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謙虛,但是過度的謙虛會造成誤會,也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在父母心中無地位。
    一個朋友,平日很少與她母親來往,過年則一定出國,以避免年初二回娘家。原來她結婚那天,母親曾在喜宴上當眾對她的婆婆說:「我這個女兒又懶又不會做家事,五個女兒中就數她最差,請親家母多包涵。」
    這些話令在一旁的她羞愧得抬不起頭來,心中很氣,因為她其實是所有姐妹中最能幹的一個。聽到母親這樣說,她認為母親偏心,更認為母親不該在婆婆面前說她壞話,讓公婆有先入為主的壞印象。
    因此,她婚後就不回娘家,每次跟婆婆不合,就怪罪到母親身上;夫妻吵架時,她先生也會說: 「連你自己的媽媽都說你不好。」 氣得她說不出話來。
    直到母親過世,她與其他姐妹一起守靈時,才發現母親對每個女兒的婆婆都這麼說。
    她們想不透,為什麼自己的母親要在外人前說孩子不好。她父親聽到才說,母親是為了她們好,先把醜話講在前面,要婆婆有心理準備,多擔待一些。
    這個朋友聽了非常後悔,但已來不及了。
    她說,真的不懂為什麼要先講孩子不好,才能保護孩子。
    其實我也不懂,中國父母為什麼不能用正面的方式對婆婆說:「我這個女兒又能幹又乖巧,是我們家的寶貝。我真捨不得她嫁出去,請親家母像我一樣,多疼愛她一些。」
    如果這樣說,孩子會非常高興,覺得母親很看重她,嫁過去,一定不能讓母親漏氣, 所以凡事要做得更好才行。這樣一來,婆婆看她這麼賣力,一定會對她好,而她也不會動不動就懷疑婆婆在嫌她, 每天苦惱、生悶氣。
    有人說我們是悲觀的民族,什麼事都先看負面,父母總是喜歡罵孩子,卻不肯稱讚。
    中國人也不能坦然接受別人的稱讚,總是要謙虛一番,把不好的地方指出來; 有時還怕別人不信,加油添醋,生怕把孩子說得不夠壞。
    其實,這都是對孩子自尊心的打擊。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對自己的看法,都來自於他人。
    父母的評價,會影響他對自己的看法,既然你說我壞,我就壞給你看。
    外國人常能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他們會微笑說謝謝,而我們幾乎都不能, 總要找出一些缺點來撫慰別人,生怕別人嫉妒陷害。
    育上,我們知道:要改正孩子的短處,最有效的方法是放大他的長處。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被大人稱讚。當你稱讚他時,他會更加努力做你稱讚的事,使你繼續讚美他。久而久之,這個行為便成了常態,他也視為是自己的長處,最後成為他在社會謀生的能力。
    臺灣的媒體,幾乎都是負面的報導,使大家對人性失望,心情鬱悶。其實,每天也有許多好事發生,例如,三個新竹的年輕人,每個假日去撈河裡的垃圾; 也有人去復育臺灣原生種的百合和螢火蟲;更有人組織社區之力去護山、護河。如果媒體多多報導這樣的好事,或許我們的社會就不會這麼冷漠,人也不會那麼鬱悶了。
    讚美孩子的好行為,只要他比昨天進步,雖然尚未達到你心中的標準,也請先稱讚; 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會更努力去取悅你,最後把長處完全展現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