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玲
從個人電腦的發明、網際網路到雲端運算,電腦科技與民眾的關係愈來愈緊密,每隔三、五年就會出現一個新概念,並被各界期待,為市場帶來新商機。「巨量資料」就是在此潮流下出現,但其並非是這二年才出現的全新概念,而是資料倉儲之父Bill Inmon在1990年代起大力倡導的概念。
1990年代因資訊科技蓬勃發展與網際網路普及化,加速世界各地資訊的流通。隨著時代潮流脈動,近年來部落格、社群網站、雲端服務及企業資源整合等網路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帶動終端資料的產出量。
2011年時,全球網路人口突破20億大關、手機用戶達40億人以上,還有超過1兆個彼此連結的設備。在此環境下,數據資料也以前所未聞的速度快速增長。現代人每天都會用email,目前一天的寄送數量就高達2,940億封郵件;社群網站龍頭Facebook每天有100 Terabyte以上的資料上傳。由此可知,隨著社群網路與ICT設備的普及,各式數位資料的大量產生與運用也逐漸增長。
一般人聽到「Big Data」時,就會聯想到「巨量」資料是指數據資料的規模有多麼龐大。然而,資料的「數量(Volume)」只是Big Data所具備的第一個特徵與挑戰,另外兩個特徵與挑戰則是「速度(Velocity)」和「多變性(Variety)」。
在這三者的交互作用下,就出現現在一般技術難以管理的大量資料,不僅規模大,且內容及類型複雜,例如記錄生活的部落格、RFID閱讀器、感知網路、社交網絡、網路文件資料、網路搜尋內容、行動履歷、基因研究平台、生物研究、軍事監察、氣象資訊、圖像集與網路交易記錄等數位資訊,除結構化的資料外,還交雜許多非結構化資料。
巨量資料開始為世人所認識,網路上五花八門的未來情境影片也逐漸被技術實現出來,由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所形成的連網生活也即將展開,提供民眾智慧化的識別、管理、交通、環境監控、政府治理、生活安全等生活方式,民眾的一舉一動,都成資料被蒐集、累積與分析應用。
由巨量資料的蒐集、儲存、萃取、分析與決策的流程來看,物聯網上所傳遞的各式資料,搭配巨量資料的應用,讓資料的價值不只於現在的原始用途,資料本身也可能促進或迫使公司創新商業模式,帶來產業的革新。
一般物質性的東西若被使用,就會開始耗損;但資料卻不會,每使用一次,價值不會減少,相反的每多一次、每多一類資料複合分析,就可以從中解讀到不同以往的價值,發掘不同意涵。
資料的價值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初看只有一小塊,但很大一塊都在海面之下,等待人們去挖掘,企業若能理解其價值,就能從中獲利。
資策會MIC簡介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 MIC)成立於1987年。
專執ICT產業各領域的技術、產品、市場及趨勢研究,並以「領航亞洲ICT產業情報暨顧問服務」之專業智庫自期,積極扮演「政府智庫」角色。
MIC研究範疇涵蓋電腦系統、行動通訊、數據網路、顯示器、多媒體與消費性電子、半導體、環保綠能、太陽光電、企業資訊應用、軟體應用服務、文化創意產業及前瞻研究。除致力於觀察全球產業發展趨勢,並對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及南韓等地區深度的區域研究,
MIC多年為全球ICT廠商、金融投資界、學術研究等機構,提供即時的產業決策情報與顧問服務,也為本國及他國政府提供產業政策建言。
「400年前,發明顯微鏡,改變了測量的標準,人類研究物體的細微程度,從此不同。巨量資料分析將帶來的革命,就像400年前的顯微鏡一樣,我們能夠掌握事件、行為的精細程度,也將從此進入全新的境界。」-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班恩約福森(Erik Brynjolfsson)
班恩教授的觀點,無疑為巨量資料的商業運用下了很好的註腳。從企業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數據資料的運用情形來看,在1980 年代,企業對於數據資料的運用,受限於資料的處理設備與技術,僅能藉由固定的報告形態與內容,去了解當時企業經營及生產線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隨著數據資料的取得日漸多元,至1989年,Gartner提出「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BI)的概念,各式資料的分析及應用也隨之多樣化。
從資料的型態來看,過去企業所能取得的資料,多為客戶端所填寫提供的個人資料,以及經營管理層面的交易資料。
但對於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背後原因,消費者與企業間的互動(客戶關係、屬性分析等),以及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模式(採購路徑、關聯銷售等)等,則無法了解與運用。
現在,當消費者在Facebook上打卡、上傳照片,與朋友分享相簿的同時,藉由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的討論與推薦次數,網路商店中的商品點擊流量等資訊,企業可了解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互動情形,加以進行分析,區別消費者的類型,掌握其需求與使用行為,做為未來行銷活動規劃之參考,提升銷售量,增加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黏著度。
麥肯錫(McKinsey)2011年所發表《Big Data: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新領域》的報告,明確指出巨量資料將成為競爭的關鍵性基礎,並成為下一波生產率提高、創新,和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的支柱。
事實上,巨量資料的運用,為許多企業帶來改變,如透過巨量資料的蒐集與分析,製造業採用可縮短20%至50%研發到上市的時間、提升供需預測精準度,增加2%至3%毛利。
金融業可降低10% 規劃和執行促銷的成本,客戶對行銷活動的回應率提高60%。
知名平價服飾品牌ZARA運用各店頭及時的資料回傳,可在最短三天推出一件新品,一年可推出12,000款時裝。
日本便利商店羅森(Lawson)運用社群媒體及網站討論區的大量數據資料分析,提升對客戶意見的回覆速度,調整店面行銷活動的策略。
除零售業大量運用巨量資料,製造業也導入巨量資料分析技術,如中國大陸海爾集團透過數據資料的分析,洞見消費者資訊,改變策略研擬的方式,扭轉過去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調整公司生產、庫存、促銷活動的設計等方式。
以生活經驗為主體的影視娛樂產業,也因巨量資料出現而改變。
迪士尼電影公司解讀過去10年的銷售資料後發現,若在電影上映期間有連續三天氣候狀況不佳,消費者就不願意出門看電影,而影響電影票房,因此迪士尼開始在下雨或下雪天推出折扣活動,吸引消費者出門看電影,提振票房業績。
由此可知,企業若能養成解讀與運用多元資料的能耐,運用此類非實體的要素,將從數據、影音、文字等資訊中的內涵解析出來,可革新產品設計、經營模式與服務內容等,為企業經營帶來嶄新的風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