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密出外經商多年,往返不少城市。漸漸地對常到之地,建立起親切感。亞洲南方的城市,尤其很快就能拉近關係。主要當然是人的因素:相似的喜好、脾氣、生活習慣等。然後又發現這些倍感親切的異地,城區裡的建築皆有騎樓,以及它亂中有序層出不窮,令我觀為嘆止的騎樓活動。
比如說香港或曼谷,與客戶商業飯局過後,通常步出餐廳正好華燈初上。原本正經八百的辦公室玻璃門窗前,走廊兩根柱子之間,開始被隨意擺設的小攤子佔據,五花八門吊掛得玲瓏滿目。雖然不太留意推售的貨物,但總被這種亞洲城市才有的活力和人氣打動。

在台北,忠孝東路轉入復興微風那一帶,晚上9點鐘過後,更有位賣水果的阿嬤。她推車上的玻璃箱子裡,通常只有蓮霧和貌不驚人,小顆小顆的芭樂,卻是稀有的紅心土芭樂——我的至愛。所以時間如果正好,用完餐總要拐個彎去找這位土芭樂阿嬤,才心滿意足走回飯店。
騎樓這東西,專業人士討論過無數次,報上嗆法規、建商造成它的快速消失。但內容往往著重在騎樓的闊度,和所謂「開放空間」的比較。都是硬體問題,讀起來枯燥。很少有涉及衍生出來,獨特活潑的騎樓文化。

騎樓貼近住民生活
騎樓當初的產生,想必是為符合南方春天潮濕,夏天酷熱的氣候。路人擋風避雨非常方便,還能通行無阻。如今亞洲經濟快速發展了幾十年,一切西化,人們大多以車代步,新商業大樓、豪宅卻縣得孤立、冷漠。回看老式的房子,高的矮的美的醜的一律由騎樓串聯起來,形成一座比它自身還大的體積,小我貢獻了給大我,群體手攜手將社區勾勒出來。這的確比較貼近南亞人的個性,和生活方式。
台灣的騎樓,又比其他南亞城市的騎樓來得「壯觀」,可達三米多。星、馬的騎樓不過一米六左右(英制規定五英尺)。在台灣即使柱子邊停放著腳車、摩多車,行人來回其間也不覺得窄小擁擠。正因為它的闊大,許多商店、餐廳,很自然的會動起腦筋,將店裡的空間,延伸出來。小吃店更不用說,直接以桌椅招牌將原本的公共走廊,布置成為舒適的室外用餐空間。無論是在炎熱的一天過後,或是驟雨乍停之際,騎樓所提供的通透感,恰能與一杯冰凍的啤酒匹配完美。
騎樓的再利用,台南老城最富有創意。最近有家年輕人開的「銅板咖啡」,店深一米不到,擺放咖啡機、收銀櫃檯,早晨拉起鐵閘門就能開業。刷了藍漆、鋪了木條台子的騎樓,就是顧客品飲的店空間了。「銅板咖啡」其實不過延續了當地的傳統,這附近著名的「再發號」肉粽店,和「振行木屐」百年老店,早將騎樓化為店舖的一部分,內外溶合得理所當然,全無界限。


陳家毅《思慕的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