到,有這樣的成果,在每年的評等中,老闆也會特別將你列入考量。所以要多接受挑戰,不要去排斥分內工作之外的學習與表現機會。

在職場上,廖祿民建議年輕人,也許可以朝人潮較少的地方發展,就像投資一樣,不要往太多人的地方衝去。其次則是要把握表現的機會,有挑戰就要勇於接受,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隨時累積自己的實力,畢竟如果機會出現了,但卻沒有相對應的能力來應付,那也是白搭,因此時時刻刻都要尋找可以讓自己成長的契機。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狩野未希

祕訣1:一開始就說結論

倒金字塔型是傳遞資訊的大原則。不只應用在說明,意見或提問的應對也好,簡報也罷,原則上都必須採取倒金字塔型,按照重要程度高→低的順序來陳述資訊。

陳述意見時,最重要的資訊就是「結論」。請大家謹記在心,總之一開始就要先說結論。而意見必須要有根據,所以「根據」是僅次於結論的重要資訊;至於其他的補充資訊,重要程度就更「低」了。換句話說,只要依照〈結論→根據→補充資訊〉的流程來敘述就可以了。「補充資訊」包含這一課前半部談到的「說明」,或是個人的經驗、對未來的預測、和其他事物的比較、背景等等,這些補充資訊也要依照重要程度的順序來敘述。

難以判斷哪一項比較重要時,只要試著問問自己,「假設對方不能從頭聽到尾,會希望他優先聽到什麼呢?

答案似乎很容易就出來了。具體的說明暫且不談,先想想你希望對方聽聽你自己的個人經驗呢?還是先了解背景呢?希望對方務必要帶回去的訊息又是什麼呢?

歐美人士平常就按照〈結論→根據〉的順序在說話,所以在發表意見時也可以輕鬆自如地運用;而我們的語言習慣往往會將結論擺在最後,所以大家為了能確實地履行「先說結論」的原則,或許需要一點點訓練也說不定。如果是日常的閒聊,隨自己高興,想要在什麼時候說結論都可以;但是在重要場合,拖到最後才提結論,如果從對方的觀點來看,這是毫無道理的事情。

比如,如果A先生按照下面的順序說話,聽的人會怎麼想呢?

「只要留在國內和國人一起工作就可以了,這樣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自己就是,和各個國家的人一起工作的機會愈來愈多。不過,我沒有辦法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很辛苦。在國際化的時代裡,為了和具備各種價值觀的人來往周旋,大家確實地交換彼此想法是很重要的。從今以後,一定要不斷提升表達能力才可以。

按照這樣的流程來說話的人,我相信絕對不少。A先生談話的結論是「一定要不斷提升表達能力才可以」,卻一直拖到最後才出現這一句。只要一聽到人家像這樣不著邊際地絮絮叨叨,每個人都不免納悶「他到底想要說什麼?」、「這個話題究竟要扯到哪裡去?」於是壓力就漸漸增加,理解也變得愈來愈遲鈍。為了讓對方確實明白自己的意見,是不可以給人家壓力的。

只要把A先生剛才的發言改成〈結論→根據→補充資訊〉,就會像下文這樣。

「從今以後,一定要不斷提升表達能力才可以(結論)。因為在國際化的時代裡,為了和具備各種價值觀的人來往周旋,大家確實地交換彼此的想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我自己就是,和各個國家的人一起工作的機會愈來愈多。不過,我沒有辦法好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很辛苦(個人的經驗)。只要留在國內和國人一起工作就可以了,這樣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背景)。

在職場等地方發表意見時,尤其要記得對方是很忙碌的。一開始就說結論也是在默許對方,「如果沒有時間的話,細節部分不聽也可以喔。

比如,假設你去找前輩談話,結果聽到對方說︰「對不起,我得趕快出去。但是聽一下下沒有關係,什麼事?

這時候只要先說完結論,不管前輩接下來什麼時候要出門,你的意見當中最重要的部分都已經傳達出去了吧。

祕訣2:用適合對方的談話方式說話

和在「說明」部分解釋的一樣,要盡量考慮對方的年齡、職業、背景、知識等,選擇對方容易明白的措詞來說話。看情況而定,有時候運用對方熟悉的概念或主題也是很重要的。

祕訣3:出示全部談話的流程,預告接著要談的事項

不論說話的順序和措詞再怎麼清楚而明白,只要讓人家覺得這個話題不知道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就會給對方帶來壓力。意見有一點長的時候,有必要針對你的「意見」這一整個路程,告訴大家「來到一半了喔,接著要換個話題喔,像這樣一邊敘述,一邊親切地引導對方。

引導的方法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充分掌握自己意見內容的場合,另一種是邊思考邊表達意見的場合。

.充分掌握自己意見內容的場合

充分掌握自己的意見內容時,一開始就先預告全部意見的流程。比如,剛才關於「表達能力」的意見如果變得更長一點,待說完「從今以後,一定要不斷提升表達能力才可以」這個結論之後,可以先提示談話的流程,告訴大家「關於這一點,我想按照根據、我的親身經歷、背景這樣的順序來說明。

只要知道全部的流程,對方就曉得自己現在聽的是整體的哪個部分,所以沒有壓力,不會納悶「這個話題還要聽到什麼時候呢?

.邊思考邊表達意見的場合

另一方面是,一邊思考一邊表達意見的時候。只是先知道結論和根據,在談話過程中,每次一想到「那件事也要先提一下才可以」,就一直不斷補充說明,也常會有這樣的情形吧。

這個時候也一樣,要先說結論再談根據,但我覺得盡量運用「要說為什麼的話」、「根據是之類的講法會比較好。這樣的講法就像是談話的「標籤」,只要有標籤,對方心裡就會有個底,曉得「接下來要談的是○○(例如「根據」)呀。

而在陳述根據的過程中,只要一想到「也來說說經驗談吧」,就可以在講完根據時,先告訴大家:「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也覺得這是很要緊的事,我想來談談自己的經驗。

這樣一來,對方又可以安心了。

此外,也會有像是「有兩項根據」這樣好幾項資訊同屬一個「類別」的情形。像這種時候,必須事先告訴對方總共要陳述幾項相同類別的資訊,這也是很重要的事。比如,針對「一定要不斷提升表達能力才可以」這個結論,假設有兩項根據。這個時候,講完結論之後要先說「有兩項根據」,接著才繼續說「第一,為了和具備各種價值觀的人來往周旋,大家互相交換彼此的想法是很重要的;第二,我們更加需要磨練表達能力,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向來都不太會表達,像這樣陳述自己的意見。

大家注意到了嗎?在這裡,第二項根據的結構是〈結論「我們更加需要磨練表達能力」→根據「因為我們向來都不太會表達〉。不只是整體意見要先說結論;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把結論謹記在心,盡量先從這裡開始談起,就可以大大地提升對方的理解程度。

還有,當然不可以東拉西扯地亂說一通。比如,結論→第一項根據→個人的經驗→第二項根據,這樣的流程就不行了。不管再怎麼預告「有兩項根據」

,要是在說完第一項之後,就直接跳到經驗談,聽的人說不定會懷疑「咦?不是說有兩項,我沒有聽到第二項嗎?

