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他方」出自19世紀法國詩人韓波的名言,也是經典小說家米蘭昆德拉早期以此為名的小說。 前者說「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因為人們富於詩意的夢幻與想像總是無法在周遭生活中得到對應。後者則在此意涵之外,也隱約指出人們不能沉溺於此,而要為此時此地的環境而起身開創奮戰。
如果世界不夠大 夢想是危險的
這讓我想起最近閱讀到的兩則報導。一則是首位盲眼律師李秉宏,他說他一度可以看見微弱光影,當時他非常愛玩電動遊戲,也愛看高手玩,緊貼著螢幕去感覺:「那種豐富的光影與聲音過程,真是一種藝術。」同時他自小對母親為他購買的衣物(來裝扮他自己)都非常有主見,而且好想要騎機車遊蕩街頭,但都已經放棄了。現在則很後悔投入時間與努力,從台大法律系到律師一路奮戰,以優異成績通過,但是…因為,在此處「夢想是危險的……」(就像他曾經夢想要騎機車逛街一樣。)
這則新聞令人無法釋懷的是,如果我們給他的世界夠大,如果他能觸及一個「他方」,在其中得到更多勇氣,資源與靈感……其實夢想一點都不危險!
另一則是最近在柏林影展獲獎電影《一頁台北》的年輕導演陳駿霖。他在美國出生,在舊金山、柏克萊、波士頓等都市中成長,但他描寫他生活在舊金山郊外社區的生活感受:人人行禮如儀,有如「生活在透明金魚缸中」。一直到他回到台北,日夜在巷弄中打轉,生活才開始有感覺,於是在考過醫科、念過柏克萊建築系之後,回到南加大開始念電影。之後再回到台北夜市,到台師大區的巷弄街景,連拍了兩部得獎電影。並說:「此生唯一想做的事就是拍電影」。
當年有人請已故美國建築大師路易士‧康為「都市」下一個簡單定義,大師說:「都市,就是一個兒童在其中成長,並為自己的一生找到方向的地方。」
陳駿霖與李秉宏二人的不同經歷,是否為這句話下了一個謎樣的註腳?這值得所有關心環境生活的人深思。
年輕導演當時覺得有如「生活於玻璃魚缸」,以及盲眼律師今日回首覺得「夢想是危險的」。
其實這些看似個人自我的感受與歷程,正是一整個周遭的社會與文化機制所擠壓塑造出來的無形生活限制。原來社會中各種人種與階級,各自在看似相同的世界中,所取得的生活歷程與養分卻非常不同。所以,生活的環境不全然是硬體,甚至也不是文化所展現出來的建設與文雅,而是要建設許多豐富而開放的空間,無阻隔地提供他的公民們可以自由遊蕩摸索。各自在生活的「此處」與「他方」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這在真實世界原本是一個烏托邦的理想,此刻卻在網路時代裡重新找到了可行的方向。
台灣最近連串出現了在紐約得到世界首獎的(貧戶)服裝設計師,以及在法國得到首獎的(貧戶)麵包師。他們的故事生動地說明這個道理:如果「此處」不夠大,自有「他方」給予人更多勇氣與靈感,然後回到此處突圍提升。因此人生的夢想一點都不危險,無法觸及更大的眼界與見識才是危險。
這即是今日(AR技術以及社交網站成熟)的網際網路所呈現的一種新的文化出路:用虛擬空間的輕盈與自由,將真實世界的眼界與見識,文化養分與社會接觸等等,建造為網絡上的生活場所。
讓這些網絡生活場所扮演社會上人人可以觸及的「他方」。
(註:盲人也可以體驗的數位感光機制已誕生,近年即將置上生產線,屆時盲人也可在網絡上觸及更大的大世界。)
生活在網路 延伸新世界
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媒體近年成為網絡世界注意的焦點,說明了什麼?
