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黎明告別式的前一天凌晨,我做了怪夢。夢到朋友們為了紀念黃黎明,相約到金門去欣賞她拍的20分鐘短片。大家為了紀念這個好可愛又溫柔的女人,承諾分頭去拍短片,將黃黎明拍的20分鐘短片拉長到90分鐘,然後去戲院放映。金門機位有限,被朋友一搶而空,只剩最後一個座位,74號,我搶到最後一個號碼牌。後來才知道,一個號碼牌可以有兩個人去。我約了姊姊一起去。機場報到時,憑號碼牌可以換幾樣東西,每樣東西都成雙成對,例如兩雙飛機上用的拖鞋、兩瓶牛奶、兩包軍用乾糧。
姊姊問我:「怎麼如此周到呢?」我說:「因為是黃黎明呀,她一直是很體貼的人。」一路上,我向姊姊介紹黃黎明這個人。先從王小棣說起,她們從年輕時就一起成立公司,藉著接電視紀錄片和連續劇,培育許多年輕的影視工作者,當今許多知名的電影導演像蔡明亮、吳乙峰、陳玉勳、瞿友寧、馬志翔等。
病中爬山培養體力
我想起黃黎明曾寫了一篇文章,描述她的病就像是在生命的旅途中遇到一條溝,一直想要跨過去,但是一直沒有跨過去。在這樣的辛苦中,盡量延伸每一個瞬間的喜悅。她形容自己在做氣機導引時,每天學嬰兒的翻滾,流了很多汗,只為了想重回到初生時的鬆軟。這段時間她藉爬山鍛鍊體力,和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對話,追逐風追逐太陽。
黃黎明走了,太陽花運動也暫告一段落,但許多人的心靈也有了巨大改變。最近王小棣以她長期在影視上的創作得到國家文藝獎,之後,她和黃黎明一起完成的連續劇《刺蝟男孩》得了金鐘最佳戲劇獎,黃黎明也得到今年金鐘特別貢獻獎。一連串遲來的獎項對王小棣而言,是多大遺憾,一點也無法減輕她內心的悲傷。
對我而言,始終對自己當初在立法院內,打電話力邀王小棣下山助陣的衝動覺得很不體貼。我應該能感受到那一刻,她正在陪伴黃黎明的焦慮。或許,有些人也是懷著各類不同複雜的情緒,毫不猶豫的投入一次又一次的公民運動。我只能用這樣的理由安慰自己。我知道,在未來的許多和公義相關的社會議題上,我們這群朋友一定會並肩作戰。王小棣,妳好好休息,大家會耐心等妳歸隊。
小野《青出於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