對方為了這樣的事情而分心時,就聽不到你說的話了。根據是根據,背景是背景,像這樣分門別類地彙整起來敘述,才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的說話方式。

祕訣4:重複重要的地方

我們一再說過,表達這件事必須站在對方的觀點來思考,而在用對方的觀點思考時,請不要忘記「對方終究也是人。既然是人,就可能會忘記幾秒鐘前才聽過的事,也可能會突然想起其他的事情,不能專心聽人家說話。意見有一點長的時候,重複強調重要的部分(例如結論)準沒錯。

雖說是重複,但要是像跳針似地重複相同的講法,從頭開始仔細聽的人說不定會想:「已經聽過了呀,你很囉嗦耶。

重複重要的地方時,必須盡可能稍微改變一下說法,或是加上諸如「我再重複一次」之類的詞語。另外,「剛才也說過了這種講法可能會讓人覺得太過強勢,所以我不建議大家使用。因為這聽起來很可能像是在批評:「喂,你都沒在聽吧。

祕訣5:避免武斷式的口吻

不管意見再怎麼了不起,一聽到斬釘截鐵的講法就深覺反感,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

意見是要靠內容,而不是靠氣勢來取勝的。只要是有說服力的內容,就算不用強勢的口吻表達,應該也會打動對方的心才對。避免「絕對是A沒錯」之類的口吻,改用像「我覺得是A」、「也許是A吧」這樣的說法,我想是比較好的。

但話說回來,語氣太過軟弱也不好。「我試著在想,說不定是A,是不是啊?」

像這樣一說,對方的壓力很可能又要開始飆升,搞不懂「他到底想要說什麼」。重點是,不要天花亂墜地說什麼「絕對是○○」、「大家都這麼說」;而保守客氣的講法,只要到「我覺得是○○」、「也許是~吧」這樣的程度也就夠了。

祕訣6:強調這只是自己的意見

特別是在會議討論等場合,強調「我尊重各種意見」也是很重要的。太喜歡自己的意見了,所以就愈想愈愛,反對意見愈多愈執著,堅持「我的意見是最好的」——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為了要擺脫這樣的執著,也為了不讓周遭的人當成是「蠻橫獨斷的人」,強調「自己尊重各種意見」是有必要的。

至於要怎麼強調才好,只要把英美人士發表意見時常用的說法,統統換成自己的語言來講就行了。英語裡「發表意見」的文化根深柢固,因此用來表示意見的講法實在是不勝枚舉。代表性的說法有in my opinion(我認為)、personally(個人以為)、as far as I’m concerned(要我來說的話、在我看來)、if my memory is correct(如果我記得沒錯)、Don’t you think……(您不覺得……嗎?)等等。

除此之外,像「畢竟是我個人的意見」、「希望您可以聽一下我的意見」、「依我粗淺的經驗來看」、「如果是我……這些說法也都可以使用。

祕訣7:善用手勢

歐美人士常常一邊說第一、第二……一邊比出一根、兩根手指頭來讓人家看。

每個人都有這種傾向,比起從耳朵得到的資訊,更容易理解從眼睛得到的資訊,所以這樣的手勢才會有效果。

但是,如果勉強做這樣的動作,就會顯得生硬而笨拙。要是手指頭好像不怎麼聽使喚,得要多練習幾次才好。因為只要一看到生硬笨拙的動作,對方可能反而會分心而不能仔細聆聽你說話。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會分散對方注意力的身體語言,像是一直摸頭髮或身體某個部位、手放在嘴巴前面、搖晃身體、雙手交叉放身後(可能會讓人覺得在隱藏什麼)等等。

為了要知道自己的問題,也可以找人拍攝說話時的情景來檢查看看吧。

祕訣8:注視對方的雙眼

講得好像理所當然似的,但說話時本來就要看著對方的眼睛。

不是目不轉睛地猛盯,而是給人一種「我信任你喔」的印象,面帶微笑,輕鬆自在地看著對方。

在會議等對眾人談話的場合,必須依序注視在場所有人的雙眼。每個人各看個五秒鐘,我想是不錯的感覺。轉了一圈之後,又依序注視大家的雙眼,再轉過一圈之後再看……像這樣重複不斷地進行。如果只對著某人的眼睛直盯,很可能會招來誤會,以為你對人家有意思,所以要特別注意。

祕訣9:保持「清晰宏亮的聲音」

以利表達在會議等場合上,用清晰宏亮的聲音說話會聽得比較清楚,所以也比較容易表達意見。

不善於從腹部發聲的人,就當作肚子裡有張嘴巴,請試著慢慢發「ookina」音看看。這是我之前跟楠瀨誠志郎先生(發聲專業教師)學來的方法,只要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放鬆身體試著做做看,就可以發出清晰宏亮的聲音了。

聲音細小的人請留意,說話時不要太靠近對方。不得不說悄悄話的場合另當別論,否則湊到人家耳邊嘰喳個沒完,實在是莫名其妙,這不啻是在暗示對方,「我想和你更親密一點」。和對方的距離,請至少保持七十公分以上。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邢憲生

在主管訓練中,我常用一個故事來啟發學員。有一位極為成功的企業家遇到了經營上的重大瓶頸。在請教許多專家都不合己意後,他決定向方外之人尋求解答。透過友人的牽線,企業家見到了一位在山裡修行的高僧。

在雙方坐定後,企業家開始淘淘不絕地描述他之前的豐功偉業。不過企業家也留意到,過程中高僧一直保持著倒茶的姿勢。茶水源源不絕地從滿溢的水杯中流到桌上,甚至地面。在忍無可忍下,企業家提醒高僧桌上的茶杯已經滿了。這時,高僧才停止了倒水並且表示,企業家不停地吹噓自己已知道的事情,滿盈的心態就好像那一個裝滿水的杯子,無法再倒入新茶。唯有放空自己,如同倒乾水的杯子,以學習的心態來談,才能重新添入新茶,獲得想要的智慧。

