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的校園空空盪盪,幾個孩子抱著躲避球來玩。他們本來在操場,後來嫌熱,就移到了中堂。中堂有穿衣鏡,有公布欄,孩子們卻自認藝高人膽大,躲避球照樣殺進殺出,砰砰作響。
3分鐘不到,小強一個高壓球強襲,阿明和小仁閃過,阿祥接不住,匡啷一聲,穿衣鏡被砸破了。不幸中的大幸是,沒有一個孩子受傷。
或許知道闖了禍,他們找來掃把,清理完現場,這才回去。
以上,是我們分頭詢問小朋友,依線索拼回真相的結果,孩子們都承認錯誤,知道自己應該承擔後果。
在學校看來,沒人受傷是最重要的事,安全教育是要加強的課題,賠償那面鏡子應該是最枝節末微的事。
分頭聯絡家長,告知父母,跟他們講學校做法,然後,提及了賠償的問題。其實真的也不多,平均起來,一個孩子負擔200多塊錢。照學校的想法,這些錢給孩子一點警惕,最好從孩子零用錢裡扣,讓他們記住安全第一……
仁嬤來校興師問罪
小仁的阿嬤第一個反對,她衝來學校:「我問過小仁,那顆球不是小仁丟的,他應該不必賠。」
原來阿嬤在意的是錢的問題。
「可是,小仁也有跟大家一起玩啊。」主任解釋,「鏡子2千多塊,學校幫忙付一半,另一半讓小朋友做機會教育,每個人……」
「球又不是我家孫子丟的。」
小仁的阿嬤翻來覆去就是這句話,她說話時,阿明的爸爸也來了。阿明的爸爸很少來學校,一整個粗獷漢子的味道。阿明也在場內玩,他也沒丟球,難不成,明爸也是來興師……
「老蘇,抱歉啦,小孩子做錯事,該處罰,謝謝你們跟我說,我也跟他說下次玩遊戲要注意安全,那面鏡子我幫忙載去換。」
哇,明爸的明理,意外成了救兵,解了主任的圍。
「不不不,說好了,幾個小朋友一起負擔。」主任連忙說。
「我有卡車,載去比較方便,學校不必麻煩別人,請主任把孩子叫出來,幫忙抬去車上,應該很快就可以換好了,啊錢∼當然是讓這些小朋友自己付。」
5個孩子把鏡子抬到車上時,仁嬤緊跟在後頭,她一路吶吶的想說什麼,又說不出什麼,好像這件事情,受到機會教育的人不是小仁,而是她。
王文華《可能小學巡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