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育宏

B2B業務工作的特性之一就是交易金額大,看似業務人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以同樣一種產品為例,負責國內市場的B2C業務員挨家挨戶地敲門拜訪,一年的成交金額可能還不如海外市場B2B業務員一個月的交易金額。然而業績金額高,一定代表業務員更了解產品,在銷售活動中扮演更高價值的角色嗎?我們不妨先拋開數字的迷思,重新思考。

在整體銷售活動中,看得到品牌、產品的真價值,並且有能力將價值傳遞給顧客,才是一名頂尖業務員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在B2B的產業鏈中,反而因為直接交易的對象是企業客戶,忽視了產品在終端消費者手上實際帶來的效益為何。

雖然與企業客戶(代理商、通路商、貿易商)的交易金額龐大,業務員談論的盡是訂價策略、佣金折扣、銷貨數量等「硬資訊」,對產品帶給終端使用者什麼好處、如何改善人們的生活等,卻經常了解有限。

只懂得分析數字的結果,產品成了交易活動的一項工具,而不是為了創造顧客價值而存在。當業務員只在乎買進、賣出的金額和數量,Salesperson(銷售員)就變成了Merchandiser(採購經理、商品員),因為他們並不關心銷售活動的最終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帶來什麼效益。Salesperson和Merchandiser兩種角色都圍繞著產品,但是意涵大不相同。

以貿易崛起的亞洲經濟體,過去擅長扮演Merchandiser的角色。但是若我們只停留在熟悉「價格」、不了解「價值」的商業思惟,未來製造業不斷成熟進步,硬體差距不斷縮小的情況下,只懂得計算數字的商業模式很快就會失去競爭力。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亞洲已經逐漸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市場」。在消費人口、經濟實力都持續成長的趨勢下,我們有絕佳的機會去掌握終端消費習慣與偏好,成為創造「價值」的專家。也就是說,我們應從整體供應鏈(價值鏈)的上游,逐步轉移到下游、終端市場,深入產品使用者的生活當中,觀察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掌握終端趨勢,回過頭來做產品開發、生產製造活動時,才能夠真正的顧客導向、市場導向。

當我們把注意力從金額龐大的B2B訂單,先轉移到細微的B2C消費行為,建立市場第一線的洞見(insight),Merchandiser才有機會變成Salesperson,創造無可取代的品牌價值與永續經營的企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