「可是如果那些位居公司的要職的人連請教的機會都不願意給,那你要如何規勸他們?」有學員曾提出了難解的挑戰。

之前曾經待過一家公司,負責人是一位從基層做起,在中年轉業後開創出一片天空的成功人士。由於事業的成功來自於自己的嘗試與摸索,因此負責人認為,從做中學習到的「街頭智慧」以及高階主管傳承的工作心法,才是員工成長的關鍵。他認為那些外部顧問或專家所教的東西,只是用花言巧語包裝的空談,對實作並沒有什麼幫助。

雖然人資訓練單位苦口婆心,不斷地強調多元化訓練的重要,但是在缺乏高階主管的背書下,員工們對於外部訓練也是興趣缺缺,經常中途開溜或是缺席。

有一次,創辦人無預警地現身在訓練教室裡聽課。當我們這些受訓者認為太陽竟然從西邊出來時,創辦人卻站起來和訓練主辦人員低聲地交談,之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而原本一天的課程竟然在第一節下課時就叫停;原來創辦人認為訓練的內容無用,叫人資不要再浪費員工的時間,趕快早早地收場。

由於工作中的學習方式多元,加上對學習效果的感受又十分的主觀,要判定何種學習對個人的工作較有幫助將會因人而異。不過因為領導者具有職務及個人成功所帶來的「上行下效」現象,任何的學習心態及行為都將會透過以身作則的方式來影響下屬,這也是那位公司負責人輕視外部訓練的想法,已經塑造組織內忽視向外尋求智慧的文化了。

為了擺脫因個人過去的成功可能產生的自驕心態,以及因職位上的重要而產生「官大學問大」的謬思,領導者應以開放的學習態度來砥礪自己。

包括一、承認自己並非完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也不可能不犯錯,要有認錯的勇氣及知不足的認知。

二、了解訓練非萬靈丹,也非速效藥。所有學習的內容及效果需要時間及個人的努力來過濾、內化及展現。

三、明白每個人對學習的方式及需求會因時空背景不同而異。唯有選擇適當的學習,才是當下最好的學習。

在思想界有人曾說:「我們因學習而生,因不學而亡。」

在企業界也有人表示,「有目標、有計劃的學習才是一生可時時回頭享受的宴席。」

身為組織的領導人,有著自我成長、為自己及組織創造更多價值的責任,也有著發展部屬、讓其因主管的帶領而擁有更多競爭力的天職。正確的學習心態建立,將是達到這些責任及天職、放大自身格局的必要敲門磚。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嘉敏

有些長官或主管,總會抱怨自己身邊沒幾個有能力的部屬,且把績效不彰歸咎於自己的部屬,但自己的管理或領導,難道就沒有問題嗎?

朋友自己開了一間補習班,為了暑假的安親班,臨時找來兩位工讀生擔任小老師,管理小朋友上課的秩序。其中一位是親友拜託的,另一位則是自己來應徵的。

過了幾天之後,她發現這位朋友拜託的工讀生,不僅管不住小朋友,連小孩子的飯錢,都算得亂七八糟;另一位自己來應徵,不僅管得住小朋友,連與家長們的應對也都非常得體。

朋友心想,既然請這一位都能搞定的話,何必再花錢多請另一位呢?但又礙於是親友拜託的,不好意思將她辭退。為難之際,便問我該如何處理呢?我笑著說:「既然她管不住小朋友們,何不讓她做別的事情,像是打招生電話或發傳單之類。」朋友一聽,覺得這個點子不錯,於是就請她打電話、發傳單,看她做得挺樂在其中,效果也還不錯,就打消了把她辭退的念頭。

經由這件事情,我才發現,用人如同在打牌,會打牌的人,也能把爛牌打得很漂亮。不會打牌的人,即使有一手好牌,也會浪費天賜的好牌。同樣地,會用人的主管,即使遇到駑馬,也會讓牠適得其所;不會用人的主管,即使擁有千里馬,也只能讓牠徒呼負負。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每一段領導關係裡,都有各自經營的方式,風格多元迥異。同樣都是主管,卻有不同的習慣、思維、價值觀和興趣,但始終不變的共同原則就是要對部屬、團隊用心和真誠。無論是天生的領導者,還是後天培育出來的聰明領袖,都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十足的勇氣。創業行銷顧問Ivette K. Caballero在LinkedIn發表了一篇給主管們的文章,將長久以來流傳下來的實務經驗整合,歸納出好主管會有的七個特徵,供主管們自我檢驗與思索,自己可以成為哪種類型的好主管:

1.好主管會給予他人尊重,同時贏得信任

        主管在對待部屬,應該一視同仁,並且以身作則。對人尊重是基本,不公平的是,換成主管去尊重部屬,這感覺就特別好!有些主管釋出善意是有目的,他不會對所有部屬尊重,會針對有利害關係的,並且期待該部屬給予某種回報;好的主管對於能力好的、能力不好的,都給予同樣的尊重,甚至連等級都不會去劃分。這樣的主管,理所當然獲得部屬的喜愛,地位自然崇高也倍受尊重。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你怎麼對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你,九成以上都是如此。」

2.好主管會在合法的範圍內,有偉大的企圖

        好主管非常厭惡貪污、不誠實、不道德的事情,他們既誠實、清廉又謙虛。他們有自己遠大的夢想,這個夢想是建築在道德與合法的基礎上,不會太好高騖遠,或想用不光明的方式去達到目的。原因在於,他們篤信自己的價值觀和能力,不隨意和非法或不道德的行為做妥協。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是真正適合當主管的人。

        馬丁.路德:「人生最大的難題就是『你為他人做了什麼?』」

3.最好的領導方式是圓融的溝通

        身為主管,普遍都有優越的專業技能,但要被認為是好主管,就必須要有善於溝通的才能。好主管的思慮要更縝密,也必須想得比別人多、比別人遠,這樣才能俯視問題,提出客觀的解決之道和因應方式。並且在與人的溝通上,更是要能夠圓融。必須有高EQ、懂得同理及同情他人、真誠、禮貌和成熟的態度,這些都要顯現在他的溝通技巧上,才稱得上好主管。

        柏拉圖:「聰明的人說話是因為他們說出來的話有助於大家;愚昧的人說話只因為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

4.好主管不會招搖自己的成就

        好主管不會時時提醒你,他就是你的上司,不會把領導與部屬關係一直掛在嘴上。他們更不會去炫耀自己的成功事蹟,甚至希望被昭告全天下,行事作風是不驕傲且低調的。好主管盡全力奉獻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帶領團隊前進,乘風破浪的解決迎面而來的各種危機,事後也不會成就自己,而是將光輝給予團隊。好主管是用自己的所作所為來帶領團隊,而不是光靠鎂光燈就能夠做大事。

