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育宏
這是一個講求「創新」的年代,在變化快速的市場環境,許多企業很難再依賴一、兩項技術或明星商品保持優勢。不改變、就淘汰,創新能力幾乎與競爭力劃上等號。
創新是不是只發生在「高來高往」的經營策略、產品開發藍圖?其實不然。突破性、破壞式的創新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多種條件的促成,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是一點一滴累積的「創新因子」,卻是可以從工作中培養而來。當創新成為個人、組織的DNA,它所代表的競爭力更勝於單一產品或技術。
第一步 擺脫高效率的數位工具
在日常工作情境中追求創新的第一步,就是離開那些「有效率」的數位工具。科技發達讓我們一次處理大量文件、資料和訊息,人們坐在電腦螢幕面前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但是,「單一介面」的工作模式也會扼殺我們的創造力。如同教育專家都建議家長,讓孩子多接觸地板、不同材質玩具、戶外環境等,可以刺激腦部發展。而過早接觸電子產品(觸控螢幕),則有害兒童智力的發展。
因此,長時間與鍵盤為伍的上班族,不妨定期離開電腦一段時間,在茶水間與同事聊聊天,或是到辦公大樓的戶外呼吸幾口新鮮空氣、短暫走動,都是讓自己抽離僵化情境、刺激新點子的好方法。
第二步 擴大食材來源,才能產生新菜色
要提升創新能力的第二步,就是擴大自己的資訊和知識來源。想像自己的「大腦」是準備大展身手的「廚師」,即使你的廚藝再高超,若是缺少豐富的食材也不可能做出好菜餚。盤點一個人固定的知識(資訊)來源有哪些,從網路瀏覽器的「我的最愛」、固定訂閱的電子報、社群網路上的朋友圈等,大概就可以預測他(她)的思考品質。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想法有所突破,那就應該先突破自己獲取的資訊管道。到圖書館或書店走走,靜下心來閱讀那些較少接觸的書籍。如果你是理工背景的工程師,可以試著了解文學暢銷書在談些什麼;金融背景的專業人士,從最新的科技產品、網路話題也有可能找到新的啟發。換言之,在你希望「菜色」有所變化之前,先讓你的「食材」有所變化吧!
第三步 保持開放與謙虛,淘汰過時的自己
我認為創新的第三步,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像是老生常談,但是它又如此務實,那就是:「保持謙虛」。英特爾(Intel)總裁安迪格羅夫(Andy Grove)曾說:「創新是唯一的出路,淘汰自己,否則競爭將淘汰我們。」意思是我們應該保持開放的心胸,去拋除自己過時的想法和做法,才能不斷維持創新能力。然而,現實環境中有太多人在進入舒適圈或掌握權力之後,只願意緊緊地守住成果,無法接受新的觀念,創新大門就很快地隨之關閉。
創新DNA成形
要避免成為故步自封的人,我們可以隨時問自己:「我準備丟棄哪些東西?」它可能是不合時宜的觀念、效率不佳的工作習慣、證實不可行的做法等。當我們可以「清理」出來的空間越多,裝得下的新東西也越多。而當我們不知不覺、順利的接受蛻變,代表創新的DNA也逐漸成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