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美女,普希金可能不會那麼早死。但如果不是因為美女,普希金可能不會留下那麼多歌詠愛情的詩作。活為美女,死也為美女。
我去聖彼得堡旅行時,印象最深的是走在俄國大詩人普希金和情敵決鬥的血橋,還有故居裡展出詩人的一撮髮絲與流血夾克。髮絲與血跡夾克是普希金喪命留下的,詩人一生的愛情印記凝結在這血跡斑斑的傷心物件上。
不爽妻子被看上
常見情人看刀,但多是暗捅情敵一刀,少見公然公平的決鬥。詩人無法忍受妻子公然被其他男人看上,這情敵還公然以言語挑釁普希金,於是普希金向情敵下決鬥戰帖。詩人沒想到喪命的會是自己,他可是名正言順的丈夫,只因氣不過別人公然看上他的妻子。問題是他的妻子只是「被看上」,詩人就很不爽了。更別說當今社會新聞的情人看刀,多因紅杏出牆或戴綠帽,或是欲求不得。
詩人情感充沛,佔有慾強,連妻子被看上都感覺尊嚴喪失。普希金一直信仰自己的良知,認為在詩的國度裡,詩人就是國王,一個國王哪能忍受別人看上己妻,故決意一戰泯恩仇。
是什麼樣的美女,讓詩人不顧生命?我盯著納塔麗亞的油畫肖像良久,真是美豔絕倫啊!她有一種幻滅的美,足以把人迷住,足以讓男人為她赴命,她的美也為普希金的一生染上了血跡與傳奇。
我卻私心地想美人總會遲暮,天才詩人卻難得再逢。如果普希金生命重來,他還會願意為美女之妻決鬥嗎?他願意冒著賠上生命的危險嗎?納塔麗亞這位美女自此失去丈夫,而俄國更是失去了文聖詩神。只活了38年的普希金是太年輕了,如果他早點覺悟美女也會老去,也許他就不會這麼衝動了?
鍾文音《風月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