        阿拉.雷卡.拉曼(印度音樂家):「成功是伴隨著在一生中奉獻出自己所有熱情的人。想要成功,就要謙遜,不要讓成名、金錢環繞在腦海裡。」

5.好主管會勇於承擔風險

        好主管擁有十足的勇氣,積極對抗濫權及不公不正的事。這些主管永遠都是說實話,他們不畏懼公眾的評論與眼光,他們追求真正的真理,期許真理攤在陽光下讓大眾知道。但一般的主管並沒有這般勇氣,他們畏懼因為自己的敢言而失去人氣,他們會選擇沈默讓部屬去受苦,甚至在背後還有其自私的利益盤算使得他們吞下真相。

        馬丁.路德:「當我們面對重要的事情時,卻保持沈默,那我們的生命就凋零與完結。」

6.好主管樂於傾聽

        好主管非常在意自己的團隊與部屬,身為傾聽高手的他們,非常樂意花很多時間了解部屬的需求,並且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盡可能地滿足部屬們的需求。乍看下非常簡單的事,卻不是那麼多主管可以做到。傾聽需要耐心跟時間,也需要同理與適當的回應。若是可以在團隊裡做好傾聽和溝通這個項目,那這個團隊一定比復仇者聯盟還優秀。

        安妮.法蘭克(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人):「改善世界這麼美妙的事,不需要等待特定時機。」

7.好主管會帶出新的好主管

        好主管就好比伯樂可以找出千里馬,他本身就有識人的眼光,也懂得怎麼用人。好主管會逐步培養有領導能力的部屬,除了提升其專業外,也會教導管理的相關溝通方式,更進一步的,也會要求他負起越多的責任。因此,當你被好主管重用的時候,就代表主管看重你,請欣然接受並且表現得更好,那麼下個主管鐵定是你。

        Ziad K. Abdelnour(美國知名企業家):「真正的領導者不是在創造粉絲,而是在創造更多的領導人。」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青

新鮮人踏出學校準備投入職場,這一投入,可能得熬個二、三十年,現在又在全球人力延後退休的趨勢下,甚至推延成四十年,之後才得脫身,脫身時是一身疲憊?還是一世富貴?關鍵在於一開始「起步」的心態與計畫,沒有規劃的道路,便走不到期待的終點。

新鮮人是今年新,明年舊。像是時下智慧型手機,所有國際大廠每年都會推陳出新,亞洲富豪李嘉成在自辦的汕頭大學對畢業生說的話中,建議畢業生把自己當做智慧型手機,將優質的態度編寫、建置在人生的作業系統上。優質的態度包括:第一,「當個求成者,不是求存者。」求存只是一時的過程,先求有工作,從某個職位下手,而不是只有滿口夢想。在能夠生存之後,必須轉型為「求成者」,為自己的職涯拚搏一個有成就的收尾。

第二,「投資好你的同理心。」一個人要有成就,必須與社會保持良好關係,李嘉成多年來對畢業生的致詞中前三名提到的就是:「人生、社會、成功」。如果我們用這三個詞造句,可以是「成功的人生會對社會產生影響力。」個人人生若對社會有貢獻就是成功。

因此新鮮人首要任務就是「求存」,紙上談兵或是嘴上談夢想都不如老實地從一份工作下手,未曾下手,就不知道自己的能耐與能力。但是不能在有了工作之後就鬆懈或是甘於重複性的工作模式,而是在實做、苦做時,求新求變求成長,將求存者升級為求成者。

另外,麥肯錫定義未來的人才應該是「能以國際性領導者的身分活躍於世界舞台的人」,不只是無國界,更是跨產業。競爭的重點不在語言或是專業能力,而是在於領導能力,然而領導能力需要從做好一位跟隨者開始,當「人手」的時候就要知道自己的分內是協助領導者,把「人手」做好,才能成為好人才。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嘉敏

有些人認為,大概只有業務或店員才需要運用及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與說服力,但其實縱觀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需要說服力,以幫助自己工作更加順利。

有位當房仲多年的朋友,即便現在房市低迷,她的業績仍然蒸蒸日上,檢視自己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自己的表達以及說服力。每次在說服客戶買房子前,她都特意花一天時間,待在這間房子裡,感受這間房子的氛圍,更重要的是,想像自己是要買房子的人,去欣賞這間屋子的優點,並試著說服自己買這間房子。

從朋友的成功經驗來看,我認為她那優異的表達能力,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那就是:「說服別人之前,先說服自己。」這是展現說服力的重要基礎,她在說服客戶時,也有三大法寶,分別是「誠信訴求」、「情感訴求」及「理性訴求」。

法寶一 誠信訴求—增加信任感

信任,是一切關係的基礎。親友的情誼需要以信任當地基;客戶與業務的關係,是金錢與服務的交換來往,這樣的關係更需要彼此的互相信任。我的一位房仲朋友,為了贏得信任感,舉凡任何細節,都會親力親為,讓客戶倍感窩心。

法寶二 情感訴求—增添親切感

朋友遇到客戶時,會先了解其背景,尤其是哪裡人?然後搜尋相關資料,學一些當地的問候語,讓對方感到親切。有次她負責接待中國團,為了這次難得的機會,她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每天看中國媒體的報導,了解中國現況,並學習當地常用的方言,在這樣的用心準備下,果然讓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受,還簽到鉅額訂單。看來她就是掌握了人親土親的情感訴求。

法寶三 理性訴求—強化邏輯力

朋友說只要能掌握情感訴求,大致就能抓住人心,但是對於住在寸土寸金的台灣人,尤其是北部人,則要掌握理性訴求。面對精明的台北人,要用理性的邏輯及明確的數據來說服他們。朋友舉例,要說服他們相信房子會增值,若只以口若懸河的口才打造美麗的願景,是沒有用的,最好詳細準備相關媒體報導及雜誌分析,才能成功說服他們,而且過程中的每一細節,都要與客戶們確認再確認,才能讓顧客們放心。

經由朋友分享的經驗與見解,讓我相信只要能確實把握這三大訴求,將能有效提升說服力,並且讓自己的口才更具魅力,表達更加有力!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品善

曾在一場聚會中和擔任人資主管的朋友聊到,業界常常有一種迷思,為了節省人事成本,總想找到即戰力的員工,因此著重錄取有多年經歷的應徵者,但是卻忽略了每個公司都有其企業文化,即使有豐富經歷的人,馬上投入實戰工作上,往往會因水土不服產生摩擦,導致淘汰率(離職率)高,也會使得職場的技藝無法傳承。

就像學習游泳,在教練的指導下,先在岸上學好姿勢,再到岸邊學習漂浮與打水,然後離岸由近到遠進行游泳練習,之後,就可盡情地游泳,甚至進階參加比賽,如果一開始就把不會游泳的人丟入大海,溺死者的比例通常會比掙扎後存活者高。

