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自創品牌的人,多如牛毛,只有1個人敢大言不慚說自己在宣揚國威,他是「智高實業」董事長林文彬,1976年推出結構式積木Gigo,至今36年。
當年,Gigo在「麗嬰國際」董事長林泰生加持下,迅速爆紅、年銷1300萬元,鋪貨全台6500個點,然而,成功並未如此手到擒來,銷量竟每下愈況,連外銷都碰壁,臨腹背受敵窘境。
他轉而朝異業結合,串連教材、從輔助教具再出發,帶領Gigo邁向新紀元,以教材玩具之姿行銷國際,找到定位、跨國界,讓人從0歲玩到100歲,他,著實驕傲有理。
「我在做『宣揚國威』的事。」「智高實業」董事長林文彬,開門見山:「我做的不只是台中的智高、台灣的智高,還是亞洲的智高。」這正是全球最偉大的創業家都擁有基本特徵之一:使命感。
然而,這天生的使命感,並不是因為創業才油然而生。
體育老師 玩出事業
林文彬是師大體育系畢業,原是國中的體育老師,在那個升學導向的時代,他取得校長同意、嚴禁學科老師借課,鼓勵學生參與球類運動校隊、民族舞蹈比賽,還能兼顧不影響學生課業,並積極募款、說服家長,「這時,才知道自己的整合能力很強。」透過比賽、獲獎無數,很快就打響這偏僻小學校知名度,「教了1年書,就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好的老師。」
為人師表,只是他人生計劃的一部份。當時,整個社會的氛圍都是創業,他野心勃勃:「既然要創業,我就要創千秋萬世之業。」最早,他與朋友合資,從電子錶封裝公司出發,「但我佔小股,沒有決策權。」他退出,也確立從此不做合夥生意。
他從小就是孩子王,教書也帶著學生玩,自然從最拿手的「玩」發想,由電子錶螢幕顯示的1小格找到方向,在方格紙上構思出1凸5凹、2公分正方體結構的積木,透過組合、可以朝立體的6個面向發展,適合3~6歲小朋友手感的積木,「這個基礎DNA很好,2公分可以讓系統源源不斷。」另外,還有一個重點,「積木,根本不會大起大落。」原因是一開模,就可以長長久久。
貴人支持 打響第1炮
從此,他踏入了玩具王國,「我要造福全世界的兒童。」願景非常遠大。1976年,「智高實業」成立、開始量產積木,同時也打出品牌名「Gigo」;隔年,開始陸續獲台灣省發明人協會的「金頭腦獎」、台灣青年創業楷模最佳創意獎、台灣精品獎,及美國區第6屆全球發明博覽會銅牌等獎項。
「除了產品本身的魅力,也要找對人、做對事。」為謹慎走好第1步,林文彬主動找上當時「麗嬰國際」董事長林泰生,「在沒有任何知名度的情況下,當場簽訂1紙『年銷售1千萬元』的合約及100萬元的廣告預算。」由聯廣廣告操刀,第1年僅推90、180、270元3種包裝,創造1300萬元營業額,全台據點6500處,開啟「智高傳奇」。
「那個年代,『智高』就等於積木的代名詞。」他自豪打響第1炮,開始有資金成立工廠、開發新品。只是,當年進口關稅100%,智高只能靠較低價格困守內銷市場,當推陳出新不夠快、市場新鮮感漸消,加上關稅調降、進口玩具價格平緩,Gigo物美價廉優勢不再,銷量掉1/2面臨生存危機。
迎戰Lego 開始轉型
準備外銷探路時,Gigo正面迎戰世界最大積木公司Lego,「國際通路選邊站,Gigo被迫退出。」直到一次台北玩具展,加拿大教材商「Exclusive Educational Products」要求不要包裝、只要100個顆粒,「據說適用於建構式數學。」訂單成契機,帶領Gigo邁向新紀元:「軟硬體結合」的教材市場。
「人家有軟體,我們有硬體。」1982年,開始轉型,與法「Celda」合作,研發積木式的教材;德通路商「KOSMOS」也找上門,將智高提升到科學教育領域,原因是Gigo可拆解重複用,有別以往專材專用、無法回收問題。
從此Gigo以學校為主,成功繞過Lego經銷體系,讓全世界都知道台灣有1家偉大的公司。
林文彬小檔案
年齡:1948年出生,64歲
學歷:師大體育系畢業
經歷:
1974年,台中市西苑國中體育老師
1975年,電子錶封裝公司採購、業務
1976年,成立「智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自創品牌Gigo發展遊戲積木
1985年,由玩具市場跨足到學校教材市場
2002年,成立專櫃
店家資料
智高實業
客服電話:0800-313456
網址:http://www.gigo.com.tw/
智高專賣店: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二段28號、新北市中和區中山路3段122號3樓(中和環球購物中心)、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三段85號2樓、台中市西區健行路1049號6樓(台中日華金典店)、新竹市中央路233號5樓(新竹巨城)、高雄市前鎮區中華五路789號5樓 (高雄夢時代)
門市據點:玩具反斗城、麗嬰國際、百鴿、麗翔嬰通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