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選舉,連對岸也羨慕,然而,民主抗爭之路,從日本時代就開始,人民的第一票,非一步登天,爭取過程精采有料。
1935年11月22日,秋陽溫和,自治的光芒初射殖民島,雄糾糾的公雞迫不及待地啼叫,叫醒昏睡的人民,趕快去投「清心一票」。這天,是「第一屆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會員選舉」的大吉日,馬路上旗海飄飄,台、日候選人的姓名書法寫得蒼勁有力,日本警察沿途站崗,台灣男性心情興奮、光榮、慎重,一個個耐心排隊進選舉會場(投票所),一筆一劃,將屬意的候選人姓名,漢字或片假名、平假名均可,用毛筆寫在投票用紙上,投出歷史性的第一票。
首場民選,是台灣總督府為安撫台灣人的不滿,回應林獻堂等人放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的結果,此前各地社團已經奔走14年。議會夢想放棄情非得已,承認日本殖民的現實,集中火力訴求住民自治投票,也是共識。
當時台灣行政區的劃分五州: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下轄7市34街323個庄;「市會議員」類似現今市議員,擁有部分議決權,「街庄協議會會員」則是不具議事資格的鄉鎮諮詢委員,兩者任期皆為4年。
寡頭領導下,選舉限制多。首先,真正民選的議員只佔總額一半,其餘官派;其次,年滿25歲、住滿6個月,以及年繳稅金5圓以上男子(約同當時勞工5天薪資),才有投票權,婦女則被排除。因此島上台灣400多萬人口,合格選民只有2.8萬人;以台中而言,有選舉權的日本人,比台灣人多。
助選熱烈未有買票
話雖如此,有識之士為鼓勵民眾投出「清心一票」,自製海報宣傳,並為文盲辦理講習。「台灣新民報」甚至模擬選舉,將一模一樣的選票印在報紙上,呼籲民眾剪下填妥後寄回報社投票,並可參加有獎徵答,猜誰高票當選、得票數?第一名獎金10圓!
那年代麥克風罕見,候選人只能靠丹田嘶吼政見,數十場下來喊到啞嗓,幸好有熱心「運動員」、即助選員幫忙抬轎,還編寫競選歌曲以壯聲勢,挨家挨戶拜票、發傳單。參選台北市會議員的律師蔡式穀(1884年~1951年),是留日修習法律、通過「辯護士」考試的第一位台灣人,他寄給選民的政見單張,載明他主張增設婚姻介紹所,鼓勵日、台通婚,還要設置兒童樂園、徒弟學校(即技職學校),理念頗為務實。
10多天的造勢活動到投票結束,未傳買票、暴力,氣氛熱烈祥和,選風優質非今日可比。
隔天開票,全島投票率竟然高達92%,市會議員方面,日本人以51%的當選率,小勝台灣人的49%;街庄協議會會員,台灣人當選率為92%,遠高於日本人的8%。蔡式穀以第一高的1245票,當選新科議員,他的民族自決意識極強,常撰文、演說提及日本對台灣的壓榨統治,還因參與政治運動被捕,卻在第一屆、第二屆選舉,都高票當選。
1939年第二次自治選舉,投票率更驚人,高達96.73%。
自己的未來自己決定,台灣史上首次自治選舉不盡民主卻很珍貴,諸多首見,選風優質,時隔79年依然難得。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