而且不同經歷的人總會帶來不同的工作習性,即使想追求不同工作文化所激發出來的創新火花,業主仍要承受一段與不同工作經歷者的磨合期,甚至可能要承擔有經驗者為求生存而自甘委屈於公司舊有文化,放棄原本改革創新之意,或是因無法承受磨合期的衝突導致理念不合求去。

然而,國內許多公司(包括新成立公司的籌備期間)總希望招募到有經驗的人迅速投入職場,但現在國內普遍薪資低迷,有經驗的人除非無法升遷或薪資福利無法再調升,否則不會承擔與新公司難以融合的風險而輕易跳槽。

有制度的公司(包括新成立的公司),應該不吝於投資新人訓練,不論你之前經歷如何,擔任的職務多高,都需要先了解公司的制度規範,並了解公司的經營方針與目標,並且花時間實習,在前輩帶領之下,邊做邊學,逐漸體會公司文化,在熟悉公司文化後才可以適時地提出對公司有利的建言,也可趁機讓公司的舊人與新人相互交流,減少衝突。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幸

迷惘是個漩渦,會讓人陷在裡面,使人心生恐懼。數十年前環境變遷,台灣紡織業大不如前,公司大規模裁員,老闆準備西進中國,那時得老闆的賞識,詢問我是否願意一同前往,跟他一起打拚,薪水調漲三倍,當時我聽得很動心。但,那年,女兒出生,加上家人反對,我還是選擇辭去對我而言是「大好前程」的未來。但誰知放棄後,才是問題的開始,台灣代工廠一家一家往中國去,工作難找,即便找到了,薪水也不滿意。我在親戚朋友介紹下,開了店,新的開始是全新的挑戰,到如今已過十幾年了,回首當年,想想其實當時所謂的前程,不過也就是個選擇。

試著接受 轉換不順意

你問我後悔過嗎?講實在話,開店頭幾年真的後悔,尤其看到與我同期同事一路往上升,相較之下,我店的生意門可羅雀,雪上加霜令我後悔極了。

但,現在已不再這樣想,不用離鄉背井,家人都在我身旁,我見證了女兒的成長,一路上都有我的陪伴。這些都是無可取代的回憶,想想如今多少父母親與兒女的感情像是陌生人,他們常問為何我這麼努力供他們讀書,也盡可能帶著他們出遊,為何他們還是覺得我都沒陪他們。陪了是陪了,但時機對了嗎?小孩需要你的時候,你在身旁那才叫陪。再來,開店認識各行各業的朋友,每天總會有新朋友,天天都有聊不完的話題,客人員工就像一家人一樣。不像在公司,怎麼面對都是一樣的人,生活過得也像機器人,每天重複一樣的事情,枯燥乏味。

選擇沒有好與壞

人,或多或少都曾經後悔過,有時不免想如果我當初選擇那條路,或許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而且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老闆的一句話,不管再怎麼準備,總會有遺漏之處,明明以為不可能出現的問題,最後還是出現了,當面臨選擇,該選哪個又是另一個新問題,而許多人總是只看眼前利益,並以此為自己的成敗做出結論,但是人生很長,拉長來看每個選擇都會造就未來的自己。

就像我,放棄去中國,選擇留在台灣重新開始,一步一步從頭學,說實在話,很累,一開始店生意也不好,很打擊我的信心,但我還是堅持下去,或許上天終於看見我的努力,生意一天一天起色,這麼一做也做了十幾年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可陪在家人身邊。人生許多選擇,有失有得,是失比較多,還是得比較多,說穿了,不過是一念之間。面對選擇後的結果,先不要急著「後悔」,過個幾年再下定論也不遲。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OU

扎根,是決定一個人在職場上將會成功還是失敗的關鍵。

竹子栽種後的頭四年,從外觀上來看幾乎沒有任何的成長,到了第五年會突然開始飆長,速度之快遠遠大過頭四年。原因很簡單,竹子的生長在前四年都在往下扎根,為以後的成長做準備。

在工作上也是如此,一個人初踏入社會,很多東西都要從頭學習,很多人熬不過前期的痛苦期,最終放棄了,可曾想過,或許你就差那麼一步,便能突破瓶頸。我想,過去求學的日子,大家都有過班上出現黑馬的經驗,明明在校成績就普普,即便那人上課已經很認真了,前幾名仍不見他的蹤影,直到大考後,一飛沖天讓人驚豔。或許是運氣好,但更可能的原因在於他花了更多時間融會貫通,以致能在大考時發揮出來。

「一萬小時定律」,這是在業界最常聽到的理論,指個人成為專家前至少需要努力的時間,其實說的也是不斷累積自身能力,最後達到專家等級。

工作上,自我的培訓相當重要,投資自己在新事物上的學習,將每件事來龍去脈融會貫通,過程中或許會羨慕別人有比自己還多的閒暇時間,但成功了,你所獲得的時間會更多。人生很長,起步時輸了別人,但只要夠努力,到了哪天累積了足夠實力時,便會一舉成名天下知。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洪貞

記得快到退休的前幾年,我每天期待著退休後,可以無拘無束地過日子,既不用趕上班,也不用看老闆的臉色,更不必擔心被裁員。

身體狀況下降 重新規劃生活

剛退休時的確過了好長一段與世無爭、輕鬆自在、快樂似神仙的日子。但當想玩的地方都去過了,想拜訪的朋友也都拜訪過了之後,我發覺自己變得整天無所事事。

每天睡到自然醒,除了看電視,就是夫妻倆乾瞪眼,每天晚睡晚起,不僅生活不規律,身體狀況也不理想,看著自己原本充滿活力的身體,開始變形時,我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繼續過著毫無目的的日子,我才六十出頭,後面還有二、三十年的日子要過,是該好好規劃並善加利用,否則太對不起自己了。

有了這樣的想法後,我把時間一分為二,每星期一、三、五做過去想學,卻一直沒學的事。另外把多出來的時間,趁著體力還可以,找個簡單的工作做,不管收入多少,總比沒有好,畢竟要生活就得有收入,不能只靠退休金,免得坐吃山空。

而對六十多歲的人來說找工作其實不容易的,我打算做個小買賣,於是到社區大學學做壽司,再去壽司店打工,看老闆如何做壽司?又如何把壽司賣出去?經過半年的努力,我把學來的方法加以利用,並不斷改良壽司的造型和餡料。並把自己認為最特殊的口味,分享給左鄰右舍,讓大家嘗嘗看並提供意見,當大家都滿意時,我才開始在菜市場擺攤,為我的事業第二春努力。

