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沉淪」,這是中國異議人士冉雲飛的書名與異議。
故鄉為何淪陷?大規模的城市化工程,拆遷、高樓讓故鄉面目全非。對年輕人來說,無論求學與打工,也都把希望放在大城市。
鄉關何處?這幾年來,幾位中壯輩的作家投入故鄉書寫。
2010年,農村出身的學者梁鴻,重回自己出身的農村梁庄訪調,寫出引人深思之作《中國在梁庄》。在她報導文學式的文字裡,呈現農村的過去與現在。最讓人感傷的段落是隨著中國政府重視農村問題,資源大幅挹注。但留守家庭的兒童們認為讀書沒有翻身的吸引力,自己將步上父母的打工之路。
近年來中國浮現的故鄉書寫當中,台灣歐吉桑吳念真意外成為一段插曲。
2011年,他的《這些人,那些事》描述故鄉瑞芳與台北的成長、工作經歷,傳奇的人間故事躍然紙上。中國簡體版問世之後,引起一陣旋風。值得注意的是,吳念真文中夾雜台語式的表達方式,中國讀者能接受嗎?在簡體版書中,這些表達方式並未刪減,反而另以註釋解釋。之所以打動中國讀者,在於人間素描。
《匠人》打開塵封歷史
今年,申賦漁的《匠人》出版,在此之前,2009年的《不哭》便以關注底層人物的書寫獲得重視。
《匠人》以他的故鄉申村為主題,很早就離開故鄉讀書工作,多年之後進行鄉土書寫。申賦漁的故鄉申村,故鄉人多以各類工匠為業,但書中不是《舌尖上的中國》式的透過工匠技藝追索中國,而是政治社會變動時刻下的人間百態,從國共內戰到人民公社期間。
在中國崛起的時刻裡,中國官方喜愛強調改革開放乃至全面市場化的歷程,《匠人》書中的歷史敘述時刻,不是中國官方喜愛的榮耀時刻,作者可謂另闢蹊徑打開另一重塵封歷史。
這些故鄉書寫的作品,不難讓人想起1980年代的中國。彼時中國國門重開,如何表述中國是作家們共同的提問,以鄉野為背景帶出中國近現代史的寫作方式蔚為流行,莫言的《紅高粱》是其中翹楚。
不過,彼時的鄉土書寫,透過鄉土帶出中國歷史甚至寓言,現今的故鄉書寫從國家移轉為鄉土的真實與人性關懷,這種關注將超越文字,帶出社會討論。
李政亮《拆哪,這樣的中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