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琳
「2012年我去了一趟以色列,那裡的看板寫的都是希伯來文,一個字都看不懂。我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當時就跟太太說,我們一起來學吧!剛開始學真的很痛苦,完全是勉強,但是一年之後,我就開始可以閱讀希伯來文的書籍,它為我開啟了一扇窗,讓我的世界愈來愈大…。」雄獅旅遊總經理裴信祐這麼說。
終身學習新事物
一談到希伯來文,60出頭歲的裴信祐,高興得像學生考了100分一樣地神采奕奕。「上次以色列航空的代表來台灣,我跟她講了幾句希伯來語,她高興得什麼都好談了」,在補充了這一句之後,裴信祐的嘴角上揚,自信之色溢於言表。
「回甘人生」不只是老了之後有錢有閒,學習新事物之後的心靈滿足,從裴信祐身上就可以看出,這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根據龍吟研論的調查,以台灣平均退休年齡為61歲來算,目前台灣有330萬退休人口,未來20年內的退休人口數,將呈現兩倍以上的成長,達770萬人之多。其中,超過400萬的下世代銀髮族,不僅人數多,財富、教育程度和思想觀念,都比現在的銀髮族更開放。
裴信祐說,與其說是退休的人,他更喜歡將之稱為「熟齡之人」,因為60幾歲的人,身體大多還很健康,各有不同的能力和生活方式;有的不愁吃穿,提早退休、有的經濟能力還不夠,必須持續工作,未來這個現象只會更加多元。
因為現在35歲到54歲的未來退休族群,因教育程度拉高,資訊普及也讓他們比現在的銀髮族,更早規劃未來的退休生活,所以他們會更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他們不能以「一群」銀髮族來看待,必須用「多元」的眼光,來看待這群未來的退休人士。
社交網絡不斷線
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表示,有錢的老年生活的確會比較寬裕,這樣才可能有閒情去作自己喜歡的事,但錢對老人來說並非萬能,「親情的滋潤」才是生命最後的依靠。
林依瑩說,老了在經濟上有足夠的自主能力,當然很重要,但是老年生活需要的不只是錢。例如,社交網絡的經營、群中之獨的自我安頓,以及最重要的親人陪伴,這些都不是靠錢就能處理的。
金錢是重要條件,但它只是各種需求裡的一項,對很多老年人來說,生活圈不過就是那幾個地方,尤其身體不好的老人,生活圈可能就是「輪椅圈」,也就是輪椅可以到的地方,才是他們的生活圈。
對於退休但是體力還很好,老但是不衰的人來說,可以出國、參加活動、學習新技能,但真正邁入老衰的階段,如果還是住在家裡,而非養老院或安養中心,如何安心甚至是快樂的生活,那個生活圈就非常重要。
工研院院長徐爵民說,由於人口老化所形成的新消費趨勢,會衍生成為經濟成長的一大動能,提供產業更龐大的發展商機。
除了網路與科技使用外,「在地老化」亦是未來的生活型態。徐爵民指出,根據工研院產業研究,自2010年所進行的兩岸中高齡(50-75歲)健康照護消費者研究,未來台灣中高齡族群,除少數因健康或生活起居便利性等因素,會遷移到養老院等機構外,高達九成五的中高齡族群仍偏向幼老共融居住社區的「在地老化」型態;擁有龐大商機的大陸,在地老化意願也有八成。
因應這個趨勢,送餐、食材宅配服務、家事服務、關懷陪伴、遠距照護、銀髮休憩、交通運輸等身心機能活化之設施環境等,將成為高齡者生活中,最需解決的議題,也更具備未來商機。
銀髮產業商機大
余爵民表示,下世代銀髮族「一人生活族群」的生活型態日漸成長,追求自立自強的回甘生活,需要更便利、智慧的生活服務與環境。工研院發展的互動式運動健康管理服務系統,讓獨居的銀髮族在家也可透過虛擬教練的引導,自己完成運動訓練。
還有為大家庭設計個人化的運動計畫,讓家庭成員可以透過平台,互相關懷彼此健康狀況等。有尊嚴的自主能力、豐富自在的生活、保存及分享人生經驗與智慧,是下世代銀髮族生活的重心。
根據工研院IEK的研究,銀髮族需求可分為生活支援、健康照護、休閒活動、成長學習與生活安全等五大面向,例如時尚的創新個人行動輔具;更安全輕便的個人移動載具;銀髮族專屬的社群網站、雲端智慧記憶服務、志工及學習服務等,這些需求將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商機。
留言列表