妥善利用餘暇 老後生活更充實

由於沒有經濟上的壓力,加上有工作就好的心態,我一星期做三天生意。每天清晨6點鐘左右,我用機車把事先準備好的米飯、配料,載到市場並開始擺攤。因現做現賣,食材顧客看得見,新鮮又多樣,所以生意很好,12點,我就賣完收攤了。

做這個生意幾年了,幾年來我發覺自己,不僅多了一份收入,而且因為做生意,結交了很多朋友,大家都是家庭主婦,有很多話題可聊。最最重要的是,我的生活規律了,身體也變健康了。

除了做生意,還利用多餘的時間,學些年輕時想完成的夢想,列如:學攝影。學攝影要添器材,要到戶外取景,我都把時間安排好,利用拍攝時去遊山玩水。幾年下來玩過很多地方,當然作品也不少,有的參加比賽還得了獎。因為作品多,在子女的鼓勵下,還舉辦過攝影展,把收穫分享給親朋好友。

退休 人生第二個黃金時代

退休後,是人生另一階段的開始,這時候人生的歷練多了,經濟也有了基礎,負擔比年輕時少,在這樣的「黃金時代」,是要好好的利用,有個工作做就有收入,做有興趣的事可讓精神有寄託,生命就變得充實有意義,這樣的人生才是豐富的。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育錐

工作了大半輩子,一來為養家活口,求個三餐溫飽;二來為了實現自我理想,以期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但就現實面來講,大環境的不景氣,加上個人能力有待突破,要找到一份理想中的工作已不易,遑論要做自己想做的工作。面對嚴峻激烈的生存考驗,唯有不斷工作才可求得好的退休人生、好的生活品質與物質享受,但真的是如此嗎?

剛退休的那段日子,忙碌緊湊的步調剎那間忽然翻轉過來,猶如火山爆發過後的沉寂默然,似乎是大夢初醒已千年,恍若隔世般令人難以適應。原本一早6點起床,7點準時出門上班,現在一樣6點起床,7點坐在客廳,兩眼直視天花板,發呆冥想。之前有工作時雖然一回到家後筋疲力盡、雙眼無神,倒頭就想一覺到天明,而現在只要出去活動一下筋骨,回到家後也是欲振乏力、老態龍鍾,像是七旬老翁,傴僂的身軀,拄著拐杖,碎步緩慢移動足履,怎一個「累」字了得。沒事只想在家休息,就算有事情也是盡量快去快回,一點也不想在外面多駐足一分一秒。

直到內人對我說了一句話:「你不是喜歡公益活動嗎?之前工作沒有時間,現在你可有大把的空閒可以運用啦!」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是啊!現在的我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了,為什麼當初我沒想到呢?就這樣我開始參加了資源回收的環保志工,每天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做環保,為這地球盡一點棉薄之力。從那時起,我因為常活動有益身體健康,而精力十足,更因此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邊活動邊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正所謂「做中學,學中覺」,難能可貴的因緣,這才是我想要的退休人生啊!

「活到老,學到老,永遠不服老」,人生的旅途不是只有工作,其實退休後的人生更要懂得經營規劃,把握每一次機會,有意義地過每一天。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威龍

《老子》第34章提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意即:萬物依賴道生長而不推辭,完成了功業,辦妥了事業,而不帶著貪念占有名譽。它養育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可以形容它是在放低自己,萬物歸附而不主宰,可以形容它在無限發展。為什麼呢?正因為他發展變大不是為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才能成就它自身的發展。

在全球競爭白熱化下,創新已成為所有企業最重要的課題。然而,管理者往往過度強調創新,而忽視了執行。事實上,只有當企業能夠有效地將一系列創新理念付諸實行,這些創新理念才有可能成為卓越價值的商品。

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教授大衛.加文認為,有效的執行就是在既定的時間和預算內,按照品質要求,儘可能控制變數直到完成計畫。

即使面臨無法預測的情形也要兌現承諾,因為沒有一個計畫能夠考慮到所有突發情況。

優秀的執行者總是能夠想辦法完成任務,他們隨機應變、不斷調整、向前推進。就如施樂公司雖然是圖形化使用者介面的首創者,但它沒能將創新有效執行使其商業化,而錯失了發展良機。

有效能的執行力並不是從天而降的,需要經過策劃和培養才能獲得。

《老子》第32章提到:「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意指: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制,制定各種制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幹部辦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約,適可而止,這樣就沒有什麼危險了。

高階管理者需要建立一套創新的管理與激勵制度,適材適用,讓員工清楚前方的道路,明白自己需要做哪些改變才能實現目標;同時還必須激勵所有員工團結在一起,使他們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同樣,當前企業也熱中於制定策略而忽視了執行,因為策略規劃充滿了刺激,相比之下執行工作就顯得枯燥乏味。

但是如果對執行重視不夠,那麼再好的策略也是空談。那要如何領導部屬才能提升執行力?

《老子》第66章:「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意為:管理者要領導員工,言辭對員工要謙下,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後面。因為他不與員工相爭,所以企業內就沒有人會和他相爭。

《老子》第68章更提到:「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意為:善於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叫不帶著貪念的品德,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才能符合自然的準則。

企業高階管理者需要認識到,不存貪念,盡力照顧員工,自己將會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

因為創新策略的制定和執行同樣都是有創造性的活動,只是屬於創造力的不同類型。

卓越的管理者必須以「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的觀念,培育員工成為優秀的執行者,使他們都能夠遇到任何問題想辦法完成任務,他們能隨機應變、不斷調整、向前推進,企業自然鴻圖大展。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常有人問我:「要做到別為小事抓狂,哪一件事是最重要的?」我必須承認我不知道哪件事是最重要的。不過如果真要找一個,我會說:「不要自己『想』出壓力來。」

當我們在思考時,很容易信以為真,將自己所想的當作真實。

 

當你在想一件事時,不過就是一個「想法」而已。只要你的意識或潛意識不要給自己壓力,思想其實是毫無作用力的,只是你腦海中的想像與概念而已。那就像是夢一樣──只是在做這些夢時,你是醒著的。而這些清醒時產生的思想, 是你可以決定要如何看待。

舉個例,你在開車上班途中可能會想:「老天!今天可不好過了!有六個會,中午以前還要交兩個報告。我很怕看到珍,她一定還在為昨天我們吵架的事生氣。」

以這個例子來說,基本上只有一兩件事會真的發生。你可以很緊張、很擔心,不停地分析自己的生活會變得如何糟糕,再自怨自艾起來。或者你也可以搞清楚實際的狀況,意識到這一切不過是一場小小的「思想攻防戰」,然後提醒自己這不過是腦海中的想法而已,你根本還沒到辦公室,你不過還在開車!

