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朔

中秋節教會我「國定假日休息一天」的概念。當年我四歲,媽媽邀約姊妹淘帶我去公園賞月。她們稱職地提醒我觀察月亮的形狀及亮度,同時補充幾則經典神話,卻對情節的記憶產生歧見,起了口角。我心不在焉,嘴裡嚼著比明月更加白亮的芝蘭口香糖,對人生感到滿足。然而悲劇來襲,三叉神經劇痛使鞦韆、翹翹板和搖搖馬瞬間失去意義。命運甚至沒給我到診所呼天搶地的機會,因為中秋節牙醫放假。

 

識字後,我的中秋節意識逐漸聚焦到月亮。彼時教養專家尚未流行,長輩任由我從成套《中國童話》修習為人處事之道。后羿在上一篇故事中是射下太陽的大英雄,下一篇便成了氣跑妻子的廢男人;嫦娥和玉兔登月本該享清福,但最好的結局不過是他們天天大眼瞪小眼;吳剛發懶又如何,哪有人砍樹不必休息?總之月亮是個空洞的符號,象徵監獄,專供無知者前往勞改。

上了小學,月亮只出現在國語課本,自然科稱呼它月球。我拿望遠鏡瞄準月球,它坑坑疤疤一片死寂,但視線回到書上,月球七彩繽紛,撞擊坑與潮汐效應遠比任何神話故事奧妙難解。雪上加霜的是,我開始明白每個陰曆十五日都有滿月,且隔天的圓形更無可挑剔。至此中秋節已死,對我而言這節日純粹用來考驗親戚的誠意:那些嘴裡說疼我的,我會特別留意他們有無送來冰淇淋月餅。即使有月餅可吃也未必輕鬆愉快,「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民間傳說害我執念揮之不去,質疑自己狼吞虎嚥時是否誤吃某人精心策畫的任務。

接下來幾年的中秋節彷彿經過快轉。待我走入社會,發現這個具有文學性的節日變成燒烤大會。我蹲在員工宿舍前把成排玉米、筊白筍、香菇鋪上鐵架,雙手不停翻轉,等候眾人嬉鬧的音量大到將我的魂魄震出體外,以獲得一絲寧靜。我曾為了逃避中秋夜巨大的歡樂,呆立沙坑內,不斷推高鞦韆上同事的孩子。然而一旦鬆手,時間巨輪便會加速輾過熟悉的場景。離職後再沒參加中秋大會烤,某天我聽聞那個在鞦韆上含蓄輕笑的洋娃娃長成一尊體積可觀的女武神。

為求凍結時光,我帶著恨意模仿童年該有的長相。中秋夜我買來蝴蝶炮、仙女棒和煙火載阿嬤上山狂歡。蝴蝶炮似乎有自由意志對我窮追猛打,強國製造的仙女棒意外斷裂燙傷阿嬤;煙火剛點燃,當地居民就現身要我立刻收拾垃圾滾蛋。

之後我終於學會和這個節日和平共處,在它到來的前一天看著新聞中的塞車畫面搖頭,承認儀式對人類十分重要。所以我持續過我的中秋:每年這天發送信件給老友,標題通常是「中秋節我們一起聽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波里尼彈得十分理想不是嗎!認同請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