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間,台灣直銷產業有了很大的改變,從一開始的備受質疑,到現在規模越來越龐大。根據公平會統計,2011年國內直銷產業營業額高達新台幣654.3億元,在大環境不景氣下仍年成長逾7%,產值更創下6年來新高。

 值此國內直銷產業發展的相對高點上,如何讓直銷產業有更好的發展,同時,還要持續強化、健全直銷產業的法令規範,將是更大的挑戰;而接下此一燙手山芋的,就是中華民國直銷協會第12屆理事長姜惠琳。

 她同時也是NU SKIN(如新)大中華商機事務區域副總裁暨台灣總裁。2007年,她接手NU SKIN台灣總裁後,就帶領NU SKIN台灣區業績一路上衝,去(2012)年NU SKIN台灣市場業績成長率高達26%,比NU SKIN全球市場年成長率還要高出2個百分點,工作能力備受肯定。

 努力扮演產官橋樑

 去年12月19日,在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宴會廳裡,甫接下直銷協會理事長一職的姜惠琳說:「未來,將持續擔任政府與直銷業間的溝通橋樑,清楚表達產業訴求,同時,促進同業間資源相互整合運用,為直銷產業健全發展而努力。」

 的確,接下直銷協會理事長一職,至今不過短短2個多月,姜惠琳早已列出許多「代辦事項」,準備一一完成。其中,首要工作就是持續和政府協調溝通,為直銷產業爭取合理的權益。

 姜惠琳表示,舉例來說,根據相關管理辦法,直銷商銷貨、進貨一年超過7萬元就要課稅,這對許多單純購買自用品的直銷商來說,太容易超標,是很不公平的待遇,未來將持續和國稅局溝通。

 再者,公平交易法針對直銷產業的「多層次傳銷管理辦法」草案,目前正在修訂中,姜惠琳指出,該管理辦法內容和直銷產業息息相關,因此,直銷協會必須在其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主動和公平會聯繫溝通,爭取合理的空間。

 爭取降低進口關稅

 此外,姜惠琳指出,要持續提升直銷產業的競爭力,就要向政府爭取進口關稅的降低;另外,由於直銷產業多半為保健、保養及美容產品,和衛生署業務息息相關,也要時時保持良好互動。

 簡言之,姜惠琳說,很多議題都需要國內直銷產業界人士團結共同推動,而這也是直銷協會成立的目的,希望在政策與法令的規範制訂上,為直銷產業爭取合理空間,讓好的企業持續蓬勃發展,帶領直銷產業衝向另一個高峰。

 回歸到企業經營本身,姜惠琳也為NU SKIN台灣公司許下一個重要的目標,那就是:「業績兩年內衝到新台幣100億元」,該數字直逼現在的台灣直銷產業龍頭安麗。

 不可諱言,這對NU SKIN來說,是一個極具挑戰的目標,姜惠琳坦言:「我們現在連一半都還不到!」但是,她有信心,以NU SKIN現有人才和產品力,以及NU SKIN本身基因研究相關的抗老產品科技,有機會挑戰此一不可能的任務;譬如今年5月一款R平方保健食品的上市,將為業績帶來活水。

 推公益 凝聚善的力量

 今年上半年,NU SKIN還將成立「善的力量基金會」,聚焦兒童、教育、環保等領域,以更系統化的方式推動慈善公益活動,「在世界各地凝聚一股善的力量,是NU SKIN企業不變的使命」,姜惠琳說。

 而在大環境不景氣下,去年加入台灣NU SKIN的直銷商人數,仍有40%的成長。身兼NU SKIN大中華商機事務區域副總裁的姜惠琳說,未來華人的市場就是台灣的市場,她認為,直銷商不要區分大陸、香港或東南亞地區,要把眼界放得更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