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博設計公司負責人林采璇,雖然才創業3年,但是,今年31歲的她,卻有個雄心壯志,要效法她的偶像英國知名設計師Kelly Hoppen,逐一打開專業設計的天份,當個全能的設計師。

林采璇說,要像Kelly Hoppen這位國際大師,涉獵的品項,除了建築室內設計,更從家具、燈具、地毯、織品、寢具、一直到蠟燭等,每個領域都有一席之地,「哇,我還要很久、很久」。

 

她從一間室內裝潢的第一筆收費60萬元開始,樹德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畢業的林采璇表示,這個創業的第一個作品,跟許多創業者、或是業務人員一樣,都是從親朋好友身上得來的。

也正因為珍惜同學給她的機會,全力付出的結果,「接著,就是在同學和朋友的認可之下,介紹後續的客戶」,林采璇說,平均1年,可以接獲20個到30個大大小小的案子。

其實,在尚未創業之前,林采璇深知,如果要走設計這條路,一開始,就要頂著設計師的頭銜,而不是以實習生的身份入行,因此,她特別將4年就該畢業的大學生涯,延長到6年,並利用後面2年的時間,半工半讀,先到她認為較具藝文氣息的美國舊金山遊學,再轉往新加坡知名的A-plus設計公司實習。

接著,再以設計師身份,回到國內的大型設計公司,學習公司的制度、流程。林采璇表示,當一切就緒之後,就水到渠成,創設屬於自己的設計公司,「開啟逐夢的第一步」,因此,她算是有計劃性的創業。

跟隨著的問題是,客戶經常問她,「設計做多久了?」、「做過那些案子?」甚至有客戶擔心說話輕聲細語的她,「講話像在唱歌,在工地叫得動工頭?」林采璇心裡很清楚提案對象的顧忌,畢竟,她只是剛創業的新人,而重要的客戶,都希望設計師能夠至少擁有9到15年的經驗,設計公司最好也是有品牌和歷史的。

因此,為了贏得潛在客戶的信任,取得案源,林采璇說,除了自己加強修練自己的功力和美學、藝術、文化涵養,在面對客戶簡報時,她都以事實證明自己的專業,而且耐心溝通,同時,了解客戶的需求與擔心,畢竟,設計這一行,賣的不是具體的產品,而是一個無形的理想與規劃,更何況,還有價格高低的問題。

「通常,我也會詢問客戶很多問題」,她說,因為,她可以藉由問題,讓對方知道她關心客戶的程度與細緻,「這也是展現專業的另一個方式」。

而且在雙向溝通的過程中,雖然設計是門專業術語很多的領域,「我在溝通時,同時會以白話文表達」,目的是希望客戶能夠完全了解她要表達的意念和想法,不僅現在如此,未來也是一樣,讓客戶完全聽懂,才有機會成功爭取案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