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玲

耶誕節,如果你看到穿紅衣的耶誕老公公,駕駛的不是馴鹿車,而是載客的公車;在寒冷冬天他們送給乘客不是禮物,是誠心祝福,這是首都客運的服務創舉「耶誕公車」,更有駕駛員親切的「報站服務」,讓乘客倍感貼心。公共汽車不再只是單調地載客上下車,首都客運精緻化的服務,提供乘客溫暖的乘車經驗。

「耶誕公車」是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的發想,多年前他開刀住院,身體非常不舒服,在平安夜前夕,有一群人到他的病房報佳音,讓李建文感到十分溫暖,也讓他想到,如果公車司機能化身耶誕老人向乘客說聲「耶誕快樂」,一定能在凜冽寒冬中獲得感動。

剛開始提議耶誕公車,駕駛都感覺彆扭,覺得司機扮成耶誕老公公很沒面子;說服公車運將們穿上耶誕服裝,李建文花費不少功夫。為了起帶頭作用,他裝扮成耶誕老人,當時站在捷運西門町站,行經此路線的首都客運235路公車駕駛,看到總經理以身作則向他們揮手,都十分驚訝。

李建文笑著說,全公司大約有一半的駕駛可能都是「無可奈何」之下同意扮演,沒想到第1年試辦後,乘客都抱持肯定態度。很多人還專程搭乘首都客運,就是要拿到司機提供的耶誕糖果,感受被祝福的感覺;甚至很多女性乘客都希望跟駕駛拍照。耶誕公車帶來溫馨的氣氛,現在只要節日一到,幾乎全部駕駛都自願穿上耶誕衣服,不穿的人反而成為異類了。

客訴處理 不打烊

他表示,過去將駕駛只是定位司機是不對的,駕駛員不只是開車,身負的工作責任重大,因為全車的性命都繫在司機的駕駛盤,同時也身負著幫整座城市帶來歡樂氛圍的重任。「公車若可以提供乘客貼心的精緻化服務,駕駛公車也能是很偉大的工作」。

駕駛員播報站名也是精緻化服務的一環。李建文提到,除了平時的公車提醒到站下車外,前年首都客運承接花博公車時,也讓司機逐站播報園區內的每個展館,讓乘客感受服務,也等於替花博加分。

清明節時,很多掃墓民眾可能1年才上山1次,不太記得位置,負責掃墓公車的駕駛員都會逐區播報墓區位置,讓民眾很感動。

李建文自豪地說,首都客運是第1家24小時處理客訴全年無休的公司,也灌輸客服人員處理客訴的誠意和效率,要超乎乘客的想像;傾聽乘客的抱怨不要急著辯解。「客人的抱怨是最好的禮物,當他們還願意抱怨,表示對我們仍存有信心」。

他回憶,多年前仍是插卡機時代,當時即將調漲新票價,離峰時間站長測試新機器,卻有4台沒設定回舊票價而被乘客投訴;他們立即承認錯誤,派人送上300元儲值票卡給被溢刷的客人,表達誠摯的歉意,20幾位客人也因獲得該有權益,!幾乎沒有再抱怨。

他也提到,當人多排隊,服務人員會有逃避面對旅客的情況,因為有些乘客會抱怨、會罵人,可是客人得不到發洩反而容易投訴。李建文認為,車站人多,服務人員更應該出來安撫。比如有次雪隧因進行維修,無法立即紓解人潮,首都客運排隊客人愈來愈多,人員立即將理由告知客人,也讓他們知道還要等多久,每人發送1罐鋁箔包咖啡,希望消消乘客等待的火氣。好不容易將客人輸送完畢,沒有乘客抱怨,上車時還向司機說謝謝。

導護公車 揪感心

每年元宵節,上萬民眾都會湧入平溪放天燈,即使多部公車不斷地運轉,民眾仍得排隊1小時。為了不讓乘客排隊排出火氣來,首都客運的服務人員握有「請跟我來」的牌子,附帶著熱情招呼,雖然每個客人上車時都已經很累,可是笑容都掛在臉上。

將公車「社區化」的導護公車是另一個讓李建文感到成就的服務。從前陽明山的公車都是公車處負責,後來因不賺錢釋出民營,對他們來說,正好是拓展領域的機會。

首都客運申請陽明山區中型公車路線,發現陽明山不見得都是有錢人居住,也有很多務農和勞動階級的市民,早上家長帶小孩在山路騎摩托車上學很危險,於是他們開辦「導護公車」,路線都安排在學區裡面,將學生做成名冊。

每到周三中午或放學時,學生必須逐一點名才送回家中,小朋友有公車可搭乘,也免除了父母接送的麻煩,實行十分成功。

李建文說,除了按照規定的班距、整潔的車廂、準點服務之外,提供吸引民眾的加值服務,也是大眾運輸事業能夠永續經營很重要條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