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奶奶去大陸旅行,帶回幾支藤製的「不求人」,興沖沖分贈鄰居。「不只做工細,抓起癢來還挺管用,真的再也不求人!」感染了老人家的好興致,我聯想浮翩:「您聽過日本人叫『不求人』為『孫子手』?」

「孫子手?」張奶奶一時意會不過來。
「是啊,很多老人不都叫孫兒替他抓背?小時候和外公外婆住,他們就常喊我抓癢搥背。」我當著張奶奶的面,試用剛收下的禮物。除了盛讚藤製「抓耙子」手感佳,還聊起自己上台北念小學後,寒暑徦回外婆家,曾問家裡怎麼多了一把前端有手掌造型的竹尺?記得外婆笑答,孫子不在,只能靠「孫の手」。

力助兒子 養孫子

「唉」,張奶奶突然嘆了口氣,「外婆命好,有妳這樣貼心的孫女。不像我那兩個小鬼,媽媽沒教好,只有討零用錢才會伸手……」
我暗啐自己豬頭,怎麼忘了兼具鄰居和病人雙重身分的張奶奶,前不久才在診間為小孫子飆淚!

張奶奶年輕守寡,靠著公務員薪水,拉拔兩個孩子長大。嫁到國外的長女未生育,也少回娘家。兒子住不遠,卻因婆媳關係破裂,另立門戶後,幾乎不來往。

其實,兒子常單獨回家探望,並未棄老母不顧。心疼兒子的張奶奶,也不時塞錢暗助他購屋、換車、甚至孫子念貴族私校等家庭重大開銷,好讓收入不穩的兒子,在媳婦面前抬得起頭。

兩個孫兒也有份,見面必發零用錢。張奶奶心裡明白,孫兒和她不親,且越大越現實,但萬萬沒想到,當她拒絕念高一的老二向她討2萬元買智慧型手機,那孩子竟回嗆:「那我幹嘛來看妳。」

「小孫子跟妳道歉了沒?」既然捅了馬蜂窩,我得試著收拾。

「被他哥哥押來,一臉不甘願。」張奶奶也一臉介意。

「青春期男孩常一臉欠揍。」我安慰張奶奶,並稱讚念大學的長孫懂事,未料她竟吐槽「老大新交女友開銷大,怕被弟弟牽連,領不到零用錢……」

我近乎無言,暗想這家子怎麼個個心機深重,張奶奶卻望著我手中的「抓耙子」喃喃說道,「還是咱們會取名字,凡事『不求人』多好!」

吳佳璇《人情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