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過後,有許多人談到新科市長柯P呈現的各種印象,或許可以統稱為社會學的(素人當選)、政治的(非藍非綠、或是藍綠大結盟)、甚至是醫學上的(他到底是不是亞斯柏格症啊!)「柯P現象」。

以一位精神科醫師的觀點,我倒是覺得柯P傳遞給我們的最重要的訊息,是他不斷學習及成長的特質。至少,從一兩年前,媒體圍繞著柯P,以看好戲成分居多的訪問方式開始,我們看到他從「衝動型說話」(以至於大家覺得他白目,給他亞斯柏格症的診斷),到現在的深思熟慮、應對得體(還會適時停頓、充分掌控群眾氛圍)。當然還有他在政策上廣納意見,再整理成他自己的市政藍圖的胸襟。
 
柯P讓人敬佩的應該是他願意學習、努力成長的這一面。他讓我們相信,不論年齡、個性,只要用心,人都會成長的。

柯P現象讓我想到一位美國人,Todd Rose的故事。TR是位典型的過動兒,自小被確診,也開始治療。根據他自己的描述,還真是典型的個案:搗蛋、頂撞老師、蹺課。他覺得上課無聊透了,不作怪真是無法過日子啊。當然,他最後也走上中輟、提早離開校園這條軌道。

出社會仍工作不穩

離開學校的TR還是問題重重。他沒有辦法維持穩定的工作。許多過動兒長大後,還是有衝動或是專注力等問題。這時,影響的當然是工作上的人際關係,甚至導致無法穩定工作。

幸好,TR在孩子出生後,恍然大悟自己不可以一直這樣渾渾噩噩過日子。他決定開始對自己負責。

TR回頭再去看醫師,開始服用藥物(成年過動症患者有時還是需要藥物的)。在適當的治療及家人的支持中,TR一路讀到博士,許給自己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旅程。

TR的成長故事讓我們了解到,當一個人決定面對自己的問題,願意尋求正確的協助時,他總是可以找到一條康莊大道的。

面對亞斯柏格症、或是過動症,家長的態度不要放在:我的孩子到底是不是XXX病。家長來門診常徵詢的是這種一翻兩瞪眼的答案。

我會期望,家長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為他們想:有著這些與生俱來的「特質」,孩子會面對什麼樣的困境。而我們成人應該如何協助他們了解自己、學習必要的技巧來克服這些先天的不足。

張學岺《小孩事大學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