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是很神奇的,當生活中充斥著各式聲響時,我們有時候並不會察覺到它們的存在,也不會去注意到它們帶給自己的反應。當萬籟俱寂,空氣中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聲時,我才感覺到它們如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如何仰賴這些聲音,過著熟悉的每一個日子。
我曾經在印度北方的高山上住了一個月,從小屋中可遙望喜馬拉雅山皚皚山峰,綿延不絕。在這樣的夜裏,真的是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的程度。
第一夜我失眠了。
熟悉的人聲、車聲,或甚至幾聲蟲鳴,都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直到有一天夜裏,我感覺到空氣流動的聲音似乎緩慢下來,直覺告訴自己有什麼事正在發生,因為那樣的靜,像是我在電視裏看到太空人在月球上漫步似的,連地心引力也快消失了。
我披上大衣,走到木門外,細白的雪花緩緩飄落,這是我生平看到的第一場雪。自此,有幾次旅遊的機會,只要是夜半開始飄雪,我都可以立刻清醒,感受到無可言喻的靜謐,望向窗外,果然大地一片雪白。那樣的靜,是平靜,心底很安穩,呼吸很平順。
然而「靜」,也不一定如字典上所解釋的安而不動。
一群科學家們在美國建造了世界上最安靜的房間,榮登金氏世界紀錄,因為此房間可以隔絕外界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聲音。但是人們能夠待在裏面最長的時間紀錄只有四十五分鐘。該實驗室的總裁Steven Orfield表示,人們很難長時間待在該無聲房裏,因為當人們處在無聲的環境中,我們的聽覺會去適應環境,越安靜的地方,我們聽到的聲音反而越多。像聽到自己的心跳聲,肺臟的呼吸聲,腸胃蠕動的聲音,最後自己成為所有聲音的來源。曾經有一位試驗者說他聽到自己的血液在血管裏面流動的聲音。
此外,我們的平衡感也是靠聲音來維持的,失去了周遭的聲音,讓所有參加實驗的人員待在無聲房裏只要超過三十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都一定得坐下來,無法站立。在那樣的情況下,恐怕是有聲勝無聲了。
不久前我到深山小住。那一夜,森林裏是寂滅的。原本應該要有一些蟲鳴,鳥兒振翅的聲音,貓頭鷹的嗚嗚聲,或是風吹樹梢,枝葉落地的窸窣聲等,但是在那一聲槍響後,凌晨兩點後的山裏便靜了,那樣的靜是死寂的,空氣都停止流動。我躺在小木屋的床上,在黑暗中緊裹著厚厚的被毯,感到一陣冰涼。雖是深秋,日間仍是陽光溫煦,入夜後很清爽,並不感覺寒冷,沒想到子彈破空後,大地一片無聲時,氣溫陡降,我想像著月亮也躲到烏雲後了。
那樣的靜,不平也不安。
多麼盼望有些聲音,永遠也聽不到。
有些聲音,永遠在世間流轉。
有些靜,長長久久。
有些靜,讓慈悲取代。
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