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後,與三兩好友偕同,至北縣的郊山踏青。
晚上六點,天色未暗,我們沿著山路漫步,聽著溪水潺潺流動,一旁油桐花緩緩飄落,聽著各種鳥鳴聲,期待著日落之後,與螢火蟲相遇。
太陽逐漸落下,夜晚沒有想像中的漆黑,是天空中的雲吸收了水氣,還有些餘光守護著大地。同時,我們的雙眼也在等待中,發揮動物本能,適應了餘光,看見的只是亮度降低的世界。
在花叢間,有些許微亮的光,開始閃爍,隨著夜色漸暗,螢火蟲的蹤跡,像是繁星點點,閃爍明滅點綴著大地。更像是山中的精靈,穿梭在花草間,用曼妙舞姿,試圖吸引牠們今生的伴侶,延續生命。
我靜默地看著眼前的一切,試圖將這閃亮的生命之舞,刻印在腦海。
正當我沉浸在這難得的景致時,忽然感受到入口處,有一些持著手電筒的遊客,毫無顧忌地向此處走來,紅光、藍光、白光,各種顏色一應俱全,像是要與螢火蟲一爭高下,還有人試圖用手電筒照射螢火蟲。
我們盡力地勸導著後來的遊客,請他們將手電筒關閉。但成效不彰,多數的遊人依然故我,堅持開著手電筒,試圖研究珍奇的螢火蟲。
深感不解的是,螢火蟲本身會發光,如同平安夜時懸吊在街頭的耶誕燈。夜色也非漆黑到不見五指,導致人會摔得四腳朝天。既然,來此地,賞螢光之舞,何必堅持要開手電筒。古人囊螢即可讀書,現代人卻時刻離不開電燈,是忘了雙眼,會依自然光線調節,抑或是,害怕被沒有霓虹的夜晚吞噬。
復育螢火蟲,是附近居民,每天到此地,撿垃圾,維護溪流的整潔,為的是好讓螢火蟲,有一處避難地,可以延續生命,自由地飛翔。因為有他們的堅持,與對生命的尊重,我們才能有幸看到夏夜螢火蟲之舞。
既然我們無法身體力行守護牠們棲地,在拜訪只在夏夜出現的螢火蟲時,就該尊重牠們的生命,將侵擾降到最低。入境問俗,是拜訪的最基本禮貌。
開手電筒,對遊人而言,只是在於按鍵的上下罷了,但對螢火蟲而言,卻是極大生存的威脅。螢火蟲交配時,是靠著發出微亮的光,進行交配信號,一旦周圍出現了高度的燈火,牠們的交配信號,就會失效。
請喜歡螢火蟲的朋友們,在進行生態之旅前,先花幾分鐘Google或看Wiki,關於螢火蟲的相關生態訊息,成為螢火蟲的貼心朋友,讓螢火蟲能在所剩無幾的棲地繼續閃亮飛翔,也讓我們可以年年再見螢火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