這並不是說你今天就不會碰到困難,或是要假裝一切完美無缺。但是在工作開始之前,就想著這一天會很難過,完全是不合邏輯的。我們不停地想呀想呀想,到後來便以為那不只是思想,而是真實了。

如果你能改變自己對思想的觀念,你就會驚訝地發現工作中的壓力減輕了許多。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有些人雖然其貌不揚,但總是被一群人環繞和愛戴,成為每一個族群的知心哥哥/姐姐?為什麼每個人總是這樣信任他,以至於把心裡所有的問題都傾訴出來?

        《Emotional Intlligence 2.0》的共同作者、TalentSmart總裁Travis Bradberry說,其實他們這種「親和」、「值得信任」的特質,不是天生的。只要做到下面11件事,你也能贏取別人的信任,成為充滿魅力的人,人人都會爭著跟你做朋友:

1、不管對誰,都是滿滿的尊重

        真正有品的人永遠不會當奧客,即使是在被服務時,也會對服務他的人表達尊重。花了錢不代表你是大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有品的人不會勢利眼,只對有用的大客戶噓寒問暖,回頭卻對其他人態度惡劣。不管對誰,他們都是充滿尊重的。

2、把別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有句話說,如果你想要怎樣被對待,就要先怎樣待人。這句話其實有點問題,那就是可能會誤導人用「自己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去對待別人。但問題是,那是「你的方式」,不是「別人的方式」;每個人希望得到的對待,多多少少都是不一樣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生日的時候,喜歡收到生日禮物,越多越好嗎?還是你總是告訴朋友,不要送禮物了,人來就好?——這世界上有希望收到很多禮物的人,也有那些收到禮物反而會覺得有負擔,仿佛欠了人情債的人。所以,每個人希望被對待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應該說,要怎樣對待別人,應該先了解對方希望得到什麼。這才是正確的待人之道。如果總是把別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怎麼會不人見人愛?

3、不是只會哈拉,流於表面

        其實大家長到這個歲數,應付過一些場合,也多少看過一些很愛哈拉,但也只會哈拉的人。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對方很有趣,但久了,也覺得這種人只會流於表面,無法成為真正的朋友。有魅力的人,通常不是只會哈拉,他們總是有能力把對話帶到一個更深的層次,整個level就是不一樣。其中有一個重點是,他們總是能讓人感到舒服,讓別人對他們印象深刻。——你問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聊對方喜歡聊的事,而不是總是說自己。當你們真的在聊對方感興趣的事,而對方也能感覺得到你真的很感興趣,很認真地在聽他說話,那他一定會對你留下好印象。

4、真誠待人,總是把朋友放在自己之前

        有魅力的人通常很無私,對待身邊的人總是用最真誠的態度,毫不虛假。他們總是忙著考慮別人,卻常常忘了照顧自己,所以他們也根本不會想到別人到底怎麼看他們這個問題。

        要達成這點很難,但可以練習。從放下手機、專心傾聽開始。專注於對方所說的,而不是考慮「我接下來要說什麼話」、「要怎麼搞笑」之類的——不是考慮讓自己出彩,而是專心、真誠地對待別人。另外,你可以問一些問題,讓對方說得更多,讓你更了解你的朋友。

5、不會總是談論和吹噓自己的成就

        就像上面所說的,Bradberry指出有魅力的人不會總是談論自己,更不可能誇耀自己的成就,因為——誰在乎?而且這樣真的很討人厭。一個只會談論自己的人,通常比較自私、虛榮,很想要證明自己的重要,而這些,都不是有魅力的人會在乎的。

6、知道別人所說的不一定是事實

        這點很重要——別人說的不一定是事實,就算是最好的朋友,看到的也不一定會是事情的全貌。

        但既然不是事實,為什麼有魅力的人還是很喜歡跟人家討論問題、聽人說話?因為聽別人說話,就能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你可以試著從你身邊的朋友分析他講的每一句話:他為什麼會這樣講?為什麼這件事和那件事會連在一起?這代表他是什麼樣的人?

        很多時候,不用驚訝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能看透別人,其實這些都是能觀察出來的,你也可以。

7、不會騙人

        小到連自己的行程,都能大方地讓朋友知道。他們永遠不會說謊騙人,假裝自己很忙。這個品格真的太重要了,所以大家總是會圍著誠實的人轉。另外,幾乎人人都喜歡真誠的人,而不是深不可測的人。要想別人相信你,首先要讓自己變得值得相信,沒有謊言。

8、正直,說話算話

        有魅力的人不會開空頭支票,他們一定說話算數。另外,他們說的話往往也是很有愛心——他們會避免說別人的閒話、避免評斷別人,因為他們知道這樣會讓別人很受傷。有魅力的人通常很正直,而且說話有愛心。

9、會笑,而不是板著臉冷冰冰的

        別再說自己天生臭臉——你可以改變!如果想當一個充滿魅力的人,「微笑」可以說是基本配備。畢竟,一張臭臉首先就能嚇跑很多人,根本別提什麼做朋友了。

10、不會邋裡邋遢

        雖然說不會刻意追求時尚,但有魅力的人總不會讓自己穿的好像很邋遢。畢竟,讓人看得舒服,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就好像家裡來客人之前,一定會打掃、整理一番,這是一樣的道理。

11、熱愛生活

        有魅力的人也會經歷糟糕的事,也有讓他們情緒低落的時候,但他們知道這些都是暫時的,情況是會改變的,或許明天,或者下週,事情就會開始好轉?心情好也是過一天,心情壞也是過一天,那何必讓自己一直悶悶不樂呢?熱愛生活,而不是整天抱怨,這也是一種魅力的表現。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充滿魅力的人,可以成為值得交心的朋友,只要你真的做到以上11點,就能使自己魅力加倍。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陀螺

大部分公司裡,都有茶水間,裡頭設置飲水機、咖啡機、微波爐等方便大家使用,但可別小看這方寸之地,如果你運用得當,它帶給你的好處,絕對不只是沖泡麵、吃爆米花,滿足口腹之慾,它甚至也能成為你工作上的好幫手,讓你在人際關係上大幅度提昇。在公司裡,你是否能人見人愛?就看你將茶水間哲學,發揮到什麼樣的程度。

