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育宏

市場的遊戲規則隨著環境轉變而有所不同,廠商除了在產品本身追求創新,更重要的是看到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與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ation)的趨勢,進而做出與時俱進的策略調整。這樣的例子經常在我們周遭發生,二手車市場就是一例。

十年前對汽車原廠來說,二手車幾乎是新車的直接競爭者,或者稱為需求的替代品。百家爭鳴的二手車商,和汽車原廠搶食的是換車需求的市場大餅。原廠也將二手車市看成另一個與自己衝突的市場區隔。

然而,二手車市的蓬勃發展,難道真的排擠到原廠的銷售量,兩者是相互衝突的嗎?近年的市場發展,給了完全不同的答案。由各車廠主導的「原廠認證中古車」,不但沒有「削弱」新車的銷售力道,反而「助長」新車的銷售。原廠介入二手車市的經營,對品牌帶來的正面效益有四。

第一,當中古車市被制度化、規範化的管理,代表這個品牌的車主在汰舊換新時,存在一個合理、有保障的機制去處理舊車,對品牌當然帶來「加分」效果,提高了購買該品牌新車的意願。

第二,中古車不再流入良莠不齊的二手車商手中,而是由原廠體系接手管理,大幅降低黑市的零件需求,進而降低該品牌新車的竊盜率。

第三,當原廠同時掌握新車與中古車的顧客群,代表品牌對目標族群的特性更了解,顧客關係管理可以更全面。無庸置疑,這對新車與中古車的銷售都有幫助。

第四,當新車毛利愈來愈低,廠商要靠售後服務、維修保養來獲取利潤,原廠投入中古車市的經營,對毛利提升有直接的助益。換句話說,當我們與顧客發展的關係愈長久、愈廣泛,才有愈多機會創造穩定營收,進而邁向永續經營。

從車市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市場規則的變動愈來愈快,過去認定的競爭者、競爭領域,很可能是未來自己要跨入經營的市場區隔。因此,任何固守舊經驗、舊知識的廠商,都很容易被市場淘汰,各行各業都不例外。

以「競爭」為核心的舊思維不再適用,因為廠商和廠商之間的競爭行為,並不是終端消費者關心的事。以「需求」為核心,回到原點思考供應商與顧客的關係,才是行銷策略的最佳指導原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