如果說Web1.0的入口搜索與email信箱代表的是「網路內容」;Web2.0的部落格與內容上傳代表社群「全球發聲」,那麼目前的社群媒體與行動,雲端等就隱喻了Web3.0的特性:生活在網路。
雲端運算讓人在生活中連上網路,行動運算也讓生活中的事物連上網路,而社群媒體則讓人可以在網路中進行某種社交生活。這社交生活是以一種「正在生活中」的對話所建立的。像以下這樣的光景大家都熟悉:
我們在夜晚等車時刻,看到某位政治名人在世界級盛會的現場發一則噗文說他所見所思;在假日眺望陽台時,看到某位記者正在花季的郊區塞車,說他將要到某家餐廳點用某道鄉土名菜……這些被稱為「微網誌」的社群媒體所書寫的並非上一代部落格的整篇文章。一方面,可能因為這種對話方式不是一種寫作活動,而是生活進行中的獨白或交談。另一方面則是手機等輕行動而隨地上網的裝置普及後,我們才能將「進行中的生活」發布上網而且保持社群持續地連結與對話。
這就是行動、雲端以及「生活在網路」的Web3.0預告現象。
這樣的「網絡生活」現象,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為今日的VR,AR網絡技術與手機與視訊等媒體規格,已經足以做到非常豐富而空間化的網路體驗,這種網路除了對話,資訊等功能之外,更可以提供一個以空間場所來「對應真實」的世界(一如Facebook等等已經建立以圖文「對應真實」的世界。)
這樣的網路體驗空間就像遊戲空間一般可以提供想像與娛樂,例如眾所熟悉的Second Life等等。但它更應該用虛擬空間的技術來對應真實世界的現象,使人們與社群接觸與互動之際,同時也產生環境體驗。畢竟放在環境現象中的社群活動才是較完整的生活體驗。這樣的「空間場所」,才可以在網絡上延伸每個人有限的「此處」,提供更無限開放的「他方」。讓不同的人可以在夠大的世界中認識生活,同時探索自我。
網路裡的全球景觀
網絡空間中知名的虛擬世界有第二人生(Second Life)、及許多連線遊戲如魔獸世界等等。
但在「真實景觀」的提供上,Google的地球、地圖、街景這三項地理系統應該是最知名的網絡服務(Yahoo!、微軟都有類似服務,或試圖超越的發展),加上可以放置Youtube全球上傳的動態影片到(地球與地圖)其中,所以非常完整地組合為「呈現真實世界景觀」的一套系統。
這種網絡媒體格式除了資訊的應用(找餐廳或是熱帶雨林分布)之外,同時又提供了對真實空間的網路體驗。例如我們在地球上空飛過台灣東海岸,或是在街景中逐步遨遊紐約第五街之時……這過程本身就是新體驗的誕生。
本次專欄中我們提出實作的網絡空間,是延續類似Google三項地理系統這種「具有資訊功能;但也能產生體驗」的真實景觀空間。
一方面使用其已建立的Google Map衛星定位(GPS)以及Google Earth空間視角(Row_Yaw)以及環視街景(Street View)的格式,藉以將我們建立的地方空間置入全球系統,另一方面為因應我們上述的目標,我們要在Google的不足之處,創新格式以滿足四項需要如下:
1.需要街景以外的生活空間:
都市生活不只是日間街景,還有許多日夜變化的活動景觀,以及各種巷弄、室內空間及不同時段的活動,這些才是產生「眼界與見識」的空間與社會體驗。
2.需要即時連結與動態更新的景觀:
環境與生活是動態的、變化的,生活迷人之處也在其中。Steet View這樣的景觀雖然提供了空間感,但非常缺乏更新與動態的機制,資訊上與生活上都顯得停滯。
而且生活感是即時的(上文所述社群網站的特質可知),我們需要在景觀中進行更多即時連結的活動。
3.需要在網際空間中豐富生活與聚會:
網際空間的媒體格式除了提供「感官體驗(例如上空飛行或街頭散步)」之外,這體驗不能只是一種觀看,或是註解(目前Google所提供的),而是某些更豐富的社群活動。
例如可以一起逛街/購物?或是可以一起相約,觀看/討論一場表演?聽一堂課?
或是單純在其中與友人共度一個下午時光?看著窗外的時光流過?簡單說就是:這網路需要提供「生活其中」的功能。
4.需要相對開放的修改與建造機制:
Google Map與Earth都是全球化的系統。對於地區性的資訊實無法即時細緻地追蹤(例如《一頁台北》的台師大巷弄卻未能在Stree View出現),資訊建置量也無法平均地發展(例如台北未能如紐約與舊金山等有3D建物)。這點從衛星地圖、街景到Youtube影片都有此現象,既不能做到如Wiki般協力而準確的更新機制(例如衛星照片更不可能),也無法讓人像布置派對聚會或嘉年華會一般,把環境打扮得非常魔幻。
對上述的四種需要,我們以台師大區的幾家音樂夜店作為對象,本期專案中要將之建立為網路上可以相約聽音樂,在現場欣賞表演,與同儕相聚,認識朋友以及可向現場樂團點歌的空間,塑造成為一個日後可以持續參訪逗留的生活基地。
本月實作:台師大區的音樂夜店空間
台師大區音樂夜店一直是台北知名的次文化區,很多主流歌手成名前,都在此區演唱,接受現場音樂文化洗禮。穿梭其間的多見自由風格的秀異份子,其間人群活動景觀本身,就是不可或缺的都市經驗之一。
但這樣的「地方」對南部的青年或是家扶家庭的青年,應該就是難企及的「他方」了。
我們希望這樣的網路空間相對的開放性可以變成更多人能進入的生活場所。
讓「富於詩意的夢幻與想像」可以有更多的可性。
這音樂空間只是一個開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