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網路擴散的普及速度,估計到2016年,半數的閱讀人口都將擁有電子閱讀器,屆時電子書蔚為閱讀主流,將改變人們傳遞知識的方式,終有一天全世界會僅存一本書,一個類似「Facebook版的閱讀平台」,讀者透過網路彼此連結,書籍也終將連結在一起,所有文化亦然。

閱讀1.0時代大家都很熟悉:從實體書的封面一路讀到封底的作者簡介。這種閱讀體驗好幾千年都未曾改變,並非是自古騰堡發明印刷術以來才如此。閱讀仍是線性過程、靜態活動。不管你讀的是泥板還是捲軸,都遵循從頭讀到尾的方向。

 

但現在我們站在踏進閱讀2.0時代的門檻,這將會是一場劇變,因為科技發展讓閱讀不只以線性前進,也不再是靜態活動,且閱讀體驗有可能變得更具社交性。電子書讓你與其他讀者互動。

閱讀2.0時代

Google讓所有書籍內容互相連結,可能開創出閱讀2.0時代。它們可能會採取幾種做法,但我希望建議它們採用我的想法進行,即「臉書版的閱讀平台」(the Facebook for Books)。

終有一天全世界會僅存一本書,不管電子書或實體書,最終都只是這一本書的一部分。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單獨存在,即使像《失落的符號》這種虛構小說也會提及外部參考資料。所有的書將盤根錯節地集結在一起,如同超連結。

未來只會僅存一本書,涵蓋所有書籍的巨大讀物。我稱它為「臉書版的閱讀平台」。當你閱讀任何一本書,只要按下一個連結,都能無縫連結到另一本書的內容。連結的另一端可能是書目,或讀者自行注釋某一本啟發原書作家的著作。你將會被帶入另一本書的內容,但只要輕點兩次就能回到原來的書裡。又可稱為書籍的社群網路。

要落實這個概念,得先數位化足夠數量的書籍。這是一種加乘的網路效應。內容愈多,書籍彼此連結程度愈強,網絡會交織得更緊密、複雜。一個小型網路只會有幾本書及一些連結存在,但豐沛的網路帶來更多連結,會使得整張拼圖更完整,將有更多機會看到書籍創作彼此影響或相互關聯的樣貌,最終,讀者點擊這些連結就能得到更有趣的閱讀體驗。

讀者只需點擊一下,就可以更深入理解書中探討的主題,並能見到其他作家的看法,可以幫助你更透澈理解整本書。這種深入連結讓你在閱讀內容時即刻目睹作家之間的辯論,而讀者就是判斷輸贏的裁判。這些通常被我們忽略的超連結將使得這一切成真。

內容廣度及深度是關鍵

Google是目前最有可能擔綱重任的企業,它們了解搜尋引擎,也知道如何持續處理所有書籍內容以產生超連結,因此能完善、即時整合所有書籍的參考資料。

最終只會剩下一本涵蓋所有人類文化的書,自由遊走在不同書本之間是有可能發生的事。例如,Kindle的產品名稱和型號來自尼爾.史帝芬森所著的《鑽石年代》,就在此時此地,讀者應該能無縫轉向閱讀那本書。畢竟這就是網路瀏覽的基本功能。

不僅所有書籍終將連結在一起,所有文化亦然。應該要有個能涵蓋所有媒體的超文件網絡存在,這樣讀者就能盡情地從一本書跳到一部電影或一本漫畫。

這「一本書」將是讀者樂見的結果,但蘋果或亞馬遜這類零售商恐怕會阻止這事發生,特別是當零售商發現,光靠販售這世上唯一書冊,利潤要比單獨賣書低;出版商恐怕也會反對,因為它們可不願意自家的書和其他出版商的書互相連結。

因為出版商很在乎它們的品牌,但老實說,這點早已不重要。你現在會想要買一本藍燈書屋或哈潑柯林斯出版的書嗎?你逛書店時,品牌會是你選書的依據嗎?當然不是。你會找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心儀作家的著作、某一項你目前想探究的主題或某一種類型的書。我預見,這世界唯一書冊將能讓我們在書海中盡情探索。

Google圖書計畫驚人

Google終將會從這些書籍中找到獲利之道。不管你是否真從口袋裡掏錢,它們已經從你身上賺了不少錢。對Google來說,你是資料金礦,早就將你的歷史瀏覽紀錄、聊天內容,還有你從Gmail接收、發送的每封信件內容進行資料探勘;它們會替你及其他每個人製作一份基因組,然後無可避免地,它們將把這些資料用在兜售廣告上,畢竟這是Google獲利的主要來源。

不只是因為Google現有的電子書數量,與蘋果、亞馬遜、其他零售商不相上下,而且根據一份Google最近上呈法庭的書面證詞指出,Google圖書計畫已掃描1,200萬本書,而且平均一天可增加5,000本。Google數位化的人類文化,超過任何零售商及圖書館總和,但一談到打造藏量豐沛的書籍網路時,內容的廣度及深度將是關鍵。

你將能置身一個永無止境、書本看到飽的世界,隨手取得任何一本想閱讀的書,而且能悠然遊走在不同書本之間。當今電子書裡唯一能連結文本的網站,只有字典或維基百科所覆蓋的範圍,這些是很棒的起點,但仍不足以涵蓋所有人類豐富的藝術、創作及想像。未來,你將能一次把所有書籍囊括在眼前,而且,如果還是透過Google達成,你可能一毛都不用花,但得忍受每頁文字底下一定逃不過的礙眼廣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