一、分享情報

去茶水間的同仁,通常是想稍做休息,心情上較為放鬆,你不妨趁這個機會,分享一些重要情報。這些資訊,可以是公司的,像是老闆公布的新規定;或是社會上的,例如有幾家廠商被網友爆料有嚴重的食安問題,請大家不要購買相關食品。你的分享,對大家來說,就是有益的訊息,能夠幫助對方。你這樣做,也容易帶來正面的循環,每個人走到茶水間,都樂於交流情報,讓此處變成小型的資訊互動中心。不過,在分享之前,你一定要事先求證,確定資訊來源無誤,真實性完全可靠,否則,你反倒會變成謠言與八卦的傳播者。

二、觀察細節

在茶水間,除了倒水喝咖啡之外,也是一個觀察細節的好機會,像是有些人不用紙杯,只用自己準備的杯子、容器,或是有些人特別愛喝某個品牌的茶包,這都可以成為你和同事聊天的話題,像是稱讚對方很有環保概念、泡茶包有什麼要訣。此外,你也可以有一些貼心的做法,例如發現很多人因為跑業務而聲音沙啞,就不妨準備幾包喉糖,讓大家享用,當有人吃喉糖時,你可以和他閒聊幾句,悄悄透露這是你放的,很快地消息就會流傳開,這樣的動作,可以增加大家對你的好印象。

三、懂得裝傻

有時候,公司裡的八卦傳聞,會真實發生在你的眼前,像是傳聞中的A和B正在偷偷交往,雖然兩人總是否認,但是在茶水間,會有一些打情罵俏的肢體動作,而不巧地正好被走進茶水間的你發現了。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妨裝做什麼都沒看到,像是拿手機出來滑,或是低頭拍拍衣服上的灰塵,表示你對於剛才發生什麼事,完全沒有概念,在這之後,你也要守口如瓶,不要得意地和大家爆料,在茶水間看到A和B如何。若你保留對方的顏面,當事人反而會感謝你,日後成為你重要的幫手,這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言的道理。

四、不談論是非

茶水間是標準的隔牆有耳之處,你所說的任何評論,最後都會傳到當事人的耳裡,最尷尬的就是你話剛講完,立刻被對方聽到,像是你對同事說,經理的老婆在宴會的穿著,像是從路邊攤買的廉價衣服,非常缺乏品味。要是經理正好走進,就知道你在評論他的是非,即使他當下沒有生氣,但未來大概會找機會報復你。在公司裡的任何角落,都要懂得明哲保身,不去談論別人的是非,如果是同事在抱怨某人,你只需傾聽就好,不要發表評論,才能避免捲入可能會出現的辦公室鬥爭風波。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麗女

曾經讀到一篇林榮三文學獎得獎小品文〈蝦窟〉,讓我再三琢磨其中富有深意的人性樣態。

坊間許多燒烤店裡附設釣蝦區,饕客可自行釣蝦,增加用餐樂趣,作者觀察到蝦子跟人一樣,喜歡舒適安逸的環境,集體躲在溫暖水域覓食玩樂,而深諳蝦子習性的釣客,很容易就有大收穫。人類何嘗不是如此呢?同一個工作做太久,如果沒有適當的挑戰和壓力,就會落入「舒適圈」的陷阱裡而不自知,一旦機構有財務危機或精簡人事,這個同仁就會是那隻被釣起的蝦子,飛鳥盡、良弓藏啊。

好友A,在同一個職場將近二十五年,從基層一步一腳印做起,期間還至國立大學取得相關領域的正式學位,而後升遷至主管職務,在業務上力求精進學習,最近聽聞他提出辭呈,理由是需要再加強專業技能和創新思維,急流勇退,毅然離職。

我和好友A的工作性質雷同,多年來也經歷了許多挫敗,這些挫敗就像一位殘酷的老闆,它逼視我面對自己的不足,因此,我經常在工作之餘參加成長課程,甚至自費專業課程也不手軟,這些能量的累積讓我能面對一直以來的不景氣和職場上許多固執和山頭主義。

誠然,仍有許多蝦子,到處周遊試探其他水域,相對壽命也較長。在職場上,我們工作盡心盡力,也應該定期審視、評估自己能量,適當壓力才能繼續成長,避免被淘汰。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吉田

天賜正在為換職業而憂心忡忡,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也不知轉換工作的性質和標準是什麼,但又想有個結論,以此來解除心中重擔,於是找人算命、排塔羅牌、與老師或是好朋友促膝長談,然而在獲得多方的建言和參考的依據後,仍然猶豫不決、舉棋不定,不知如何是好。

沉潛待時 積蓄自己的實力

天賜說:「人在意志消沉,或是感到迷惑與困頓時,經常會方寸大亂,思考會偏向負面、猛鑽牛角尖,此時若一味想要藉著轉換工作跑道,產生雄心壯志,未必是明智的決定。」當人處於進退兩難時,其實需要繼續全力以赴個一年半載,在這期間積蓄自己的工作能力,活絡與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或者也可繼續在工作崗位上盡己之力,並且以騎馬找馬心態為調換工作蒐集新知和資料,也可以更加勤快進修上課,磨練自己的技術和能力。

若是真的需要調換工作,時機終究會水到渠成。如果自己對現在的工作一直感到厭惡、覺得格格不入的話,日後還是常會衍生「真想趁早辭掉這份工作」的想法;即使心裡沒有這個念頭,但仍會發生被迫辭去這份工作的引爆點。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決定調換工作職業的時候,需要想辦法釐清「這是自身內心一股汩汩的衝動,還是被他人強迫所致;或是你的努力沒有被上司認同和肯定……」這些橫亙在面前的問題,靜下心來抽絲剝繭,不妨拿起筆寫下來後理出頭緒以及事情的原委及端倪,也會有所助益。

發揮新技能 工作道路為你敞開

若以上步驟都執行了,仍想要換工作,那麼就要拿出破釜沉舟的決心果斷行動,並且鼓足勇氣航向新的里程。天賜說:「在迷惑的當下以維持現狀最佳,可是一旦做出了決定之後,就不要猶豫,勇往直前。」當獲得最感興趣的工作,那麼無論如何都能竭心盡力發揮自己的實力,發現工作中的美麗新世界。同時,不怨天尤人,聚焦在本分之上,有了心無旁騖的信念之後,發揮自己的實力,康莊大道也就會為你舖展開來。

跳脫負面情緒 成功找到自我舞台

天賜說:「不要只一心想著『增加一些收入』,而應該專心於能否開拓前進之路的實力,以此做全盤性的思考,才是當務之急。」一年後天賜從資訊工程師,順利的轉換到服務、關懷青少年的社工師,馬不停蹄地接個案處理。設身處地站在案主的立場、角度,幫他們找出過往的傷痛,並且嘗試帶他們走出悲情人生,迎向正面思維,脫離悲觀的情緒。天賜不僅找到自己的興趣,同時也有個能好好發揮自我的工作舞台。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