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餅 百年香
古法手作 創新包裝 增伴手禮商機
老店,常見以不變應萬變,畢竟牌子老、形象好,自然擁有熟客愛戴。
1866年在台中南屯開業的餅店「林金生香」,循此精神走過145年,做在地生意,接熟客訂單,卻難抗顧客老去、潮流不再,「只要離開南屯,就沒人知道我們!」
4年前回家顧店的第5代經營人林宜勳感嘆。
擁有管理碩士學位的她,決定翻新包裝、導入e化,承接媽媽、阿嬤在口味與技術上的改變,將傳統糕餅,變成茶食零嘴、體面伴手禮。
4年來成功打出品牌,拓展百貨通路,顧客年齡層延伸到年輕人、觀光客,讓百年不變的古法原味,重現美好風采。

農曆年前,台北老字號糕餅店「普一」,在眾人惋惜聲中倒閉。儘管擁有美食家梁幼祥、作家張曼娟與韓良露等重量級粉絲,這家60年老店依舊頹倒在時代洪流,走入老台北人的記憶。
老味道、老形象、老派經營,曾經引以為傲的老招牌,因守舊傳統,成了枷鎖。莫怪台中百年餅店「林金生香」第5代經營人林宜勳,對於翻新老舖如此急切:「老人家常說,他們100多年下來就是這樣做,不覺得需要改變什麼,他們的想法沒錯,但我覺得可以有更好的方法!」

感性經營 難抵潮流
畢竟,這家清同治5年(1866年)就開業的老餅舖,雖是地方名店,但「離開南屯,甚至隔兩區的北屯,也不認識。」直到林宜勳拓展通路,這幾年才有人叫得出完整店名,消費層從60~70歲拜拜信眾,延伸到年輕人、觀光客。
「以前老一輩只記得阿祖稱號『麵龜阿塗』,現在至少大家記得起『林金生香』。」林宜勳半帶苦澀地笑說:「只有老店才有這麼長又俗的名字,但我們沒辦法丟掉,只能盡力發揚光大。」一語道盡老店繼承人的困窘。
多年來,林金生香因近香火鼎盛萬和宮,以訂婚漢餅、拜神貢品訂單為主。但時代改變,「以前客人一訂就是100多個麵龜,現在人少、不愛吃,10個客人才抵得上過去1張單子。」


碩士女兒 翻新老店
而老店沒有電腦系統,訂單都是人工手寫整理,一次只作1張單。「大餅烤出來比較焦,師傅就會說這個新娘卡恰(台語:比較兇),這是他們的樂趣。」不過樂趣之餘,人性作業工時長、效率低,也免不了產生失誤。
「反正都是熟客,阿嬤下來講一下,拜託客人晚一點來拿就好。」林宜勳的夫婿林玉凡苦笑說。甚至老一輩做生意,全看人情,常常客人自己喊規格,要多大、多重的壽桃都可以,「後來訂出4兩、半斤兩種規格,客人講不通就會說:叫你阿嬤出來講!」
種種困阻,讓這對頂著管理碩士學位顧店的夫妻飽受挫折:「明明我都懂,但客人只肯跟阿嬤、媽媽談。」林宜勳花1年時間觀察長輩做生意的方式,從接待1組客人得花1小時,慢慢進步到30分鐘可完成打單,進一步得到顧客信任。
他們導入電腦系統,定單e化,一開始老人家反對,師傅也不習慣,結果去年中秋失誤率零,工作時間變短、營業額提升,用實績說服眾人。

拓展通路 增年輕客
2年前,誠品書店成立食品專櫃,蒐羅台灣特色品牌,林金生香也是其一。但對方坦言:東西OK,包裝不行,讓他倆「充滿希望,又覺得沮喪」,回來後快馬加鞭,用1個月趕出小包裝。
在老人家觀念,「為什麼錢要給外人賺?」林玉凡卻認為,新通路是行銷媒介,儘管抽成高、換補貨麻煩,但成功打出品牌,意外讓老店多了年輕客群,還有竹科貴婦團殺到台中採購。
意外的是,無論老舖或新通路,最夯產品竟是古早的餞龕糕,從20到90歲客人,不約而同驚叫:「我小時候吃過!」常熱賣到缺貨。
或許,舊式的美好滋味,依然有它無法取代的地位,如同老舖再怎麼翻新,仍然遵循百年來的作法:用最好食材、手工揉捻、忠於原味。甚至堅持著:「開店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把東西做好、客人喜歡為出發點!」兢兢業業,打好創新改變的基礎,讓老店繼續昌旺下個100年。
 
特色產品
太陽餅:以台中特有的麻芛入餡,降甜度卻保有麥芽濃醇與草本清香,另有黑糖與麥芽口味,10入250元。
 
八囍臨門喜餅:結合林金生香著名的肉餅,與狀元糕、堅果餅、鳳梨酥等茶點,讓傳統喜餅展現新意,每盒680元。
 
老店翻新步
拓展通路:2009年進駐誠品知味,也開始隨季節活動到百貨公司擺臨時櫃,有效打開知名度,大幅拓展客層。
 
改換包裝:配合新通路需求推出小包裝,花樣喜氣但與傳統不同,最受竹科貴婦團青睞,比公版包裝容易型塑品牌。
 
重組產品:過去包裝僅單一產品,新推禮盒則在產品選項上增加自由度,顧客可隨個人喜好與需求自由搭配產品,包裝運用也更靈活。

營運概況
2010年營收:100萬元(誠品知味與百貨通路)
營收比重:過去喜餅等傳統訂單佔8~9成,老店翻新後伴手禮比率提升至5成
客層結構:35歲以下年輕族群新增超過2成,觀光客比率增加
註:僅列新通路營收,部分資料為記者估算
 
老店翻新成本
總投資:100萬元
註:以上僅列2007年導入電腦化管理與包裝行銷費用,未列入2006年老舖店面重新裝修成本

認識老舖
1866 第一代老闆林旺生開始在舊稱「犁頭店」的南屯老街賣手打麵條
1912 林旺生將店傳給兒子林阿塗,增賣糕餅,尤以麵龜最出名,「麵龜阿塗」成為店號
1949 登記為「金生香餅行」
1973 第三代老闆林德蒼過世,由太太林童換掌店
1982 第四代媳婦陳富美嫁進林家,改良狀元糕口味、研發麻芛月餅
2007 第五代林宜勳碩士畢業,與夫婿林玉凡共同協助老店經營
2009 進駐全台「誠品知味」通路

店家資訊
電話:(04)2389-9857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萬和路一段94號
營業時間:8:30~20:30(周日至17:00)
百貨通路:全台「誠品知味」(若現場無販售,亦可透過誠品知味訂購)
網址:http://www.1866.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