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紅色、黃色、黑色、綠色…,有吃過色彩這麼繽紛的水餃嗎?
墨水心、哈蘿蔔特、韭降風?用電影命名的水餃,賣的是什麼餡料?
3位平均年紀28歲的年輕人創業,自知和水餃店家比較,專業沒勝算,「不賣好吃、賣特色」,推出七彩水餃,特色是:水餃皮和餡料食材一致,再將芋頭、地瓜入料,推出全台唯一甜水餃,吸引嘗鮮年輕族群。
網路起家賣遍全台,因應顧客想吃現煮水餃,今年8月開餐廳,用電影主題打造店面,再賣麵食、小菜、茶飲…,開店3個月,每月營業額超過百萬元,他們用創意,為美食找到贏的市場。
「每天起床都是重來。」海餃七號老闆郭建良,原是有線電視台的業務,底薪加獎金,每月可拿6~10萬元,但得過著業績不斷「歸零」的生活。曾當過廚師的他,「很想開餐廳」,和年紀相仿的同事謝耀賢、蔡祺榮3人一拍即合。
「每個人拿一點點錢,試試看。」但是,做什麼?「我有做吃的底,他們2個完全沒有,在吃的市場競爭,是弱勢。」郭建良分析:「用傳統美食做變化」是條捷徑,「做特色,不是好吃。」
七彩烤餅到七彩水餃
於是,研發七彩蛋餅,卻沒想到,「蛋餅一煎,就變成金黃色;只好用烤的,有草莓、巧克力、抹茶等口味。」試做成功後,想在師大商圈開店,「小小一間店要10萬元租金。」只好轉向本錢較低的網路,現實卻是,「烤餅,不可能做網購。」
曾在水餃店工作的郭建良建議,不如做七彩水餃,「有現成的皮,再想內餡容易。」推出外皮和內餡一樣的水餃,「黑色是墨魚,裡面包什麼?原本包墨魚,後來改花枝,加芹菜去腥味。」「有1就有2,再去想起司、紅蘿蔔。」
「連粉都是自己做的。」為了做出好吃水餃皮,他們從粉開始,桿皮時還堅持手工,「曾想過用機器,但自己桿的麵皮和機器做的,Q度差很多。」他想起當年學做水餃時,師傅告訴他,「桿的時候,要有汗水。」
品牌命名也是一絕。3人都愛看電影,以電影諧音命名,店名「海餃七號」,原味水餃是「那些年,我們一起吃的水餃」,墨魚為「墨水心」,紅蘿蔔叫「哈蘿蔔特」,起司取名「起司下天山」,還有韭菜口味的「韭降風」。
電影命名 打響名號
白色、黃色、黑色、綠色水餃,似乎還少了幾個顏色,於是推出「甜水餃」。「我們是全台第1個做甜水餃的,芋頭、地瓜風評不錯。」
去年10月於網路試賣,「和團購網合作,賣價減一半,每1顆都賠本。」郭建良表示,做網路沒有想像中簡單,「只有促銷,才賣得好。」半年後,3人決定出擊,扛著鍋子、瓦斯爐,到各大公司行號舉辦試吃。
「現場發DM,請大家支持國片。」「客人一看到DM,就會笑,還有人將DM放在臉書上說,怎麼會這麼搞笑?」這個梗,吸引東森、中視等電視台採訪,訂單如雪片般飛來。
試開餐廳 邁向連鎖
今年8月,因應消費者想要吃現煮水餃,加上已回收創業成本,決定開店。裝潢時,以電影《海角七號》為主題,門口放阿嘉的摩托車、顧客意見投至郵筒。愛看《食神》,廚房是「中國廚藝訓練學院」,郭建良自豪說:「很多人專程來這裡拍照。」
曾經,郭建良到蘇州,在1家「大娘水餃」店門口看到「第1038家」,「像麥當勞的水餃速食店」讓他對創業有了新想法,他夢想也許有一天,海餃七號也能做到這麼大。
【郭建良小檔案】
年齡:1983年(29歲)
學歷:高中畢業
經歷:
15歲 到餐廳工作,學做水餃
22歲 鬥牛士餐廳工作,轉做業務,賣過健康食品、汽車材料等
26歲 有線電視台業務,論件計酬
28歲 與同事合夥,在網路賣七彩水餃,取名「海餃七號」
29歲 8月,在興安街成立實體店面,另在德惠街設中央廚房
【蔡祺榮小檔案】
年齡:1989年(23歲)
學歷:莊敬高職體育科
經歷:
16歲 從金門到台北上學,在火鍋店等打工
19歲 翻譯社工讀
20歲 有線電視當業務
22歲 創業,與同事合夥賣水餃,成立「海餃七號」
【店家資料】
地址:台北市興安街214號
電話:(02)2713-0700
網站:www.movie7.com.tw
【營運狀況】
每月營業額:100萬元
進貨成本:40萬元
人事成本:30萬元
店租:10萬元
利潤:20萬元
註:以上部分資料記者估算
【創業成本】
網站投資:150萬元
(機器設備、辦公室等)
開店投資:300萬元(含中央廚房)
機器設備:50萬元裝潢費用:150萬元
進貨成本:40萬元租金:40萬元(含3個月押金)
雜支:20萬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