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女

美國總統羅斯福面臨1929年世界經濟大恐慌時,對全國人民發表一篇演說,其中一句名言:「我們恐懼的是『恐懼』本身。」就字面上來說,有說等於沒說,但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哲學問題。只要是人類,一旦面臨挫折失意,走在生命低谷時,通常會在那個痛苦的癥結點反覆琢磨四處碰撞,「我已經這麼認真了,為什麼主管老是看不到……,我苦口婆心的關心子女的生活起居,難道錯了嗎?」諸如此類的百思不解,總在這個渾沌之中,默默讓無助啃食潰敗的心靈,直到鎩羽而歸。

 

曾幾何時,我們認定的金、鐵飯碗,隨著職場的不確定因素增加,都有被打破的可能,更何況是廣大的服務業同仁,隨時有捲鋪蓋走路的危機,就「莫非定律」的邏輯,越怕發生事,往往就發生了,最重要的是勇於面對這個恐懼與不確定,才是生存的必要哲學。

恐懼與自信心有極大關聯性,當自信心薄弱時,往往因為一點點的風中殘影而自亂陣腳,懷疑揣測某種可能,當這些不確定因素占據了生活空間,會削弱精進學習的耐心與動力,如同當時世界性的經濟蕭條,如果人們關注的是那些無法改變的事實而忘了賣力工作,那困苦將如影隨形。

話說:如果你關注的都是失去,那必然是失去。如果你想到的是獲得,那生命將有不同的面貌呈現,凡事不是「學到」就是「得到」,切記不可輕言放棄,才能戰勝瞬息萬變的職場生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