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岸分治,悠悠晃過二甲子,今年又是乙未年。1894甲午戰爭爆發,大清帝國戰敗,隔年1895,馬關條約議定割讓台灣;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近衛師團前來之際,台灣民主國成立,島上住民死命反抗,戰事歷時5個多月,史稱乙未戰爭。從乙未戰爭留下的史料來看,慷慨激昂的背後,是激情而危險的陰謀。

日方史料顯示,日軍來台時,隨行有日本記者、攝影師和畫師,留下影像集、浮世繪。日本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服儀英挺有秩序,現代化軍隊配有最新武器像連發村田步槍,登台戰力以步兵為主,另有騎兵、大砲連,但騎兵苦於台灣路況,發揮不多。

日軍登台前,台灣巡撫唐景崧高呼獨立,成立「台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民主大旗的背後,資金與軍火部分來自華中的都督,另外發行台南官銀票、台灣民主國郵票及股份票,甚至私下約定事後以3倍買回股份票,其背後用心是:與其便宜敵人,不如友好英法。

國號「永清」的台灣民主國,只是空頭「民主」公司,台灣史上第一個總統唐景崧與劉永福大將軍的「賣台」算盤,未能如願,因為早先列強已經干涉日本吞併遼東,無力再干涉。
台灣民主國一誕生,戰事隨之爆發;當時在台灣的唯一戰地外國記者達飛聲(美國人,1872∼1933),早就看出在台清軍是烏合之眾,不會打戰也不願打戰;日軍登上基隆,唐景崧落跑。日軍瞄準打狗港,劉永福的義子劉成良未戰先撤,後來劉永福「阿婆浪港」。乙未戰爭時,奮勇殺敵的不是唐景崧或劉永福,而是不被記得的台灣民兵。這場戰事,總計日軍死傷12000人(戰死者164人,瘟疫病死者4千多人,軍伕死亡7千多人),台灣方面傷亡14000人。

從清朝史料看乙未戰爭,荒謬可悲。海報、小冊上,異僧當參謀,道士任軍師,不斷宣傳劉永福大將軍的黑旗軍又勝,甚至擒獲倭督樺山資紀,大力編織不存在的抗日大勝神話。真正的現實是,台南淪陷前,劉永福不斷展示敵軍的首級,製造勝利希望,暗地卻準備逃亡。這些把杜撰當事實的武俠小說,蒙蔽了中國人!
畫報中唯一吻合事實的是關於清朝軍隊的描繪,傭兵、義民團旗幟、服裝鮮豔,軍隊像唱大戲,吵吵鬧鬧,沒有秩序。

大清帝國專制腐敗,資訊封閉,李鴻章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曾吐真言:「中國也有辦報,遺憾的是,中國的編輯不願將真相告訴讀者,不像你們的報紙講真話。中國的編輯講真話時十分吝嗇,只講部分真實……」

短命的台灣民主國留下資料不多,倒是為了籌措軍餉而發行的郵票、官銀票及股份票全成為收藏家收集的標的,雖然資助台灣民主國成立的目的沒有達成,但這些倒是沒變為壁紙。諷刺的是,其中台灣民主國股份票,契約事成3倍買回,目前已成為夢幻逸品,存世不多,有錢也買不到。我知道前些年,有人花了數百萬從國外買了一套回來,算起來也增值數拾萬倍以上了。

林于昉《台灣時光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