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一處鄒族的文化搖籃,由有綠色隧道之稱的169縣道串聯,成就出一條可探賞原民風采、山野況味的旅遊動線。優游其間,閒逸氣息席捲而來,讓人不知不覺對這裡有了魂牽夢縈的羈絆。

阿里山鄉為鄒族原鄉,在其管轄的12個村落中,達邦為部落發源地。為了追尋原鄉印象,我由阿里山公路(台18線道)轉進169縣道,往達邦邁進。聚落裡最引人注目的建築,除了與鄒族祭典息息相關的祭屋與庫巴之外,就屬現今作為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達邦工作站的日警官舍了。和風洋溢的建築,日治時期原為高階警官宿舍,如今則化作工作站兼遊客中心,與達邦國小對門而立。
最能代表原鄉的工藝以皮雕為主,「黃明珠皮雕」工作室裡的黃老師說,原住民勇士的皮衣、皮帽上都可見皮雕技藝,而今皮雕也融入生活藝術中,可用作手環、手機套等,有興趣的話還能DIY(150元起),在畫圖騰、敲、染、縫之中認識鄒族文化。
此外,來到縣道37.5~38公里處,可見由一幅幅原民彩繪堆砌的神話牆,描繪鄒族狩獵、搗小米、祭典等風情,每幅畫底下都鑲著貝殼紋,傳頌鄒族不忘本的精神。原來鄒族最初是嘉南平原一帶的靠海民族,後因烏腳病、瘧疾肆虐,逐步往山上遷徙,定居阿里山鄉,於是在原民頭飾與圖騰上都有貝殼蹤跡。

達邦最美的風景則藏在達德安古道裡,古道以茄苳亭為界,分為上、下兩段,上段700公尺長,下段1500公尺長,小橋、流水、莽原貫穿其間,我選了較為精華的上段探險。
古道一開始,即有崢嶸巨石、盤根錯節的茄苳林,與寄生植物交織出深山老林的原始況味;轉過一個小山彎後,潺湲的達邦溪在眼前躍動,腳步輕易可達溪谷戲水;而立身於溪上小橋,傾聽風聲、水聲、鳥語和弦,時光仿如就此凝結,勾勒出慢活的真締。

◎開車
★達邦部落、達德安古道、神話牆:國道3號下中埔交流道接台18線道,於石棹轉接169縣道,約30分可達部落;於指標37.5公里處可見神話牆,由牆前右切產業道路約10幾分鍾可達茄苳亭,古道上段入口位於亭對面,下段入口位於亭後方不遠處。
◎搭車
★達邦:由嘉義火車站搭往阿里山的嘉義縣公車(05)224-3140,於石棹站下車,於此轉搭往達邦的嘉義縣公車於終站下即達部落,步行約2~3分鐘可抵阿管處達邦工作站及黃明珠皮雕。
★達德安古道、神話牆:無公車抵達,建議自行開車較方便。
◎注意事項:往達德安古道戲水,請留心上游天氣變化;且溪水冰冷,下水勿躁進,以免心臟負荷不了。
◎相關資訊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達邦工作站 (05)251-1983
★黃明珠皮雕 (05)251-1367,DIY需提前1天預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