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不只是不孕或有病史夫妻可以要求「取精」,女同性戀者不管有沒有法律上的伴侶,單身女性都可以「買精受孕」……
台北的同事問說,有人去德國出差時發現,出差單位裡有個女生大肚子,一問之下發現那個女生有同居男友,但不是肚裡孩子的爸,而是女生去精子銀行取精受孕的,她的男友也不反對,這聽在台灣人耳裡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這讓我立刻想到所謂德國人「優生」的定義,以及身邊確實一大堆無法生育的德國朋友,全都是年過40,男人精蟲活動力明顯下降所導致的不孕。所以直覺上難免推斷,上述女生的男友不是不能生,就是可能有家族遺傳疾病,不希望後代來「繼承」。更何況現在在德國「買精求生」確實比以前容易得多,上網隨便一找,從柏林到慕尼黑全國到處都有「連鎖機構」讓人去捐精取精。德國自1986年就將捐精合法化,至今已經有25年的歷史。
身邊德國朋友的「優生」最重要理由,就是父母身體的健康,以產下健康基礎紮實的後代。有對朋友為了製造「優良的受孕環境」,還會在這段期間裡不抽菸、開始吃葉酸、進行均衡飲食、少碰酒精跟垃圾食品、生活規律、睡眠充足、多運動。
所謂「不夠優生」最明顯的理由是患有嚴重家族性遺傳疾病,或是父體曾進行過化學治療,甚至長期服用藥物等都包括在內。更別說是男性患有無精症,根本無法提供可受孕精子了。
<社會型態改變> 給錢又給假 但想生生不出
德國政府鼓勵生育,給錢又給假,讓很多人心動不已。問題是不是想生就能生。
根據歷年的統計,德國約有20%的伴侶們無法生育,幾乎是每7對夫妻裡就有一對,每年有80萬想要懷胎的夫妻或伴侶求助受孕,數字相當驚人。德國有超過130個醫療機構,專門為想要不孕夫妻們「想辦法」,估計每年約有10萬對顧客到這類比醫院更專門的機構求助。全德國約有3%的嬰兒是通過這類「受孕治療」,也就是每年約有3萬名出生兒是在這種「人工協助」下問世。
德國人發現現代要生孩子比過去難度高,原因是整個社會的型態轉變,也就是人們結婚的年紀越來越晚,女人生第一個孩子的年紀越來越老,而在30歲之後,女人的受孕能力就開始下降,男人的精子活動力也隨著年齡而相對減弱。
除了這整個先進國家的「社會趨勢」讓全體的不孕率大大提高之外,外在環境也幫倒忙,環境污染、含化學配方食物、尼古丁、毒癮、藥劑、輻射等都對生育品質與能力的負面加上一腳。
<現代科技>管控品質 精子銀行把關
德國精子銀行根據法規有義務「管控精子品質」,那所謂「優生精子」來源為何?這涉及整個的取精對象跟過程。
精子冷凍技術比卵子或胚胎冷凍簡單,解凍後的效果也相對好,在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態氮內保存,一般可存約10年期限,有特殊案例存上25年的依然可以受孕生產。德國柏林SEJ精子銀行要求男性要年滿18至40歲之間才可供精,若初診精蟲品質可用,還需回診至少6次,目的是為「優生精子」採行更精確的資料,像是外型資料如髮色、眼色、高度、教育程度以及驗尿、抽血、家族病例調查等體檢健康評估。
通常家族有遺傳疾病或染色體異常病史,像是癲癇、血友病、貧血、糖尿病、肝炎、淋病、梅毒、愛滋病、肌肉脊髓萎縮症等,都將被評列為「非優生精蟲」提供者。經常換性伴侶、有毒癮、酗酒者也不歡迎捐精。德國精子銀行的捐精給付代價並不高,6次檢驗中共分3次付款,第一跟二次每次才25歐元(約一千元),最後一次是半年後驗尿與病毒複檢都通關後,才給最後一筆的300歐元(約一萬兩千元)。
捐精者契約書上明定只能捐給一家機構,不能在其他機構重複捐精。捐精時期有任何健康異變,包括意外事故等都有義務立即通知該機構,可說在精子品質管控上相當「力求嚴謹」。
<鼓勵生育>想取精 不限夫妻
在德國還不只是不孕或有病史夫妻可以要求「取精」,女同性戀者不管有沒有法律上的伴侶,單身女性都可以「買精受孕」,可以說是廣開精子銀行的未來生機。
除了健康要素是精子的基本要求之外,購精者當然可以就捐精者資料提出特殊需求,這類通常是外型如身高、膚色、眼球、髮色、學歷等。捐精者維持匿名,也無權知道誰取得他的精子以及有無受精產子。
精子買家不是出錢就沒事,夫妻或伴侶共同前往後就會被登錄血型跟外型,好協助精子銀行「據以選精」。在買精者沒特殊要求下,精子銀行會就捐精者(生物上之父)以及買精男伴(社會上之父)的外型跟血型上,朝「力求謀合」的目標做選擇。
買精伴侶或夫妻若是對第一個孩子滿意,希望第二胎依然由同一個生物之父提供精子的話,柏林精子銀行可以調出資料跟所存精子,提供同樣的服務流程。
買精受孕在倫理與社會議題上還有很多後續問題值得探討,但是不可否認的,人類社會接受這種受孕方式的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尤其是精子銀行不只是解決不孕症夫妻的求子問題,在男性自知健康可能受損之前,像是即將接受化療或是結紮,如果不排除未來可能的膝下有子,都可以將精子保存冷凍,以備人生變幻莫測的「不時之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