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研究報告,往往讓台灣股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法人提醒,外資報告有四大盲點,投資人應小心避開。

盲點一:時間風險
 
外資券商報告只會寄給他們認定的客戶,通常是國外大型法人機構、或是國內基金經理人,然後這些外資報告再從國內券商逐步輾轉流出。
 
因此,當股民們拿到這些外資報告時,往往都已經是兩天以後,失去先機,所以投資人首先應該關心研究報告的時效性問題,避免成為最後一隻老鼠。
 
盲點二:領先程度
 
外資的領先程度,類似時間風險,因為國內十幾家外資券商當中,有人屬於領先者,有人則是落後者,領先者往往可以得到績效,而且也會提出讓市場眼睛為之一亮、並能引領風潮的觀點資訊,但落後者卻只是隨波逐流。
 
以今年1月上旬的宏達電來說,摩根大通亞太下游硬體首席分析師郭彥麟,就已經預見2月底的MWC(行動通訊大展)將會掀起熱潮,率先調高宏達電的評等,引領一波漲勢;但2月才調升宏達電目標價的外資,顯然就屬落後。
 
盲點三:券商風格
 
很多外資券商屬於「語不驚人死不休」,也有很多分析師想要一舉成名。
 
當投資人看到令人震撼的言論時,最好多進行查證與討論,否則外資分析師如果事後證明看法錯誤,其實一點責任也沒有,只留下投資人徒呼負負。
 
此外,某歐系券商特別喜歡涉及政治議題,建議投資人還是多多回歸基本面,少參雜政治聯想。
 
盲點四:客戶是否認同
 
外資券商的研究部門非常獨立,與其他部門設有防火牆,確保分析師意見不受到干擾。固然像是美林證券全球半導體主管何浩銘的報告,往往能吸引許多買盤,這是他個人過去在旗下客戶之間所累積的績效。
 
但是有些分析師意見卻不見得會被客戶「買單」接受,客戶甚至可能反向買進賣出,通常這個時候分析師確實會臉上無光。
 
而且大的外資投資機構,內部也會編制一些研究人員,外界眼中的外資「手口不一」情況,便因此發生,未必是外資有意坑殺散戶。
 
這時候,最好能多多打聽出具報告分析師過去的績效情形,再決定要不要跟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