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台灣人氣行業,人人都想開,卻生存不易,「台東女婿」張博承賣咖啡,卻是從咖啡豆及器材著手,18年前創業時,咖啡市場仍在萌芽,是「陌生、高單價的產品」,待3年後市場開始熱絡,蓬勃發展的商機卻也帶來競爭,為降低成本,他開始烘豆,並持續進修,2007年赴台大上課,2010年取得台東第1張「美國咖啡品質協會」咖啡評審師認證,現在全台擔任咖啡評鑑會評審,更應農糧署邀請,擔任國產咖啡評鑑會評審,從銷售、烘豆到評鑑,張博承培養專業,也讓塔加的品牌跟著他走遍全台。
選對入門行業,有多重要?尤其這門行業,愈陳愈香。塔加企業老闆張博承,18歲便著迷於咖啡。1996年他搬到後山,以銷售咖啡器材創業。為做出特色,不斷精進專業,是台東第1位取得「美國咖啡品質協會」(CQI)咖啡評審師認證的專家,更是很多人口中台東的「咖啡達人」。
「這是為了讓品牌走出『紅海』不得不的選擇。」他坦言。近年來,除了進修,更積極與業內專家合作,參與台灣咖啡評鑑,2011年參與嘉義國際咖啡評鑑會,是唯一的台灣評審,可說是台東之光。
移居台東 大膽創業
張博承走進咖啡業,源於高中時期的打工經驗。那個年代,速食店賣的仍是3合1咖啡,敏感的他發現「水質、溫度、水量、咖啡粉的新鮮度」是決定咖啡好喝的關鍵,只要是他沖泡的咖啡,都會受到顧客好評。
也許是對沖泡咖啡很有自信,1994年退伍後,他便進入咖啡器材銷售業。剛入行,工作很不順遂,「有種有志難伸的感覺。」張博承感嘆:「人生進入無方向感的徬徨期。」幸好,遇見家住台東的洪翊菲,追老婆的同時,也決定從濕冷的宜蘭,移居氣候宜人、腳步較緩慢的後山。
人生地不熟,他卻大膽選擇創業,從熟悉的咖啡器材批發做起。但是在10多年前,消費者對咖啡仍陌生,「台東比較封閉,咖啡卻是高單價的東西。」更慘的是,起步的第2、3年,他還被倒了200多萬元帳款。
「差一點打包回宜蘭。」他說,若不是因為有輸不起的壓力才咬牙硬撐,而壓力就是「很難面對家族的眼光。」
「直到2000年,雲林古坑咖啡、西雅圖咖啡蓬勃發展,咖啡開始受重視,經營才較輕鬆。」生意始有起色,他正慶幸自己「矇對」行業時,卻開始遭遇業內競爭,「廠商削價,不得不改變經營模式。」
合資開店 2年收攤
他思考,要降低成本,就必須學會烘豆。只是要從頭開始,「剛開始烘出來的豆子黑黑的,喝起來沒味道,送出去的產品常被打槍。」摸索2年,找到訣竅,「要依豆子設定溫度,回到感官品評的部分。」
那時咖啡館在台東正流行,友人邀他合夥,「大夥投資80萬元,在台東大學弄1間現代感的咖啡館,不到2年就倒了。」他警惕:「很多人想投入咖啡館,以為外表光鮮亮麗,其實經營一家店要找到客源與市場,還要有專業及興趣支撐。」
積極進修 區隔市場
再度回到主業,他耕耘專業,時值台東產銷班開始種咖啡,找他授課,自覺專業不足,赴台大上咖啡官能鑑定課程,2009年再參加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研習課程,取得咖啡杯測裁判資格,學會了「用嗅覺和味覺分辨咖啡的差異。」
「進修是為了因應競爭。」張博承說:「向上提升才能在業界立足,區隔市場。」去年10月,看好精品咖啡,再度轉型,店面隔出雅緻的咖啡館,並做外帶區,賣得很平價,「最便宜的卡布其諾,只要40元。」
投入咖啡領域近20年,張博承表示,接近後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個非常深奧的作物。為了能夠端上一杯好喝咖啡,他願意投入一生的時間細細追尋。因為咖啡,他找到能發揮的事業,也找到與太太共事的幸福。
【張博承小檔案】
年齡:1971年出生(42歲)
學歷:三重商工板金科
經歷:
18歲 速食店打工接觸咖啡,開始研究如何泡出好喝的咖啡
23歲 在宜蘭當業務員,銷售咖啡器材
25歲 搬到台東創業,成立「塔加企業」,從器材及咖啡豆銷售,到烘焙加工
【店家資料】
地址:台東市博愛路160號
電話:(089)361-701
【營運概況】
創業成本:150萬元(含器材、裝潢等費用)
月營業額:80萬元
物料、器材成本:51萬元
人事成本:13萬元
水電雜支:4萬元
利潤:12萬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