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景氣不佳,企業對績效要求更為嚴格,不過,人資專家提醒,主管進行績效面談時,應留意員工的感受,避免出現負面效應。
中華人資協會秘書長張瑞明表示,主管和屬下做績效評估溝通時,應該把握「有憑有據,舉證歷歷」八字訣。
他曾經碰過一個例子:員工當場問主管「我的考績,你是怎麼打出來的?」主管支支吾吾,說不出所以然,甚至愈描愈黑,顯見該主管憑印象或個人好惡打分數。
張瑞明說,績效考核要根據目標面和行為面來打分數,目標面即公司設定員工要達成的目標,行為面則是員工在重大事件的表現。考核有憑有證,和員工溝通,才不致出問題。
工研院產業學院調查報告指出,大部分主管容易陷入績效評估的迷思,導致績效管理錯誤,員工怨聲載道。
其實,績效管理是為了確保達成組織長期目標,平時就要落實,績效評估則只是衡量員工的表現以及可以改進加強之處。
以訓練賽跑選手為例,績效評估是告訴參賽者得第一名可拿5萬元獎金。績效管理則是告訴第二名選手,衝刺速度再快點;告訴第三名,身體壓低一點。
績效評估要做到客觀,必須建立在工作環境、工作內容相同的前提下。因此,主管評估員工績效,應將環境、工作內容等條件納入考量。例如,台北東區和阿里山地區的市場條件不同,評估方式應該不同。
另外,也要注意目標達成和組織中的相對排名,是沒有關係的。例如,優等生的及格分數是90分,甲生考了85分,留級生的及格分數是60分,乙生考65分,雖然甲生沒有達成目標,表現仍然優於乙生。主管切忌因為錯誤的觀念,導致員工不願意設定更具挑戰性的目標。
績效面談不應聚焦於員工有沒有達成目標,重點應放在如何幫助他們提升績效。如果,目標達成和薪酬不掛勾在一起,員工就比較願意承認錯誤,對於主管提出的改進方案,也較能虛心接受。
所以,溝通時應該對事不對人,千萬不要讓部屬有被攻擊的感覺。例如,不該說「你的訓練通報實在太糟糕了。」,而應說「妳的訓練報告忘了列出訓練課程的時間、地點。」
溝通時,主詞要用「我們」,而不是「你」,讓員工感覺你和他站在同一陣線。例如,不要說「這一季業績這麼差,你看怎麼辦?」而是說「這一季業績不太理想,我們是不是得想辦法。」
而且績效面談應聚焦在員工可以掌控的議題。例如,產品良率欠佳,不可一味指責品管人員,未考慮影響良率的因素很多。
溝通時可採用「三明治」原則,即正、負、正。先稱讚員工那些地方表現不錯,再舉出可以加強的地方,聽聽員工的意見和對未來的期許後,再給予勉勵。
但張瑞明強調,不宜太強調溝通技巧,以免後續發展不如員工的預期,讓他們有被耍的感覺;溝通的重點應放在溝通內容上,以「找出原因,提升對策」,所以要先引導員工說出績效不佳的原因以及改善之道,再一起訂定新年度的改善目標和方法,達成提升績效的共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