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萊塢類型片何其多,災難片能從眾多類型突圍,晉升票房寵兒,要從1970年說起。當年一部《國際機場》開啟了70年代災難片熱潮,電影以多線敘事呈現機場人性百態,直到飛機上突來的炸彈危機,終於將這群人的命運綁在一塊。叫好又叫座的本片,日後推出多部續集,花樣百出,其中一集更讓飛機墜落海面,從「空難」變成了另類的「海難」。

七○年代另一部空難片《興登堡遇難記》取材發生於1937年的興登堡飛船爆炸事件,最特別的是整段遇難過程特以黑白呈現,以悼念受難者。

來到海上,「You jump,I jump!」還記得這經典台詞嗎?《鐵達尼號》裡傑克和蘿絲泣鬼神的堅貞愛情,至今令影迷難以忘懷。另外,1972年的《海神號》亦是驚心動魄的船難之作:新年倒數一片歡樂氣氛,一艘郵輪突遭大海嘯捲翻,眾人就在顛倒的船身內,奮力往上尋找生機。剛上映的日本片《海猿3D》,則描述一群救難隊員,冒險搶救油井外洩事故的驚險歷程。

災難片給人印象總是娛樂至上,少能攀上「藝術殿堂」。德國片《從海底出擊》破除了這個偏見,電影從一場海戰引發的災難中,罕見的描繪出納粹心底的恐懼。封閉、骯髒的潛水艇,船員間的對立,自以為是的正義,使本片成為藝術、娛樂雙贏的不朽經典。德國導演沃夫岡彼得森日後赴好萊塢發展,拍出《天搖地動》、《危機總動員》、《空軍一號》,成了賣座災難片第一把交椅。

浩劫英雄對抗逆境
血淚交織呈現無常

相較於空難、海難,陸上災難片,多兼具空(墜樓)與海(滅頂)的危機。三○年代黑白片《火燒舊金山》以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為題材,由克拉克蓋博、史賓塞屈賽兩大影帝主演,堪稱巨星災難片始祖。1974年,《火燒摩天樓》將之發揚光大,網羅保羅紐曼、史提夫麥昆主演,更是福斯和華納兩大公司破天荒合作。片中一把火延燒摩天大樓,人人驚慌失措,雙雄前往搭救,最後不得不冒險引爆水塔,來熄滅這場浩劫之火。

同是1974年,《大地震》以洛杉磯為背景,震裂的水壩是主場景,男主角為了搭救形同陌路的妻子,忍痛仰望高處熱戀中的情婦,投以訣別的一眸,足見在英雄心中,情義要大過私慾。

近年,可看到以911恐怖攻擊為背景的《世貿中心》、《聯航93》,如何在血淚交織中,呈現生命的無常……人性的七情六慾,始終是災難電影不變的和聲。

趕搭溫室效應話題,加上視覺特效科技的成熟,近年預言式災難片成了主流,包括《明天過後》、《2012》,毀滅性的壯觀場景,看得觀眾目不暇給,胃口也愈養愈大。

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災難電影,似乎更能引發人們的省思。讓現代人聞之色變的核爆題材,以1979年的《大特寫》最具代表性。珍芳達飾演的新聞記者,在一次核電廠採訪中,錄下核心險些熔毀的意外。這捲帶子,引發核電廠高層向電視台施壓,更不惜迫害意圖揭露真相的工程師,此時,核電廠危機也危及了這群人。

當年本片上映不到兩周,即湊巧發生三浬島核心熔毀事件,電影因此名噪一時。日後,珍芳達對核能危機題材躍躍欲試,還差點演走《絲克伍事件》梅莉史翠普的經典角色。取自真人真事的《絲克伍事件》雖非正統災難片,但輻射外洩、平民對抗惡勢力的情節,讓人感同身受。

核爆恐懼瀰漫的80年代,另一部《證言》,是反映時代思維的災難創傷電影,加州一次核爆,主婦卡蘿的丈夫從此失蹤,身負重建家園重任的她,還要面對疾病侵襲家人的痛苦……

也許陸地上災難夠多了,動物災難片的場景多設定於海上或空中,更富驚悚氛圍。從史蒂芬史匹柏的《大白鯊》到希區考克的《鳥》,均以血腥、殘忍畫面,讓人類見識到某些動物不但神秘,也不好惹。

世事無常,眾多災難電影一再反映我們生存的環境。除了居安思危,或許更多的互助與關懷,才是消弭創傷的生存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