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關係,一直為後人稱道,從一開始的隆中三顧茅廬,到最後的白帝城托孤,堪稱千古君臣楷模。因此,諸葛亮同時成了千古忠臣、一代軍師,甚至被神化成神機妙算、未卜先知的神人。明朝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已流傳600年)中,諸葛亮堪稱最受著墨、最被神化的歷史人物。
自此之後,諸葛亮集忠臣、能臣、顧命大臣、神機妙算與鞠躬盡瘁於一身,堪稱之後1,800年來,人臣的楷模,幾無人能出其右;相信之後不少君主稱羨劉備能得此千古奇才,不只輔佐自己,甚至還能輔佐下一代。清朝康熙皇帝甚至在遺詔中提到:「諸葛亮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推崇諸葛亮為人臣之楷模;近代國學大師錢穆在《國史新論》中評論「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
以企業管理角度來看,諸葛亮也堪稱專業經理人的最佳楷模,從「隆中對」當中為劉備剖析天下大勢,提出了「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三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一步一步幫助劉備從四處漂泊、沒有根據地,到建立三分天下的基業;不論從先期的策略制定,或是日後的制度建立與管理,都是企業經理人值得學習與效法的對象。
在不少人羨慕劉備能有此股肱大臣之時,個人倒有不同角度的見解;個人以為,當是先有劉備這樣能三顧茅廬的君主,後來才有機會得到諸葛亮這樣鞠躬盡瘁的能臣。
相較於日後唐朝所建立的科舉制度中,讓千萬士人聚集考場求官相比,劉備這樣禮賢下士的行為,同樣堪稱千古君主的楷模。
難怪諸葛亮寫給後主劉禪的出師表中,感激涕零地寫下「先帝(指劉備)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可以看出諸葛亮在劉備死後,仍然衷心感謝劉備的知遇之恩。
若以唐朝韓愈在《馬說》中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的比喻來看,也當是先有劉備,才有諸葛亮;諸葛亮是否常有,不好論說;但自蜀漢以後,像劉備這樣禮賢下士的君主,倒是真不多見。
建立團隊時,我們在期待能幹團隊的同時,也要學習劉備的胸懷!
(作者是奧圖碼投影機Optoma亞洲區總經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