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LINE等網路平台風行,發揮在地特色,運用網路平台經營的微創業也崛起。大學生陳卓妤成立臉書粉絲團賣肉粽,單周賣出五百顆;擺攤賣水果的蔡彰烈,透過臉書粉絲團銷售成長四成。

臉書粉絲團「馬麻廚房」上一張張美食照片相當吸睛,肉粽、饅頭、油飯等品項,都是聯合大學三年級學生陳卓妤和母親邱美娥自製,每月平均可賣出近六百分,其中肉粽曾創下單周賣五百顆的成績。

「真的是始料未及!」陳卓妤說,原只是想在臉書上貼美食,沒想到竟有人詢問團購,她與母親決定成立臉書粉絲團,將訊息轉貼到其他社團行銷,訂單累積快速,客群遍及學生、上班族。

在地化的網路跳蚤市場也出現,臉書上新成立社團「沙鹿(全新/二手)跳蚤市場」有五萬多名團員,商品從衣服、飾品到床、健身器材應有盡有,已是台中海線地區最夯的臉書社團。

「希望將廢物變黃金,重新賦予物品新生命。」版主是位主婦,平時也做饅頭在網路販售。她說,半年前創立臉書社團,讓媽媽們將不需要的物品透過社群銷售,賺點奶粉錢,「沒想到回響熱烈」。

五十四歲的蔡彰烈在台中沙鹿市場擺攤賣水果,大女兒蔡沂澂靈機一動,在臉書設立粉絲團「蔡老爹優質蔬果」,放上水果照PO文,並用LINE轉貼分享,第一天就賣出廿多箱;蔡沂澂說,網路社群分享力量大,「滑滑手機就能輕鬆做生意」。

苗栗縣南庄鄉泰雅族原住民陳秀玉以當地香料馬告、魚腥草及左手香自製手工香皂,但生意不佳,去年她成立臉書粉絲團「花媽手作」,親朋好友幫忙轉貼,讓手工皂一炮而紅,平均每月賣出近三百個,也帶動了部落的「手作」風氣。

社群網站Twitter(推特)微網誌型態,也成為微創業工作者的虛擬櫃位,台中市「天璽工作室」在推特上成立專頁,分享消費者故障電腦故障、維修過程,探討三C熱門話題,也成功帶動電腦維修商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