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50歲,人生已過半、知天命;現今的50歲,人生卻才過一半。
55年次的財經攝影記者蔡育豪、20年新聞資歷,業餘經營部落格,貼漏網鏡頭、寫文嘲諷社會現象,詼諧逗趣玩出知名度,總瀏覽人次超過1200多萬,當他面臨職場瓶頸,名人粉絲吳念真成貴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圓神出版社董事長簡志忠...
都成良師益友,助他一臂之力,創業「大魯文創」,成立網路廣播「這些人那些事」,
專訪政治領袖蔡英文、李登輝,還能不聊政治。
57年次的珠寶業老闆吳庭鋒、15年完整經驗,事業有成、光鮮亮麗,但長年往返兩岸,險鬧家庭革命,直到正視與船員父親鮮少相處的疏離感,不讓下一代步後塵,將自己的生存方式徹底整頓,從珍貴寶石買賣轉做饅頭,保留老麵的製成,注入新思維,開發花俏饅頭,傳統老舊的饅頭業,有了新穎時尚的氣象。
這兩人,在攀上人生顛峰後,選擇在中年,捨業內光環轉業,找到下半生的新價值。

前攝影記者蔡育豪,進入新聞圈20年,曾任職《商業週刊》、《經濟日報》、《蘋果日報》,閱報20年讀者不見得注意這名字,但卻有超過1200多萬人次認識他另一個身份:張大魯、「張大魯的攝情布拉格」版主。

知名部落格版主
部落格,扭轉他的人生。為圓記者夢,他捨公立高中讀世新,「專科5年註冊費,都是媽媽借來。」還好,他算走得順利,《經濟日報》一待近15年,「入行20年沒找過工作、遞履歷、寫自傳,都是被挖角。」
2002年,朋友傳連結:「歡迎參觀我的新聞台!」被他批評不痛不癢,旋即申請個人空間,不甘示弱:「這才叫新聞台!」別於新聞照片的刻板,他利用漏網鏡頭呈現幕後所見、戳破政經名人假象,加上詼諧、反諷字眼,讓人會心一笑。
「可悲的是,同業不知道是我。」「張大魯」會紅,完全拜馬英九之賜,「只要『關愛』他,點閱人次就破表。」他笑說,從此點閱人數不斷增加;2年後,匿名另開部落格與工作切割。
 
網路廣播聚名人
某天,粉絲Ogisan留言:「歡迎有空來我家喝酒。」他作夢都沒想到是導演吳念真,開啟人生新視野,認識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圓神出版社董事長簡志忠等,「都不是財經攝影記者接觸得到的各方領袖。」
往後,部落格增加「人間條件」、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等劇團演出記實,工作之餘,稱職且無償扮演用照片說故事的角色。2009年初,他在吳念真、李永豐、簡志忠等人支持下,離開職場成立「大魯文創」,「盈虧自負!」頭1年,虧損20幾萬元。
「劇照,怎麼養活公司?」做生意不簡單,產品開發、人事、庫存管理,「天阿!眉角那麼多,我數學爛、怎麼會懂?」財務報表是天方夜譚,他做中學,隔年,終於損益平衡,但對長期經營,還沒找到絕對優勢。
直到從蘋果iTunes的Podcast音樂帶著走概念,找到方向:網路廣播,提供過期內容隨選、隨聽服務,「不談政治、八卦。」由吳念真、小野等名人主持,邀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談生活與家人;柯一正導演說舞台劇;這天,破例進入前總統李登輝的書房、聊閱讀。節目開始「On Air」,蔡育豪的人生也重新開機。

轉業經驗談
創業,沒有回頭路。2年多來208個周末,我只休不到30天,每次朋友來,我總說:「今天被你約到吃飯,我很難過!」這天代表沒有產能;這麼多貴人挺我,再苦也要撐下去,衝出成績。
蔡育豪,1966年出生,45歲,世新印刷攝影科畢業
經歷:23歲開始擔任攝影記者,曾任職於《生產力雜誌》、《商業週刊》、《經濟日報》、《蘋果日報》,43歲創業成立「大魯文創」
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haomei
網路廣播:http://www.lagio.com.tw/
電話:(02)2356-8336營運概況 創業成本300萬元,年營收300萬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