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個老詞新用,叫做「路過」。民眾對公共議題有不同意見,假借「路過」的名義,包圍某個機構,凸顯自己的訴求。她看到新聞報導,內心的感慨很深。對於愛情,她只能形單影隻地在他的臉書當過客。因緣來去,只是一場「路過」。
當初之所以會對他有好感,其實是她先路過好友的臉書,瀏覽他所有的檔案,按下每一個「讚」。對於像她這樣有點內向的女孩來說,這種示愛的行為有些誇張。
那時的他,跟前女友分手8個月,正處於空窗期。一份來自陌生女孩的追求,對剛心碎的男人而言,是很有能量的療癒。
「錯在不該倒追他」
戀情發展得很快,也結束得很突然。他在網路上對其他女生的好奇與按讚,成為她心裡無法平復的創傷。她以為他的生命有了她,就不再需要其他的火花。而他承認自己從上次失戀後,對愛情已經沒有安全感,必須透過一段一段的短暫碰觸,證明自己還是一個有魅力可以吸引異性的男子。
朋友說:「妳錯在不該倒追他。」是啊,她也這麼認為。但是,在感情的路上,錯就錯了,還能怎樣?愛情的進展,永遠是一條不歸路啊!就算有所覺悟,再回頭已是百年身。再多修正或改進,並不能確保有機會可以繼續再用在同一個對象身上。
分手後,她繼續在他的臉書當隱形的過客。就像心底永遠關不掉的那扇窗,看著人來人往,勾起情緒的起起落落。屬於她的世界末日尚未真正來臨,所以分手後的傷心人,總還有力氣瀏覽前任情人的感情櫥窗,若不是抱著復合希望,就是想讓自己徹底地絕望。時間,若給不了答案,是因為自己的決心,還落後在很遠的地方。
吳若權《幸福人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