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達

不丹或尼泊爾向來被當做是最快樂的國家,因為透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觀點,國民無物慾也無負擔,總是在觀光客的鏡頭下咧開嘴笑。我對不丹人的笑法一直有深刻印象,在我們的社會裡拍照,就常要對方說「cheese」,但小孩子才容許張嘴大笑,年紀越大,笑得越含蓄。

但是,不丹人的那種快樂,真的是無物慾無負擔的緣故嗎?我們總聯想起「貧窮」,所以「窮人」會比較快樂嗎?這讓我想起有位貴婦人說「我才不要上天堂,天堂都是窮人」的老笑話。

其實,快樂一點都不用去不丹取經,我們的生活也無須刻意走物質匱乏的回頭路,覺得要壓下物質慾望才可尋找快樂,許多心理學研究發現,快樂決定於兩個因素,一是當下時刻的知足,第二則是擁有美好經驗的回憶。有個心理的練習叫「愉快的日曆」(pleasant calendar),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每天寫下愉快的事情、念頭、感受和身體的覺受。

俄亥俄州大學心理系教授Russell Fazio專長在研究態度和行為,他曾有個研究提到,當人在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時,會自動的分成愉快的、不愉快的或中性這三類,然後才會相應的產生出情緒和感受,或者觸發出較為深層的心理內容。

什麼是愉悅的覺受呢?答案恐怕大家都不一樣吧,心理學家則認為,愉悅就是種單純的體驗,欣賞著這心領神會的時刻,希望這種時刻多多發生,或總是覺得這種時刻怎麼稍縱即逝?在痛苦、煩惱或覺得不盡如意的時候,擁有這些美好的回憶,往往就是度過難關的依靠。

現代人的生活,大概都有使用日曆或周曆的習慣,但我想應該不會有「愉快記事」設計,所以,可以自己把全年份的日曆都劃上一個欄位,記得每天都要寫下一件曾讓你感覺愉悅的事或念頭。現代的日曆通常是設計讓你記得事情或時間管理,真的用起來會讓人覺得時間不夠用,只是標準的「煩惱日曆」,你望著紙上的時間表,覺得自己只不過是時間的奴隸。如果你非得帶上這樣一本日曆簿,與其增加煩惱,為何不能利用來讓自己愉快呢?

每年的日曆簿也不要在過完年後就丟掉,留下來,當心情不好,或覺得自己活著沒有什麼意義的時刻,就讀讀自己曾經有過的愉快回憶吧,你自己就是一本比不丹更近、也更實在的取經對象。當許許多多人絡繹前往快樂國家時,你將在自己的身上和家裡,發覺愉快的秘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