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艾虔

先生不喜歡馬來食物。傳統馬來食物很辣,我也吃不來。不辣的馬來食物口味又偏甜,甜甜的雞肉沙嗲,第一口別致有趣,多吃就讓人受不了。椰子水在大馬很普遍,部份華人攤位亦添加糖水增味,可馬來攤位的椰子水甜到像假的,越喝越渴。馬來人小吃攤的炒麵,滋味像打翻糖罐。大馬白糖漲價是全國大新聞,和汽油漲價差不多。白糖吃多了,難怪街上常見胖嘟嘟的馬來人,感覺胖子比華人、印度人多一點。

 

齋戒月是穆斯林特有的生活方式,當年真主於伊斯蘭曆第九個月,將可蘭經傳授給先知穆罕默德,這是伊斯蘭教一年中最神聖的月份。伊斯蘭曆法為太陰曆,換算成西曆年年不同,幸而有關單位早早推算的八九不離十。以大馬來說,掌璽大臣某月某日觀月宣佈之後齋戒、開齋僅為儀式,坊間通行之日曆印得清清楚楚。

每逢齋戒月,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不吃東西、不喝水,禁止享樂相關活動。當然,日出之前,日落之後照常飲食。齋戒旨在減少慾望,自我反省,體會窮人飢渴之苦,並學習可蘭經、討論教義等等,理念非常高尚。軍人、老人、病人、小孩、孕婦等不必齋戒,若有特殊狀況亦可延後齋戒,或改以向貧弱布施食物代替,阿拉畢竟是慈悲的。可見一千多年前的伊斯蘭教,教義彈性又多元,絕非死守戒律的頑固份子。

現今穆斯林是否嚴守齋戒因國而異,汶萊已明令不論是否為穆斯林,境內人民毫無例外,齋戒月全面禁止公共場合飲食。大馬則偶有報導,齋戒月偷吃的穆斯林被宗教局逮捕,經伊斯蘭法庭審判,「罪犯」或罰款或坐牢,因州而異。我想,非穆斯林不宜議論伊斯蘭教的戒律。

齋戒月結束便是開齋節,華人俗稱馬來新年,為大馬穆斯林一年最盛大的節日。他們一大早起床,誦經禱告開齋之後,常常會去掃墓,與逝去的親人歡度開齋節,隨後才是親友互訪。華人幾乎不會在最重視的春節掃墓,習俗雖有同有異,但懷念逝去親人的心情是一樣的。

大馬齋戒月路邊常有臨時市集,亦即為期一個月的馬來人夜市,下午營業至傍晚,食物飲料全都外賣。那天去了離家最近的齋戒月市集,從頭到尾逛了一圈。大部分的食物平常都有,再說攤位雖不少,可惜大家賣來賣去不外乎烤雞、椰漿飯、簡單自助餐等等。先生勉強買了炒麵和Rojak,炒麵沒特色,Rojak台灣人俗稱南洋沙拉,各式蔬果淋上專屬醬汁,竟也是甜的。我挑的烤雞肉乾澀無味,梅花狀煎餅滋味普通。先生越吃越不開心,平常珍惜食物的他表示實在吃不完,我勉力多吃一點,也無法清空所買的食物,廚餘只好當成庭院花盆的肥料,覺得有點罪過。

儘管這次經驗頗為無趣,未來我仍想去其他齋戒月市集瞧瞧,偏鄉應該會出現傳統的馬來食物,希望有機會嚐嚐,從不同的食物認識馬來西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