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亞洲金融風暴,台灣有幸損失及受影響較小,但也不幸因安於舊成長模式,以致創新改革及產業轉型太慢。過去20年來,中國、韓國創新改革快,迅速建立國家品牌、產業品牌與企業品牌。比較台韓表現,無論員工薪資成長率、外資投資金額或企業盈餘成長率,台灣皆僅是韓國1/4~1/3,台灣平均員工薪資僅是韓國的約60%,過去20年間,台灣政府與企業總體表現並不佳。
更令人擔憂的是,東協印度已經翻轉,印、菲、越等國GDP成長於過去2年及未來5年,均達約6%以上,台灣如不創新改革,未來20年,恐成為亞洲後段班,落後於13億人口的中國及20億人口的東協印度。
台灣產業過去20年發展的大問題是:其一、將新興市場只當做工廠而非市場,中歐學院院長奎爾奇訝異台商於九零年代初期即進入中國,為何於中國市場僅有少數品牌,他認為如台灣產業不能建立國際品牌,人親土親已不再有任何優勢。其二、創新創業創投成長停滯,執迷於硬體製造,軟體、網路、雲端產業皆無國際級品牌商,無力進攻全球高成長市場,產品大多無訂價能力議價能力。其三、人才外流、國際級產業領導人才未因應引入及培育成長。
展望未來20年,台灣產業創新升級問題,已非一兩年即可改造產業結構,但政府及產業領導人,務必要善用台灣優勢及利基,振奮台灣人民信心,提出可行的短中期大藍海戰略,將大工廠大製造當為籌碼及國際合作台階,要進入新境界:高附加價值的台灣全球品牌產業、隱形冠軍、及全球人才培育與引進生態系統。
近來請益外國產業專家、本國經濟學者、產業領導人及安侯等顧問產業專家,由全球品牌管理協會提出--2016全球品牌產業白皮書,包含未來可振奮台灣人心的大藍海戰略選項,並提出若干黃金A計畫,包括:其一、參考瑞士模式,聚焦建立台灣之國家品牌、產業品牌與推廣行銷,土耳其、韓國、菲律賓、印度、印尼均以此策略吸引投資、觀光,並因而建立國家及產業形象,提升產品與服務溢價能力。
其二、聚焦建立台灣之明星利基品牌產業,未來產業主軸是Double H: Health and Happiness(健康與快樂)產業,包括台灣強項—生醫生技、物聯網智慧城市、精密機械機器人、文創心靈觀光等產業,台灣未來建立這些產業要邁向全球(Join the World),以瑞士模式之產業品牌、集團品牌模式進入全球市場。
其三、聚焦東協印度中國市場,尤其東協印度近20億人口、7兆美元內需市場,要以系統整合商、跨境電商,帶領台灣供應鏈及中小企業進入新興市場。
其四、聚焦投資帶動之經濟成長,設立千億元以上之產業基金,配合民間基金,帶動外人投資未來明星利基品牌產業。
其五、以產業基金培育國際級產業管理、行銷及技術人才,包括國內、新住民第二代,並擴大東協印度留學生以成為進攻新興市場夥伴,全球品牌協會邀請約10家企業提供東協印度留學生實習機會,獲企業、留學生、大學之歡迎,顯示台灣企業仍有不凡魅力。
其六、以台灣旺盛之宗教文化及故宮文物,於六都等建立東西文化文創中心,尤其故宮各朝文物,皆可獨立發展為百億文創觀光產業,東西文化深入展演(East meets west),結合現代科技體驗,全球獨一無二。
台灣處處是金礦待成功轉型,轉型成功為全球品牌產業的關鍵是領導力、溝通力、執行力,而台灣政治與企業領導人的無私奉獻與參與,是關鍵中的關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