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弘全
微博帳號旁邊的「V」代表這個帳號通過了資訊庫檢核,確實由本人所擁有,以往通常是作為名人認證之用,但如今,「認證」已經不只是尊榮和特權了,而可能成為每個用戶都必須經過的一個程序。
繼3月16日,微博正式啟用實名制後,今年6月7日更發布了《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進一步地把實名制的範圍擴張到各論壇、網誌和微網誌平台上。國內一度也傳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將部分立委提倡的網路實名制列入討論議案之中。
雖然說對岸政府並沒有強迫使用者在網站上(前台)顯示實際的名稱,但在後台的資料管理則是一點都不放鬆,不論是新註冊或老用戶,中國政府的大刀一視同仁,只要沒有通過實名認證,一概不准發言、轉發、評論,等於剝奪了所有發表訊息的權利,形成了「不強迫」的「強迫」──除非你自願沉默。
網路實名制在這幾年已非新話題,先有2006年的韓國在影星崔真實因網路霸凌自殺後通過的網路實名制法案;又或是全球化的Facebook、Twitter這幾年逐步嚴格的身分認證,其實都反映了「網路身分」與個體存在間愈來愈密切的狀況,這無關法令,而是行為改變造成的自然驅力。
試著假設一整天的網路行為:早上起來,打開電腦先收一下Email,信件往返裡難免會有提到姓名電話的時候;瀏覽購物網站消費,又填了信用卡號和地址,就算是在街上隨便找家網咖進去坐下,一對照網路位址(IP)和監視錄影,就知道你的長相和輪廓、或者是行動上網透露的手機門號等,更不用說臉書、Twitter、Blog等個人資訊集散平台富含的大量內容了。
當網路身分和現實身分的重疊成為必然的趨勢,我們是不是真的還需要用法令去規範實名制的運行?
網路資訊的易得特性,讓網路身分(ID)背後的資訊一覽無遺,在網路與現實生活早已環環相扣的現在,有心盜取使用者個人資料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取得資訊。一旦實名制完整地被實行,當免洗帳號或假資料(用隨意編寫資料申請的網路身分)無法通過大型平台的認證,且由第三方單位管理所有的隱私資料時,將會導致資訊竊賊的目標更單一、成果更巨大。
常有人主張實名制可以降低謾罵、提倡用戶對發言負責、提升討論的品質。Disqus和首爾大學的調查則顯示了與猜想相反的結論。
Disqus是一家提供「互動留言」服務的公司,除了Facebook的留言應用程式介面(API)外,可以說是全球最熱門的留言討論系統。透過分析超過50億筆留言資料的正負面回饋與分享等指標,Disqus公司得出的結論是假名留言者不但是網路互動的大宗,而且從事正面互動的比例也是三種中最高的。
同時,根據首爾大學的研究,率先實行網路實名制的韓國,在實行網路實名制的5年中,辱罵性的文章也只減少了2%。近年來甚至有大型入口網站資訊遭到竊取、致使超過3,000萬筆的完整用戶資訊被竊取的事件發生。
從電子商務或是資料保安的角度來看,網路實名制很難提供更多的保護。在新的個人資料保護法遲遲未能執行的當下,實名制背後隱藏的安全問題,對廣告從業者即便是個利多,但對一般使用者卻是個潛在的危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