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2個小孩,1男1女。他們從國、高中開始,就自己打工賺學費、生活費,平常吃住在家裡,但我從不給零用錢。
他們白天上課,晚上、假日到美容院、便利店、飲料店打工,雖然薪水不多,希望他們了解賺錢辛苦,就不會亂花。他們每月收入我都存起來,從小教他們理財,做簡單投資。


「別什麼都靠家裡」
我不要求他們有多高學歷,但一定要懂得自立,起碼能照顧自己。現在大環境,學歷再高,不如有一技之長,起碼出社會有本事賺錢。大學生滿街都是,碩博士生失業也一大堆,假如真有心讀書,邊做邊進修也不遲。
我們家境不差,台北有3間房子收租,要孩子這麼早出來做事,是為了培養他們獨立,不要指望什麼都靠家裡。我書讀不多,從小家境不好,現在所有一切都靠自己打拼得來,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讓孩子吃苦是種磨練。

我老家在梨山,小時候家裡很窮,我是老大,下面還有弟妹。我爸是慣竊犯,不曾照顧過家人。我小六時,爸被抓去關,他出獄後沒再回來,家計全落在媽身上。她要搬到工廠上班,沒辦法照顧我們,只好將我們送到阿姨家,每月給阿姨幾千塊,補貼伙食費。
寄人籬下那段日子很可憐,我們負責做所有家務,每天阿姨全家洗完澡,才輪到我們,還只能洗冷水;我們平常只有青菜配飯,很難得才有肉吃,阿姨家每天大魚大肉,看見我們回來,就趕快把肉收起來;我們沒床,只能睡地板,冬天冷到3個人抱在一起取暖。


出國打工累積經驗
阿姨2個孩子跟我們年齡差不多,有時跟他們爭吵,明明是他們不對,我們卻要挨打被罵。
有次阿姨心情不好把我們打一頓,當時我好想媽媽,就帶著弟妹走了2個多小時回老家,雖然明知家裡早就沒人,但我們隔著玻璃窗,看著空蕩蕩的屋子,心裡回想從前跟媽媽一起的快樂時光,好讓心裡有點安慰。正因為苦過,也沒家裡可靠,長大後雖然不算有什麼大成就,起碼日子過得不錯。

現在兒子在科技公司上班,他想賺到第一桶金後創業;女兒還在讀高職,等她畢業後,想讓她花幾年時間,去不同國家打工遊學。年輕人留在台灣,薪水沒比較好,也學不到什麼,倒不如在外國工作,邊賺取生活經驗,邊加強語文,在異鄉吃苦,還能多看看這世界。人生閱歷多對孩子是好事,眼光較寬廣,日後遇挫折才禁得起考驗。
現在年輕人就是過太好,物質豐富,要什麼有什麼,在外面受點委曲,回家就吵著辭職;父母也過度保護,深怕孩子辛苦,遇到工作不順就勸他們別做,反正家裡不缺他們賺錢,久了孩子心態會認為,工作愛做不做都可以,責任感越來越差,又怎會對自己的人生認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