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族之間的溝通,會受制於全然迥異的語言;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無私與廣闊的愛,卻是無遠弗界的。
與阿公阿嬤相聚的時間間隔,是以年為單位計算的;我們住在極北,阿公阿嬤住在極南,兩家的距離,總被換算為行車哩程數。自小生長在都市環境的我,傳統語言從沒認真學好,當想好好陪阿公阿嬤聊聊天時,才知曉語言的重要性。
幸運的是,台語與國語尚有適當的連結,可以聽音辨字,也能夠以音譯字,當我全神貫注地聽著阿嬤的每句每字,然後在腦中將之翻譯成本身熟悉的語言,大體能夠了解全句含意時,總會鬆一口氣;接著,就在我也想要以台語闡述心中的想法時,腦中那塊翻譯蒟蒻運作緩慢,不禁有些感嘆,我們花錢上美語會話班,在學校和老師作口語對話練習,為的是趕上時代潮流?又或者是要以「國際化」的目標發展?在做這些努力之餘,卻漸漸遺忘與親人溝通的媒介,也就是傳統語言。
親人間的情感既是深刻也是平淡,在替阿嬤按摩她痠痛的脖子時,省去了我那殘破的台語溝通能力,卻能透過指尖的力道與溫度,傳達滿滿的祖孫情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